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二经营管理方略-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者之比较——《无能的领导者》《能干的领导者》。只会驱策部下。懂得指导部下。逐渐的叫部下感到不安。唤起部下做事的心。喜欢说“你去干”。喜欢说“让咱们来干”。把工作当成苦差事。把工作当成乐事。处处以权限威胁部下。处处协助部下。老是说“我??”“我??”。喜欢说“咱们??”
在鼓舞动机起因方面努力管理者有一项千古不变的义务。那就是——有效的利用他所管理的一切 资源,以达到最高的成果。部下正是经营方面的主要资源。因此,在鼓舞他们的动机起因方面付出最大的努力,也就是管理者成功与否的关键。
自从现代的工业社会开始以来,企业所使用的主要动机起因是金钱。经 营者以付出工资的方式,期待劳动者能尽其最大的努力。如果想更进一步叫他们卖力的话,那就答应劳工增加工资,或者把对方升到薪水高的职位,甚 至给他们红利。另一方面,如果劳工不按期待的方式工作,就扣除工资,甚至停止开职。最坏的处置,就是解雇,断绝劳工的收入。
为了引起劳动者做工的动机,使用金钱的基本想法,不外来自劳动者只 为金钱工作的既成观念。事实上,人类必须“流汗赚取面包”的圣书戒条,长久以来,一直支配着引起动机的理论。
在产业革命初期,甚至在更进一步复杂化的现代,对于生产采用工钱直 付的方式,更强化工钱所引起的动机。工厂的贩卖所得,乃是对生产的一种直接报酬。售货员的佣金,也是直接引起动机的一种,而这一种动机起因, 一直被多数的事务所,以各种不同的形态使用着。这种结构,一直被认为会引起劳工增加生产的刺激力,因为,越是增加生产,劳工所得也会越增加。 如果说,金钱是所有引起动机之物(各种刺激)的佼佼者,那么,这种动机的结构,将无往而不利,一定会成功。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金钱在 引起动机方面,只具有某种程度的价值而已。当然啦,金钱对劳工的行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根据行动科学者的研究,金钱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巨大刺激力。 生产管理者也再三体验一个事实,那就是——纵然给劳工很多赚钱的机会,但是,这件事并不一定能成为实际增加生产的动机。又如以售货员来说, 只要更卖力就能增加收入。然而,有些售货员却是不愿意那样做。换言之,引起劳工的动机者,并非只有金钱而已。
其理由之一,在于劳动者以及所属集团的关系。工厂使用金钱的增产奖 励政策,大多数以不成功收场。因为,劳动者不喜欢所谓的“蛮不讲理之物”
的缘故。几乎所有的集团都在生产分配方面“打马虎眼”。凡是超过“马虎 生产量”的人,都会被当成“不讲理”,而受到排斥及厌恶。
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一定会达到上司规定的生产量,然而,就算有增 产多赚工钱的机会,他们也不会特别的卖力。因为对他们来说,集团的压力,比多赚钱重要多了。
在工厂以外,也有相同的制约。有一部分的公司,一旦被发现有“工蜂” 的话,同事们就会把他叫过来,叮咛他“别再那样卖命了??”
利用金钱引诱,仍然行不通的一个理由是——属于心理学方面的理由。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一旦达到某种所得水准,他们就会求取生活上另外的一种满足——对他们来说,这是比金钱更有意义的满足。
在某一家工厂,劳动工会要求提高 20%的工钱。这个提议被接纳,不过, 工厂的负责人发现,星期五以及星期一两天,很多劳动者不来上班。人事科长询问几个劳动者理由,结果,绝大多数的工人回答:我以前耗费五天才做 好的东西,如今只要四天就可以完成。因此,星期五再也不想工作了。但是,我的收入并没有减少??。对于这些人来说,多休息似乎比赚钱重要。
靠佣金生活的售货员也有相同的情形。这些售货员一旦达到收入的目标 后,不是放慢工作的步调,就是干脆放下工作不做。
不过,我并不是说,不能利用金钱引起人们的动机。把金钱跟其他引起 动机之物合并使用,有时能够发挥很大的效果。但是对一部分作决策的主管来说,以金钱为动机刺激物就不会错了。
使用金钱为动机刺激物的神话仍然存在,因为即使金钱做为动机刺激物 时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旦跟金钱有关的其他动机刺激物,有效地发生作用时,金钱也会跟着发生作用。
金钱的最大特色,乃是它能够变成种种的特征。因为,金钱不但能够用 来购买必要的东西,以及个人喜欢的物品,同时也能够象征价值。像业绩、名声、权力、安全——都属于有力的动机对象——它们都可以由金钱象征。 对有些人来说,金钱以及其所象征之物,为他生活的全部。诸如这种人需作很大的牺牲,冒着危险,长久从事辛苦的工作,不然,就是把丰富的创 造力以及智慧,活用于工作方面。不管以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因为工作能换来金钱,他们才肯那样的卖力。 对其他的人来说,金钱只具有满足最低限度的价值,因此,虽然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太热中,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其他的事情。 有时,随着生活的变化,人们会改变对动机对象——金钱——的态度。
例如目前对金钱并不动心的年轻人,一旦结婚,必须养家糊口时,态度就会 一变,把金钱当成第一的动机对象。不过进入老年后,他就会对金钱丧失兴趣,专门去注意延年益寿的妙方。
1966 年,斐德利克。哈斯巴克等人展开了动机对象的研究,然后以此项 研究为基础,树立了有关劳动者满足,以及不满足的动机起因的卫生理论。
哈斯巴克针对数家公司的技术及会计人员,展开面对面的调查。结果, 他获知原来被认定为动机对象的种种原因,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作用,只是跟劳动者的满足具有本质上的关系而已。他管它叫“保障的主要因素”。他说, 一旦没有了这个主要因素,劳动者对工作的不满就会增大。只要有这个主要因素,就算不能获得积极或者令人满足的动机起因,亦可防止劳工的不满, 这种主要的因素,可以避免产生不愉快的念头,它与工作的背景有着相当的关系。 积极的动机起因之效果并不大,不过,一旦缺少了它,就会招致很大的不满。所谓保障的主要因素有——薪水、劳动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等。 如果这些无法引起积极动机的话,那么,什么东西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呢?
哈斯巴克认为——所谓的动机对象,就是能提高工作的满足度,并引起更多 的努力,以及提高业绩的主要因素(促进的主要因素)。即使没有这个主要因素,也不一定会产生不满。这个因素时时反应个人的成长要求,在跟工作 的关连方面,有些跟保障主要因素相似。
哈斯巴克下结论说,这些动机的对象,也就是业绩、对业绩的认识、工 作本身、责任以及晋升等。
对于哈斯巴克的研究事项,专家的批评是——只集中于薪水的定位而 已。专家又说,哈斯巴克调查的对象只限于技术者及会计人员,因此,他的研究并没有报导出劳动人口的实态。或许对生产劳动者来说,受到金钱的影 响将更大,而很少受到工作满足感的左右。根据最近的学者研究论文,对工作的满足感,尤其是对“工作本身的满足感”,已经成了主要的动机对象, 金钱只不过是保障的主因而已,此种看法已经相当的普遍。不过,如果得不到工资,或者纵然得了工资,付钱的方式有欠公平的话,那就不可能产生干 劲。如果说,金钱就是一切的话,那么,当劳动者满足于金钱的状态之下,何以优厚的薪金仍然驱不动劳动者呢?哈斯巴克的所谓动机对象,就是针对 这一点而说。
所谓的职务扩大,职务改善的研究,多数出自哈斯巴克的研究。这种崭 新的研究,主要以工厂从业员以及职员级的工作者为对象,以解除工作的单调,使工作更富于意义为目的,并唤起劳动者对工作产生满足感。甚至重新 创造劳动者,使他们能够对“工作本身”产生动机。
很多公司所使用的动机起因,往往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附有更多的 保障。例如:从业员保障制度(保险)、年终奖金、退休金等——都是为了引发从业员的动机而设置的。到了今日,这些都成了主要的保障。大多数的 劳动者虽然一直期待着各种的保障制度,然而,这些很少引起他们积极的动机。撇开工作方面需要车辆的营业部不说,一般公司为从业员所准备的车辆, 在从业员的眼光里,的确具有引起动机的价值。不过,隔不久,那就变成当然的事情,以致丧失引起动机的价值。
在大多数的场合里,公司里面的地位越高,所使用的东西越会变得高级。 这也是引起动机的一种做法。
关于劳动者对工作所求的东西,凡是外在的主要因素,往往只具有实际 引起动机的价值。不过,因我们所使用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要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能够引起某些人动机的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一 点效果也没有。又如,担心可能升迁的机会化为乌有,或者害怕被解雇而感到不安的话,有些人就会卯足全劲做事。也有一些人因为过度害怕升迁会被 取消,或者会失去工作,以致完全的失去干劲,甚至不想再努力。
多数的管理者认为“打气”,或者奖励能够引出部下的干劲。有一些公 司定期的召开奖励会,借此使参加者的精神高昂,或者,为了奖励部下从事实效的工作,举行种种的晚会之类。也有一些公司利用演讲的方式,甚至朗 读论文、诗,以及格言等,无非是要引起听众的动机。
根据经验,这些措施可能具有某种价值的程度,但是毕竟有限。大多数 的人认为演讲及电影可以鼓励员工,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你并不能期待他有任何反应。同时,这种由外部引起动机的做法,充其量,只有短暂的效果 罢了。参加者会对引起自己潜力的方法瞠目结舌,可是,经过两三天,甚至几个小时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这正是从外部引发动机的缺点。反正,它不可能带来长期的效果就是了。 从外部引发动机的做法,必须不断的重复好几遍,虽然如此,到头来也会失去功效。更糟的是,诸如此类的节目越是频繁,效果越是会变得薄弱。因为 老是碰到相同的刺激,人心就会变得麻木。
既然从外面引发动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效果,那就应该找出能够实 际引发动机的内部原因。例如,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再频繁的出入寺庙,听高僧的讲经说法也无济于事。至于具有虔诚信仰的人,根本就不必对他说 教。因此,经营的目标,应该使从业员从内心相信公司,以及他的工作。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布拉罕。马斯洛分析人类在生活方面的追求,而发表 了所谓的“需求理论”。
这个学说的根柢,无非是说人类是欲望的动物。人类的一个需求获得满 足以后,立刻就会生出另外一个需求。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往往会拼命的工作,然而,当这个需求实现以后,他又会想到更高的需求。
人类的需求可分为几个等级。最下级为生理的需求——也就是想活下去 的欲望——当一个人全心想活下去时,并不会有其他的需求。例如一个饥饿的人,除了想获得食物外,并不会有其他的念头。等到能够吃饱时,填饱肚 子已不再是重要的欲求。关于这一点,其他所有的生理需求——像休息、保持温暖等——亦复如此。当这些生理的需求获得满足以后,人类对生活的基 本部分,再也不会关心,开始受到更进一步的需求所支配。这也就是所谓的“安全需求”,乃是从危险、威胁,不安定的状况下保护自己的一种需求。 以产业界来说,所谓的威胁,可能是指经营者颠三倒四的行动,足以使从业员感到不安定。或甚至可能指偏袒而不公平的待遇。不管是劳动者,或 者是副总经理,除非从业员感到工作很“安全”,否则的话,任何引起动机的措施都不可能发生效果。 需求理论的第三级,是跟人类的社会性需求有关连。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获得以后,社会性的需求,将成为行动的重要动机对象。这里面包括—— 归属于集团;获得人们的重视,给予及获得友情、爱情等。关于人际关系的实验,属于初期的实验。根据 1930 年的赫逊之研究,获得作业集团的归属与 承认,乃是士气高昂及提高劳动生产性的最大原因。根据这以后的研究,严密地被组织化之有干劲的作业集团,在达到组织目标方面,远比个别地工作 的同数人员,更能够发挥巨大力量。
对于这个事实,经营者屡次忽略,甚至故意无视于它的存在,或甚至积 极的加以否定,或许这是来自劳动者反对经营者而有所共谋、缔结劳动工会、甚至发动集体行动,以致让经营者感到不安的必然反应。事实上,人们喜欢 集体化,乃是一种自然的冲动,经营者与其反对不如奖励,比较有益处。一旦这种社会性的需求被压抑,劳动者就会对经营者充满敌意,甚至拒绝协力。 自我主张的需求——这一项需求很重要——所谓的自我主张是很强烈的动机对象,不过,在社会性的需求获得满足以前,很少成为人们思考的对象。 所谓自我主张的需求有两种,是对名声和地位的需求、认识、评价等,跟同事的尊敬有关系。 企业支配制度的上层部分,在工作方面,有很多满足自我主张之需求的机会。然而,下层的从业员很少有那种机会。事实上,典型的工厂劳动者, 根本就极少有满足自我主张的机会,除非职务构造根本的改变,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满足。关于这个问题,将留待后述。
马斯洛所说的最高层次需求,乃是自我完成或者自我实现。以这个层次 的要求来说,不外是发挥自已潜在的最高能力,以及潜在的创造力。对多数人来说,这件事意味着——对自己的职务或职业,拿出最有价值的贡献。
企业如果能给予从业员自我完成所需的媒体,那么它很可能成为最有效 果的动机对象。公司里的气氛,将由管理者对人际关系活动的态度来决定。
只要管理者基于行动科学者的想法,对于引起部下的动机有自信的话,这种自信,就会浸透到中层以下的管理者。 以下,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在企业组织的日常业务中,实践这些理论。
大多数的企业都采用如下的方法。
1。权限的分散 关于权限的分散及权限的委让,我已经在前面讨论过了。 这些管理方法,可以从细分的统制下解放部下,并能给予他们某种程度的自由,使他们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动。这也是满足部下自我主张的方法。
2。扩大职务 这是比较新颖的方法,乃是扩大业务的范围,使部下感到做 起事来更有劲。这一点又跟职务内容的扩大有关。劳动者不再从事一小部分的工作,而扩大到——负责工作机械设备的检视,以及小规模的修理,甚至 作业方法的选择等。
所谓的职务扩大有两种。纵向的职务扩大(也称为职务改善),必须运 用种种的技能。从业员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