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秘密规则--股市职业炒盘手自述_( >

第8章

秘密规则--股市职业炒盘手自述_(-第8章

小说: 秘密规则--股市职业炒盘手自述_(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盘:指主力动用资金来维持股票价格,使其不下跌。
    关口:一般指股票价格的重要点位,如价格整数位、密集成交区、移动平均线等。
    成本区:买入股票的平均价格区间。

                                      做庄的步骤---恐惧与贪婪的陷阱

    关于做庄几个阶段的说法并不新鲜,但其中一个朴素的真理仍值得体会,正如文中操盘手阿光并不讳言的那样:庄家吸货阶段,所做的一切都是让散户卖出股票;拉升时营造赚钱效应,培养散户跟风;出货时希望散户坚守阵地,故而利好频传。而每一步骤,是着眼于恐惧和贪婪来量身制定的。所以,散户要想真正战胜庄家,单纯靠技术分析或基本分析可能仍处于劣势。
    想想人生的智慧,想通的能够超越:想不通的,永远不相信这个道理是真的。
    一些习惯隐身幕后的机构操盘手开始自报家门走向前台。出于职业要求,他们都不愿意披露详细的操盘内幕,而这些操盘手法却是一般投资者所最希望了解的。几位操盘手均表示,在不透露其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口。按这个要求,笔者请其中一位操盘手(姑且叫其阿光吧)就一般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作答。
    笔者:选股做庄的第一要任是什么?
    操盘手阿光: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主要包括:
    1.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成长性、产品的市场潜力和财务状况。
    2.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3.股权是集中还是分散,对上市公司的前100名股东进行分析。
    4.对公司的送股、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等“题材”进行挖掘。
    笔者:做庄最看重什么?
    操盘手:做庄最着重题材,其次是流通盘和股价。一般着重选择高比例送股和收购兼并等具有号召力题材的股票,然后选择流通股本4000万一8000万,股价在15元-30元之间。如果上市公司默许和愿意配合,干脆我们策划一整套方案。总之,题材是为了炒作,流通盘是为了控制股价走势。
    我们制订了周密的操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何时吸货、洗盘、拉升和出货,包括何时试盘,每天做开盘价和收盘价,做阳线和阴线等做多做空的诱导信号。在各阶段,上市公司如何配合出消息和散发传闻,在资金方面如何调度安排。总之,“多算胜,少算不胜”。
    在吸货阶段,技术图表忽阳忽阴,让跟风者和持有者琢磨不透,同时利空很多,击垮投资者持股的信心。
    在拉升前试盘,经常在上档卖方挂出大笔卖单,一方面观察场外跟风盘的反应,另一方面也测试盘中浮码的意向或上档压力。
在拉升阶段,常采用流动操作手法,即对敲、倒仓等手法,将股价推高,营造跟庄赚钱的效应,培养一批跟风盘,为未来顺利出货埋下伏笔。
    在主升段和末升段,常常利用投资者普遍采用的技术分析,做出符合经典理论的做多技术图形,让跟风盘赚钱,并让他们深信自己所用的技术分析是正确的,为以后反向操作做准备。
    在出货阶段,利好消息最多,同时技术图形如K线图、技术形态和技术指标等方面,经常营造买入信号,诱使投资者买入。
    笔者:能否具体举个案例?
    操盘手:如选定某某股,流通盘4000万股,股价15元。整个操盘过程和实施方案如下:
    l、在吸货阶段:首先采用来回振荡吸货手法,然后用缓慢推高吸货手法,最后用拉升吸货手法,完成第一阶段。期间上市公司配合公布利空消息,如业绩亏损,经营不善等。
    2、控制流通筹码达到60%~70%。
    3、洗盘阶段:首先采用振荡洗盘,然后再用横盘洗盘,最后采用边拉边洗,完成第二阶段。消息处于真空期、封锁期。
    4、拉升阶段:首先采用温和拉升,然后再用快速拉升,最后暴拉。期间上市公司配合公布各种利好消息,如:①高比例送股;②资产重组意向;③成立高科技公司等。
    5、出货阶段:首先采用拉高出货,图形向上假突破,再在高位反复振荡出货,最后打低出货。期间利好最多,如:①不断送股除权;②不停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③业绩大幅上升:④媒体大肆推荐。
    总之,我们做庄操盘的每一个步骤,是着眼于人性弱点——恐惧和贪婪而巧妙制定的。
    笔者:你们常接到一些大资金的委托,能否透露你们是如何合作的?
    操盘手:一般会根据对方的要求、资金性质和合作期长短而定。
    笔者:中小投资者如何跟庄?
    操盘手:l、分析筹码流向,追踪筹码落在谁的手中,是增仓还是减仓?
    2、分析主力的水平、实力和野心。
    3、主力的建仓时间长短、成本和市场的成本,以及收益风险等。
    4、资金比较大,必须采用“分仓”,否则你将成为庄家经常检查前100名投资者的“黑名单”。
    5、多点理性和耐心。
                                                          (深圳晚报吕一冰/文)

                                                         术语初学

    倒仓:指庄家自身或庄家之间股票筹码的转移。
    洗盘:指庄家大户为降低拉升成本和阻力,先把股价大幅度杀低,回收散户恐慌抛售的股票,然后抬高股价乘机获取价差利益的行为。
    出货:庄家在高价时,不动声色地卖出股票,称为出货。
    分仓:指庄家多头开户,将股票分置于不同的帐户,以避兔他人发觉。

                                              做庄杂说---操盘运作之普及版

    从王先生的对话中似乎看不出什么绝招,就像看韩国围棋高手李昌镐的棋一样。仔细读来,我们会发现,机构操盘手的是这样思维的:风险第一,自主判断,把握热点,顺利退场。散户往往以资金量少而对机构思维敬而远之,其实,投资的道理是相通的,既然想通过投资盈利,就必须遵循操盘手们再三强调的投资普遍规律。

    操盘手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公众对他们形象的评价见仁见智。初夏的一个上午,笔者走访了一位普通操盘手。作为一位入市较早的操盘手,王先生坦诚的谈话,为我们撩开操盘手业务的一角。
    笔者:你是1993年8月进入证券公司的,不久,就成为一名操盘手,最近才退出这一领域。大家都很想知道,早期机构的操盘手,是如何产生的?
    被访者:早期股市的参与者主要是散户,虽然也有行情,但市场并无操盘手。操盘手是随着证券公司开展自营业务,才出现的。中国最早一批操盘手,通常由证券公司在自己公司的红马甲中选拔,时间大约在1993年。可以说,他们起步于早期的国债市场,尔后,在A股市场中磨练和成长。
    国债期货业务停了以后,A股市场逐渐走强了。而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国股市走出了几波比较像样的行情,产生了四川长虹、深发展等绩优股。在市场的风风雨雨中,机构投资者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市场的这一批机构投资者,激活了股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盘演绎出一波波行情。
    笔者:机构投资者炒的是公司的钱,又有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因而,在一般散户眼里,操盘手“财大气粗”,惯于在市场上“呼风唤雨”。有一句话,投资者早已听得耳熟能详,“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不知“风险”二字在你们心里,有没有如散户那般刻骨铭心的感受?
    被访者:机构投资者固然有很多优势,但风险控制仍是第一位的。
    l、机构投资者是以一定期限来考察投资能力的,比如,一年或半年的收益率。一般说来,个人投资者的年收益可能高达100%,因为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量较少,相对容易达到高收益。而机构投资由于资金量大,通常讲求的是稳定的收益,一般年收益在30%-40%左右,就算很不错了。l亿元的资金,能取得100%的年收益,可以说是奇迹了。在这点上,机构的操作有些类似基金的操作,先讲保障,后求收益。跑赢大市就上上大吉了。
2、在上涨行情中,机构投资者首先讲求控制风险。在下跌行情中,机构投资者更讲求风险的控制。
    3、机构投资者会充分利用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规避股市风险。比如,在大资金的运作上,有统筹安排,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个股,会通过投资品种和时机的搭配,分散风险。通常我们听到的都是,船小好掉头,但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船大掉头快。机构投资者千方百计地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理智灵活是其操作的最大特点。

                                             最终的主意得自己拿

    笔者:看来,风险控制始终是第一位的。作为一个公司重要的业务领域,自营业务总是格外受到重视,其它部门如何配合它工作呢?
    被访者:其实,自营业务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像研发部门等只是配合它做些调研工作。通常是,自营部门发掘上市公司价值在先,研发部门调查在后。在决定投资对象之前,操盘手会通过各种渠道,对这个公司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所以,操盘手主要是靠自己独立判断,当然也会参考其他部门的投资分析,但最终的主意得自己拿。
    笔者:那么,操盘手又是如何来选择股票的,通过什么渠道?
    被访者:渠道很多。每个自营机构,都有自己的信息圈。相对来说,资金越大,信息圈越大。
    笔者:在前几年的市场上,还脱离不了消息市的痕迹。市场的信息与公司的信息相比,对操盘手来说哪个更重要?
    被访者:通常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对操盘手来说,不是信息缺乏,而是信息过多。对他来说,也有一个信息的判断问题。但由于他的信息渠道较多,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也较强。
    笔者:对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加以甄别,也算得上是一门学问,有什么诀窍吗?
    被访者:我们会根据证券走势、市场反映,来判断消息的真假。在我们看来,有消息的股票,在走势上还是能够反映出来的。
    笔者:这完全凭职业的敏感和经验了。听你介绍说,当一个机构介入一个股票前,对它的方方面面会有所了解,这是理性投资必须做到的。入驻某股票后,操盘手会做些什么?
    被访者:这跟操盘手的操作风格有很大的关系。通常,他会通过观察盘面,跟踪市场对这个股票的认可度。而采用的手法,也是时常变化的。有时,他会配合大盘做些股价上的小幅调整:有时,会沉寂一段时间。有的人喜欢过段时间就洗洗盘,有的会采取急拉的方式。
    笔者:这样说来,操盘子用不着整日对他的股票虎视眈眈。
    被访者:对,他有对风险的全盘控制能力。所以,大部分时间,机构操作者的心态还是比较平稳的。

                                           鸡毛如何变成“老母鸡”

    笔者:股市上有炒题材的说法,那么,题材又是怎样产生的?
    被访者:举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一根鸡毛变成老母鸡。先有一个说法,后来市场认可了,就成为题材。做短线的机构投资者,对题材的把握最敏感。做题材就是认同市场热点。但作为机构投资者,也不一定去搏题材,更多还得靠自己的判断。
    笔者:1998年,资产重组题材在市场上得到了较大的认同,是不是机构投资者后来也“随波逐流”,认可了这个题材?
    被访者:绩优股的沉寂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当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放弃了原来对绩优股的追随,就会加剧绩优股行情的衰退。大部分自营机构,在1998年如果能赢利的话,几乎都是先后从绩优股转到资产重组板块,在资产重组板块上赚的钱。
    笔者:那最初的热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被访者:是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产生的吧。比如,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谷,过了一段时间,在一定的利好刺激下,如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房地产行业又重新启动了,房地产就会成为一个题材。题材得到市场的认可后,就成为一个热点。只有股票涨,才能吸引人。很少有人为了操作的需要,制造一个题材。热点的产生与经济趋势一般总是契合的,做股票要关心国家大事,也是必然的。

                                             顺利退出  才是胜利

    笔者:对一个股票的操作,通常会经历哪些过程?
    被访者:一般有这样三个阶段:收集筹码阶段、拉升阶段、逢高派发阶段。
笔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营机构会相中一只股票,进行炒作呢?
    被访者:如某个股票的价值被低估,或者已经有人炒作而走势强劲了。
    笔者:某只股票是否有“庄”,很重要吗?
    被访者:操盘手不会单纯凭这个股票是否有“庄”,而参与其中。毕竟,机构投资者不同于个人投资者,会贸然买进某只股票。机构投资者会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在一个相对低迷的股市中,介入某一个股票。真的有强“庄”的,跟庄的数量反而不会太大。因为,跟在人家后面,反而赚不到钱。
    笔者:做庄与跟庄,如何区分呢?
    被访者:做庄的需要吸纳大量筹码。控盘的话,所需筹码量更大。跟庄则自由许多。
    笔者:做庄有没有风险?
    被访者:自营跟做庄不是一回事。自营中的一部分是做庄,很多时候,公司的资金只是单纯性的股票买卖,它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并不是所有的资金集中在一个或几个股票,而是分散在不同股票上,就是靠分散投资来控制风险。
    做庄的风险是很大的,你看有很多股票,庄家进去后,就出不来了。做庄比跟庄的风险更大。
    笔者:许多资金进入一只股票,会对股票产生什么影响呢?
    被访者:会提高股价,会加剧股票的上涨或下跌。
    笔者:那是在知道对手的情况下,还是不知晓对手的情况下?
    被访者:通常大家各做各的,互相不打听情况。事实上,即使你打听,通常也是无法得到答案的。而他入驻的股票的走势,不一定就是在他的参与下形成的。很多做活了的股票,在一波操作后,它还在上涨,然后,又有新的机构介入。
    笔者:这样一来,不同的机构之间,不就存在竞争关系了吗?谁赢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被访者:那就要看综合实力了。这就跟下围棋一样,只下一盘,八段也可能赢九段;但如果下20盘,九段赢的机会要多于八段。
    笔者:一个操盘手可运用的资金大约是多少?
    被访者:这要视这个操盘手在操盘机构中的地位。有的处于培养过程,有的处于成熟期,有的处于考察过程,有的是几百万元,有的是几千万元,有的则上亿元。操盘手之间千差万别,有些指挥千军万马,有些只是马前卒,境界与水平自然参差不齐。
    笔者:同是某个机构的操盘手,相互之间在资金的操作上是相互独立的,那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影响吗?
    被访者:在大势的判断上,大家是互相影响的。聚集在一个地方,如果大部分人做多,你一个人做空,会直接反映在收益上。
    笔者:作为操盘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