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前研一:无国界的世界-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真正从事咨询工作,而并非对外出售技能的人而言,他们需要做的也许并不是亲自操刀为病人动手术、生产药物以及为病人用药,此类工作应该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身先士卒。
下面请大家来思考几个在经营方法上应用战略思考的实例。需要事先说明的是,以下所涉及的各领域的例子都不是最近出现的,但在内容上却并未局限于固有的常识,而是体现了我自己的经验和思路。请大家在充分认同这一点的基础之上继续阅读。
中期经营战略规划
企业的高管是无法在朝夕之间制定出某种战略规划并具体发挥其作用的。制定短期规划的任务应该交给一线的管理者去完成。把所有信息都上传到公司的核心领导层,之后等待其指示,公司的“中枢神经”将处于麻痹状态。从另一方面而言,无论公司内部汇集了怎样优秀的人才,制定10年甚至15年后的战略也只能依靠设想。无论调查归纳预测法等方法如何完善,也只不过是各种感觉的叠加而已。此外,即使我们能够正确预测到各种事态在10年后的发展,而企业所处环境中将出现的变数,与现在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假设之间也会相去甚远。
因此,作为参谋的智囊团无法为短期或长期规划出谋划策,他们所制定的应该是中期经营战略规划。这里所说的“中期”,指的是以3年为核心,上下波动1…2年。只有以这一时间为限制定规划,战略的优劣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企业的业绩。
我对于乍看起来顺理成章之事非常在意是有缘由的。如今,不少总经理事无巨细地对所有问题做出决策,在这种趋势下我想强调的是,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必须是公司的舵手。不少领导者并未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中层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分工,为此出现了两个极端:有些领导者在制定长期规划与设想中耗费了过多的时间,而有些领导者则对日常琐事指手画脚。只有达成这样的默契——由领导者负责制定并实施中期规划,把处理日常业务的权限授予各直属部门经理,至于未来的愿景,则发动全体员工在夏天休假时躺在海边去思考(或是每天早上坐在马桶上思考),才能够合理有效地发挥众人的聪明才智。
企业的战略思考(2)
某公司的某项业绩迅速下滑,作为早期诊断的环节之一,我曾经与公司的员工(从最高领导者到普通员工)进行过面谈。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从上到下的所有人员都为同一个问题所困扰,这就是公司的命运问题,而且连新员工都能够像熟悉自己的日常工作一样,具体说出最高人事的动向。普通员工为公司的未来感到忧虑体现出对公司的热爱之情,这非常符合日本的情况,本该无可非议,但根据我的判断,工作时间里这种讨论过多,占用了很多本该谈论本职工作的时间。为此我迅速制定了一份中期经营战略规划,给各职位的员工分别规定了目标。一旦拥有明确的目标,热爱公司的精神便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制定中期战略,通常要经过图2…1所示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设定目标
这个过程只需要总经理的一句话,例如“我们公司的目标是5年后销售额增加一倍”,或是“我们必须增加销售额,争取每年能够有一成半的分红”。最近经济持续不景气影响到公司的发展,而且日本的雇佣关系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工作量只要能够保证6。500名员工的温饱即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参照外部的客观条件,设定一个现实的目标,并且使这一目标量化,以利于后面的评估。当然,如果能够采用第一章中所论述的各项标准,后面的工作将更容易进行。
在明确定义各阶段任务的基础之上,制定中期经营规划。
图2…1制定中期经营战略的过程第二步确定基本情况
如今,要想随心所欲地开展某项业务,需要以衡量业绩的标准对业务发展的前景做出预测。为了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对各商品市场进行分析,摸清成本与竞争的情况。关于这方面的具体方法,请参考后面关于产品与市场战略的制定方法,在此我只想就基本情况在中期战略中的作用附带说明几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以业绩为标准,描绘出3…5年的愿景曲线,同时做出几个至关重要的假设。这些假设越合理,就越能够准确把握基本情况。
例如,在对销售额做出预测时,我们必须设定两个变量,即市场规模与市场占有率,这是因为销售额为这两者的乘积。对今后几年内市场规模的预测被称为“需求预测”,这项工作如今正在多种经济模式下广泛开展。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这些经济模式并不能直接刺激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它们不过是解释宏观经济学的参数而已,正如通过提高GNP(国民生产总值)刺激市场对拖拉机的需求,通过提倡个人消费刺激市场对彩电的需求一样。
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期,无论采用任何变量来分析,各项参数的数值都偏高。这种分析只不过相当于得出直线Y=X与直线Y=2X的相关系数为2,在如今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意义。不过,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还是会从中看到需求量的变化与微观经济的关联。我们可以推测出某种施工机械与开工的住宅数密切相关,城市土木工程机械与改建住宅的数量相关,那么全国的物流量应该与叉式升降机等物流机械的处理能力成正比。与其毫无根据地去预测市场对于土木机械的需求,倒不如计算一下公共投资与个人投资的数量,并根据住宅等方面的需求计算出施工住宅的数量,在此基础之上预测机械的需求量,后者要更现实得多。
采用这种方法,当市场对于使用寿命较长的机械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呈饱和状态时,我们可以预测,由于市场规模的缩小,变量(例如施工的住宅数量)将不再波动。对于此类情况的预测需要足够的时间。这是在石油危机之后,我们从彩电与建设机械和物流机械等行业得出的教训。
决定销售额的另外一个变量是市场占有率,把这个变量作为中期规划的基本情况来考虑,有些方面需要注意。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市场占有率在过去几年间呈递减的趋势,但规划中却毫无根据地假设为没有变化,甚至整个规划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这种做法是无法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发展态势的。在确定基本情况时,应该重点考虑一如既往的努力将会取得怎样的成效。如果得出的结论是与其去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不如按照现在的方向发展,那么就应该列出这方面的具体数字。通过进一步收集更详细的信息,可能会得出如下结论:如果发展顺利,自己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会有所提高;如果发展不够顺利,原因在于竞争对手过于强大。那么下一步便要把这些情况量化,在此基础之上预测经济发展的态势,使分析的过程环环相扣。
企业的战略思考(3)
制定中期规划最重要的是假设明确。只有这样,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我们才能够比较容易地分析出哪一项假设会受到影响,继而把这项因素从整体规划中分离出来单独考虑。在上面的例子中,假设施工的住宅数量有所变化,我们完全可以依照新的情况,修改预定的销售额。如果销售额是依靠胆量预测出来的,则无法根据变幻莫测的企业环境不断修改规划。
在假设基本情况时,同时还要以谨慎和客观的态度留意其他一些重要项目,如采购品价格的变动、市场价格与利润的变化趋势等。
第三步对降低成本价的预测
企业的中期规划仅由上述基本情况构成,是无法发挥经营者的作用的。经营者的价值在于他们能够在形势的发展中,预测出经营方面的努力将使公司发生怎样的变革。第三步与第四步,我们将从成本与市场的角度介绍改革方案的制定方法。
认清这两个步骤与基本步骤的差异至关重要。虽然规划中的目标是以假设为基础的,但无法实现目标,说一句“很遗憾”则无法体现出规划的意义。当目标无法实现时,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信息的反馈找到原因,并尽快采取对策。此外,还必须对各岗位负责人的工作做出评价。假设的基本情况是错误的,却责问销售部经理为何没有完成销售计划,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当然也有公司企划部的责任)。
降低成本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通过不断加强管理而降低成本,还必须同时考虑实际降低的成本与计划降低的成本。
对成本价进行分析,画出逻辑树,并找出对总成本影响最大的环节,这方面的方法我们在第一章中已经介绍过。在麦肯锡,这种严密的方法被称为“利润提升项目”(PIP)。此类降低成本价的规划目标明确,如图2…1第三步中的实线所示,以收益率为标准来衡量,通常可获得某一幅度的提高(箭头),这是图2…2中各项提高收益率的规划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且每位相关的负责人还必须制定出更详细的实施规划。
第四步强化市场与销售的预测
成本下降,但销售的产品数量保持不变,效果则不明显。不致力于降低成本,只靠市场销售,同样收效甚微。利润为成本价与销售价的差额乘以售出商品的个数,只有从这一根本点出发,如图2…3所示,在市场和成本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整体上取得成效。通过第四步和第三步,我们可以体会到详细论述中期战略的意义。在第四步中,每一份实施规划必须明确指出,加强管理将在多大程度上提高销量。
这一步骤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本章后半部分的“产品与市场战略”。
在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并付诸实施,可望大幅度降低成本价。
图2…2降低成本的规划
降低成本与强化市场销售工作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图2…3市场与工厂的双重效果第五步对战略缺口的预测
完成了第四步,便弥补了与第一步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公司的经营者可以通过降低成本价与改进市场销售工作,使公司稳步发展。然而,这个阶段普遍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口,这就是图2…1第五步中△符号所示之处。△所标明的缺口是管理者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弥补的,它是运营方面努力的极限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然而,战略思考家却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会思考如何通过战略弥补这一缺口,因此这个△被称为“战略缺口”(Strategic。Gap)。
有人把弥补战略缺口的规划称为狭义的企业战略。从第一步到第八步的整个过程,包括论述战略措施的第三步和第四步,我把它们整体称为企业战略,这是因为制定企业规划者一般在第三步和第四步所做出的假设极其粗略。例如,“按照惯例,市场方面的努力最多不过提高5%,降低成本方面的努力能达到3%即为极限”,他们在做出此类假设之后,便直接进入第五步。每位经营者都非常清楚,要想实现这种一言以蔽之的假设需要花费怎样的心血。因此,如果高层管理者的目光只盯在狭义的企业战略上,即使制定出战略,其根基也不会牢固。
企业的战略思考(4)
通过切实的努力弥补战略缺口之后,由同一个智囊团集中思考生产、销售以及战略方面的问题,并制定出战略规划,这就是战略思考团队制定中期经营战略的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具体表现战略缺口呢?
在本章的开头,我提出管理的过程无现成的模式可循,这个观点在此也同样适用。正在被收益率所困扰的公司,以收益率为标准来衡量即可。如果股东的影响力强大,或是必须向总公司展示出色的业绩,则可采用资本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标准。
如果公司的主导思想是规模越大越好,或是媒体和股东非常关心与其他公司之间的竞争情况,那么不妨把销售额作为标准。我们都知道都市银行的实例,由于存款额对收益率的影响巨大,都市银行便把追求存款额,即市场占有率作为最高目标。而有些公司无法解雇工作人员,在现有的业务规模下又无法使全体员工忙碌起来,面对此类问题,战略缺口不妨设定为“2万人的职位”。
我一直认为日本的失业率低是一种假象。与组织结构中所需要的最少的管理职位相比,人员多出了几倍,这在任何一家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中都有所体现。这种情况造成了低效率的恶性循环,如果精减中层管理者,自然会出现大量剩余人员。一家大型企业在石油危机之后,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如下结论:今后将出现27%的剩余人员。与其寻找解雇2万人的方法,不如考虑如何让他们果腹,这是在日本寻找战略缺口的最佳方法,这种经营姿态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果战略思考家唯一的使命是追求最大利润,他们便没有必要不断培养自己卓越的分析能力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第六步选择战略备选方案
不改变现状,企业则无法获得发展,这也是战略缺口存在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到现有的框架之外去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图。2…1。中列出了多个备选方案可供选择。没有任何无懈可击的方法可以遵循,只有向制定战略方案的专家咨询,或是在公司内部集思广益,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必须保证多数意见是建设性的,为此需要采用本书前面所论述的探究事物本质的方法。
常见的备选方案大体有以下几种:。开拓新业务——多元化;
。开拓新市场——海外市场等;
。单向或双向的纵向一体化——提炼石油上承运输、开采,下接有机合成化学与加油站业务;
。合并重组——目的不仅在于一体化,还在于扩充产品系列,强化管理力量;
。业务合作——共享销售网,共同购买零配件,在技术上携手合作等;
。业务分割——设立分公司,各司其职,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撤退、缩小、出售——把某项业务分割出来,直至撤退,为了整体利益而舍弃局部利益。框架设定得过于狭窄,则无法制定出解决根本问题的战略方案;设定得过于宽泛,则会增加风险,脱离现实。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是该步骤的难点。某纤维制品公司在推进多元化的过程中,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讨论了从拉面到电脑的200多种备选方案,发挥了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战略思考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舞台。
第七步评价并确定备选方案
在第六步中,我们对战略框架进行了筛选,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战略方案可供选择。第七步我们将定量地评价这些备选方案。当备选方案应用于某项业务,或是在公司合并重组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与投入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率以及现净值(NPV)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如果是设备投资,则比较投资偿还期(PBP,Pay。Back。Period),或用于分析贴现现金流(DCF)。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