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心理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减少对他的埋怨。更不可只发牢骚、自暴自弃。这样的上级,普遍的心理需求就是生怕下级瞧不起自己,只要你不这么做,还有意维护他的形象,那么他也不会找你的茬。
当面对优柔寡断型的上级时,他反感下级指出,甚至指责自己的这个缺点。但他们也同样有优点。所以,你要尽力利用他们比较求稳,遇事较细致,不莽撞的特点,仔细推敲你的方案,确信没有漏洞,具有实践的可能性,然后再提出来。这样,他比较易于接受。另外,这种上级心细、谨慎,有时会出奇地固执,不会随便附合众人的意见,甚至会有较强的对抗情绪。你与之谈话,不要性急,而应力求自然。在维护他的情绪的同时,促使他下决心。
强迫型的上级容易主观臆断、独断专行,经常用命令的口吻同部下谈话、提要求,有希望所有的人绝对地无条件服从的心理。因此,面对他的这种心理,你首先要不卑不亢,该执行则执行,该拒绝则拒绝,一味服从和奉承,只能加剧其独断专行的心理定势。另外,如果你觉得个人的抗拒没有结果,就要尽量地减少与他的正面冲突,以免他形成成见,认为你有意做对。还可以寻找机遇显示出你超越他的才干、学识与能力,争取他的重视。通过“认同”与“沟通”,与之建立比较亲密的个人关系,经常渗透你的思维习惯。
面对挑剔型上级好挑剔、指责的心理,你要多汇报,让他知道你在干什么,不仅汇报困难,更重要的是介绍如何克服困难。多请教,工作中多吸取他的意见,你的工作成绩中有他的指导成份,有他的心血,尽量不激发他挑剔的心理。
面对缺乏信任型的上级,他们总有怕下级做不好的心理,这时你要首先有良好的心态,去做那些你能做得很漂亮、很成功的小事。当你有了小成绩,要虚心,不要沾沾自喜、尽力炫耀,而要把名利让给上级,赞扬这是他栽培的结果。这样既取得了他的认可,又维护了他的形象,他自然会增加对你的信任。
面对嫉贤妒能的上级,你首先要又谦虚的心理,不可聪明外露而令其自惭形秽,并谦恭请教,满足他的权力瘾,他自然就无话可说了。
面对怀疑型上级,由于他们疑心重,担心下级轻视自己,心理自我防卫的倾向较浓。你要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他在才干、经验、学识、阅历、人际关系范围等方面有许多优越于你的地方。如果你在心理上轻视他,那么在言谈举止中便有可能不自觉得流露出来轻视的态度倾向。同时注意他的心理活动,观察其言行,多劝慰他,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显得很重要。
面对无节奏型上级,由于他们一是思想水平低,抓不住主要问题及上级意图;二是心理素质差,缺乏大将风度,没有养成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习惯。因此,你要有以静制动心理,以稳制乱,既要听从他的安排,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明显的失误处,适当做一些变通和修正。同时出色地完成你的工作任务,以减轻其紧张、焦虑的心理。千万不要以急躁心态应对,因为他的心理能力有限,你的急躁心理只能招致更大的混乱。
也许你的上既可能是不如意、不理想的,但要真心地相信,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只要你掌握了他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并克服自身的弱点和急躁心理,便可以在既维护他们形象的同时把工作做好。
◇欢◇迎访◇问◇HQDOOR◇
在上级面前不要计较得失
在上级面前不要计较得失
许多职场中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旦做出成绩,就觉得自己高大无比,谁都可以不放在眼里,觉得自己就是企业的顶梁柱,缺了自己企业就会运转不灵。更有甚者,到处宣扬自己的成绩,将所有的功劳都划归自己的名下,完全将上级和同事置之度外。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将自己逼进死胡同,没有了退路,为自己树立了更多的“敌人”。
一个做大事的人,一个有远见的人,是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他们有着成熟的心理,懂得调整心态来应对各种情况的出现,并把这种情况控制在别人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作为下级,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那就是你的功劳有自己的一半,更有上级的一半。虽然看起来工作是你做的,但是上级的指导和配合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你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态来面对取得的成绩。在遇到困难时,你想得到上级的帮助,那么在取得成绩时,同样要想到上级的帮助。你的这种大度心理会为你赢得上级的好感。
有的时候,对于工作上取得的某些成绩,要把功劳让给上级。通常情况下,上级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对你来说,到头来是绝不会吃亏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你千万不要对外公开宣扬你向上级让出去的功劳,否则你的善意将会化为乌有。想想看,作为上级,得到下级让出来的功劳,本身心理上就觉得有愧疚,当然更不愿意别人知道。而如果你说出来,他的面子和权威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近似于对他的侮辱,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反感,甚至产生打击报复的心理。那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相反,如果你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度地向上级让出部分功劳,他不但在心里感激你,还会想办法来还你的人情,自然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重用和赏识你。
往往在工作中,个人的得失是小的方面,顾全大局的心理才是最可取的。在上级面前,你的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大度会让上级刮目相看。
我们知道,上级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单从这一点考虑,在上级面前就没有必要非得计较个人的得失。另外,你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心理,会让你在工作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和尊重,这也体现了你良好的休养和品格。这种大度的心理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舍小得大,这才是我们应该争取的。
▲虹桥▲书吧▲HQDOOR
要敢于主动揽过
要敢于主动揽过
在上级的眼中,一个有责任感的下级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下级。这个责任感既表现在你平常的本职工作中,更表现在一旦出现问题时,关键时刻能够敢于挺身而出,替上级分忧和主动揽过上。
作为一个下级,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那就是在公事上,上级的过错就是你的过错,上级的困难就是你的困难,当上级不方便出面时,你要有挺身而出替上级分忧和敢于主动揽过的心理能力。
通常情况下,上级所做的工作很多,但并不是每件事情都愿意自己亲自去做或出面。这时,通常就需要下级去代劳,替上级将棘手的事情办好,替上级排忧解难。
作为上级,无论是在公事还是私事方面,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身为上级由于心理的原因,又不好直接让下级来出面帮助自己。这时候,作为下级,应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而不要等到上级最后开口才去做。
从心理上说,求人帮忙,一般是万不得已才为之的。求人帮忙,就是把自重感让给了对方,而让自己承受一种自卑感或负疚感。如果下级肯主动提出帮忙的请求,上级的困难可能很快得到解决,上级的自卑感也会很快消失。如果下级无动于衷,上级再三请求才开始行动,他的自卑感就会达到顶点,就会感到一种被侮辱的感觉,自卑感会逐渐变成厌恶感。很多事实标明,一般人都很讨厌这种见难不帮的人,因而很多时候宁愿让困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不愿意去求人,甚至不愿意同这样的下级相处。
所以,聪明的下级不但应该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上级,还应又“知恩不图报”的心理,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上级的信赖和赏识。
在上级有过失的时候也是一样。一般来说,上级有愿意做大事,不愿意做小事的心理。上级的主要职责是“管”而不是“干”,是过问“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小事都由下级来做。
同样的,上级有愿意做“好人”,而不愿意做“恶人”的心理。在工作中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此时上级最需要下级挺身而出,敢于主动揽过。
多数上级有愿意领赏,不愿意受过的心理。没有哪一个上级愿意在下级面前成人自己的过错。即使有,也并不多见。大多是上级都是见功则高兴,见奖励则高兴的,在评功论赏时,上级总是喜欢冲在最前面;而犯了错误时,或有了过失后,则许多上级会选择后退,甚至是逃避的心理。此时,上级就急需下级出来保驾护航,敢于代上级受过。
作为下级,除了严重性、原则性错误以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于对工作和上级领导负责的目的,要敢于负责任,敢于面对问题,把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有利于维护上级的权威和尊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可以适当地代为受过。
关键时刻,为上级领导挺身而出,上级领导才会真正地认识与了解你。人生机会难求,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
所以,作为下级应该时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有时应主动出面为上级领导挡驾,处理掉那些不必惊动上级领导的事情,使上级领导把有限的精力用于谋大事上。当然,挡驾也是一门艺术,领导有着见与不见、早见与晚见之分。做得不好,可能会加重领导的负担;做得过分,可能影响上级领导与下级和群众的关系。所以应本着用心认真负责的原则,对情况予以核实和整理,最后征求上级领导的处理意见。
除此之外,作为下级,还要有能力处理各种麻烦。对有些问题,上级领导出于种种考虑,不宜出面解决或公开表态。这时要不怕麻烦,协同上级领导一道把问题处理好。有两点要注意:其一,须得到领导的授权和指示;其二,不论处理结果如何,要以恰当的方式向上级领导汇报。
学会为上级辩护也是很重要的。听到别人对上级领导多有抱怨时,要勇敢地提醒这些共事的伙伴,不要忘了上级领导的优点。要学会鼓励抱怨的人采取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意见,而不要只会宣泄不满的情绪。若自己也是抱怨的人之一,那应检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很可能是由于自己在工作上的挫折心理,而把责任推到领导的头上。
总之,有时刻为上级挺身而出的心理,替上级分忧的心理,就可以更大程度上赢得上级的信任和感激,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一定有益无害。
HQDOOR▲虹▲QIAO书吧▲
未成熟的建议不要提
未成熟的建议不要提
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你必须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就避免不了向上级提出你的建议和想法。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在向上级提出自己的建议时,想想自己的建议是不是考虑成熟的,甚至是不是合理和有建设性的。否则,在自己还没有考虑成熟时,就莽撞地向上级提出自己的建议,即使你的建议是合理可行的,也会起不到想要的效果。
因此,你准备向上级提出建议时,一定要慎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力求达到言而有功、劳而有成的效果。
在提出建议之前,一是要做到深思熟虑反复论证自己的建议,从而使自己的建议能经得住各种问题的考验。比如,自己的建议有没有准确而有力的数字和事实材料?上级听了自己的建议会提出哪些问题,自己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与你的建议相反的那些观点,你能做到将其驳倒吗?等等。
二是要多准备几套方案,只有多准备几套方案,才会增大上级接受你的建议的可能性,同时也给上级以很大的灵活性。当上级提出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案时,你应该要高度重视,仔细考虑,反复论证,切不可采取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做法。
三是要研究上级的个性、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看法。这样在给上级提建议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而且胸有良方。
那么,未考虑成熟的建议不应该向上级提,那就是说考虑成熟的建议就可以向上级提了?提是可以提,但必须选择合适、恰当的时机提出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还是可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给上级提建议绝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提的。其中,关键就在于要掌握好合适的时机。时机选择是否恰当,对于所提建议的效果也起一定的影响。中国有这样的俗话,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愉快好办事”,就是说精神状态如何对办成事情是有一定影响的。
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在情绪不佳、心有忧惧等低落状态下要比平常更容易悲观失望,思维迟钝而且惰于思考,情感波动大并且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这就说明,人是一种有着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动物,其思维特征要受到某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对方情感的变化,趋利避害,从而占据某种心理方面的优势和主动,防止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消极的伤害。
上级也是人,同样无法摆脱上述思维规律的影响,这就提醒我们,一定不要在上级情绪不佳时提建议;而应该在上级心情高兴时提出你的建议,从而容易被上级所接受。这时,下级可以采取潜移默化传输思想的方式,也可以运用借题发挥巧妙引申的方法。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一定不要使上级感到难堪,更不能使上级感到扫兴。
和人相处是一门艺术,那么和与自己利益、前途密切相关的上级相处,就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怎样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又没有引起上级的反感,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那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的。
◇欢◇迎访◇问◇BOOK。HQDOOR◇
产生矛盾要巧化解
产生矛盾要巧化解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是时刻存在的。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这些原本很小的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蔓延、侵蚀整个团队中去,以致影响面越来越大,影响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管理者首先要正视这些矛盾,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化解它。
在上下级之间最常见的矛盾就是彼此之间存在的误解和隔阂。如果处理不当或掉以轻心,误解就会化为成见,隔阂就会扩展成为鸿沟,这无论对谁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你需要及时巧妙化解。
主动沟通,消除误解。在管理中,上下级时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误解的产生牵扯到惰方面的因素,比如多疑、嫉妒、自私、自负等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种种误解。就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看,产生误解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上下级之间存在着信息不通或沟通不足造成的。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彼此对对方的情况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判断事情上加入了更多的主观色彩和心理因素,导致对对方的不客观认识和推测。不管产生什么样的误解,作为下级最明智的态度就是及时、主动地去消除它,不让它成为成见,更不能采取消极回避和等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