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讨论贴-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投资时,有很多人会赞同你,认为你的行为符合逻辑和理性,这好像是一种安全而适当的交易方式。如果股价不像你期望的那样波动时,你仍能感到心安理得,因为你持有的是基本面很出色的公司股份。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7:07
我很赞同这一段的观点,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基本面分析赚的是市场理性的钱,技术分析赚的是市场不理性的钱。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7:12
那么市场到底是理性多一些还是不理性多一些呢?这个就见仁见智啦,
从理性的角度看,价格始终要围绕价值波动,所以放弃价格波动,抓住本质的价值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盈利。
从不理性的角度看,就是一开始我的问题,市场有牛市和熊市,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表示。
(熊市时我国经济也不错对吧,05年和07年我感觉不到有实际的区别,市场涨时容易涨过头形成牛市正反馈,跌时容易跌过头形成熊市正反馈。)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7:18
下面说说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一个统称,里面还有很多细分流派,比如可以分成左侧预测技术和右侧确认技术。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7:23
左侧预测技术以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为核心,我的理解左侧预测是出于对市场结构认识后的分形思想。
比如1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没有搞明白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但是通过对气候的观察,一样可以把一年分成了24个节气。
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正是人们定量的结果。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7:35
我看过天涯一些中医西医辩论的帖子,发现左侧预测技术有些像中医,右侧确认技术有些像西医。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7:44
技术分析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以前说的: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vs久盘必跌。
追涨杀跌。vs高抛低吸。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01
继续,先说“横有多长竖有多高。vs久盘必跌。”
这一点我想明白了,关键在于古墓派的这篇cache。tianya/publicforum/Content/stocks/1/57886。shtml
其中买卖提在2003…08…28 08:29:08提到
一个完整的趋势理论上有4个阶段。
底部盘整,上升,顶部盘整,下跌。
上升阶段是最容易也是最稳定可以获利的阶段。
只做上升阶段是回避不确定风险的良策。
假设4个阶段是等时间的。
那么一年12个月里可以参与持仓操作的时间应该就只有3个月。
共计60个交易日左右,其他的时间都应该处于等待状态。
这个时间是可以调整的,因为有牛市和熊市之别。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04
买卖提先生的这段话是他对市场的分形:底部盘整,上升,顶部盘整,下跌。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vs久盘必跌”的关键就在于这个盘整究竟是底部盘整还是顶部盘整?
是底部盘整就会“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是顶部盘整就会“久盘必跌”。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08
那么底部盘整和顶部盘整应该怎么区分呢?呵呵,用兔子线啊。
兔子线属于通道类指标,至少99%的时间股价会在兔子线的通道内上下震荡,也就是说兔子线可以看出股价的相对位置。
这里要注意兔子线的朝向,因为底部和顶部是相对的,是会相互转换的。
如果兔子线朝右下,那么底部盘整一段时间股价就会跑到相对高位变成顶部盘整了。
如果兔子线朝右上,那么顶部盘整一段时间股价就会跑到相对低位变成底部盘整了。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10
第二个是“追涨杀跌。vs高抛低吸”。
这个我没有想好。这两个方法肯定都是可行的,只是在不同的市场时期的收益会不同,但是长期看应该不分伯仲。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16
第三个我想说关于成交量。今天中午谈到百年老师并不重视成交量,我记得他说过两个理由:
1,成交量的大小和股价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
这一点我很有体会,帖子里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记得我530后抄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资金面的判断错误。3563点的W右底并没有放很大的量,而且530之后股市的成交量一直低于530之前,但是这不妨碍股市又上涨了几千点。
至于为什么成交量不放大股市也能上涨的原因我想明白了,是因为板块轮动,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18
根据剃刀法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那么百年老师的交易系统忽略成交量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37
2,当时百年老师在构建交易系统时想得很远,他希望建立起的系统能具有普遍适应性,即在A市场能用的系统也可以很好地适应B市场。而外汇市场是没有成交量统计,所以干脆一开始交易系统就不考虑成交量指标或者把成交量放在一个相对不重要的位置。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40
这一点我也很同意,铁匠曾经说过他的政策面分析只能适用于国内股市,如果要出海必须要经过大的改动。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41
当然,关于成交量这一点也是没有定论的,因为市场上同样有很多人对价量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比如
cache。tianya/publicforum/content/free/1/1040923。shtml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46
交易者和教育者是不同的,前者求专,后者求全。对于交易者来说只要有一技之长、把在市场的一方面练好就能衣食无忧了。
百年老师的未来全息线精于时间,可以把“何时”精确到5分钟级别,这点非常恐怖。
而市场上很多高手同样精于空间,对重要点位的把握非常准确。
《股票操作原理》的作者强调价量配合。
大唐老师擅长捕捉股票的主升段。
别境老师擅长盘中交换手。
……
每个高手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51
而教育者一般是没有实战经验的人士,会认为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心理面、政策面齐上更稳妥。我在《兔子线》里说过,求全的想法缺乏可操作性,和小说书里的“仁者无敌”一样,说人人会说,但真能做到就是侠之大者啦。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52
第四个说说高等数学和技术分析的关系,我有四个例子,两个中国的两个外国的。
先来一个外国的反方,彼得。林奇说得:
如果你所用的计算法超过加减乘除,那么这个公式和结论一定是错的,可以混诺贝尔奖,但不能拿到市场中来混。
国内暂时没有基金经理敢说自己比彼得。林奇的麦哲伦更牛吧。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56
再来个外国的正方,西蒙斯。上链接:
finance。sina/money/fund/20060920/16482932365。shtml
很牛吧。James H。 Simons这个名字可以百度到很多他的惊人战绩。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19:59
国内的反方出场:)
qiannong发表于 2007…9…24 11:34
谈谈我的技术分析历程
第1阶段是学习一些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如MACD,KDJ,RSI 等等。发现不确定性很大。
第2阶段,学习用飞狐编程序,下载个许多人编制的指标,还学习了Vb,发现不确定性很大,虽然花样无穷,但本质上与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没有差别,都是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简单的各种均线基础上而已。
第3阶段,追求更厉害的统计分析,学习了SPASS,玩熟了时间序列分析ARIMA。发现不确定性很大。原来ARIMA对白噪音的残差没有估计。
第4阶段,学习GARCH,该死的SPASS居然没有这个工具,只好学习MATLAB7。GARCH玩熟后,发现不确定性很大。原来,GARCH本质上依然是线性估计,不过是将ARIMA的残差继续ARIMA了一次。晕倒。
第5阶段,被一些网络N人忽悠人工神经网络,开始玩BP,RBF,发现不确定性很大。BP,RBF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简直是完美,但对未来的泛化,简直是狗屁。仍然不死心,又捣鼓用遗传算法改进,用混沌理论的相空间改进,依然是狗屎。
第6阶段,听南大的一个人工智能专家说,SVM是目前最NB的,继续学习,这玩意很难,终于还是给搞定了,结果,发现不确定性很大。正确率让人失望。
第7阶段,茫然之际,又有N人说,据说小波可能有用,找来书翻翻,感觉无比艰深。而此时对技术分析已经信心动摇。某日遇一朋友,实战高手,一席交谈演示,发现,靠,实战中还是传统的那几个老掉牙的指标最好,关键是是运用之妙了。
第8阶段,目前阶段,重新玩那传统的那几个老掉牙的指标。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20:07
很好玩儿吧:)
国内的正方是鼎砥的版主奔流先生,具体请参阅《金融市场现代技术分析导论》。
奔流先生1997年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经验公式,然后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分形理论。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20:15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了百年老师的那一句话:永远坚持自己的,不要否定其他的。
条条道路通罗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20:29
今天最后说说对几个经典技术指标的困惑,MACD、KDJ、RSI…
很复杂,很复杂,复杂到我现在还不敢在实战中拿来用。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20:35
百年一人在1998年就可以用RSI指标反推MACD的DIF高度。这怎么能做到呢?我试了好几次还是不得其法:(
上个礼拜重新学习带头大哥777的博客,水平真的很高,而且他非常强调RSI指标的运用,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法。
别境可以用MTM和KDJ做盘中预测,以现在的形态推算未来发展的可能,准确率很高。
……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20:43
我发现一个问题,关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
文科生有一定的输出能力,能把自己会的表达出来,但是输入能力欠缺,即会的不多。
理科生有一定的输入能力,懂的很多,但是输出能力不行,不能理解数学公式背后的现实含义。
很麻烦啊,真有两道兼修的人又开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20:45
郁闷,下线自习去。
作者:ao4 日期:2007…12…17 20:48
《利好:QDII未来可投A股》
cnstock/jryw/2007…12/17/content_2856443。htm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1:37
作者:去看辽阔 回复日期:2007…12…17 22:19:46
一次发太多也不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还是提个问题;在55小时战法中如何确认突破呢?是几根小时线或者其他?
=====
比如“触及就算突破”或“以收盘价为准算突破”或“三个交易日内不重新站上均线算突破”都可以。
问题的关键不在制定方案而是在坚决执行,交易的过程要排除人性。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1:50
作者:水自从容 回复日期:2007…12…17 22:04:54
有广告嫌疑 哈哈
=====
嘿嘿,兔子线很有用呢:)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1:53
帖子有没有朋友记得我说过反弹行情里30日均线的重要性?是10月30日说的。收盘截几张图讨论下~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15
收盘咯,开始码字。
先说说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一种模型,反映了设计者对市场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均线所反映的是市场的平均成本。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26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用一个技术指标应该要揣摩当时设计者的设计思路。MACD和KDJ用的人很多,那你能不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两个指标的设计思路呢?设计者为什么要这么编写?他是怎么想的?是希望表达怎样的对市场的认识和理解呢?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30
用最简洁、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技术指标的精髓说出来,能做到就说明懂了。
我做不到:(,所以现在实战中还不敢用。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33
兔子线是我设计的,它的设计思路是“共振”,也就是说我先有了对市场共振的理解和认识,然后编写了兔子线。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33
共振分两种:一只股票各周期的共振和不同股票之间的共振。
前者在兔子线的反映是不同颜色的兔子线挨在一起,说明长中短周期的投资者利益趋同。
后者就是指数。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36
前十大权重股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上证指数的涨跌,所以在看不清未来指数的运行方向时可以看一下权重股的表现。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43
以总市值排名一个一个来看,第一个是中国石油。
很明显,以兔子线来理解,中国石油现在两不相靠,向上向下都可以。
因为中国石油的兔子线的朝向是右下,所以它横盘了一段时间后打开了股价向下的运行空间。这就是我理解的以时间换空间。
这张图可以看出,中国石油是指数的一个不安定因素。
作者:ao4 日期:2007…12…18 15:46
第二个是工商银行,箭头处明显受到了白色兔子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