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下--中国怎么办?中国怎么办 时寒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止跌回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为,一旦人们意识到通货膨胀将要到来,就会本能地通过买进资源产品来实现保值增值,至于国际热钱则更可能倾巢出动,玩抄底游戏,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就会步入一个新的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上涨周期之中,全球性通货膨胀就会到来。
2。6、失业:社会动荡的隐患
当金融危机到来,被掠夺者往往承受着莫大的痛苦,并因痛苦而生出仇恨,而这种仇恨的发泄往往是盲目的,这正是社会动荡的可怕动力。
BBC记者在美国街头采访普通百姓,就有人愤怒地指出:“什么是有组织犯罪?我看华尔街这些券商就是有组织的犯罪。”12
如果说仇恨是干柴,那么失业则是烈火。
在次贷危机中,穷人成了华尔街大鳄们掠夺财富的道具,他们被剥夺了仅有的财富。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失业,越来越多的穷人因为还不起按揭贷款而被迫离开家园,以至于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此类人群聚集的“帐篷城”。美国社会学家认为,随着美国越来越多家庭断供,社会会因为流浪、犯罪及疾病数字的飙升而濒临崩溃。事实上,随着断供浪潮出现,罪案的确开始增加。
如果“帐篷城”继续扩大,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容易使人联想到“巴黎骚乱”。
2005年10月起,法国首都巴黎郊区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开始的一段时间几乎每晚都有近千辆汽车被烧毁。骚乱发生的根源在于穷人被社会边缘化,他们集中居住在廉租房里,没有就业机会,内心怀着对社会的不满,最终,仇恨被一起偶然事件(两名移民少年为避警而触电身亡)引爆。
就业是决定社会能否稳定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倘若次贷危机继续恶化,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失业,那么世界就将在动荡不安中前行。
就业是任何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求发展还是求稳定,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是妄谈。有充分的就业作为前提,消费需求才能被拉动起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才能发动起来。
但是,次贷危机正成为就业者的梦魇。
由于次贷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其对就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美国次贷危机打破了一个旧有的就业体系—一个以房地产和金融泡沫所带动的就业增长机制的破灭。
2008年11月17日,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BE)在其最新的调查报告中表示,被调查的经济学家目前平均预计美国2009年底时的失业率将上升至7。5%;而2008年10月的美国失业率为6。5%,已经创造了14年新高。NABE表示,在同年10月份之前该机构曾经预计美国失业率将为6。2%,但美国政府公布的实际数据比预计数据更为糟糕:
美国截至11月8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32 000人,共计
516 000人。这是2001年9月29日以来最高水平;截至11月1日,当周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65 000人,共计3 897 000人,接近400万人的关口,创1983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意味着失业者再次找到工作的时间延长。
“劳工市场正在强化很悲观的状况。”美国一位劳工经济学家在电视采访中说,“当你看到经济萧条对工资以及信用的压力时,那只会使消费者更加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失业人口伴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而增长,并非短期趋势。2008年10月20日,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就发出警告称,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有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猛增2000万。
2008年10月31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欧元区的失业率为7。5%,高于去年同期的7。3%。而9月份欧盟27国的失业率由前一个月的6。9%升至7。0%。分析人士担心,受金融危机冲击,欧洲经济形势显著恶化,就业形势只会更加严峻,而失业人口增加反过来会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个人消费产生消极影响。
2008年11月3日,由欧盟雇主协会组织的“共同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政策”特别会议指出,部分成员国进入经济衰退后,将严重影响企业投资和现有的就业机会。由于一些工业部门投资与生产环境急剧恶化,欧盟27个成员国2009年就业人口将减少约110万。参加会议的专家们表示,欧盟和欧元区国家必须在就业政策上继续密切合作并进行改革,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在日本,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2008年9月份领取就业保险失业补贴的人数同比增加2。6%,时隔1年零4个月后再度上升。这表明经济不景气导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调查还显示,首次领取失业补贴者人数也有所增加。一旦经济危机长期化导致就业危机扩大,消费等方面可能将受到不利影响。从2008年7月开始,普通求职者(不包括季节性劳动者在内)领取失业补贴的人数连续突破60万,9月更是达到60。6万,自2007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长。
2008年8月3日,我国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2008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去年同比减少15%。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目前,中小企业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就意味着大批劳动力的失业。
就整体而言,美国就业人数下降和失业人数增加的现象,要远远轻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前,就已经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之美国在次贷危机发生后,实行减税、降息等措施,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在美国境内却被降低到了最小限度。
事实上,也正是以此为依托,美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悲剧,让自己成为表面的受害者而真正的大受益者—这是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2。7、注 释
1。 格林斯潘。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金融时报,2008年3月18日。
2。 这是2008年1月索罗斯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
3。 刘煜辉。 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 每日观察,2008年3月18日。
4。 次贷危机为祸或甚于大萧条。 新华每日电讯1版,2008年8月28日。
5。 2005年4月10日,法国负责工业的部长级代表德韦日昂说,由于“纯投机”因素,每桶油价至少多涨15美元。他提议,各国可尝试以欧元代替美元作为支付石油的货币,这将有助于稳定国际油价。这给美国带来了一块心病。货币的更改将削弱美元的结算货币地位,引发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增加对欧元的配置,从而引起国际贸易结算、外汇储备、资金供应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给美国经济造成致命打击。
6。 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美元问世。当时,美元采用金银复本位制,1美元折合371。25格令(24。057克)纯银或24。75格令(1。6038克)纯金。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美国从此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由于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美国通过加印美元即可以“还账”。美国印制一张100美元钞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只需0。03美元,却能买到价值100美元的商品,美国由此得到每年大约250亿美元的巨额铸币税收益。
7。 伯特兰·贝努瓦·默克尔。 “廉价资金”埋下未来危机种子。 金融时报,2008年11月27日。
8。 时寒冰。 美国“讲政治”或促使油价回落。 上海证券报,2008年6月2日。
9。 大量粮食用于制造乙醇燃料是导致粮价飞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预计在2008年耗费大约1。3亿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这相当于全美国玉米产量的一半。
10。 时寒冰。 生物燃料背后的道德风险。 上海证券报,2008年7月7日。
11。 段聪聪。“谁来养活中国”仍是问题。 环球时报,2008年6月22日。
12。 朱伟一。 救市前敌总指挥保尔森。 南方周末,2008年10月9日。
第三部分 次贷危机隐藏的大陷阱
次贷危机最直接的起因,是让全世界为美国的住房问题埋单—这或许不是什么阴谋,因为一切都是在阳光下进行,但却在客观上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当以次级债构筑起来的各种产品被卖到世界各地时,美国筹到了数目惊人的房屋建设资金,而华尔街的金融投机家和相关从业人员也赚了满钵。
3。1、次贷危机中谁是赢家
笔者不是阴谋论者,也非常不喜欢用这样的词汇论证经济问题,但是,美国次贷危机中种种反常的细节不得不促使我们深入地剖析异相背后的内幕,让我们更清晰地看透问题的本源,找到更好的应对之策。
在这场次级债危机中,反常之处不胜枚举。
美国为什么要鼓励穷人去买房?为什么诱导民众购房的信贷政策,在推行房贷的过程中,犹入无人之境?甚至那些提出加强监管的人反而遭到奚落与羞辱?美国领导人在次贷危机之初,为何一再粉饰和掩盖危险?美国总统小布什、财长保尔森、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这场危机中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彻底理解了次贷危机。
从表面上来看,次贷危机中似乎所有的人都是输家。有人问道:“次贷危机,美国损失了,欧洲和日本损失了,中国也损失了,钱亏到月球上去了吗?”这种困惑代表了很多人在次贷危机下的迷茫。
笔者要说的是,如果是一场自然灾难,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全输,但是,如果一场灾难是人为制造的,一定有潜在的大赢家,通常就是危机的制造者。次贷危机是一个大陷阱,有人不动声色地成了大赢家,成为灾难的受益者。
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是财富重新分配和转移的过程,但是,假象欺骗了人们的眼睛,遮掩了真相。从表面上来看,美国也是受损者,其依据是大批普通的美国人因还不起贷款而失去房屋,住进庇护所,同时,包括美国投行在内的金融业损失惨重。
的确,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但事实上,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赢家。
次贷危机让那些原本买不起住房的人买到了梦寐以求的房屋,当他们欢天喜地地享受拥有住房的快感时,却发现这快感竟然是如此短暂。
其实,他们本来就是被作为道具而推上前台的:一场不见硝烟的金融战正在展开,而次贷危机不过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也是全球财富转移和重新分配的过程。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财富并没有消失,而是在被转移和重新分配,等次贷危机过后,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次贷危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大的赢家。哭得最响亮的人,不一定是最悲伤的。在我国农村,就有一种拿钱替人哭的营生,给的钱越多,他们哭得越痛越肝肠寸断,而他们内心其实是充满欢喜的。
大批普通的美国人因还不起贷款而失去房屋以及美国投行的倒闭,并不等同于美国的损失。我们所说的美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实,应该这样表述:美国的低收入者无疑是这场危机的受害者,他们被剥夺了仅有的财富,当他们因为还不起贷款被赶出家园时,内心的痛楚不难想象。而美国强大的利益集团,隐藏着的制造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则是实实在在的大赢家。更确切地说,美国的弱者也不是这场危机的最后一个受害者,他们在被作为
道具使用后,在经历一段黑暗的日子后,仍会享受到相对好一些的福利待
遇—次贷危机过后,美国政府将能向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福利。
美国购房的普通民众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具或者诱饵。他们本来不应该买房,也没有资格和实力买房,但是,政府、金融机构甚至活跃于房地产领域的各类经纪人,人为地“创造条件”,让他们购买房屋。当他们欢天喜地地搬进自己的新家,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各种金融衍生品被疯狂地创造了出来。这些金融衍生品被打包和包装后销售给全世界的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投资者,把风险和成本也迅速转嫁了出去。
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发现原来那些买不起房的人重新搬出了新房,作为道具的角色,他们已经出色地完成。房价下跌使更多的美国人买到了便宜房子,减轻了政府的住房保障压力。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去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更何况,现在的一些住房本身就可以承担公共住房的功能。而那些金融衍生品的制造者,他们获利丰厚,满载而归。在“道具”们搬出新房后,这些建在美国土地上的房屋作为抵押物归属于美国金融机构,将来房价一旦步入上涨周期,美国金融机构会因为房价的升值而再次迅速膨胀为巨人,成为世界上一个个最令人畏惧的、拥有惊人财富的大鳄。美国政府由于接管了部分金融机构,也将从中受益,这会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而全世界那些购买次级债券及相关衍生品的投资者,却由于大都不以基础资产为支撑,只能无奈地吞下苦果。这就是次贷危机的真相—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真相,接下来还有更多,需要我们一一剖析。
小布什与华尔街,谁利用了谁?
次贷危机最直接的起因,是让全世界为美国的住房问题埋单—这或许不是什么阴谋,因为一切都是在阳光下进行,却在客观上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当以次级债构筑起来的各种产品被卖到世界各地时,美国筹到了数目惊人的房屋建设资金,而华尔街的金融投机家和相关从业人员也赚了满钵。
追溯次贷危机的根源,我们会发现,小布什与华尔街,因为不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前者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后者为了通过金融衍生品贪婪地牟取暴利,他们共同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自古到今,在任何一个国家,住房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问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以对住房问题的良好解决为重要依托。
发达国家都深谙安居乐业之道,它们都首先在法律上明确政府在住房建设方面的责任。
比如,早在1901年荷兰就颁布了《住房法》,明确规定:政府应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补贴和制定建筑规范,政府在住房市场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宪法更是强调“提供充足住房”是政府的责任。1974年,荷兰又颁布了《租房与补贴白皮书》,强调“住房政策的目标就是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合适的住房”。依据法律规定,荷兰政府共建造了239。36万套公共住房,这一数字在人口不多的荷兰是相当惊人的。
1919年,英国颁布了《阿迪逊法》(又称《住房和城镇规划法》),明确规定:解决住房问题属于公共事物,政府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