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 >

第7章

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第7章

小说: 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1920年9月16日又发生了爆炸事件。这天刚过中午,一辆装有500磅铁框格的马车停在华尔街摩根财团与街对面的美国检测所之间。突然,马车爆炸了,地面被炸出了许多大坑。像弹片一样的爆炸物飞向惊恐万状的午餐时候的人群,38人被炸死,300人受伤。正走过华尔街23号的年轻的约瑟夫·肯尼迪被掀倒在地。在半径达半英里的范围内,爆炸震破了窗户,包括摩根财团在华尔街一面的窗户。大火和古怪的绿色烟雾直冲天空,街上12层楼高的遮篷也着了火。纽约证券交易所里,炸碎的窗户玻璃穿透了丝绸窗帘,惊慌失措的交易者们躲避着被炸的窗户。

爆炸发生在9月份,而此时杰克正在他苏格兰的狩猎场。可其他合伙人当时都聚集在他的办公室里,幸运的是,办公室朝向宽街。

  爆炸刚一发生,杰克在麦迪逊大街的住宅的周围立即布置了30名便衣侦探。杰克认为爆炸事件是针对华尔街的,而不是针对摩根银行的。但无论如何,联系到1915年的枪击事件、索恩事件、马科枪击事件以及无数乌七八糟的信件,这次爆炸事件更使杰克觉得险象环生,使他对阴谋集团的恐惧与日俱增。

  这一阶段的骚乱导致杰克加深了反犹太主义的情绪,是他形成自己观点的重要因素,同时成为他简单地把许多事件,特别是针对他的家庭和公司的攻击事件都看成是与此有关。

  1920年,杰克确信在德裔犹太银行家中存在着一个反对摩根的阴谋小集团。因此,他聘用了一个名叫查尔斯·布卢门撒尔的人去调查他们的活动。在两年的时间里,布卢门撒尔定期向杰克报告。

  25 汤姆·拉蒙特其人(一)

  在20年代,汤姆·拉蒙特成了摩根银行的智囊和华尔街上最有权势的人物。每当记者们谈论“重要的金融观点”时,他们通常都先同拉蒙特讨论。华尔街上有一种说法:“摩根先生对拉蒙特讲话,拉蒙特先生对人民讲话。”在他的早期银行生涯中,拉蒙特总是对他的前辈们毕恭毕敬,甚至阿谀顺从,心满意足地扮演着驯服朝臣的角色。他知道如何处理同摩根家族的人们的关系。皮尔庞特和杰克都是寡言少语、性情孤独的人,因此,他们喜欢那些性格平和而外向,且具有魅力的人。皮尔庞特周围有善于交际的培根和珀金斯,而杰克周围则有戴维森和拉蒙特。摩根家族不善出头露面,非常注重于内部事务,而这些摄政者却使公司在社会上大放光彩。敏锐的拉蒙特还时常给杰克一些鼓舞信心的赞许,而这是皮尔庞特从未向杰克这么表示过的。

  汤姆·拉蒙特从一个穷牧师的孩子一跃成为华尔街尽人敬仰的人物。何以如此则是一个谜。1750年,拉蒙特家族的第一代从苏格兰到达美国。拉蒙特的父亲曾是一位希腊语教授和卫理公会教牧师(汤姆后来成了长老会教徒)。老拉蒙特长了一张《旧约全书》式的脸——宽阔的前额、连鬓胡子,两眼放出冷峻的光芒。他禁止家人跳舞、打牌,甚至禁止他们在安息日到邻居家去闲逛。幸运的是,拉蒙特的母亲还是比较温和的。汤姆在纽约州北部克拉弗拉克度过了他俭朴的童年时代。他设法摆脱这种处境,并贪婪地阅读小说。他靠奖学金进了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和哈佛大学。他羡慕那些他所遇到的富有的孩子们,但他并不惧怕他们。他完全是一个自我奋斗式的人物,正因为如此,他在一个充斥着不法投机和肤浅的乐观主义的时代中很具有典型意义。像杰伊·盖茨比一样,他以一个穷孩子的方式生活,行为举止均出于他的无穷无尽的幻想。他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贵族角色,以至被人们误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贵族。
拉蒙特短小精悍,双肩匀称。他头发稀疏,两眼总是笑眯眯的。他常常在他办公室的壁炉前让人拍照,双手插兜,显得随意而愉快。他通常面带一种很开心的、探寻的神情,似乎是在表示亲昵,实则却是在探究他的客人。他紧密地注视着这个世界,仿佛是在审时度势,一眼就可把一个人看穿。他似乎不知道什么是沮丧,天生一个乐观派,遇事总能泰然处之。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着急”。他的儿子科利斯说他从来没见过他父亲生气。他有极强的工作能力,他在哈佛工商学院写的许多长篇论文顶得上十个大忙人的工作量。汤姆·拉蒙特是一个奇才——在商务上、金融上以及外交上。而且他的事业涉及面之广,令人目眩,可以同皮尔庞特·摩根相媲美。

  拉蒙特具有建立友谊的天赋,对文学界心向往之。他是一个报纸出版商,还是克罗韦尔出版社的大股东。他是涉足这一领域的唯一的摩根合伙人。战争期间,当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游说美国,以争取对英国的同情时,他喜欢上了拉蒙特,甚至将他的《战争与未来》一诗献给了拉蒙特。拉蒙特同沃尔特·李普曼、约翰·高尔斯华绥和H。G。韦尔斯也结为朋友。他具备作家所应具有的冲动,他每月都匆忙写出成百封私人信件,记录下他的各种思想,并把它们传给后代。

  他的交际不只局限于名人。每年春天,他都同三个同窗好友去大西洋城小住几日,在那里钓鱼、打桥牌、聊天。他同许多人保持着友好关系——就像魔术师,总能神奇般地使他手中的球停留在高空,而且每个人都因得到来自华尔街23号精心选送的礼物、卡片和邀请信,而感觉受到了特殊的待遇。

  26 汤姆·拉蒙特其人(二)

  1920年,拉蒙特出访远东,以确定向中国提供贷款的条件是否成熟。他走访各地,冷静观察。拉蒙特被夹在中日的争斗之间。他使足了外交手腕,不偏不倚,在他的旅行中还专门去了一次东京。在1920年的这次旅行中,拉蒙特学着皮尔庞特的派头,所到之处,犹如王公贵族,威风十足。在北京,他每天早晨接见当地商人,他们把骆驼商队带到他的旅馆,满载着昂贵的货物——皮毛、地毯、丝织品、玉器和瓷器。
这一年的出访,得出惊人的结果。拉蒙特在1920年的出访以惊人的速度取得结果。1923年9月1日,东京和横滨地区发生地震。那天天气很热,风很大,大火在两个城市熊熊燃烧,造成了难以言状的损失。这是本世纪来最大的地震,几十万人死于非命。东京和横滨一半化为废墟,仅是财产损失这一项就使日本2%的财富灰飞烟灭。

  消息传到华尔街23号,摩根的外联处主任马丁·伊根到横滨正金银行的华尔街办事处吊唁。德怀特·莫罗担任红十字会日本基金的主席,“街角”就成为救援工作的纽约总部。谣传日本将发行自日俄战争以来在美国的第一笔债券。拉蒙特致函现任日本大藏相井上准之助,不主张这样做。拉蒙特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坦率比贪婪更有回报。他在电报中说:“值此危难惨痛之时,众人正解囊相助,捐赠款项,达数百万美元,他们若在此时购买这批受援者的债券,岂不会相当谨慎。”

  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美国石油界试图说服银行家们抗议那令人憎恨的1917年的墨西哥宪法。墨西哥提高了出口税,而且根据政府规定,石油业主在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土地上开采石油要首先取得特许权,他们对此也是怒发冲冠。J。P。摩根公司和摩根建富公司都为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承销债券,标准石油公司、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和辛克兰石油公司都纠缠着拉蒙特参加他们反对墨西哥的运动。到1921年,墨西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是美国石油巨头的重点地区。

  拉蒙特不愿意加入石油巨头和墨西哥之间含糊不清的、往往是狂暴的斗争,从而破坏他的债务谈判。他也敷衍了事地为他们做了些游说工作,但一般都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石油巨头们并不讲究战术,恣意践踏不听命于他们的政府。拉蒙特在1921年从墨西哥回国以后,标准石油公司的首领沃尔特·蒂格尔转给他一份未署名的墨西哥人的备忘录。蒂格尔在附信中轻快地说:“总的说你可能会有点兴趣。”

 这份保存在拉蒙特案卷里的备忘录令人震惊,简直是贿赂整个墨西哥政府的蓝图。它首先把墨西哥的国家要人说得十分卑劣:“墨西哥人,特别是墨西哥传统的职业政客,经过400年的训练以后,被两个动机所主宰:其一是害怕力量——武力,其二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对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呼吁是不会被理解的。”

  这位匿名作者继续写道,使用武力代价太大,好像在墨西哥的动机只是为了金钱。他认为奥夫雷贡被党的激进分子所挟持而无可奈何,不可能满足他那些贪得无厌、野心勃勃的将军们的要求。如何使他摆脱他们的影响?“要摆脱这种势力,把权力归还总统,唯一的办法是让他具有财力来一统天下。钱会改变他的内阁,改造他的议会,使他控制各州州长,让他能撤消或修改目前不能令人满意的法律。”

  27 爵士音乐时代

  进入1924年,摩根财团对美国政坛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就连那些专爱打听政治内幕消息的好事者都不知道究竟哪位总统候选人对摩根银行更怀有感激之情。

  在沸腾的20世纪20年代,摩根银行的名气举世无双,它的首席律师约翰·戴维森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戴维斯是杰克·摩根的棋友和纸牌搭档,他们玩一局只下一角钱的赌注。两人都是黄道俱乐部的成员,该俱乐部是一个秘密社会组织,每位成员都有一个不同的星相标记。

  20年代就要开始沸腾,开始欢悦了。这是华尔街的“盖茨比”时代*,赚钱又被看成是光荣的事业。对摩根财团来说,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超级时代。公司已登上了成功的顶峰,其他银行则望尘莫及。它屹立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中央,整个世界都吵吵嚷嚷,希望能够获得一张入场券。对于那些得以进入摩根银行玻璃大门的人们,公司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壁炉和真皮坐椅的世界,就像大不列颠的绅士俱乐部,充满了宁静、和睦的气氛。所有的秘书都是男士,尽管他们的助手可能是女性。正如一位记者所说:“一到那里,就像步入了狄更斯小说所描述的世界。”合伙人办公室里那些拉盖书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摩根银行的特性。这些桌子由红木或核桃木做成,镶有蜂窝状的格子,关的时候把鼓形的顶盖向下拉,充分显示了那种谨慎的、保持隐私的摩根风格。无论是公司职员还是顾客,都被这种气氛所诱惑。公关负责人马丁·伊根先生曾说:“如果我被公司解雇,我将丧失一切,因为我们已经被宠坏了,无法在世界上另外任何一个环境中工作。”
那些从华尔街23号门前路过的人们,绝大多数无法在摩根银行开户。作为一个批发性银行,J。P。摩根仅仅从重要的客户那里吸收存款,包括大公司、其他银行、外国政府,等等。同纽约的其他私人银行一样,摩根银行不向普通百姓开放,只接收富人的存款,而且还要经过适当的引荐。对于金额在7500美元以下的存款,公司不付利息,存款的最低限额不能少于1000美元。

  摩根银行的势力不仅仅在于其金钱。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具有摩根那样的政治纽带、那样的权威。正当英、美轴心占上风之时,摩根银行被铸入到华盛顿和白厅的权力结构之中。记者们企图点出摩根银行的实质所在。《纽约时报》写道:“从华尔街的标准来看,摩根银行并不算大,另有十来家银行拥有更多的资金……关键的因素,与其说是钱,还不如说是信誉和人才……摩根不仅仅是一家银行,它是一种体制。”信任、善意、诚实,这就是摩根力量之所在,令其客户赞不绝口。虽然这只是部分原因,但是摩根银行及时付款,信守承诺,关键时刻总是站在客户一边,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皮尔庞特时代一样,尽管银行的业务范围很大,但机构本身却显得很小。摩根在各地的公司都喜欢小,因为这样可使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据华尔街的说法,摩根合伙人的年收入100万美元。此话一点不假,到了20年代末,杰克·摩根和汤姆·拉蒙特的年薪已达到500万美元。成为一名摩根合伙人,是美国银行界人士梦寐以求的。

  20世纪20年代的华尔街仍然盛行绅士银行家准则。摩根银行不做广告,不挂牌子,不拉顾客,不设分支机构,但客户们还是以古老的崇敬方式专程去拜访摩根的合伙人。竞争显得格外文雅,往往蒙上了一层彬彬有礼的面罩。客户都被抵押给了银行,未经允许不能转到另一家银行。奥托·卡恩解释说:“诸如库恩…洛布公司以及类似的银行,如果看到有关公司已是另一家银行的客户,或者尚未最后断绝关系,那么它们就决不会以任何条件把这家公司作为新的业务对象。”从外表上来看,这似乎是一种礼貌的共谋,但在这背后,可能是邪恶的。商人们不但不反对这种排他性的关系,而且还常常夸耀他们的银行家,并把能在摩根银行开户看做是一种成功的标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