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亿万到零-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幕之时,八佰伴门前的乌节路大道,人头涌动。开业的一个半小时后,由于宽敞的店堂拥挤不堪,不得不限制人店的人数。
巴西首家八佰伴开幕,店方酬宾是派送珍珠,而在新加坡则是派送日式豆沙包(Anpan),由八佰伴的面包师专门制做。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华人“民以食为天”的概念根深蒂固。和田一失了解到,在不富裕的华人社会,去看望病人,普遍赠送食品;而西方人再穷,也得向病人赠送一朵小花或一张祝贺卡。
八佰伴的宣传口号是“味道怎么样?买来吃吃看”。凡购10元新币的顾客,即可得一只日式豆沙包;单买3角新币一只。新加坡华人以广东人为多,广东人口味极挑剔,做吃的本领堪称世界一流。日式豆沙包赢得顾客的普遍赞誉,原计划日做1600只豆沙包,由于顾客排长龙购买,马上增加到日做8000只,才勉强应付过去。
豆沙包打出的名气,使得顾客相信,日本的即食食品也口味独特。八佰伴的食品屋马上火了起来。头一天日式食品的销售额,比预期的超出10倍。爱鸟及屋,顾客由此也青睐上八佰伴的其他货品。
八佰伴开张两星期后,当地报纸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征询普通民众对百货公司的喜爱程度。
结果,八佰伴独占鳌头,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首选商店。约40%的市民选择上八佰伴选购仅常生活必须品,去其他百货市场的人数,明显地比八佰伴要少。
和田一夫在总结新加坡投资的经验时,认为正确的市场定位,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当时,狮城已有一家日本百货公司——伊势丹,伊势丹走的是高档路线,而八佰伴是面向大众消费者。在货品上,八佰伴从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类及日用物品一应俱有,八佰伴成为狮城居家度日的好伙伴。
其次,八佰伴有最长的服务时间。
当时狮城的大型店铺,大都在傍晚6点打烊,星期天一般不营业,这使得节假日和晚间购物很不方便。而八佰伴的营业时间,平时直到晚上9点半,星期天和节日照常营业,既方便了顾客,又增加了公司的业务量。
再次,八佰伴面向大众消费者,拒绝使用信用卡。
若站在今天的角度,这种做法再愚蠢不过。可当时信用卡在新加坡问世不久,只有富裕阶层才持有,用卡购物成为时尚追求,代表富有、面子和虚荣。新加坡银行界和商界鼓励市民持卡并用卡消费,八佰伴这样做,受到“不合时宜”、“保守”之类的指责。
对此,和田一夫有他的一套理由。他认为,只有少部分顾客使用信用卡,会使占绝大多数的用现金支付的“无卡族”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或许就不会来八佰伴购物。这样,与八佰伴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原则不符。
事实证明,在信用卡远未普及时期,采用这一做法是对的,使得八佰伴保持了大众特色。当信用卡渐渐普及后,八佰伴马上迎合潮流,鼓励顾客使用信用卡。
和田一夫正确的经营方针和善良的愿望,结出善果。
新加坡第一间八佰伴分店,在开幕后的11个月就收回投资,进入正常盈利阶段。
1977年8月,八佰伴在新加坡的加东地区开设了第2间分店。
1979年5月,八佰伴在郊外的汤逊区开设了第3间分店。
此时,八佰伴一跃成为新加坡最大的百货公司。
1981年8月,八佰伴在武吉知玛开设的新加坡第4间分店开幕。
1985年3月,日本八佰伴股票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第二上市。
而1984年岁尾,八佰伴在香港的第1间分店也隆重开幕了。
第十章 撤离巴西 厉兵秣马战香江
巴西的业务如火如荼扩展,不料到1977年巴西经济大萧条,八佰伴陷入绝境,虽经银行资助,最后还是于80年代初撤出巴西。和田一夫挥师到强手如林的香港发展,他仍奉行“间隙理论”,到新市镇发展,1984年底,第1号香港八佰伴在沙田新市镇开幕。
和田一夫如是说
邱永汉的名字,我想多数人都知道。他著作等身,在日本拥有几百万的追随者。
邱氏以身作则,实践了自己在书中提到的经商致富理论,不仅是个作家和财经学者,同时也是十分成功的业家。
成千上万的日本人,从邱先生的著作里或是在他的直接指导下,成为成功的商人。更有些人在商业危机中得邱氏施以援手,然后起死回生地重振事业。
在日本,人人尊敬邱永汉先生为“财神爷”。
新加坡首间八佰伴分店的开幕,是巴西连锁化成功经验移植新加坡的结果。从1971年到1975年短短四年间,巴西八佰伴先后开设了4间分店,业务发展十分顺利。
由和田一夫大弟主持的巴西八佰伴成为巴西最大的百货公司,也是日本百货业在南北美洲最大的集团。
巴西是南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与墨西哥一样,是在美国的援助下发展经济的,本身也是南美最大的债务国之一。
巴西石油自给有余。1973年11月起的石油危机对巴西没有直接影响,但却影响巴西的债权国美国。美国从1974年起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国内消费市场萧条,致使巴西产品减少了出口美国的数量。而美国因国内财政紧张,减少了对巴西的贷款援助。
从1975年起,巴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1977年4月,从遥远的巴西,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巴西八佰伴的经营陷入倒闭绝境!
消息传到日本,也许是出于70年代以来八佰伴在海外发展迅速、声名鹊起的缘故,各大报纸竞相渲染,大做文章,把八佰伴形容成事实破产的惨状。而一些大公司的发言人,以侥幸的口气,庆幸自己目光锐利、作风稳健,没有贸然去政治经济动荡不安的地方发展。
八佰伴虽未像传媒所说的那样,情景却是十分危急。
世界性石油危机,导致国际石油价格暴涨。由于巴西石油自给,只对内销石油价格作了小幅的提价。但因为国民经济衰退加剧,石油走私至邻国严重,同时又在国内石油公司的要求下,政府批准内销石油大幅提价。结果导致灾难性后果,1976年一年间通货膨胀率高达60%。这样一来,巴西民众的消费能力也大幅下降。
消费水平的下降,令零售市场的生意一泻千里。
巴西政府制定出一些应付经济危机的紧急对策,其中一条是将银行利息提高了40%一50%,紧缩银根,以阻止国民抛出货币购货保值。1977年这一年货币仍贬值3成多。紧缩银根,会进一步促使市景萧条,八佰伴雪上加霜。
更令八佰伴头痛的是,在那个时期,为扩建店面,八佰伴向当地银行借了600万美元的贷款。而利息急升50%,银行方面还要附加安全金上去,八佰伴偿还银行的利息,便增加到了80%。八佰伴在财务方面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
鉴于国内经济的窘况,巴西政府限制消费品进口,对进口消费品课以4—6倍的高额进口关税。这对八佰伴又是致命一击。
八佰伴的大部分货品来自日本和国际市场,高额关税,实际上截断了八佰伴的货源。八佰伴为减少资金积压和库存,只储备一个月的消费用品。那么,一个月后,八佰伴弹尽粮绝,只能向顾客敞开空空的货架!
祸不单行,巴西政府为了压缩国民消费,竟颁布禁止星期日营业的法令。
巴西八佰伴向来以星期日生意最好。为解决进口货品被截断的困难,八佰伴准备忍痛放弃经销日货洋货的特色,在巴西国内采购货品。禁止星期日开业,无疑又是一道绞索。
和田尚己急电大哥从国内调拨资金去巴西救援。
由于受国内花菱购物中心的拖累,八佰伴总公司也陷入财政困难,哪有余资调往巴西应急。现在内外交困,和田一夫作好最坏的打算,万一不行就从巴西撤退。
和田一夫两手空空飞往巴西。
焦头烂额的和田尚己,见到大哥,在汽车上,就急切地向大哥汇报。
他已把所有的八佰伴分店缩小了规模,以经销食品为主,员工减少了一半,仍以超级市场的形式经营。尽管作了最大努力,但物价及薪金不断上涨,各分店的情况仍在继续恶化。
现在,摆在和田一夫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趁早停业,撤离巴西;一条是支撑下去,等待经济形势好转。巴西是和田一夫海外投资的第一站,若失败,会给今后的海外投资蒙上一层阴影,也会失去八佰伴部分股东的支持,还会遭到同行的耻笑。
和田一夫怎么也要撑下去。
他去拜访在巴西的日资银行,寻求帮助。他走进一家日资银行总经理室,恳切地说明来意,银行负责人冷冰冰地说:“和田君,你没有拿钱来,就想我们伸出援手,恐怕不可能吧?”
又是先要存款纪录!和田一夫声明,他是走投无路才到这里来的,我们都是日本人,这次你们帮了我,我不会忘记你们的大恩,以后往来帐户就在贵行设立。
“我看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没有一家日资银行肯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和田一夫只得返回日本,把巴西的困难向董事会作汇报。
董事会一致认为:巴西的困难是外来因素造成的,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也就无能为力了。看眼下情形,恐怕几年内不会出现转机。为了不拖累总社,还是收盘撤退为唯一的选择。
和田一夫也表示唯有这样,打算通知巴西方面撤退,处理善后事务。
但他实在不甘心就这么败下阵来,在乘飞机的头夜,他去拜访了骏河银行执行董事冈野喜一郎。八佰伴开设第一间巴西分店,骏河没有给予支持,但看到巴西业务红红火火展开了,又大力支持八佰伴的海外投资计划。冈野喜一郎明确表示:“这个时候向巴西方面投钱,等于扔到大海里。”
和田一夫力陈利弊,指出巴西分店如果申请破产,将会给骏河带来更大的损失。
他匆匆赶往巴西,以忧伤的心情说出没有一家银行愿支持,董事会已决定巴西分店撤退。
但兄弟俩都没有宣布撤退计划,更未实施。他们在等待,在幻想会奇迹般地出现转机。
奇迹果真出现了。日本骏河银行董事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全面支持巴西八佰伴。执行董事冈野喜一郎亲自从日本飞赴巴西,他到达后,才把消息告诉和田兄弟。
接着,巴西的南美银行和日本三菱银行巴西分行也先后表示支持八佰伴。
事情有了重大转机后,和田尚己认为巴西分店造成损失是自己的责任,引咎辞职。和田一夫尽力挽留无效,还是接受了大弟尚己的辞呈,任命三弟和田光正接任巴西八佰伴总经理。
巴西八佰伴暂时站住脚跟,经营也渐渐恢复正常。
可不久,巴西的邻国阿根廷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巴西的金融业也动荡不安,国民经济又一次滑入大衰退。
这次大萧条,致使八佰伴再次陷入绝境。和田一夫吸取上一次教训,没有注资救急,含泪宣布巴西分店全面撤退。
这是八佰伴早期海外投资史上,最悲惨的一幕。
巴西遭受了重大挫折,并没有阻止和田一夫海外投资的步伐。他抱着从零开始的信念,把目光对准香港。
和田一夫投资香港,是受邱永汉的启发。
邱永汉是台湾人,年轻时留学东京大学。50年代初在香港生活,1954年移居日本,立志做小说家,曾以小说《香港》获得日本最高的文学奖“直木奖”。他以小说家的身分闯入财经领域,撰写“赚钱文章”,是日本拥有读者最多、最受人欢迎的财经作家和理论家。
邱永汉的赚钱文章受人欢迎的最大原因,是他从不闭门造车,他写的都是自己在赚钱方面的亲身经历、感受、经验乃至教训。他涉足的行业有几十个之多,他的商业王国遍布日本、台湾、香港、美国以及中国内地,先后开办了50多间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文人富豪。他由此而获得“赚钱之神”的称号。
他是东京最早经营超级市场的商家之一,他是超级市场领域唯一的行内理论家。
他在写作和经商之余,还从事顾问业。他为经营不善、市道不利的公司诊断下药;为陷入困境、一筹莫展的商人指点迷津。许多公司和商人得他点化,而重振雄风,梅开二度。日本人、台湾人把他奉为“财神爷”。
邱永汉与日本商界交往甚密,他得知八佰伴的困境,对和田一夫说:“你何不去香港发展?那里是世界上最好赚钱的地方。”
是呀,我怎么不去香港发展?正像邱先生所说,香港是世界自由港,货物进出自由、资金进出自由,没有外汇管制。邱先生一直把日本的税制税率称之为“罚款”,说香港税制之简单、税率之低,对日本商人来说,等于免税,并且,香港基本上没有关税。香港经营企业能享受高度自由,政府不加干预,对香港资本和外来资本一视同仁,不像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内外有别,设置歧视性政策。
和田一夫曾有意在香港发展,他在1973年10月19日,在香港注册了一间私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9000万港元。和田一夫要求办事处职员进行市场调查。办事处作出的结论是:“香港紧靠共产党中国(内地),不宜投资。”
当时中国内地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无论是事实,还是谣传,有关内地的报道,都令人触目惊心。八佰伴办事处的职员向社长形容道:“在共产党鼻子底下的香港人,像是枪口下的惊弓之鸟。”他们列举1967年香港动乱的事实,当时传说解放军会占领香港,吓得香港富人纷纷抛售股票房产,逃往国外,香港的股市地产狂泻,市景空前萧条。
好些年来,这个办事处只充当采购站的角色。因为香港是著名的世界商品的集散地,它本身也是轻工产品加工中心。
现在和田一夫要求办事处,围绕八佰伴开设分店作市场调查。调查有了初步结果:“香港前景看好,可以考虑开设分店。”
和田一夫正准备与晃昌安排时间,去香港作亲身考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北京,与中国政府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中国政府对香港主权问题的强硬态度,使得咄咄逼人的撒切尔夫人锐气大伤。香港股市顿起抛股之风,恒生指数急挫。股泻楼塌,地产崩溃,紧接着整个经济界显出萧条之状。
海外传媒以耸人听闻之辞宣称:“共产党中国接收香港之际,就是香港死亡之时”、“香港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城市”。
在八佰伴董事会议上,除和田一夫外,所有的董事都反对到香港投资。
和田一夫也开始犹豫了,他拨通邱永汉的电话。邱永汉说:“我正好要去名古屋演讲,可顺道在沼津下车,你给我安排一间温泉旅馆。”
在温泉旅馆,邱永汉对和田一夫分析道:“香港的未来,有两种可能,第一,英国继续统治香港,那你就不必有那么多的忧虑;第二,北京方面收回香港,那你也不必过虑。我的理由是:一、现在的中共不比过去的中共,更不比文化革命时的中共,过去的中共要消灭私有制,要彻底铲除资产阶级;现在中共铁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