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20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20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利在竟选中采用了人身攻击和收买贿赂等下作手段,亨利·福特的公众形
象受到莫大的损害。也有人认为“该次选举扭曲了福特的人格。”

最后大选结果揭晓,纽贝利以微弱优势获胜,亨利·福特惨败。这是他
一生中的第一次失败,也是唯一的一次,亨利·福特怒火中烧,他对在纽贝
利后面暗中策划操纵的纽约金融界恨之入骨,这种郁积已久的仇恨源远流
长。

亨利·福特从青年时代就憎恨华尔街。在福特汽车刚刚创办时,华尔街
摩根银行对他倨傲万分,不屑一顾。当“塞尔登专利”诉讼危及福特汽车发
展前途时,他仅为两万美元的诉讼费所困拢,而密歇根金融界的犹太银行家
冷酷地拒绝了他的借贷要求。

1918 年,福特汽车公司创办《迫尔本浊立周刊》,通过福特汽车销售
网,兔费赠送给每一个T 型车的买主,这份貌似广告旅游指南的周刊实际上
是亨利·福特向国际犹太资本家复仇的工具,不久发行量即猛增到47 万份,
在美国本上和欧洲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福特为了打击国际犹太资本家不借血本。他为《迪尔本独立周刊》投注
的资金高达479。5 万美元。从1924 年到1925 年,在长达了年时间内,该周
刊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对芝加哥的一位国际犹太资本家发言人夏比罗猛烈攻
击。以致最后夏比罗只好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福特赔偿10Q 万美元名誉损
失费。

经法院多方长期调停,双方达成协议,福特保证对犹太人停止攻击,并
向夏比罗公开道歉,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一致机亨利·福特为难以对付的老顽
固。

正是这位老顽童似的“老顽圃”,曾在1923 年的总统大选中成为排名
第一的总统候选人,这是全美各大报社进行调查的结果。即使在1923 年的
现任总统哈定的老家俄亥俄州,福特的声望仍超过总统。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正当西方世界对苏联进行封锁时,亨利·福特的T
型车、2。5 万辆耕耘机,甚至整厂整车间的设备,都源源不断地出口到苏联。
美国资本家和企业家亨利·福特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同样大受欢迎,甚至连“福
特式大量高速生产方式”也随之输入苏联,成为俄语的流行词汇。从莫斯科
漂亮的阿尔巴特大街,到西伯利亚白雪皑皑的永久冻土带,黑色的福特T 型
轿车奔驰在苏联辽阔无际、横跨欧亚的国土上。

AUToCRATIC——这是一个美国人喜欢的字眼,意思是”独裁的、专制的”,
和AUTO(汽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当时的新闻界为亨利·福特创造出这
个词汇。因亨利·福特曾企图把自己的独生子爱德歇尔放逐到遥远的加尼福


特亚分公司,老头子甚至对亲生儿子都毫不留情。

爱德歇尔1916 年与底特律大财阀哈德逊的侄女克蕾结婚。哈德逊当时
已创建了可以与凯迪拉克汽车公司相媲美的哈德逊汽车公司,在亨利·福特
决定从政竟选参议员时,爱德歇尔正式就任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

1917 年,婚后一年他们即喜得贵子,这即是亨利·福特二世,日后的
福特汽车公司第三任董事长。爱德歇尔在风光迷人的克雷尔湖畔盖有一座豪
华宅邸,茬缅因州和佛罗里达州还建有别墅。

爱德歇尔和父亲之间隔阂很深,却和妻子的家族相处融洽,往来密切。
在担任董事长期间,爱德歇尔一反父亲的保守传统,极力想维持和改善公司
与底特律乃至华尔街金融界的关系,这导致父子俩冲突不断。这些冲突直到
爱德歇尔先于父亲病故去世之时,都还没有消除。

亨利。福特是一个决不轻易认输的人,往往反败为胜。在他1918”年
竟选参议员惨败后,他当即向法院提出诉讼,起诉纽贝利当选无效,这次被
驳回。福特随即使对纽贝利的竞选资金来源以及社会关系网穷迫不合,彻底
调查,找到了纽贝利贿选以及使用非法竟选资金的实证。他再次向联邦最高
法院提出纽贝利当选无效的诉讼,结果福特竟然像当初上诉“塞尔登专利法”
无效一样,大获全胜,揭开了震惊全美的新闻内幕,纽贝利被迫辞去参议员
一职,由密戳根州州长提名原福特汽车副董事长,后任底特律市警长、市长
的柯恩斯递补空缺。

亨利。福特通过盛极一时的草根运动,声望如日中天,成为下届总统候
选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他此时已闭口不谈政治,表示不参加1924 年的总
统大选。他对美国政治的腐朽黑暗深感失望厌倦。认定自己还是作为一个生
产开发者,对恢复战后经济萧条还能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1919 年,福特汽车公司每月生产86000 辆T 型轿车;1922 年,一次大
战造成的大萧条过去,T 型车月产量高达10 万辆;年产120 万辆。

1923 年,柯立芝当选美国第30 届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最爱打瞌睡的
总统。这一年,亨利·福特61 岁,这位“底特律怪杰”已不再迷恋美国总
统的宝座,在柯立芝总统躺在白宫花园的树荫下昏昏熟睡之时,亨利·福特
正为建立他的世界性“工业王国”而马不停蹄。

他首先买下密歇根州的铁矿山,购入总共约100 英亩的煤山和盛产木材
的山地,并把势力范围扩大到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

苏伦森和福特如影随形,他们远赴伦敦去考察一个橡胶现货交易所,在
横渡大西洋的海船上,福特向他吐露一个宏大计划:将在巴西买下250 万英
亩森林,开垦种植橡胶。

而老亨利把鲁裘河畔的新福特工厂作为他这个世界工业帝国的核心。新
工厂高大雄伟,炼铁厂中铁流滚滚,映红蓝天,条条装配流水线高速运转,
漂亮的新车被吐出来鱼贯排列,运送到河岸后,再由19 台福特自己的火车
头拖运,再利用一列露天无顶列车和3 艘烟囱上贴有蓝色福特汽车商标的远
洋货轮,运往世界各大市场。

但“绝对的帝王”也有过于绝对之后带来的失误和失败。战后,亨利·福
特的事业从战前的辉煌顶峰开始下降,他对于战后更加复杂变化的汽车工业
竞争,适应能力显得落后于人了。

福特T 型车战后初期畅销一时,但1920 年至1921 年经济大萧条,福特
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度过难关。但公司在20 年代初期以后便处于无所适从


的境地:迅速崛起的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垄断了美国汽车市场12%的销售额,
通用公司不断创新汽车式样,以适应不同等级的市场,向富豪供应昂贵的卡
迪拉克,向中产阶级供应中档的别克、奥尔兹和庞蒂阿克,向普通大众供应
低价的雪佛来。

而福特的汽车却十几年一贯制。尽管人们纷纷指出T 型车暴露出来的缺
点,要求改进,但福特却固执地认为T 型车完美无缺。他竟然说:“福待汽
车的唯一缺点就是——我们造得不够快。”

面对强大的竞争,福特仍旧老一套地固守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的先例,靠
降低成本来对付。尽管鲁裘河畔的新工厂每天都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更
多的汽车,同时价格也更为降低,但到1923 年,情况仍未好转。福特在管
理上的大权独裁也比不上通用公司的分权管理更能扩大产品销量。通用公司
那种实际上行之有效的每一两年改变一下汽车式样,以及为扩展市场而实行
的分期付款办法,在福特的生产销售理论中,纯属歪门邪道。他1922 年对
此辩解道:

“我们希望造出某种永远能用下去的机器,我们希望买了我们一件产品
的人永远不需要再买另一件。我们决不会作出使先前式样废弃不用的任何改
进。一种具体车型的零件不仅与所有同型车子的零、件可以互换,而且同我
们生产的所有车子的类似零售也可以互换。你可以拿来一辆十年前的车子,
购买今天的零件,用很少的钱把它变成一辆今天的样子。有了这样的目标,
我们总是受到压力要把成本降下来。由于我们确定一种不断减价的方针,我
们始终处于这种压力之下,有时候甚至是很大的压力,”

曾经靠慧眼识英雄,广招天下良才促成福特汽车辉煌崛起的老亨利,这
时也变得排斥异已,偏听偏信,战后,福特认为T 型车市场永无止境,主张
把利润全部迅速投入生产,大大扩充生产规模,而副手柯恩斯则担心发展过
快,难以收拾,劝福特谨慎从事。福特大为恼火,早想把柯恩斯图开,终于
在1915 年10 月,福特坚持把反战宣传小册子送给每个顾客,柯恩斯反对说,
如果不清除这些东西,他将永远辞职。福特当场接受了柯恩斯的辞呈。

接下来亨利·福特“大开杀戒”,凡是为福特汽车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
劳的功勋重臣,全被他赶跑。他们是:被称为“推销世界冠军”的霍金斯,
被誉为“最伟大的汽车工程师之一”的威利斯,有“技术之魔”美称的埃姆,
“机床专家”摩尔根,传送带组装的创始人克朗和艾夫利,曾创制出“卡迫
拉克”牌和“林肯”牌两种汽车的利兰父子,“生产专家”努森,“法律智
囊”拉京,还有公司的司库兼副总裁克林根史密斯等等。在1921 年底的一
天,就有30 名骨干从公司二级经理人员中被剔除。

这些美国汽车工业的精英们离开老眼昏花的福特后,纷纷加入别的产业
或汽车公司,加速加强了对福特汽车公司的竞争攻势。特别是“生产专家”
努森,加盟通用汽车公司雪佛莱分厂后,将该厂管理得非常出色,对福特公
司构成致命的威胁,最后击败福特。而当初赶跑这些人时,福特还自呜碍意
地宣称:“我有时的确拉走了挡在道前的死鼠。”

从1926 年起,亨利·福特迎来了自己的沉沉黄昏,虽然还不能说是末
日。1926 年,T 型车的广大市场已被通用的雪佛莱夺走,他只好宣布停止生
产T 型轿车,辉煌一时的福特T 型车寿终正寝。到1927 年,他把全公司所
有的34 家工厂关闭6 个月,花费1 亿美元设计开发,以便向市场推出新人
型轿车,新A 型轿车是一种非常出色的汽车,而且由于福特在销售上作了让


步,向通用公司的“分期付款”方法学习,所以卖得较好,在两年之中,销
售量始终居于首位。

但即使是推出新A 型车也无法力挽狂澜,挽回颓势,1928 年通用汽车
公司在销售额上超过福特公司,1929 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降为

31。3%;到1940 年,跌至18。9%。1931 年至1932 年,亏损一亿一千五百万
美元。到1936 年,在轿车销售量上,福特已排在通用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
之后。到1945 年,福特汽车公司每月即亏损九百万美元,濒临破产。同年
九月,亨利·福特不得不退位,让他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继位,一年以后,
1947 年4 月7 日,亨利·福特因脑溢血逝世,终年84 岁。
亨利·福特一生的历程可以说是应运为汽车而生,最后被汽车击败。当
初他作为一个乡村少年和农事生活格格不入,后来进入大工业城市从事修理
工作也日久难安。这种渴望创造和开发的冲动,证明他是一个有创造才能的
产业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名普通寻常的蓝领机械师。有一种东西触动了亨
利·福特的灵感,那就是使人类永远告别马车时代的汽车。

亨利·福特是伟大的美国人。他是美国社会从乡村向城市发展时期所能
诞生的杰出人物,他的成就和王国处于乡村和城市之间。但他的价值标准植
根于乡村,正如那个时候大多数美国人的价值标准都植根于农村一样;

这决定了亨利·福特所理解的城市化的大规模生产的价值,是开发制造
让最大多数的人买得起的产品,比如T 型车1925 年达到290 美元最低价。
还有必须在销售中不做手脚,以及维持卖主和买主之间的长久关系。福特对
此说道:

“卖掉一件产品,不等于说制造商同顾客的关系已经结束了,他到那时
候才开始同顾客发生关系。拿汽车来说,卖一辆汽车不过是某种属于介绍性
质的事。如果汽车不合用,那么对制造商来说,最好是他从未作过介绍,因
为他收到了最糟的宣传效果——一位不满意的顾客,在出现汽车的早期,市
面有这样一种风气:把卖掉一辆汽车看作一件了不起的成就,而不去关心买
主买回去以后的情况。”

这种服务关系大体上也符合乡村的良好传统。由于福特的价值观植根于
乡村;所以他毕生研制开发的最城市化的商品——汽车,也带有乡村化的特
点,这个难以克服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福特的经典之作——T 型车的停产和退
出市场。

因为到了20 年代,美国大地已完成了从马车向汽车的过渡历程,随着
城市居民第一次超过农村居民,美国人发出要求体现个性的呼声,这就要求
美国生活中的主要用品汽车成为美国人个性的延伸。这种要求在乡村还不明
显,但在大都市拥挤不堪的大街上则显得极为渴望,成熟而世故的都市男女
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所以大家一看到通用公司那些款式各异的汽车,就
停止了对统一式样的福特T 型汽车的购买。而通用汽车公司的口号是“为不
同经济力量的人和不同用途提供汽车”。

福特对信贷的看法,也是在乡村养成的。他长期坚持不借债,而实际上
这对经营汽车是行不通的。同乡村的老百姓一样,亨利·福特讨厌银行和银
行家,他反犹太人、反工会、反军事主义。因为战争毁灭人和物,把政府推
到经济领域的前沿,而政府往往措手不及,难以应对;工会则过于强调集体
主义而牺牲个性精神;至于犹太人,差不多都是城市中操纵金钱和信货的精
透的油子。福特的这些基本信念甚至贯穿到他对世上善与恶的看法之中:


“我相信物质的最小分子——叫它原子、离子或无论什么称呼——都是
有灵性的。我对原子之类不甚了解,但是我深信,它们知道它们做的事和为
什么这样做。它们全都挤在我们的周围。如果一个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他认
为是对的事,那么这些看不见的分子就投身进来帮助他,如果他在做他认为
是错的事,那么它们也将做出同样的努力来反对他。”

每当亨利·福特个性中乡村的一面同城市的一面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有
意让乡村的一面取胜,这使他在20 世纪30 年代和40 年代成为声名显赫的
美国人,类似一个民间英雄,而不是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家。

他说:“我曾努力像我母亲希望的那样生活,”这句话使千百万带着母
亲的嘱托和凝望离开乡村到城市时闯生活的美国人感动不已。

他说:“一个人来自辛辛监狱或来自哈佛大学对我都是一样的。我们雇
用的是人,而不是他的历史,”这句话对年轻的美国和年轻的美国人更有吸
引力。

当福特第一次看到,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迫使人们必须具有不止是读写算
能力;看到他那些乡村主义的理想变得像T 型轿车越来越不合时宜了,这时
他便带着自嘲口吻自我辩解道:

“为正义事业当傻瓜不是一件坏事。最妙的是这些傻瓜通常活得很长,
有足够时间证明他们不是傻瓜——或者他们创始的工作影响‘深远,足以证
明这些工作不是愚蠢的行为。”

对福特所代表的那一代陷入乡村和城市两种价值观激流中间的美国人来
说,福特那种非此即彼的声音非常有力,它带着一点古典和遥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