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21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21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福特那种非此即彼的声音非常有力,它带着一点古典和遥远的回音,简
直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心声:

“我们这一代需要的是深刻的信仰,深信在工业中可以贯彻正义、公道
和人道主义,如果我们没有这些品质,那么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工业。事实上,
如果我们没有这些品质,工业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但是我们可以得到它
们,而且正在去得到它们。”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亨利·福特在1923 年的全美民意调查中,成为了该
年度名列第一而最富吸引力的总统候选人。


八、当代的福特汽车公司

今天,当你乘波音飞机飞越密歇根州迪尔本上空时,可以俯瞰到当代最
伟大的工业景观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联合企业——福特汽车公司,占地
1200 英亩的钢铁铸件厂、玻璃厂、110 英里长的专用铁路、一个年产15 万
辆福特马斯但牌汽车的装配厂。亨利·福特二世是这个工业王国的世袭的君
主,今年60 来岁。1976 年的总统大选之中,他是支持获胜的吉米·卡特的
企业家之一。

1945 年秋,祖父亨利·福特一世开创的福特汽车公司频临破产。26 岁
的亨利·福特二世刚从海军复员国家、进入福特汽车公司工作。10 年之中,
他把这家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公司重建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完
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现代化进程。

福特二世与祖父不同,他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当他1945 年9 月彼衰
老的祖父任命为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时,他面对的是一家每月亏损九百万美
元,正土崩瓦解的公司,公司上下正弥漫着一种未日的气息,并且要想医治
这匹正要瘦死的骆驼,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公司什么帐册都没有,从来没有
决算制度,花名册也是一片混乱,连已去世的职工名字都还仍留在工资单上。

公司缺乏得力能干的经理。此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全部不称职。主要
问题在于,在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的500 个人中,没有一个是大学毕业生。

福特二世不得不动大手术,对公司进行彻底的改革。他的最佳办法跟当
年祖父开创公司时一样,竭力招纳人才。当年福特一世对柯恩斯的例子,就
是他学习的样板,柯恩斯原是老福特最早的合伙人马尔科姆森的旧属,他虚
荣、自私,却又聪明能干;他笃信专权管理,却又厌恶下后献媚讨好;他性
情粗暴,却又善于交际、处事果断;他对汽车业的经营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经
验,精力充沛,工作热忱、雄心勃勃。对这样一个优缺点都很突出的人,旧
主人不识良材,未予重用,但老福特却用其所长,把柯恩斯视为左右二膀,
对其十分信任。其后公司一片兴旺发达,以至1913 年福特汽车制造厂虽然
以每3 分钟一辆的速度出车,却仍然有10 万辆的订货单无法供货。

福特二世也深知用人之道:“我需要一个具有全面管理经验的人,他懂
得采纳些什么,取消些什么,使得这个地方精神振作起来,并且把击败我们
的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带进来。”

福特二世果然找到他所需要的人,他重金挖来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布
里奇。

1946 年7 月布里奇到福特公司上任时,他感到曾经不可一世的福特公
司简直太可怜了:“情况极其糟糕,公司财产净值总共只有6 亿美元多一点。
大多数机器和厂房陈旧过时,财务报表象乡下杂货铺的帐薄一样。总而言之
对于一个现代化企业来说,这种情况太可怜了。”布里奇后来回忆道。

布里奇不愧是超一流管理高手,善于起死回生。他在福特公司任职第一
年就使公司扭亏为盈——尽管在除去税款后只盈利两千美元,第二年相比则
是天文数字了,除去税款后,第二年盈利66367000 美元。1948 年,福特汽
车公司净收入达9434,6 万美元。1949 年的利润为177056000 美元。而在1950
年,利润则高达258515000 美元。这真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难以置信的巨
变。

福特二世首先把这种巨变归结为市场销路好:“市场上缺货福特汽车已


有好几年了,所以在一个长时期内,你就有一个销路好的市场可供长期销售。
你几乎能够卖掉你所生产的任何东西,不管货色好坏如何。但我们得承认,
我们生产的东西并不十分好。。”

接着他把市里奇看作更为重要的取胜因素,“以一种荣誉感把这个地方
的人拧成一股绳,把公司管好,使它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让我们大家处于一
种稳定状态,这一切都归功于布里奇,他在这里工作确实做得非常出色,使
我们度过了难关,”

布里奇加盟福特汽车公司时,顺手还带来另外几位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级
管理人员,诸如刘易斯·克鲁索、D。S。哈德和哈罗德·扬格伦。通用汽车公
司的这批管理高手为福特的起死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福特二世在此期间还雇用了10 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空军退役人员。这
十几个人有“神童”之称。他们进入福特汽车公司后,协助布里奇与福特二
世大显身手,促成了福特在二战以后的现代化进程,后来他们纷纷离开福特
汽车公司独自发展,在美国国内政治和商业领域中成就卓异。这10 位“神
童”中最著名的有:罗伯特·麦克拉马拉,后升任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曾
任肯尼迪政府的国防部长,主持越南战争,后转任世界银行行长;查尔斯·桑
顿,利顿工业公司董事长;阿杰,米勒,斯坦福商学院院长;伦迪,福特汽
车公司副总经理,他是十人之中仍然留在公司的人。

福特二世是在1945 年秋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获得这批“神童”的。当
时他收到10 人之中的查尔斯·桑顿署名的一封电报,电文中说:有10 个在
战争期间在空军干过有关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人在找工作。福特二世也刚从
海军中退役,公司正急需人才,他就立即回电,来谈谈吧。查尔斯·桑顿于
是代表他们来和福特二世会谈。结果福特二世大为赏识,他确信福特汽车公
司确实需要这一班人所具有的那种经验,因此全部聘用他们。

布里奇在克鲁索和“神童”们的帮助下,对福特汽车公司关键性的贡献,
在于给福特二世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可使公司兴旺发达地财务管理制度,
麦克纳马拉回忆说:“为了使一家公司赚钱,你得控制成本,各方面的成本,
无论是行政方面还是生产方面都要加以控制。”布里奇建立的这套财务管理
制度如此科学化,以至于后来他离开福特后,这套制度仍旧卓有成效的运转。

除了吸收了“通用于优良的财经管理制度外,在福恃汽车公司其他部门
里面,福特二世照搬“通用”那一套却不那么成功。为了打破自祖父老福特
时代就根深蒂固的权力垂直集中管理结构,福特二世仿效“通用”的分权管
理制,把福特汽车公司分为各个独立的单位。1949 年,福特的第一家分公
司成立了,麦克纳马拉后来担任该公司经理。这家分公司在50 年代初期,
曾成功地与“通用”公司对抗,但是另一家分公司林肯·默丘里公司却不那
么成功。

更大的失误来自特别产品分公司。福特的劲敌“通用”公司在中档和高
档车方面一直干得比“福特”好,因此福特又建立了一个分公司——特别产
品公司,开发一种以福特独生子爱德歇尔名字命名的中高档轿车,价格在
2400 美元至3100 美元之间。由于市场调查和设计的失误,福特汽车公司1957
年推出“爱德歇尔”轿车后,惨遭大败,亏损达35000 美元,1959 年只好
停止了爱德歇尔牌轿车的生产。

不久以后,福待汽车公司放弃了把公司化整为零的做法。福特二世解释
道:


“对我们来说,这种做法在经济上恰恰不可取。我们不可能向这些分公
司提供全部的管理费用。‘通用,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它们的规模比我们大
一倍。。它们的每家分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部门。我们把公司分成若干分公
司,这绝对行不通。我们以为我们有了一个默丘里分公司,但实际上徒有其
名,我们称它为默丘里分公司,自以为得计,其实很愚蠢。”

福特确实比“通用”小得多,但是福特二世采取“通用”式的。权力分
散的做法之所以没有成功,却不能完全归咎于公司的规模大小。其实真正原
因在于还是有一个性“福特”的人控制了全公司,他作出所有的最后决定。
只要福特二世高高在上,在福特汽车公司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权力分散。

福特二世在50 年代后期与公司的高级管理阶层关系恶化,他变得越来
越专断,这也许是家族公司和家长式管理者难以摆脱的结局。1960 年,他
终于对布里奇说:“亲爱的,我已经毕业了。”于是布里奇客气地退到一边,
不久即离开福特汽车公司。有评论家说道:“如果说,福特二世的经营术已
转向独断独行,那么最终的结论似乎应是这样:尽管他如此专横,但他却已
经设法使一个一度每月亏损九百万美元的公司,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公
司之一。”

福特二世赶走布里奇之后,随后继任的是李·雅科卡(现任克莱斯勒汽
车公司总裁)。雅可卡是80 年代中最有声望的美国人。1924 年10 月,雅
科卡诞生于宾夕法尼亚乡间的克雷恩镇。父亲名叫尼古拉,12 岁从意大利
移民到美国,几经奋斗,在克雷恩镇上开办了一家福特汽车出租公司。雅科
卡大学毕业后,历经磨难,最终如愿以偿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学硕士学位。

1946 年,雅科卡22 岁,进入福特汽车公司工作,分配到工程部任工程
师,但他拒绝了这一职务,主动申请进入了销售部。雅科卡这位机械硕士在
销售部大干了一场,每个月的销售额直线上升。不断创造新的纪录,他的营
业成绩使业务行家们赞叹不已。他在福特汽车公司干了10 年后,副董事长
麦克纳马拉将雅科卡提升为卡车部销售经理。

4 年以后,1960 年,麦克纳马拉更加欣赏和信任雅科卡,把年仅36 岁
的他提升为经理,成为福特汽车公司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负责大众车部门
的具体事务。

1961 年,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第35 届总统,不久以后,这位美国
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发现了刚刚出任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的麦克纳马拉,极
为赏识,便代表国家从福特公司挖走这个人才。任命麦克纳马拉为国防部长。

此时,欧洲进口车引起的小型车热潮方兴未艾,危及美国汽车。

为了与之抗衡,雅科卡主持开发制造中型车打入市场。其中以马斯坦(墨
西哥马名)和马布里克(没有烙印的小牛)两种牌号的车最受消费者欢迎。
另一方西,Continental MarkⅢ豪华车也紧紧咬住通用公司的凯迪拉克,给
予它极大的威胁。

雅科卡继布里奇任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后,正雄心勃勃坚决主张改变生
产战略来对抗日本汽车进口浪潮,但福特二世却于1978 年7 月解雇了雅科
卡。

雅科卡刚一走出福特汽车公司的大门,立即被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
公司用重金赠进大门。雅科卡立刻又在克莱斯勒放手大干起来,有意无意间
以福特汽车为劲敌。

两年以后,世界汽车制造史上的奇迹在福特和克菜斯勒之间爆发,更准


确他说,是在驱逐了雅科卡的福特二世和另起炉灶的雅科卡之间爆发:1980
明年,福特汽车公司爆发出美国经济史上最惊人的赤字——亏损15 亿美元;
与此同时,雅科卡却使濒于倒闭的克菜斯勒起死回生,并得到年薪1500 万
美元的报偿。

福特汽车公司向美国政府申请援助,而克莱斯勒表示愿意兼并福特汽车
公司。素有”花花公子”绰号的福特二世叫谊:“被雅科卡这家伙吞并,我
宁死也不答应,你们看看,迪尔本福特总公司的12 层大楼上,不是挂着我
的姓氏吗?”

美国舆论对福特二世的家长制作风进行了猛列抨击:

“在绝对的帝王四周必有一道由其亲信所建筑起来的围墙,被蒙蔽的君
王易横行霸道而不自觉。”

因此福特家埃所占有的股份已降低到40 前,页且继续走着下坡路,犹
如一辆刹车失灵的黑色T 型老爷车。1981 年,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赶下
美国汽车工业“绝对的帝王”室座,长期屈居子通用汽车公司之后。

福特汽车公司经过这凡番波折后,又循环至老福特未期的危难局面。福
特二世痛定思痛,决心再度改革,从福特汽车公司的路易斯维尔装配厂开刀,
重振福侍。

路易斯维尔装配厂的衰况和管理不善的病态,几乎是整个福特汽车公司
的写照,劳资关系尤其紫张。

该厂前装配工,现年26 岁的托尼每天上班时走在路上总感厌恶,心里
极为抵触,总是挖空心思想找个借口不去上班,以便口家时瞒过妻子。所以
每星期他总有两三天旷工,即使上了班,如果机器出现什么异砌象,他总是
任它这样,呆在一旁等检验员来检修。因为他要是经常嚷嚷机器有毛病,劳
工关系科的官员准会叫他去训斥,说他不尽力工作。而机器确实经常出故障。

该厂连年由独断专行的经理人员管理,作风生硬,工会领袖自然也毫不
妥协,针锋相对,劳资关系极为僵冻。厂区环境脏乱差,损坏的或废弃的零
件四下乱丢。工人和管理人员互相指责抱怨,铲车司机野蛮装卸,猛掷货物。

堪萨斯的多兰联合咨询公司应福特二世之邀前来调查整顿。经过专家们
的”诊断”:该厂弥漫着深刻的不信任、愤怒和感情疏远的气氛。各级管理
人员颐指气使,责怪成风,在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彼此对立和无可
奈何的情绪。

1979 年,由于汽车需求量不稳定,路易浙维尔厂的夜班取消了,甚至
停产轻型卡车,这时工厂上下纷纷议论这个厂已成为福特公司首先将考虑关
闭的企业,人心惶惶,在这个关头,福特二世撤换了原任经理,新经理唐·贝
克上任。

贝克经理52 岁,穿一件粗呢条纹外套,肘部打着装饰性的椭圆形补钉,
这家伙气字轩昂,举止坚毅,说话妙趣横生,常常与工人开一些粗野然而是
善意的玩笑,工人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他与他的前任不一样,喜欢听工
人发议论,与他们交谈,并且把自己的种种措施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他一
年中与全体职工开两次大会,会上回答工人的问题,报告工厂情况和制止谣
传。

在贝克上任后的第一次职工大会上,他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你们
责骂公司就像责骂你们自己一样,你们打算怎么办?是造出优质产品来呢,
还是要关厂?”贝克的改革从最细徽做起,工人们抱怨在休息或用餐时无处


可坐,不久,厂里就出现了快餐桌椅,厂区环境搞得干干净净。诸如此类的
改进都是工人和经理共同商付后作出的,基本设施并未大大改变,这些富有
人情味的小改动就换回了工人们的心,加上进一步的生产改革,就足以扭转
该厂的颓势,到1980 年初,路易斯维尔装配厂生产的汽车质量大有改进。

贝克经理和工会主席还制定了一项“雇员参与计划”,以更新福特公司
的产品,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劳资关系,该计划使厂里纷纷成立了主要由计时
工人组成的“解决问题小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