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23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23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有三大缺陷,首先是为新车建立一种令人向往的形象动机的研究并不大准
确。诚然,公司以那些雄心勃勃而购买力强的年轻企业家和专家阶层作为“爱
德歇尔”潜在的消费群体,这无可厚非。

————但难道只有通过加大马力和安装高级操纵设备才能赢得他们的
喜爱吗?难道汽车的其他特性就不能对这个消费阶层产生更大的吸引为了
吗?事实上这个消费阶层此时已转向欧洲小型汽车,而对这种“马力竞赛”
和镀铬宠然大物不再感兴趣。

其次,大多数市场调查工作是在推出新车的1957 年之前好几年间进行
的。那时对中档车的需求虽然强烈,但着据此假定这种强烈需求将长期固定
不变,则非明智之举。

最后是车名的消极影响,它毫无美感,缺乏想像力,很容易使人联想到
一个穿黑色衣服的人。车名的失误不能责怪市场调查,应归咎于福特公司决
策者,是他们无视市场调查结论而敲定这个车名的。

在外形设计上的缺陷对“爱德歇尔”也无不损害,该车的设计造型,尤


其是垂直的前护栅,人们对之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有些人喜欢它的这种明
显个性,认为它是非常适中的古典型轿车,并非猎奇,但它的马颈圈状的前
护栅却使许多人里而却步。

在质量方面控制不严更是致命之处。公司为了限上已经推出的广告,在
坚持质量标准上存在严重失误。生产飞速进行,但生产上还有许多问题尚未
解决。此外,由于”爱德歇尔”系列产品共4 种系列118 种样式,也给生产
增添了困难,结果,首批出厂的爱德歇尔轿车,不仅刹车不合格,还有漏
油现象。有时推销员甚至连车都发动不起来,受到顾客严厉指责。以至于有
人给这种车送来一个“蹩脚货”的称号,并迅速传开。“爱德歇尔”甚至成
了人们取笑的对象。

广告上的失误显而易见。在新车推出之前进行大量广告推销活动不无道
理,但与预期结果相反,这种故作神秘的广告推销甚至产生了消极作用,普
通消费者在广告攻势影响下,憋足了劲期待着能够看见“爱德歇尔”轿车有
重大的技术进步和革新。但许多人的幻想从看到新车的第一眼就破灭了。他
们亲眼目睹的,只不过是一种新型的豪华福特轿车而已,它徒有毫无实际用
途的过大马力,诸多新玩意和镀铬装潢,却没有任何令人为之一震、耳目一
新的独特性。哪里值得大造舆论。

还有一个问题是新车投放时间过早。“爱德歇尔”在1959 年9 月初推
出,因而不得不承受与1957 年度削价汽车相竞争的压力。消费者不仅被“埃
德歇尔”的高昂售价吓住了,而且不少地方不少人还弄不清这到底是1957
年的旧汽车还是1958 年的新型车。一位经销商抱怨道:“我们的销售工作
是以1957 年的削价汽车大量赚钱为背景的。我们过旱地走在了1958 年的市
场前页。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新车展厅中召回那些最初的观光者。”

按照传统,一般是在今年的10 月或11 月推出下年度新型汽车。

在这之前的9 月,正是各汽车制造商竞相削价推销存货的大好时机。所
以“爱德歇尔”在此时推出,相当尴尬。

虽然经销商们曾抱怨广告宣传做得为时过早,在7 月就开始了。

但到新车推出的传统旺季10 月至11 月,其他汽车公司的新型车纷纷出
笼,这时福特公司的广告攻势早已退潮了,大大削弱。而这时正是“埃德歇
尔”与其他新型车决一雌雄的关键时刻。所以广告的推出时间也不准确。

最后,关于福特汽车公司“爱德歇尔”轿车失败的最有趣的解释是:

“嘴的象征。。应对爱德歇尔轿车的失败负责。从心理的和情感的观点
看,该车的外形不雅、令人不快,因为它的前护栅看上去好像是一张张开的
嘴。。人们不愿意让他们的汽车具有嘴的特征,因为它不适合他们强壮而富
有男子汉气概的自我形象。”

纵观福特汽车公司那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漫漫历程,它的每一个高峰
和低谷,都烙下了创始人亨利·福特的鲜明印记。甚至战后福特二世从任用
贤才高手使福特汽车起死回生,到推出因马力过大而失败时“爱德歇尔”轿
车,都使人感到这是老福特的历史在循环:他的T 型轿车曾是人类汽车的骄
傲,而他最初就是靠研究开发大型高速赛车起家的。

亨利·福特是人类汽车工业史最重要的遗产之一。近年来,大多数在生
产低价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欧洲和日本厂家,都吸取了亨利·福特统一式
样和注重质量的精神,但又与福特的高工资和家长制管理不同,努力通过层
层质量管理和机器人来提高工人的士气和主动性。


美国汽车制造商过去那种曾击败老福特的一年改变一次式样的做法,已
放慢到三五年甚至六年一次,当代美国汽车巨子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当推李·雅
科卡,他作为福特汽车公司培育起来的汽车制造商,采取的恰恰是福特式的
集权方式来管理企业。跟福特一样,他在80 年代中期也经常被美国公众看
作总统候选人。但他可不是徘徊于城市美国和乡村美国之间的乡下人,而是
从小在城市大街上长大的意裔美国人。他精明老练的程度常常令人想到亨
利·福特。

这些缅怀与对照都似乎表明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历史经历了整整一个大循
环。用亨利。福特这位永远的美国汽车帝王的话说,就是:

“历史有时被人写得像是骗人的空话,但是你能够看到的历史却具有巨
大的价值。”

只要大地上还有汽车在行驶,人们就不会忘记亨利·福特,这位质朴的
美国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乘着汽车前
进!


未来之神:比尔·盖茨与微软

如果说亨利。福特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英雄,那么比尔·盖茨就
是八九十年代的“美国英雄”,他的名字随着“Windows95”的发展传遍了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为个人奋斗成功的又一奇迹。

的确,他所创立的历史短短的微软公司,今天已成了计算机世界的一
面旗帜。虽然在1995 年它的销售额只有59 亿美元,在美国最大公司的排
名中占219 位,它的资产额也只有72 亿美元,还无法和诸多老牌公司相比,
但是,人们却推崇它、赞扬它、关注它的一举一动。这原因只有一个,因
为它代表着世界信,息产业的未来。这可以从其股票市值见到一斑,它的
股票市值总额高达710 亿美元,是其资产额的10 倍,在美国排名第7,世
界排名第12。所以,比尔·盖茨及其微软的辉煌还不限于今天,更代表未
来。

1995 年秋夏之交,在一个暖日融融的周日下午,美国西雅1995 年图华
盛顿湖畔的一个小院里坐着两个中年哥儿们,一个瘦弱但神采飞扬,身着深
色T 恤衫,散漫而自信,另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胡须,身着白色的短袖衬衫,
愉快地微笑着。和风熙熙,喷气式滑板和快艇像秋蝉一样在耳边嗡嗡作响,
两位老朋友嗝嗝秋语,愉快地回忆着青少年时代的恶作剧。

他们如此满不在乎、悠闲自在地喝着杯中的可乐,以致于即使你确切知
道他们是谁也难以相信——他们俩立志创造比资本主义历史上任何合伙人所
能创造的更多的财富。

那个瘦一点的正是震惊了世界、开创了人类电脑新时代的软件巨人、美
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没有什么比才掀起的“视窗95”旋风更让
他此时兴奋不已。“Windows95”在8 月24 日发行后已不只是一个产品的名
称,而成为全世界电脑使用者开启未来的门匙,微软的产品已更新和丰富了
一个更神奇的世界。比尔·盖茨声称:“‘视窗95’会像可口可乐一样著
名。”他做到了,并且超过了。用“视窗95”的成功发行来纪念10 月份微
软公司20 周年其意义是深刻的。比尔·盖茨兴奋地比划着。

另外一位则是他的忠实合伙人,微软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42 岁的保
罗·艾伦。

但是,这两位微软的创始人并不是经常这样打发他们周日下午时光的,
更多的情况是比尔·盖茨弯腰坐在电脑前仔细阅读微软诸多开发部门中某一
部门的最新业绩;或正在修改他的大作《未来之路》中的某一章;或为在世
界某公正场合促销视窗化个人电脑软件而编写提注;或与夫人梅琳达·佛兰
奇比着玩一种拼图游戏。而艾伦如果有几个小时的闲暇,他可能会在西雅图
市区他的录音棚中与他的摇滚乐队一起尽情地享用高保真磁带中的音乐。

当然,这两位年轻的亿万富翁应《财富》杂志之邀坐在这里进行3 个小
时的闲聊是有原因的,今年10 月微软将庆祝她成立20 周年,这两个世界上
著名大学的肄业生想以这种毫无拘束的漫谈来做为纪念,纪念一个奇迹的诞
生。

比尔·盖茨恬然地告诉记者:在我们20 周年庆典之时坐在这里这种反
常之事对我们来说是很少的。即使在我们少有的回首往事之时我们还得前
行,“咳!我们正在那里攀登一座悬崖峭壁,你知道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很
长。这确实令人惊心动魄,”“在后看20 年,我们认为产生更深远影响的


机会比以前20 年还多。”
尽管如此,比尔·盖茨还是激动地回首着:“我们的友谊是从 1968 年
母亲俱乐部出钱把电脑终端拉到我们中学开始的。。”


一、电脑顽童

1955 年10 月28 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西雅图的天空像平常一样在云
遮雾绕之后艳阳高照,西雅图苍翠碧绿的景色像水洗过一样,明亮洁净,在
西雅图著名的风景区华盛顿湖边住着一户教师和律师组成的家庭。玛丽·马
克斯韦尔和小比尔·盖茨。就在当晚的9 点,他们唯一的儿子:比尔·盖茨
出生了。当时谁也意识不到拥有空中明星、“波音公司”的西雅图,将会因
为这个才出生的婴儿而拥有“微软帝国”而成为更加辉煌的“梦幻之城”;
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才出生的婴儿将会成为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
人物。

小盖茨出生后不久,小比尔·盖茨·已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于是,
玛丽·盖茨辞去了学校的工作,全心全意操持家庭。

当比尔·盖茨3 岁时,玛丽又带着小盖茨投入了社区自愿服务事业,她
承担的第一个自愿服务工作是为西雅图历史和发展博物馆作讲解员。于是,
小盖茨同比他大许多的小学生们一同接受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教育,母亲一
次又一次的讲解使小盖茨对文明的理解与向往逐日深化,终于孕育了一个天
才崇高的心理。在比尔·盖茨还是一个小学童时就写下了这样的日记:”“人
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约,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信守由
人类的理智所提出的那种至高的诺言。。”。“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
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在这场
‘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终会产生巨人的。即使还是一个孩子,也同样拥有
巨人的抱负和志向,这是一个天才的素质。

在比尔·盖茨四年级的时候,一次老师让全班同学写一篇20 页内的故
事,令大家吃惊的是,他写出的故事洋洋洒洒竟长达100 页。他就是这样执
着而富于进取。

另一方面,父亲的律师工作和母亲的社区服务使童年时代的比尔·盖茨
有更多的人际交流经验。父母总是鼓励和提供机会,使他尽可能多地参加社
区活动,来丰富生活经验。

1967 年秋,11 岁的比尔·盖茨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性里程:进
入湖滨中学。

湖滨中学是一所专收男生的私立预科学校,这是一所在西雅图最优秀的
学校,教学上高标准严格要求,并且把教学目标直接放在大学预科上,学风
浓厚,教学严谨。特别是湖滨中学极为重视极个别在某个方面独树一帜表现
突出的学生。它乐意给予这些学生许多特权、自由和随意活动的空间,允许
他们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有时,甚至超出学校规定范围之内的事
情。”

正是在这所学校激发了比尔·盖茨连他父母也没有料到的智慧火花和天
才般的创造力。它是一个伟大的熔炉,既铸造了盖茨未来的性格,又锤炼了
他理智的素质,正是在这里,使得比尔·盖茨身上禀赋的一切:精力、热情、
理智、坚韧、进取心、执着、竞争精神、渴求、经商才能、企业家风范和运
气等得到了有效的提炼和融汇。湖滨中学对比尔·盖茨来说简直是一种无偿
的恩赐,正因为如此,后来人们将湖滨中学称为“微软的摇篮”。

当然,湖滨中学也是全西雅图收费最高的一所学校,每期学费高达5000


美元,每年只收300 名学生就读,是一所名符其实的贵族学校。

1968 年湖滨中学当局对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作出了
一项对比尔·盖茨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租用通用电气公司的PDP—
10 型计算机,让学生去涉足这个崭新和令人兴奋的计算机世界。

由于昂贵的经费无法解决,所以学校本身只买了一合价格相对便宜的电
传打字机。使用者可以在电传打字机上输入指令,让它通过电话线与PDP—
10 型计算机联网,通用电气公司将按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向学校收费。

然而,在当时计算机的使用费也是十分昂贵的。

令比尔·盖茨终生难忘的事情发生了:湖滨中学学生们的母亲成立了一
个母亲俱乐部,热心社会活动的玛丽·盖茨召集了一群妇女举办了一次拍卖
活动,为孩子们使用计算机筹资,第一次拍卖活动筹集了3000 美元,终于
使学校里的电传机成为了PDP—10 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

比尔·盖茨可以说对计算机一见钟情,计算机神奇的运算能力和严正的
逻辑让偏爱数学的小盖茨着了魔似的。于是,学校的计算机房成了对小盖茨
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那台通用电气公司的PDP—10 型计算机成了比尔·盖茨
的魂魄。从此,比尔·盖茨开始了他神奇的计算机生涯。

如果没有湖滨中学,如果没有母亲俱乐部,很难想像能有今天的比尔·盖
茨,能有现在大家都喜欢的“视窗95”。

在这以后的学校生活中,计算机占去了比尔·盖茨全部的空余时间。他
全身心投入操作和练习,这引起了他的数学老师保罗·斯托克林的注意,然
而对于斯托克林而言“对于这合机器,我只是在最初的那天比他了解得多,
不过,仅仅是那一天”。后来,比尔·盖茨曾回忆道:“有一次,斯托克林
不小心在机上做了一个死循环,结果一次花了近60 美元。他感到很震惊因
为他根本没想这么做。”

正因为如此,狂热迷恋上计算机的比尔·盖茨如饥似渴地到处寻找计算
机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在家中每天早晨他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一大堆
计算机书籍面前急切地翻阅着,一到了学校,总是迫不及待地寻找机会到高
学部处去,把自己关在计算机房,去实践才学到的计算机知识。

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很快在计算机房发现了一群同他一样对计算机
如痴如醉的小伙伴,计算机又使他们很快成为了朋友。他们是:肯特·伊文
斯、保罗·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