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29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29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保罗·艾伦开始了他的“好好生活”。


1982 年,联邦政府司法部撤销束缚了IBM 公司13 年之久的反垄断法诉
讼,IBM 公司如释重负,马上兴建了一座自动化工厂,大量生产IBMPC 机,
价格急剧下降,IBMPC 机销售量直线上涨,以每月3 万台的速度增长。

IBMPC 机的发展,带动了MS—DOS 的迅速发展,在MS—DOS 取得稳固地
位后,年轻的盖茨张开了幻想的翅膀,他开始“想入非非”,暗自策划了一
个新的战略——策马挥戈,攻向应用软件的广阔天地。

他的第一个目标,瞄准了不可一世的“维赛计算”软件,一种称为
V1siCalc 的电子表格软件。

与“维赛计算”相关的是一个叫做布里克林的“孩子的故事”。

1977 年,正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布里克林,26
岁的毛头小伙,烦透了导师布置的那些课外作业,单调而重复的计算、填写
帐目、单据、统计报表对布里克林来说毫无乐趣。好在他刚刚学会了BASIC。
于是偷偷溜进机房,在小型电脑PDP—10 上写了个小程序,轻而易举地做完
了每天繁重的课外作业。

布里克林有了写在纸上的程序,却没有自己的电脑,无法继续把它改写
成实用的软件。适逢一家“个人软件公司”刚刚开张,老板费斯特拉一眼看
中制表程序软件的商业价值,慷慨借给布里克林一台真正的个人电脑——苹
果2 型。这位工商硕士捧回电脑如虎添翼,使用了一星期时间,他就改写完
成了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

布里克林不是玩电脑的行家,他又找来自己的挚友——编程高手弗兰克
斯通,帮助他用汇编语言写成真正的商业软件。两人一合计,给这个软件起
了个“VisiCalc”的大名,意为“可视的计算”。就此,他们办了一个“软
件艺术公司”,专门制造“维赛计算”,软件,为了回报费斯特拉的提携,
“维赛计算”的销售则全部委托给个人软件公司。

费斯特拉使出浑身解数,1979 年10 月,把“维赛计算”正式推向市场,
然而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就像MS—DOS 靠IBMPC 机走红一样,“维赛计算”
的崛起,完全得益于苹果2 型的极力相助。苹果公司欣然接受了这个开发于
苹果2 型的小玩意儿。谁知道此产品渐渐得到了广大商业用户的青睐,不到
一年的功夫,一步登天变成个人电脑历史上第一个最畅销的应用软件。反过
来,“维赛计算”也促成了苹果2 型的销售,人们成群结队涌向商行,指名
道姓要买“维赛计算”,捎带着也买了一台苹果2 型机。到了1980 年,居
然就有2 万5 千台苹果机采用了“维赛计算”软件,占到苹果公司总销量的
20%以上,“维赛计算”堂而皇之地与苹果机结成了“最佳搭挡”。

1982 年,“维赛计算”的销售量达到50 万套之巨,布里克林自办的企
业已发展成员工百余人,年营业额高达千万美元的软件制作公司。

可惜布里克林的眼光看得不够远,他没有紧接着开发出“维赛计算”的
CP/M 版,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要知道当时居8 位机泰斗地位的CP/M 操作
系统还控制着半壁江山,一家名叫“索辛”的软件公司快速反应,乘势推出
与“维赛计算”功能几乎完全类似的“超级电子表格”Super Calc,把CP/M
的领地尽收其中。

商场如战场,这就是比尔·盖茨决心进军电子表格时所面对的商场态度,
似乎凶多青少,前途未卜。微软公司在技术上若不能盖过“维赛计算”和“超
级电子表格”,绝对不会有成功的把握。

没有金钢钻揽不了瓷器活,开发第一流的电子表格需要顶尖的软件人


才。比尔·盖茨把目光重新瞄向西南,定位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里,他要
在那里去搜寻人才。

在密布了3500 家高新技术产业的硅谷里,可谓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然而,最令比尔·盖茨眼馋的还是施乐公司在帕洛阿托的研究中心(PARC)。

70 年代初,施乐提供极优厚的实验条件,吸引了约100 多名科学博士
和电脑专家来到该公司的西海岸实验室里。

PARC 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一批真正的软件天才。

遗憾的是,施乐公司没能竭力把他们留住,80 年代个人电脑业界重要
的人物,大多出自PARC 这所“黄埔军校”。

以微软的实力和比尔·盖茨当时的名声,要想从全美第一流的研究中心
里“挖”走其中的任一位恐怕都很棘手。哪知天随人愿,一位名叫查理·西
蒙的PARC 博士级大师,竟“自投落网”,主动投进了微软的怀抱,让比尔·盖
茨好不开心。

西蒙早年先后就读于加州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自1972 年起任职
PARC。正当比尔·盖茨决定为电子表格软件寻找一位理想的主持人时,西蒙
驱车前往微软,他和盖茨一见如故,仅仅交谈了5 分钟,就毅然作出“跳槽”
的决定。“看到比尔,我就知道千载难逢的良机来了。”西蒙后来回忆说。

返回PARC,一位要好的秘书关切地询问他准备“跳”向何处,西蒙笑
着给她一本通讯录。秘书从头到尾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才找到了“微软”的
名字,比尔·盖茨没戴眼镜的照片使他更像个未出校门的中学生,“西蒙”,
秘书郑重其事地劝告说,“可不要拿前途当儿戏呀!”西蒙不置可否地笑了
一笑,却义无反顾地办了离职手续。

1982 年2 月6 日西蒙转到微软公司担任应用软件开发处处长。西蒙走
马上任,承担了微软第一个应用软件主持人的重任。盖茨把这个构想中的电
子表格命名为“多元计划”,微软的电子表格必须具有多窗口操作和多重工
作表格功能的多种用途。

“‘多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维赛计算’,”比尔·盖茨对西蒙说道:
“它将成为所有个人电脑最主要的电子表格,因而必须要在MS—DOS、CP/M、
UNIX 等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运行。我希望你能用C 语言来设计。”以盖茨的
个人好恶,他非常讨厌“维赛计算”中的行、列表示符号。然而,西蒙认为
这并不重要,西蒙自有独到的见解,那就是“菜单”(MENU)的创意。用现
在的眼光来看,西蒙对“多元计划”最大的贡献是首创了“菜单”,为用户
创造了一个简单方便的操作环境,同时,也为后来诸多软件提供了一种设计
典范。

“多元计划”的另一个特色是汇总计算,可以将几个个别的表格计算汇
总,例如把一年12 个月的表格一次归入年度计算中。

因为与IBM 公司有合作的默契,微软设计电子表格时当然把IBMPC 机列
在首位考虑。

IBM 公司当前正在大力发展64K 内存的机器,它一再派员要求,希望把
“多元计划”限制在64K 内存下运行,盖茨和西蒙斟酌再三,最终还是顺从
了IBM 的要求。这个可苦了微软公司的设计师们,他们对这个效果相当不错
的软件作了大幅度修改,软件功能因而大受束缚。

IBM 和微软都未曾料到,这不大起眼的64K 限制规定,不久后反成了“多
元计划”的致命弱点。


1982 年8 月,“多元计划”第一次出现在苹果2 型电脑上,而IBM 正
式销售这套软件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

随后,微软公司相继把“多元计划”的CP/M 版和MS—DOS 版推向市场。
比尔·盖茨自觉得胜券在握,踌躇满志地登台宣称:这是第二代的电子表格,
凡会用计算机的人都会迅速掌握“多元计划”,言下之意,第一代电子表格
“维赛计算”已人老珠黄,就要退出角逐了。

想不到,同年11 月间风云突变,康迪斯电脑传来消息——有一种更新
的电子表格抢占了“多元计划”的风头。西蒙慌忙跑向会场,两下一对比,
顿时颓废地摇头叹了口气。“这下麻烦大了”他回来对盖茨说道:“‘多元
计划’可以说大势已去,它与那新软件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这新软件名曰“莲花1—2—3”。由莲花软件公司推出的一种全新的电
子表格软件。

莲花软件公司的创办人是米切·卡波·卡波少年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自小爱好迪斯科和摇滚乐,曾做过一段时间音乐节目主持人。后来,又迷
上了所谓“超觉静坐”,这一东方的静坐功夫以“莲花”为崇尚物。

1979 年,29 岁的卡波不再担任“莲花功”的指导教师,转而成为电脑
“发烧友”。他为费斯特拉的个人软件公司写了两个软件:一个是统计,一
个是绘图,转让给了费斯特拉,获利170 万美元。

卡波赚了这笔钱,当然不会就此罢手。他从费斯恃拉和布里克林那里看
见了软件创业的门道。几乎在盖茨策划微软开发“多元计划”的同时,卡波
策划了一个雄心更大的计划——他要把“看得见”的电子表格和“看得见”
的统计数据管理和绘图揉成一个整体。

独木难成林,正如布里克林和弗兰克斯通休戚与共那样,卡波也有自己
的挚友。他动员另一名编程高手萨斯共谋大业。之后,在不到10 个月的时
间内,他们就用汇编语言实现了他们雄心勃勃的规划。到了自立门户的时候
了,1982 年,卡波的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公司大名为莲花,“莲花”成了
这家软件公司的图腾标志。莲花公司的拳头产品,集三大功能干一体的“莲
花1—2—3”神不知鬼不觉,悄悄站在“多元计划”的身后。

“莲花1—2—3”中,1 是电子表格、2 是数据库、3 是商业绘图。1—2—3 能把商业数据用数据库的形式加以管理,制成的电子表格又可用条形
图、饼图的办法直观显示输出,它开创了套装软件之先河。

最让盖茨和西蒙感到惶恐不安的,还是软件应用的内存空间。1—2—3
没有任何包袱,它绝不会因64K 的限制而作茧自缚,而一举把应用空间突破
到256K。其中奥秘,盖茨后来才明白:

80 年代的芯片发展,完全验证了“莫尔定理”的预测。集成电路上的
晶体管数逐年翻番,64K 的机器转眼间就成了“昨日黄花”。

“莲花:1—2—3”上市数天之内就接获逾百万美元订单,3 个月后击
败了软件艺术公司的“维赛计算”,“多元计划”尚未立足,就要退场了。
不能不说是一场市场闪电战。

虽然在电子表格软件上的开发失败,但微软的MS—DOS 在1982 年大显
身手,风头占尽,特别是推出的MS—DOS 1。1 版本,确立了其操作系统的霸
主地位、商业利润一直上场。

1982 年底,微软公司年收入已增至3400 万美元,雇员已超过200 人。

但并不仅仅微软有这么显著的成就,其他主要的计算机公司同样战绩斐


然,整个计算机产业就像一匹脱组的野马势不可挡。

作为美国最负盛名的新闻周刊《时代》,在它创刊55 周年的1983 年元
旦,不同寻常地宣布82 年的新闻人物:

“在一年的新闻里,最意味深长的东西,最吸引人的话题,并不是一个
单一的事件,而是代表着一种进程,一种仍持续发展并被广泛接受和欢迎的
进程,这进程并将影响其他一切领域,创造历史。这就是为什么《时代》在
风云激荡的当今世界中选择了这么一位新闻人物,但这完全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台机器:一台个人计算机。”

信息革命终于来临。

信息浪潮的迅猛高涨,加剧了计算机产业的激烈竞争。软件产业、风云
变幻、群英菩革、“角逐中原”,谁主浮沉?

1982 年才宣布成立的莲花公司,在1983 年初就被IBM 公司所青睐。

IBM 公司确立“莲花1—2—3”在IBMPC 个人电脑上正统电子表格软件
的地位。于是,“莲花1—2—3”风行于美国。1983 年4 月,“莲花1—2—3”登上畅销软件的榜首,到6 月,卖出了6 万套。同时,莲花公司的股
票公开上市,随着股价的上升,卡波拥有的资金很快达到5000 万美元,这
已成了1983 年度软件工业的一大新闻,自此以后,莲花公司便登上全美国
第一大软件公司的室座。

盖茨深受触动,这个领域藏龙卧虎,一不小心便会落伍的现实使他从此
更加警惕。

幸运的是,有心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多元计划”虽在美国
本上失利,却成功地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成为英国、法国、德国等
地的畅销软件。

尽管如此,年轻气盛的比尔·盖茨委实难以咽下这口气,他发誓要报“一
箭之仇”,但需假以时日。盖茨仍决定绝不放弃应用软件市场这块宝地,他
把目光已转向了文字处理软件。

最早的文字处理工作并非使用软件,而是70 年代末期流行的IBM、王
安、CPT 等文字处理机,它们都是办公室的好帮手。

1978 年,在伊姆莎公司任职的鲁宾斯坦预感到这家公司正在走向衰落,
时日无多,于是离职,自己创立了微处理公司,开展软件发行业务。当时微
电脑没有文字处理软件,市场一片空白,他下决心做第一个垦荒者,聘请程
序设计师进行开发工作。在这过程中,他不断投入金钱,软件还未成功,已
一贫如洗,不得不栖身火车站。幸好在鲁宾斯坦尚未饿毙街头的时候,这个
以“文字之星”命名的软件终于成功推出,成为了软件行业中文字处理先锋。

“文字之星”冉冉升空,倾刻大放光明。“文字之垦”以它强大的编辑
功能征服了用户,在CP/M 操作系统软件园中创造出收益最佳的业绩。不久,
鲁宾斯坦又不失时机地顺应IBM PC 个人电脑的潮流,把原在8080 处理器上
用汇编语言写成的“文字之星”迅速地改编成16 位机版本,继而在个人电
脑世界里大红大紫。1982 年,微处理公司一跃而跃挤身于享誉全美的大型
软件公司行列,“文字之星”的销售量超过100 万套。

然而,“文字之星”毕竟属于旱期的文字处理软件,操作起来不尽人意,
用户必须熟记30 个键的组合,颇为麻烦,市场上要求改善软件功能的呼声
日高。

正是看中了文字处理软件的广阔市场和“文字之星”的先天不足,比尔·盖


茨审时度势,部署应用软件的第二场重大战车——挑战“文字之星”,他要

从文字处理的”夹缝”中展开攻势。

首战未捷的西蒙仍然坐镇中军,执掌设计软件框架的“帅印”。

没多久,就开发出了以“微软文字”命名的文字处理软件,各方面功能
都优于“文字之星”并可与其兼容。

1983 年的康迪斯电脑大展3 月在亚特兰大隆重揭幕。一想到去年的大
展因“莲花1—2—3”横插一杠而使“多元计划”黯然失色的往事,微软的
盖茨决心让“微软文字”登台亮相挽回面子。成千上万的观众的确被“微软
文字”的新功能所倾倒:第一次让人在“鼠标器”前感到了魔幻般的惊奇,
第一次能在屏幕上显示各种变化的字体;第一次可以驱动激光打印机打印文
章。。诸多的“第一次”使“微软文字”就像一颗正在爆发的“超新星”,
把“文字之星”湮灭在它的光亮背后。

为了造成强烈的轰动效应,微软为“微软文字”的上市策划了一种史无
前例的销售计划,盖茨形象地把其比喻为“集团轰炸”。

那一年,著名的《个人计算机世界》杂志正在着手编辑一册介绍畅销软
件的专辑,并设想选三五个软件制成盘片随杂志赠送给订户试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