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40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40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报载,被杀者戴夫·舒尔茨是1983 年世界锦标赛和1984 年奥运会的
摔跤冠军。为了在今年夏天举办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再夺金牌,舒尔茨与妻
子和两个孩子住进杜邦的一个大型体育中心加紧训练,同时他还担任了约
翰·杜邦“猎狐者”摔跤中心的教练工作。

1 月26 日下午,约翰驾驶着他的豪华“林肯”牌轿车来到舒尔茨的住
所前,朝舒尔茨的胸膛和胳膊连开3 枪之后驾车回到他的住所。接到舒尔茨
太太的报警,警察很快包围了约翰·杜邦的住所,慑于他的枪法,没敢贸然
出击。直到对其以关掉其住所的暖气供应等办法逼其出门被抓。有趣的是,


似乎押解他的装甲车还是由他捐赠的。

这件事作为一次较为特别的例子对杜邦家族的影响不小,但毕竟是一种
较为极端的与家族其他成员无关的事。历史上,除却1984 年那桩众人争抢
财产的家族矛盾外,尚有其他几桩有关家族的不和事例。

其实早在老亨利当政时,便因其独断专行,使家族内有过诸多小冲突。
一件事是拉摩特要制造新产品甘油炸药,而老亨利保守地认为黑火药足够
了。

1876 年,当亨利得悉拉摩特买下一家火药公司的大部分股金,而主要
因为该公司拥有价值很大的甘油炸药的新专利权时,竟勃然大怒,一百万美
元的投资竟然是为了生产甘油炸药。但木已成舟也没别的法子,然而他还是
固执地拒绝将甘油炸药增添到杜邦产品项目单里。

碍于辈份,拉摩特只好与这位铁腕叔叔拖时间。15 年以后拉摩特在已
经让亨利看到甘油炸药的利润不小的前提下提出杜邦公司应该直接经营甘油
炸药,亨利依然拒绝。拉摩特只好单浊行动且怂恿亨利的儿子威廉跟他一起
行动,亨利怒火万丈,坚决不让他们在黑火药厂附近设厂,他们只好远离布
兰迪瓦因设厂。拉摩特遇炸身亡,似乎倒应了老亨利说的“谁使用甘油炸药,
谁的生命就没有保障”的话,这是后话。

老亨利一直铁腕统治着杜邦家族。窍年来,他不断地扩充土地,允许杜
邦家任何人拥有私人住宅,却将家族的地产归入自己名下,这种行径激起了
家族的愤恨。另一方面他还任人唯亲,使自己两个毫无经验的儿子成为公司
股东的作法,也引起家族的不满。

拉摩特殉职后登场的艾尔弗雷德·杜邦,既是家族利益的拯救人,又被
家族认定为叛逆者。

当老亨利终于死去,奥琴·杜邦主政。这位阴郁、沉默、冷静的杜邦,
虽然能力不及亨利,但在抓权和压抑后辈上跟亨利有一样的作风。这自然激
起年轻人的不满。如果说亨利尚能以铁肮、高压制眼后辈的话,那么尤金则
因为能力和精力的欠缺,难以有效地组织好家族事务。

事实上,亨利的独断已经埋下“祸根”,一向和睦紧密的家族也开始产
生裂痕。

就是那位近期登场的文尔弗雷德,刚出道便为家族立下一功:从比利时
签来无烟火药专利合同。然而,他有一种桀骛不驯的性格,难以见容于长辈
们。其他一些原因也引起家族成员的一些反感,这事发生在1886 年,艾尔
弗雷德的兄弟路易斯·杜邦把一个迷人的白皮肤金发的女同学贝西。加德纳
从那鲁大学带回家。年轻活泼漂亮可爱的贝西一下子就把文尔弗雷德迷住
了,几乎当即就决定把兄弟的这个女朋友夺到手。贝西回校后,他便常常写
信给她,也常常到那鲁去过圣诞节,文尔弗雷德终于赢得了意中人,宣布与
贝西订婚。路易斯这才吃惊不小。次年1 月,艾尔弗雷德娶了这位后来又离
婚的妻子。

路易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无心学习,连续在高年级留了3 年,终于未
能从那鲁毕业,在纽约,他沉溺在酗酒和寻欢作乐中。许多丑闻到处传播,
使家族感到莫大的耻辱,路易斯似乎感到挺有趣,未了他给家族开了更大一
个玩笑:

1892 年12 月2 日,他走进威明顿的田园俱乐部,掏出手枪,对准脑门
开了一枪。


路易斯死后,艾尔弗雷德在家族中难有同情的人。这阴影一直影响在他
们夫妻间,终于走向离异。

1902 年,杜邦公司建立百年之际,奥琴。杜邦死去。而此时,居然没
有了合适的继承人。本来老亨利在世时指望自己的两个儿子,然而轮到可以
接位时,一个因故“流放”在外,一个又无能不愿上阵。族人对艾尔弗雷德
等又不放心,这大大地刺激了艾尔弗雷德。这次他却保持了冷静,着手一项
计划。

就在他外出奔波时,家族里的长辈宣布了一项意料之中的决定,他们认
为,族中没有人有资格管理公司。他们不得不作出一个非常不幸的抉择:出
卖公司,他们觉得与其把公司交给一些乳臭未干的小伙子,还不如出卖公司
来保住一大笔家产。

这样做对杜邦家的自尊心打击极大,他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召集了一次股
东会。会上文尔弗雷德不露声色,就在长辈们松了一口气的会议结束时,他
发起了进攻,警告长辈不要压制小辈,而且以“究竟谁更有资格买下公司
呢?”诸问他们,长辈们无言以对。

文尔弗雷德自知尚缺管理才能,于是去找到堂兄科尔曼。科尔曼当然知
道合伙的困难,提出条件除非让他自由支配,另外还得拉上另一位堂兄皮埃
尔。艾尔弗雷德同意了,三兄弟抱成一团,一道与长辈谈判。毕竟是家里人,
几小时内就谈妥了。3 个人仅以3 千美元现钞,凑够一个新公司的法定资金,
就为杜邦家族保下了这个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火药托拉斯。

3 个堂兄弟所建新秩序一开始,艾尔弗雷德与科尔曼之间就产生了分
歧。科尔曼打算关闭在希兰迪瓦因的火药厂,艾尔弗雷德反对;科尔曼想把
公司迁往纽约,艾尔弗雷德不同意,两次争论,艾尔弗雷德都获胜了。

如果说这只是工作之争的话,那么艾尔弗雷德对科尔曼在公司中不断上
升的权势则深感不安。比如人事安排等大多以科尔曼说了算。他们开始了频
繁的争端。比如围绕8 小时工作制,科尔曼认为最好主动规定以挫伤那些劳
工组织的锐气,艾尔弗雷德却竭力反对,这次科尔曼获胜了。

1909 年,艾尔弗雷德在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小,黑火药在生产中的份量
越来越轻,艾尔弗雷德就更显得多余。而那时他在尚未与贝西离婚时,又开
始与另一位年轻的堂妹密切交往,更使得他与公司连在一起的家族关系迅速
破裂了。

文尔弗雷德与贝西离婚后,在经济上给予极为有限。此外给4 个孩子立
有一笔委托抚养金。贝西委托皮埃尔管理,使他们之间保持了一种长久的友
谊。后来,在佛罗里达辉煌的艾尔弗雷德归葬威明顿时,只有他们两人来参
加葬礼。

文尔弗雷德与贝西离婚不久,就在纽约同那位堂妹结婚,傧相是杜邦家
族中一位极不正派,家人不齿的一位成员。这使得布兰迪瓦因的家族殊难容
忍。科尔曼对回来的艾尔弗雷德说:你最好把所有股份卖给我,马上离开这
个家。艾尔弗雷德终于说出了叛逆的话:家,见鬼去吧。他甚至拒绝去看望
孩子。

文尔弗雷德公然背弃了公司,他声称在联邦政府即将提出的诉讼中,他
将不站在公司一边或对公司负任何责任。

1911 年,他与科尔曼为布兰迪瓦因的财产投标,结果他又输了。他于
是移居到另一处,一座方圆5 英里,价值200 万美元的富丽堂皇的新建庄园。


在地下室里设置武器库,其中包括一挺机枪和一门小炮;又在庄园。四周筑
起9 英尺高的围墙,顶上嵌满锋利的玻璃碎片,扬言以防外人闯入,尤其是
杜邦家的人。

亲戚们自然不会自讨没趣。更可气的是,文尔弗雷德搬进新居时,却把
贝西和子女赶出旧居,并捣毁了那个宅子。这下子使族人惊异不已,家族里
从未见过如此无情无义的人。尤使家族人不能原谅的是,当政府反托拉斯案
经过4 年传讯,记录下16 卷证词而对杜邦公司定罪结案时,他居然坚决反
对上诉。后来终于上诉时,他根本就撒手不管。于是,在1913 年1 月,文
尔弗雷德被免去了总经理和副董事长的一切职权。

在后来,文尔弗雷德与前妻贝西的争执中,科尔曼和皮埃尔坚定地站在
贝西一边。然而两个堂兄之间也有了摩擦。不过并不厉害,科尔曼那时已忙
于社交和政途,故此皮埃尔“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公司的实际领导权。

后来,科尔曼野心勃发,准备竞选美国总统。艾尔弗雷德撵走另一位前
参议老亨利·杜邦入手,从而间接阻止科尔曼。艾尔弗雷德在堂内投票支持
西奥多·罗斯福,科尔曼仅得到很少一些票。为此目的,文尔弗雷德叉从支
持共和党转而支持民主党。

文尔弗雷德的第二个妻子不久去世,他娶了后来在佛罗里达名声非常响
亮的“慈善家”杰西·鲍尔。而且正是这位杰西和她的兄弟爱德华·鲍尔与
他一起完成了佛罗里达的杜邦王国。

自文尔弗雷德与杰西结婚后,生活变得比较平静,行为也不那么乖张了,
财政状况也有所好转。当然这之中也有有关亲属们的支持。

1922 年5 月,科尔曼又准备参加共和党参议员的竟选。显然他不敢忽
视艾尔弗雷德的力量,约人专程送请帖请他参加一个专题晚餐会。文尔弗雷
德退回请帖,依旧站在了科尔曼的对立面。科尔曼后来还是失败了。艾尔弗
雷德达到了向科尔曼报复的目的,开始建造一艘长达125 英尺的新汽艇,不
久即乘此汽艇驶向佛罗里达,在那里建立新的生活。经过差不多12 年,文
尔弗雷德对科尔曼的宿怨才淡下去。那样科尔曼终于进入美国会议院。科尔
曼写信给文尔弗雷德表示了友好。

在政治观念上,杜邦家族大致一直保持了一种保守的态度。始终坚持一
种右翼的政治活动。“离经叛道”者也有,不过不成气候。例如,科尔曼·杜
邦的侄女埃塞尔·B·杜邦,1945 年至1946 年间,公开在报纸上登广告支
持通用汽车公司工人的昙工。这不止是有不有的问题,甚至直接有损杜邦家
族的利益。

另一位叫做扎拉·杜邦的杜邦成员,则长期从事自由主义活动。她是科
尔曼·杜邦的妹妹,被杜邦家族和朋友们称为“扎迪大婶”,同工会组织保
持了较为友好的关系,常常以和平主义的态度支持许多活动。杜邦家族出现
了这样一个积极的劳工的支持者,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在社邦家族的普遍
家规中,扎迪大婶算是一个特例了。

还有位杜邦家族的女婿,也就是家族三巨头之一伊雷内·杜邦女儿的丈
夫,名叫欧内斯特。“梅,他公开反对美军在朝鲜登陆。甚至完全支持使他
岳父大受其害、扳失掉在那儿的巨大豪华庄园和其它财产与特权的古巴革
命。

排列起来,杜邦家族也就上述等几位成员背离了家族传统上的极端保守
主义。如文尔弗雷德那种所谓杜邦家族的最大“叛逆”,实际上依然是作为


杜邦家族成员而奋力拼斗,建立起又一片杜邦的基业。后来与种尔曼的和解,
死后的归葬,甚至妻子杰西多年后也归葬于威明顿的家族墓来,都可以说明
他们的所谓叛逆不过是内部的一度争斗和矛盾的公开化,其实家族利益最终
是一致的。而1984 年众位杜邦的财产之争,终于以一种家族而言更为体面
的形式了结。至于约翰·杜邦的杀人则与经营无关,自然关系到家族名声之
类,但不是直接的更为严重的财政利益。

杜邦家族成员在总体上保持了思想观念的大体一致。像杜邦家族这么庞
大且富有,有几个离经叛道的人,实在不足为奇。奇怪的倒是这么多年来这
种人并不多。因此所谓难念的经,也是轻微的,可以理解的。


五、卓有成效的经营管理体制

1。科研与人才
杜邦家族有着研究与开发的传统。即使在第一个一百年只经营火药和炸
药的时代、也有多个例子。这大概与创始人本身就是一位化学师有关,他的
儿子文尔弗雷德·维克多·杜邦,在他死后继承了权位却并不善于经营,而
一如既在地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也许,这些因素影响了后代杜邦。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也由于创业阶段无更多的精力与经费顾及·前
一百年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值得提及的东西。

到了20 世纪初,当文尔弗雷德、科尔曼、皮埃尔接过公司权柄后,杜
邦家族便开始了他们新世纪崭新的步伐。

就在他们进一步扩大规模的经营范围的同时,一个具有深远战略眼光的
举措也开始实施:在新泽西州的吉普城,美国化学工业中第一个现代化的研
究实验室,也是全美第一家工业研究室——东方实验室正式成立,第二年就
得到较快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开发部,且在威明顿城外建了一座试
验站。这些投资后来带给杜邦家族极为丰厚的回报。

1908 年,杜邦公司在无烟炸药的军用市场上受挫,他们看到了危机,
于是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弥补,其中两项措施就是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开发。为
此,他们将东方实验室扩展为化学部,由该部负责研究与开发,同时授权化
学部负责人建立新的实验室。这些新的实验室都没有在工厂,研究工作同生
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化学部确实为多种经营战略立下不小功绩。

同年,多种经营时代开始,每天数以千计的研究人员忙来忙去,研制各
类新产品,他们以硝酸纤维素为出发点,开发人造丝、塑料、染料、涂料、
合成橡胶、高级瓷漆、涤纶等产品;还产生了使干货市场发生大变革的防潮
玻璃纸,以及塑料新时代的象征甲基丙烯酸,也研制出使杜邦赚钱最多的几
乎成了杜邦的形象象征——尼龙。

杜邦家族颇有魄力,敢于投资进行研究工作。在化学部成立之初,就拨
给研究经费30 万美元;开发“尼龙”的研究费用曾追加到2700 万美元。1966
年的一次拨款竟高达1。1 亿美元。

杜邦家族认为研究绝不是马上可以派上用场的投资,而是在不知道的某
一天必能促进人类全体利益的投资。因此,对于研究,无论要经过数年,甚
至数10 年,务必要进行下去,因此在后来的日子里,杜邦家族不断加强这
方面的投入。1934 年进入医疗研究领域,成立哈斯克毒剂及工业药品实验
室;1952 年在德拉威尔州成立以研究动物医疗品及营养品的史迪尼实验室;
1961 进入精密仪器行业,1969 年购买恩杜实验室,1970 年兼并贝尔及豪威
公司的分析仪器部门;1984 年买下生化科技实验室,进行有关的诊断测试
开发工作;1986 年购买陶实验室;同年,实验站的研究设备进一步扩充,
衍生出两个重要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开办,又成立了麻州生化医学实验室和德
州格拉斯科生物科技实验室等等。目前重要的研究项目有:与纽约血液中心
共同发展针对如何降低血浆在输血后疾病感染侵害的产品评估工作;与别的
机构联合调查蛋白质的治疗效能;研究发展人造塑胶关节、韧带、肌腱等等。
目前,杜邦公司的研究机构已发展为14 个部门、61 个实验室。其研究策略
分为战略性研究和战术性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在中心研究与发展部属机构


进行;后者则主要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在生产管理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