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50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50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原始工具,包括小舢板、骆驼、牛马等来运送他们的
货物,有时甚至不借用肩挑背扛,以便将他们的货物深入到那些文明之光尚
未达及的蒙昧之地。他们沿着苏门答腊东海岸前往暹罗、婆罗洲以及法属印
度支那。在他们面前正展现着一个横越海洋的帝国,如布鲁克斯·亚当斯所
说:美国经济称霸的时代已经开始。

美孚则代表着一个强大的美国。


五、蒙垢含羞

1。对簿公堂
洛克菲勒的一生的确富有传奇色彩,他以三十几年的不遗余力,把美孚
石油公司推入了事业的顶峰,使之成为美国企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为
了美孚王朝的建立,洛克菲勒本人也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代价:美孚石油公司
在其扩大势力的争斗中所施行的所有有违法律与道德的行为都与洛克菲勒本
人分不开,仇恨和唾骂就象铁屑附着在磁石上一样,死死地缠着他,竟其终
身,实际上,他的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二世一生的努力,都是在为他父
亲洗刷这些个污垢。

洛克菲勒一生中曾多次被推上法庭,接受那无休无止的质询与调查。其
中犹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关于美孚托拉斯案的调查。

1890 年5 月,美国第二十三任总统哈礼逊在任期间,俄亥俄州最高检
查厅厅长大卫·华特森便就美孚石油公司在托拉斯问题上违反了反垄断法而
提起公诉。按最新公布的《夏曼垄断禁止法》,任何企业不得跨州或跨国搞
资金联合,而洛克菲勒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该项法律,华特森便想拿他来开刀。

哈札逊总统是共和党人,向有“最保守总统”之称,他显然对洛克菲勒
不会抱有好感,于是法庭调查很快展开。

洛克菲勒请出了全美律师协会分会长都德来为自己辩护,华特森则搬出
了杰出的专业律师辛西那屈,双方剑拔驽张。

洛克菲勒采取的策略是尽量摆出一副超然的架式,坚持说美孚公司的那
些要员们如亨利·罗杰斯和约翰·亚吉波多都是自由经纪人,他们的一切行
为只代表自己,与洛克菲勒本人无关。而罗杰斯等人则对法庭的诘问不屑一
顾,实在赖不过了,也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法,希图瞒天过海,因为他们知道
那个托拉斯的所有帐目均笼罩在一片神秘色彩和“合法”的迷雾之中,无人
能揭开其迷底。后来,洛克菲勒实在逃不脱法庭的传询,才在都德等一帮子
律师的指点下,矜持地在调查委员会露面。他交叉着两条长腿,神经质地不
停地用手双摩挲着细花条纹裤上的皱褶,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在回答
问题时,他假痴假呆,强词夺理,花招百出。对否认尽人皆知的事实,他要
以做得面不改客心不发跳。例如,当一位质询者问他关于获得铁路公司秘密
折扣时,他回答说:

“没有!先生,我们从没有获得过比我们的同行更优惠的运价,不过,
如果阁下允许的许,我倒可以举出例子来说明其他石油商得到了比我们还要
低的价格。”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他最拿手的应付办法是一问三不知,看上去就象
害了失语症似的。他的口头禅是:

“我说不上来。”

“我记不起了。”

如此等等,令质询者火冒三丈,他则暗自得意,纽约《世界报》的一位
记者在看过他的表演后曾写道:

“洛克菲勒先生表演的遗忘术实在是高明到了极点。”

但是,不管洛克菲勒怎样抵赖,无论是法庭还是社会舆论,都对托拉斯
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一致待谴责态度。约翰·穆迪在他的《托拉斯的真相》一


书中说:

“总的看来,我们发现了存在于托拉斯中的支配力量。这些托拉斯是由
大大小小的资本家集团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所组成的,其中许多大小资本集团
由于不同程度的利害关系而相互联合起来,但所有这些集团又各附属于更大
的集团或者组成其一部分,而那些更大的集团本身又依附于或联合于两个庞
大的集团,那就是洛克菲勒集团和摩根集团。这两个庞大的集团则共同构成
了全国的工商企业和贸易生命的心脏,其余所有的集团都是动脉,它们通过
千百条通道渗入到全国的国民生活,影响到每一户人家,每一个村落,然而
又全部连接于、依赖于这个巨大的中心,它的力量和政策是支配一切的。”

对这种威胁到国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超级垄断组织,政府是肯定不会听
之任之的。于是,最高法院终于下令解散美孚的受托委员会。

在这场斗争的第一个回合里,洛克菲勒以败诉告终。万般无奈,他只得
作出了将总公司搬出俄亥俄州的决定。他选择了纽约作为公司总部的所在
地,一方面因为那里工业繁荣,另一方面是因为那里的法律有利于托拉斯的
生存。

事实上,就在俄亥俄州最高法院判决后的第二天,洛克菲勒就投入了一
百万美元,在新泽西山州设立炼油厂。洛克菲勒的办公地点也搬到了纽约百
老汇大街二十六号,美李托拉斯依然屹立着,这似乎是对法庭的一个嘲笑。

2。百足之虫
自从美孚石油公司诞生以来,诉讼事件就象影子一样紧紧地跟踪着它。
特别是到了罗斯福总统第二届的任期中,诉论事件出现了明显增多的势头。
仅1907 年仲夏,就有七宗针对美罕公司及其所属分支机构的联邦诉讼案在
纠缠着美孚公司的要员们。这些杂件中包括得克萨斯、明尼苏达、密苏里、
田纳西、俄亥俄、密西西比以及印第安纳州的州政府对美孚石油公司的起诉,
可谓声讨四起,危机遍地了。

在所有的这些诉讼案中,以兰迪斯诉讼案最为轰动。

1907 年,印第安纳州政府根据埃尔金斯法案对美孚公司起诉,要求该
公司退赔在其同铁路公司打交道的年代里所勒索的运费回扣。法院开庭时宣
布,美罕公司在一千六百四十二宗有关定价方面的独立案件中都有罪。该案
的主审法官叫做肯尼索。蒙顿·兰迪斯,他对美孚公司似乎怀有刻骨的仇恨,
法庭辩论中,他对美孚公司的律师们高声叫喊着。

“你们伤害社会的程度,比起伪造钱币或偷窃邮件要严重得多,你们是
威胁着这个社会的公正和安宁的不折不扣的强盗、骗子手!”

最后,法庭宣判,美孚公司被判罚款二千九百万美元!这简直是个天文
数字,以至人们都不知道脾气暴躁的兰迪斯法官究竟是真的想要罚洛克菲勒
的款呢还是要跟他开一个恶意的玩笑。

当法诞判决的消息迅速以电文的形式传到纽约时,洛克菲勒正与朋友一
道玩高尔夫球,他读完电文后,不屑地笑笑说:

“等这笔罚款付清,兰迪斯法官早已见上帝去了。”

他又接着玩他的高尔夫球去了。

洛克菲勒也确有的通天的法力,在美孚接下来的上诉中,兰迪斯的判决
果然被推翻了。但是,令人玩味的是,1908 年这一年当中,洛克菲勒向政


府的损款额竟在一千五百万美元。于是,某些爱开玩笑的人打趣说:

“洛克菲勒同‘上帝’平分了这笔二千九百万美元的罚款了。”

与兰迪斯较量的胜利使洛克菲勒陶醉,他愿意自己拿出钱来“消灾”,
也不肯受盛气凌人的法官的窝囊气。然而,就在他为自己免受二千九百万美
元罚款而洋洋得意的时候,美国司法部在密苏里的联邦巡回法院又开始旧案
重提,呈请解散美孚托拉斯这个阴谋集团,罪名是它阻扰了商业发展。

法庭的调查和审理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仅诉讼案的文件汇辑成册
就达二十一卷,针对美孚的种种“犯罪事实”而提呈的煞贫苦心的证词就达
一万四千四百九十五页。在众多的陪审员和法庭听众面前,公诉人提请大家
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四十年前,一个年轻的代理商抱着怀疑态度,以四千美
元的投资所开始的事业,现在居然能每天源源不断地输送出三万五千桶的精
炼石油和汽油。这个超级的公司有着十万英里以上的输油管道和一支拥有一
百艘油船的运输队,将其产品运送到海外各地,它的全部资产价值已高达六
亿六千万美元。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其背后必然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也
即说,美孚托拉斯的神话是建立在损害其他企业利益、遏制国家发展的基础
之上的,它是以卑劣的手段将公共的财富敛为己有。

法庭宣判自然是美孚托拉斯有罪,在接下来的漫长的上诉过程中,政府
一方始终是胜利者。洛克菲勒再没有上次的好运气了。

1911 年5 月15 日,华盛顿联邦最高法院审判长怀特宣读最后解散美孚
托拉斯的判决书:“任何一位公正无私的人在审查了这一案件后,透过大量
矛盾百出的证据(它涉及为斯近四千年中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复杂的商业
交易,都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位商业组织方面的天才很快就
产生了排斥其他人的意图和目的。”

法庭通知,美孚托拉斯违反垄断禁止法,必须予以解体。这是美国二十
年来垄断与反垄断、企业与政府之间激烈斗争的一次了结。

洛克菲勒在听到了这一消息后,送了一份幽默的“讣告”给他的老搭挡
们:

“最亲爱的,我们必须服从最高法院。我们这个光辉的、幸福的家庭一
定得拆散了。”

解散美孚托拉斯是一件纷繁复杂、头绪杂多的头疼事。美孚这条“大蟒”
象一条九头蛇一样,砍断又生。按照法律,美孚托拉斯被分割成三十九个不
同的在理论上相互竞争的公司,洛克菲勒也卸去了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
的职务,威廉辞去了美孚石油公司(纽约)的职务。独立的美孚企业仅剩亚
吉波多(新泽西)一家了。

美孚原先的股东们按他们在美孚托拉斯中所掬有的股份比例换回了他们
在美孚所属各个分支企业的股票。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美孚托拉斯这条九头蛇。它虽被分
解成了三十九块,便在总数为九十人万三千三百八十三股美孚挖股公司的股
票中,洛克菲勒多年来一直稳定地不断增加其份额而拥有二十四万四千三百
八十五股,价值超过了一亿六千万美元。威廉和亚吉波多也掌握了总股权的
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那引进被分割后的各个新公司间也继续尊重着彼此
营业范围的地区划分。

更令败诉的美孚首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美孚被分割之后不久,即1912
年的元月份,华尔街的股市变动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况。原来在股东们


获得他们的股票之后不到一个星期,美孚的一些分公司的股票首次在华尔街
上市交易,美孚公司(新泽西)的股票也从三百六十点猛涨到五百九十五点;
纽约公司的股票也从二百六十点猛涨到五百八十点;印第安纳美孚公司的股
票更是从三千五百美元升至九千五百美元。因此,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庆祝
粉碎了美孚托拉斯的时刻,就在短短的五、六个月时间里,美孚公司股票的
价值就再次上涨了两亿美元。原以为已经寿终正寝的美孚托拉斯,又在它的
分割体上“借尸还魂”了。

3。揭丑运动
随着垄断的加剧,美国国内的财富日益集中,贫富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据估计,象洛克菲勒、摩根这样的超级富豪,虽为美国社会的极少数,但他
们却占有了美国社会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财富。于是,仇恨的情绪在美国公众
中蔓延,一种反资本家的浪潮在逐渐兴起,当然,矛头所指大多离不开洛克
菲勒,许多激进的作家和记者、编辑们把他作为垄断资本家的原始模型,他
甚至于受到生命的威胁。

一些以揭露贫富悬殊为内容的书籍成为畅销书。在社会公众中广为传
播。如丹麦记者李斯写的《其他半数人的生活》(1890 年)以及芝加哥的
亨利·德马雷斯特·劳埃德写的《不利于民主政体的财富》(1894 年)都
是大受欢迎的以揭露洛克菲勒的美孚托拉斯垄断真相为内容的畅销书,它们
引起社会舆论对洛克菲勒的工业王朝甚至于私生活的强烈不满。

如劳埃德在他的书里,把洛克菲勒看作是财富和权力殃及政体的主要典
型。他写道:

“如果我们所崇尚的文明遭受毁灭,那绝不是下层的所谓‘野蛮人’的
罪过。我们这个社会的‘野蛮人’是来自上层。那些攫取巨大财富的人,在
一代人的时间里就一跃而登上了国王们都想象不到的权力宝座。这种势力和
财富是新兴的,而新兴的人物也应运而生了,这些人缺乏文化,缺乏资历,
对本阶层的自尊心甚至对其传统的规矩也不屑一顾,他们要求不受限制的权
力,井以能使这种权力既隐蔽又持久的方式来行使它。。。他们穷奢极欲,
酷爱权势,而又粗暴无礼,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们认为必须使人类一直在恐
怖下过日子,什么神灵啦,朋友啦,知识啦,还有他们所不懂碍的,但遭到
他们所蹂躏的文明,——对于所有这一切,他们只问一句话:值多少钱?”

艾伊达·特贝尔是位传记女作家,她将法庭、议会及听证会的记录等资
料汇集起来,写成了《美罕石油公司的历史》一书,在本书中,她把企业集
团化的石油托拉斯保释文件全部公之于众。许多因企业衰败而失业的人和贫
民,满腹牢骚无处发泄,这本书成了他们宣泄怨愤的代言人,于是它被一抢
而空。

洛克菲勒少年时代的密友马克·哈那出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委员长时,
提名俄亥俄州出身的麦金莱为总统,因此,在麦金莱执政的时代里,洛克菲
勒曾受到官方的庇护,与卡内基、摩根等人一道,大搞吞并战略,从中获利
甚丰。专以揭丑为能事的新闻记者们对此大做文章,他们把洛克菲勒等人槁
的经济合并组织说成是新封建主义的代理机构。亨利·亚当斯一针见血地指
出:“这是一个国家向资本主义最后投降的时代。”金钱与政治的绞事,兹
生出了腐败的毒菌,新闻记者们的揭丑文章和漫画铺天盖地,多达数千篇,


有些人干脆称这场声势浩大的揭丑浪潮为“扒粪运动”。

在麦金莱时期,洛克菲勒的手下人把收买政府官员当作官常便饭,因而
美罕公司能够炫耀它的权势而无报复之虞。但是,在当时贿赂性交往中留下
的某些文件却成为洛克菲勒出乖露丑的祸根,哈斯特事件便是典型的一例。

亚吉波多家里长期雇用了一位黑人管事。一天,这位黑人管事恳求亚吉
波多雇用他的养子。亚吉波多同意了,却从此种下了祸根。

亚吉波多平日并不在意他那些文件的保管,常常把它们放在伸手可及的
地方。恰好那个养子是个赌棍,正为缺钱而发愁。他无意间发现某些信件似
乎可以作为赚钱的工具,便偷了一些准备拿去卖给新闻社,普立策新闻社的
总编辑在看了这引进信件后也深感震惊,但他却拒绝购买。后来,这些信件
转到了专干贩卖政治丑闻的哈斯特手中,他仅支付给这位少年很少的钱便买
下了它们,并且还与他订立了盟约,在四年之内不停地收购他偷来的文件。

1908 年,美国进行总统大选,那位颇具政治野心的哈斯特也成立了一
个叫“独立联盟”的政治组织参加竟选。在俄亥俄州的一次竟选演讲中,哈
斯特打开了祸患之源。他公开宣读了约翰·亚吉波多写给俄亥州参议员约瑟
夫·B·福勒克的两封信,而这位福勒克是托拉斯的积极反对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