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狼突围-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全体”这个在17世纪拿破仑攻占意大利时就懂得的道理,我们很多人却不懂。至今,我国还没有人或组织在国际市场上去有效制止我们同胞一些得不偿失的商业行为。
市场经济规律之一就是当一个行业一旦被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之后,就会有大批人进入该行业,于是该行业就很快趋于饱和,结果是利润下降,风险增高,到后来就有人出局,直至最后该行业形成某种程度的稳定竞争格局。“国际倒爷”行业也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从兴旺到发展再到目前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最后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消亡。他们的历史,可看成是中国产品走进国际市场不可避免地所要经历的一些必须的过程。这些过程其它发达国家的产品也经历过。
2002年国内有机构报道:“中国商人在世界上是什么形象?从海湾国家的情况看,中国商人的形象不太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海湾新闻报’是这样描述中国商人的:迪拜街头充斥着大批来自中国内地的男女小贩,扛着各种塑胶大袋,装着铅笔、玩具、电视游乐器、仿制的DVD及手表等廉价品,沿街向商店及行人兜售。”文章称,“中国小贩显示了传统商贩的谋生及开拓市场本能,在做买卖方面,都有独当一面的韧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能够在极短时间里站稳脚步。中国小贩的表现更为成功,这从迪拜许多廉价商场充斥着中国货可以看出,从发针、保险丝、铁钉、塑胶产品、雨伞、钟表到仿制DVD及大型电器用品等,几乎应有尽有,价廉物美,颇受当地外籍劳工消费者欢迎,也对当地工业造成极大威胁。最近在迪拜商区的中国小贩人数已比过去增加了约20%,出售商品的价格都低于市场一般价格,不但对当地其他业者造成相当威胁,也破坏了市场行情。”
中国走向海外的第一批大陆商人是艰苦的,他们在不理解甚至歧视中,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有时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以自己的才智、勇敢、热血和健康为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铺基垫路。不错,他们很多都是个体户,华为公司本身也是私人企业,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有时在市场操作中还时不时损害“中国人”这三个字的尊严,让很多人认为他们丢了中国人的脸面。不过,他们至少是勇敢的。他们敢在自生自灭的境况中拼搏奋斗。没有鲜花、没有浪漫、没有支撑、没有依靠。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输得不仅仅是很惨,还输得让国人觉得没有脸面,据报道,输得惊动了中南海,为什么?因为,胜败虽然乃兵家常事,但在国歌声中代表整个民族踢球的国家足球队,丝毫没有让国人感到他们应该有的拼搏精神,所以输得让国人难以原谅。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让国人和她们一起热泪盈眶。为什么?因为“女排精神”。商场、赛场皆如战场,敢拼才有赢。有位思想家认为,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是认可和荣誉。中国大陆在海外的商人远没有被人认可,更没有获得荣誉,甚至还不被国人理解。他们在国外经受着体力和自尊的考验,不但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有时也不得不为了现实中的“面包和牛奶”。
在我看来,海外的中国个体商人不是在“破坏”当地的市场行情,而是在满足当地市场的一部分需求,并且个人为此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他们使当地人民花更少的钱买到了以前同样质量的商品,当然会对当地业界“造成威胁”。不过,这就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只要中国个体商人在当地合理合法,经营货真价实的商品,他们的行为就无可厚非,我们大可不必为他们的行为或形象感到丢颜面。其实,不管海外的中国个体商人有多少毛病,客观上,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经商环境中,带着中国产品,勇敢地走进了国际市场,最先使国际市场开始接触、认识中国商品,推动了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历史进程,并为此做出了血的贡献。宏观上看,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拥有知名品牌必须经过一个艰难的过程,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行动。海外的中国个体商人在行动,历史会记住他们。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的私营经济将踏着海外个体商人的足迹,在国际市场树立中国产品品牌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国外的中国个体商人和私营企业的商业行为也亟待规范和提高,在新的竞争环境里,他们的商业模式更是亟待升级。
第二篇 海外的大陆商人——“走出去”的梦想和现实一、知难不难(3)
历程二:国际市场上的“中国造”
——我们甘心永远做人家的车间吗?
2002年初,由国家经贸委和江苏省主办的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在南京召开,那是截止2002年国内举办的最大规模国际采购会。世界500强企业内的23家跨国零售公司和近400多名国际买家都到了会,这么多的国际大买家云集中国某一城市,还是第一次;而国内也有1100多家供应商出席。据报道,此次成交情况也很不错,法国家乐福签下了5800万欧元的订单,日本永旺签下了3300万美元的订单,泰国正大签下了8745万美元的订单,德国麦德龙也圈定了200多家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这实际上说明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日益受到重视,仅2001年,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中国商品数额就达到了300亿美元左右,占当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2%。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际大型零售商的采购和其机构进驻中国,国内商业市场形态也正在随之改变。甚至有人认为这种国际采购会可能将取代广交会。
在国际及中国许多专家和官员对中国“入世”第一年的中国出口一片“唱衰”声中,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约3400亿美元,进口约2900亿美元,出口增长率从2001年的不足7%提高到2002年的22%!原因主要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生产、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大量的私人资本被引进新兴市场。在60多个国家拥有310个金融组织的“国际金融协会”,也是不断调高对中国每年出口增长率的预测。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增长不是100%的品牌出口,很多是OEM出口,这正是国内企业沦为‘加工厂’的前奏。” 还有人认为,“现在中国企业拥有的优势,诸如国内庞大的销售网络、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在3~5年内将逐渐枯竭。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实现技术上、市场上的突破,将企业品牌做强做大,那么一大批‘企业家’将沦为为跨国公司服务的‘厂长’,民族产业也将成为跨国公司的车间。”
树立产品品牌需要时间。尽管中国还没有世界知名品牌,尽管中国产品时不时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倾销”,但是“中国造”越来越得到国外众多著名商家的青睐,它们在国内大规模采购的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凭借着其优良的质量价格比,逐渐在国际市场上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目前,在国外随处可见“中国造”商品,说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向前进了一个台阶,已规模进入国际市场。较“国际倒爷”时期,已今非昔比。
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际,这个世界的人们总是会追求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如同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市场总是会流向有竞争优势的一方,这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创造和竞争。只要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准比中国高,则同质量、中国已掌握技术的产品,在中国达到一定的生产效率时,其“创造”成本(开发成本、制造成本等)就低,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最终得到承认就会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将持续到西方国家产业升级,或者中国的生活水准赶上西方国家。实际情况在证明这一点。这是市场规律,无人可以阻挡。
“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慢慢被接受和认可,至少外国消费者在当地的家乐福、沃尔马等知名商家那里买“中国造产品(MADE IN CHINA)”很放心了。已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我们还并没有骄傲的本钱,我们还没有被国际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我们还只是OEM、“三来一补”的“加工车间”。在国际市场要创立自己知名的产品品牌,路还很长。曾几何时,德国产品、日本产品也曾经是伪劣商品的代名词,如今它们却拥有众多世界强大的产品品牌。从伪劣商品到知名品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必需经历被拒绝——被怀疑—被接受——被承认——直到树立品牌的痛苦历程,这一痛苦历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国外的中国个体商人的经商历史到如今的港台商人在国内的“三来一补”的外销企业,再到国际跨国公司在国内大规模的采购,中国产品正处在这一痛苦而艰难的历程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国际市场,人家在“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里买“中国造”才放心,而我们自己推销中国产品仍然既艰难,又痛苦,别人仍然会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你。这是一个必须要跨越、而我们中国企业至今还没有跨越过去的艰难历程。创业难,创品牌更难。但还有一句话:“知难不难”。
第二篇 海外的大陆商人——“走出去”的梦想和现实一、知难不难(4)
历程三:跨越“国际倒爷”模式——不变就会消亡
目前,“中国造”产品已规模进入国际市场,但是,这还不是国内企业自己拓展国际市场,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的结果。相反,这是国际销售渠道在利益的驱使下找上门来的结果。比如说,德国企业至少派有3000人在国内直接采购。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三来一补”企业、外销企业,本来就是先有了外销渠道或订单,才来国内设厂的(比如很多港商、台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商品规模地垮出国门,港商台商也做出了贡献。
虽然,成为全球的“世界工厂”也是件大好事,至少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工作职位,解决部分就业问题。但是,仅仅作为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赚的还是“辛苦钱”。拥有知名品牌的外商,往往不需要自己从事生产,他们仅仅致力于市场营销和品牌的建立。他们通过向国内的工厂下订单,提出生产标准保证货源和质量。一双耐克鞋,中国出厂价在8~10美元,而在国际市场上可卖到80美元左右。在服装、家电等行业,亦是如此。品牌的力量可见一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造”已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出口年年增加,但中国仅仅是个“生产中心”而已,处于产业链中的最下端。
我们来看一则数据:中国国内市场中长期是供给大于需求;社会失业率以15%的速度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亿5千万人;在出口比例上,外资由1990年的15%上升到2002年的60%,而国有企业积压产品每年达千亿元以上。
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劳动力过剩,中长期供给大于需求。如果不能“走出去”,则中国商家之间在国内市场大打价格战在所难免。而事实也正是如此。2003年元旦前后,我回国办理签证,国内商家的价格战硝烟弥漫,异常惨烈。据说,国内商家之间的价格战甚至惊动了中央高层。在广州,出现了“1角钱买1斤鸡蛋;8角钱买1只烧鸡”的价格战,并且加入商战的都是当地零售行业的佼佼者;深圳的商战更是激烈,“打折”已经不能显示商战的强度,“买100送50元现金”、“买100送60元代币券”席卷整个深圳商场;甚至“倒贴的买卖”也出现了,“—1元空调”横空出世,让人抢得打破脑壳:商家吸引人气,希望顾客购买“—1元空调”的同时,也买些其他商品。鹏城几乎所有商场都卷进了“贴身肉搏”的价格战,竞争的场面惨烈血腥。有商家说:“不战等死,战则战死”。
2002年是中国“入世”的第一年,原本担心受冲击最大的农业和金融服务业出乎大家的意料,倒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而中国的零售行业却遭到了世界该行业巨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冲击,再加上由于国内产能过剩造成的同业竞争,国内零售业内竞争的血腥场面层出不穷。在突如其来的竞争面前,国内零售业被“杀”得几乎毫无还手之力,防御的“阵地”(市场)接连丢失。于是,2002年底,世界营销大师、美国KTERNER营销集团总裁撰文为中国零售业指点迷津,提出一快一慢两个应对策略:快策略建议,西方经济不景气之时,正是一些当地大型零售商资产缩水之时,中国的零售业可以利用这一时机购买一些它们的股份,成为它们的股东;慢策略建议,吸引人才,加强培训,大胆改变经营观念以吸引投资。但依我看,营销大师的这两个应对策略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看看关键点在哪里。成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沃尔玛,由于不遗余力地追求低价格,每年为美国消费者直接节省了200亿美元的开支,如果计算它对竞争对手的影响,节省的开支很可能翻几番。由于同样的原因,它迫使供应商将工厂转移到海外,使几百万美国工人失业;为此推动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贡献率高达20%;它在中国的采购总额是美国从中国进口货物总额的10%。很显然,沃尔玛成功的关键点是在同等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下的低价格。沃尔玛的成功还显示,低价竞争一点都不可耻。而我们的零售商也有低价格,为什么不能与之竞争呢?原因是沃尔码有强大的品牌、巨大的全球规模采购和先进的物流配运系统——这些都使它有空间降价。沃尔码在15年前就租用了一颗卫星为其物流配送系统服务。它能在24小时内为其全球任何一家店送到所需的物品。即使这样,它在中国的经营至今为止还是亏本经营。它的亏本经营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国内零售业的“狙击”不是一无是处。
所以,与国际跨国零售业巨头的竞争,就是要在同等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下,做到价格比他们还要低!在自己“家”里,如果我们认认真真搞管理,控制成本,成本上不怕做不过“外来者”。而这个理念也正是沃尔码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持之以恒遵循的:不断改进管理,压缩成本后就将增加的利润返还一部分给客户,如此反复,不断做到最低价。我坚持认为,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在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我们是有优势的。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扬长避短,我们就不怕竞争。经营模式陈旧,可以改嘛!改进的成本还是比他们低。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防守反击”,否则注定会被动挨打。中国的零售业应该走出去,将商场开到国外去。这样不但能促进出口,还能缓解国内同业的竞争压力,进而实实在在开始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国外市场相对高的利润会抵消掉因“走出去”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经历了25年的中国个体商人的商业模式,应该上一个台阶了。方向就在这里。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刻实际上来临了。
国内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对于在国内已经打出了自己品牌的中国企业,若要避免国内恶性竞争,追逐国际市场的高利润,就必须跨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创立品牌,形成规模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