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 >

第21章

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第21章

小说: 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模庞大的电影城——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便在这座山包上落成了。他们
以此为基地,招兵买马,全力发展国语片。在 
60年代,他们出足了风头,
几乎平均每个星期都有一部故事片问世。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邵氏要将兴旺的的东南亚基地转到香港呢?其
实,这一选择是邵逸夫依据时势作出的改变。当时,粤语片盛行,但东南
亚粤语演员奇缺,且各项成本象潮水一样上涨,而香港各方面条件尚好,
于是他审时度势,易地更张。这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到了 
60年代,邵
逸夫的电影业进入全盛时期,许多编导在他的麾下显露头角,大批演员竞


相走红。

相走红。

为了顺应形势,邵氏将业务有计划地转向多元化。无独有偶,邵逸夫
在保存影业实力、拓展电视业务的同时,也在日见兴旺的录像业方面大显
身手。在马亚西来一地,8O%的录像市场被他垄断。邵逸夫的代理人钦佩
地说:“现在是录像带的天下,邵逸夫把投资重点放在这里,是正确的选
择。”

邵逸夫精通电影艺术中的任何技术工作,剪辑、摄制、化妆、剧本、
导演,样样内行,他对业务的指导是权威性的。若要问看电影最多的中国
人是谁?那一定是邵逸夫。尽管他已是 
80高龄,但每天仍要看 
1—9部电
影。70年代,他一年至少要看 
700部影片,平均每天两场开外,不是消
遣,纯粹是研究。别人看电影是娱乐,对他来说则是工作。

人们说,在把握时机、审时度势方面,他可称一绝。这话并不夸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影响了电影业,影院纷纷倒闭。而他
却激流勇进,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影片《白金龙》。影片公映后,天下轰动,
争相观看者如云。该片拍摄成本仅 
1万元,而仅广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达
60余万。从“无声”到“有声”,电影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邵逸夫的
这种不失时机的创举,令人叹服。在风云变幻,高深莫测的生意场,不是
勇者难为逐浪汉。他若没有奇智大勇,是决不会有今天的邵氏事业。

如今,80多岁的邵逸夫,面临着又一重大决策,即邵氏事业的接班
人选问题。这将关系到邵氏家族基业的生死存亡,而他似乎并不担心。他
的回答与众不同:“我在香港的业务相当大,有银行、地产等,接班人不
一定要是儿子,最重要的是要让事业继续发展下去。”“我的儿子必须有
相当的经验才可以接班,所以要搞公众公司,而不单靠家族经营,需要聘
请对生意有兴趣又愿意投入的人士。”传位于子,是当前华人企业的主要
经营形态,绝大部分人因跳不出这个框框,而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致富没有固定的模式,邵逸夫上述宏论,实属高见。然而,信心、坚毅、
把握机会则是南洋大亨们共同的创业体会。

最难能可贵的是,现时的邵逸夫经常考虑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
花钱——捐献。其实,这仍然是一种投资,只不过层次更高,受益期更长
远而已。这也是他独到的过人之处,不愧为富豪“艺术家”。


五、海之骄子张荣发

五、海之骄子张荣发

由于他工作勤奋,肯钻好学,从事务员、事务长、理货员、二副、大
副、船长,一步步地登了上来。后来,他终于在航运界混出了一点名气,
一家台湾航运公司聘他做了副经理。但他决心自己做一番事业,1968年,
他与几个朋友合伙在台北成立了“长荣海运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当时只
有 
200万元新台币的资产,一条老式破船,完全不象跑海运的架式。

他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打开了局面。如今,张荣发的“长荣”以成为
世界上 
350家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中最大的一家,拥有 
57艘货船,9。1万
个集装箱的运载量,资产超过 
200亿元新台币,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绿色的效应
绿色,象征着生命长青,预示着兴旺茂盛,显示着勃勃生机,也令人
向往着一帆风顺的事业。事业的航船,希望它的航程中处处是畅通无阻的
绿灯。张荣发对绿色的喜受,让人捉摸不透。长荣海运公司以绿色为商务
标记。长荣大本营的建筑,也以清一色的绿瓷砖作外墙。更有趣的是,从
长荣职员的制服到地毯,从电话到厕所的马桶,无处不绿,绿得让人莫名
其妙。难道张荣发今天作为一代最伟大的航运巨富,真的是绿色给他带来
的好运?这二者之间的联系绝不是必然的。新长出的绿芽,最关键的是要
活下来,暂时不要奢求枝繁叶茂。张荣发的事业就是这么来的。

1968年,张荣发新成立的“长荣海运有限股份公司”没有办法吸引
顾主。难道新苗就这么让它枯萎?不能凭着老关系,跑粗了腿,并把价钱
压到没有赚头的地步,仍难吸引顾主,因而心急如焚。终于,有位商人被
说动了,他抱着破费的打算,试着让“长荣”运了少量的货物。货物奇迹
般快速准确地运到了目的地,且收费低廉,商人开始信任“长荣”了,继
续供货,局面因此被打开了,生存有了保证。

这时,张荣发观察分析了中东石油的外贸形势,认为有赚头,决意与
该地区的国家做航运生意。他设法借了一大笔钱买船,开辟了到波斯湾的
航线。开始,由于人生地不熟,货源不足,经常赔本。于是他又拿出创业
时的精神,上门求货,用廉价吸引货主,再度奏效。很快,这条航线由冷
线变成了热线。新的生机又呈现出来了。1972年,世界性石油危机被张
荣发提前发现。他让货船改烧柴油,开辟中南美航线,节省了 
30%的燃
料费。当危机冲击时,“长荣”略受小损。相形之下实力骤增,兴旺发达
起来。

1973年,张荣发预感到集装箱将以它的优越性进入国际航运业,便
立即作了布置,谋求发展的时机成熟了。他抽调干将对世界各大港口进行
调查,花了两年时间,一个全集装箱的计划形成了。他果断决定:“长荣”
全面发展集装箱航运。当时,台湾同行对此尚未认识,而“长荣”却早早
地采取了行动。75年,公司采用 
S型全集装箱,跑美国东海岸。76年,
又以 
M型集装箱,首航美国东西两岸。77年至 
78年,集装化扩展到中南
美及地中海航线。79年,欧洲全集装箱定期航线也开辟出来了。此时,
在“长荣”经营了 
5年集装箱航运后,其他航运商才发现其中的奥秘,但
为时已晚。82年至 
83年,世界航运业进入低谷,许多公司相继“拆船卖


铁”。已是枝粗叶茂的“长荣”,逆流而上,一下购买了 
24艘新集装箱
船。今天,“长荣”资产超过 
200亿新台币,分公司遍及世界各国。从
1968年的 
200万新台币,到今天的 
200亿新台币,便是“长荣”从求生
存到谋发展的“绿色效应”。

但其威力还不止于此,雄厚的经济实力,促使张荣发制定了一个长远
的立体战略计划。“长荣”有令人瞩目的陆上产业。在香港,张荣发以

2。4亿港元购入一家舞厅的 
65%的股权。接着,张荣发又以 
3亿多美元在
洛杉矶兴建观光酒店、办公楼、公寓。。马来西亚槟城的长荣国际大饭
店,为综合性休闲度假观光酒店。台中市的大饭店高 
14层,有 
385间客
房和特级豪华套房。此外,大型健康中心和室内回力球场,也正在建设之
中。几乎所有的酒店都是五星级,张荣发格外重视这些初具规模的酒店,
他说:“几乎所有的飞机公司,都有自己的旅馆。”此外,他还投资 
30
亿台币成立长荣超合金公司”,将集团的领域扩展到钢铁业。这是其陆地
规划的又一步骤。不久前,长荣集团正式向台湾“民航局”申请经营国际
空运,预约投资 
100亿台币,兼营客、货运,开辟飞往亚、欧、美三大洲
的航线。他要打破 
82。4%的空运权为外国人操纵的局面。现正与日本全
国航空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培养专业人员。
□信息情报的重要性
张荣发的投资活动,外人看上去似在冒险,实质上他早已看了很久,
早已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的冒险总能成功。纽约“长荣”所设的情报部,
尽管耗资巨大,但他在所不惜。1974

年,“长荣”不惜巨资,装备了大型计算机,实现了资料储存和文件
处理的电子化。这样做,是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

1975年,又建立了全球电脑咨询中心。每天,这些高科技仪器从上
千件消息中分析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帮助他与助手们及时掌握最新信
息,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这些有利因素,使他新建的超合金厂,在
8个月内,就将价值 
12亿台币的设备采购齐全。按国际同类标准计算,
超合金厂需要 
5年时间建成,而“长荣”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工了,光利
息就节省了 
50万元。提前生产,提前创收,其利润就更加可观了。张荣
发真可谓经营有方。


六、香港首富李嘉诚

六、香港首富李嘉诚
达 
25亿美元。
李氏控制的公司股票总值,占香港股市的 
15%。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父亲做过小学的校长,家境清
贫。11岁时,日寇入侵,父亲带全家避难来到香港。不久,父亲因贫病
交加,客死异乡。临终时,父亲把家庭的重担托付给了长子李嘉诚,殷切
嘱咐他“做人做事,要有骨气”,“失意勿灰心,得意毋忘形”。

年仅 
13岁的李嘉诚为了维持一家五口的生活,只得退学打工,过早
地踏入社会。后来,又由朋友介绍到一家小型塑料厂当推销员。

李嘉诚没有因生活艰难而放弃学习,他坚持夜间去读夜校。在夜校,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并学成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他不怕吃苦,每日工作时
间都在 
16小时以上,后被升为工厂经理。这一段生活经历,对他以后开
创事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嘉诚 
23岁时,除了负担全家的生计之外,开始有了一定的积蓄。
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工厂经理之职,仅用 
7000美元创办了一家专门生产
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名为“长江塑料厂”。

1957年,李嘉诚毅然转产塑料花,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塑料花
工厂,一举赢利数千万港元。从 
1960年起,李嘉诚又将大量资金投入地
产业,并很快成为香港房地产的巨子,长江塑料厂也扩展成了长江实业集
团。

李嘉诚的经营道路是香港经济起飞的一个缩影。

□广纳人才与客户
1950年,年仅 
22岁的李嘉诚毅然辞去了一家塑料制品厂的经理职
务,准备自闯一番天地。50年代的香港,已初步繁荣,商号林立、霓虹
闪烁。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各地来港开创事业的人不计其数。李嘉诚
觉得自己已具有经营塑料制品厂的经验,而且塑料制品业属新兴产业,发
展势头看好,因而决定继续开办塑料制品厂。他用他积蓄多年的 
700O美
元租了一间不大的厂房,并制一块牌匾,这样,长江塑料制品厂便正式开
业了。

李嘉诚深知,光凭借这样简陋的条件,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并非易事,
摆在他面前的经营道路是异常的艰辛和曲折。建厂之初,他便为自己定了
一条必须严格遵循的经营法则:江河不择细流。这也就是他把厂名写为“长
江”的缘故。偌大的市场,涓涓细流何止千万,怎样才能使这些细流汇入
“长江”?他为此而日夜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奔波着。工厂的主要产品是小
型塑料玩具和家庭用品,进货琐碎,利润微薄,许多批发商不愿承接业务。
他便带着样品走街串巷,与街头摊贩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些业务量虽然
都不大,但积少成多,足以维持工厂的生产。他又很快改进产品,保证质
量,取得了人们的信任,因而产品的市场在逐渐扩大。在长江塑料制品厂,
无论怎样小的业务客户,都会同样受到李嘉诚的尊重,同样有资格对产品
挑三拣四、评头论足,同样能享受周到的服务。有时,一笔小小的业务甚
至不够包装服务费用,他依然坚持不改初衷。他的这种做法果然使客户日
益增多,胜过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对于批发商,他则以质量信誉取胜。
遇到个别客户资金一时周转困难,他总是予以体谅。他宁愿自己克服困难


筹措资金,也决不采用过分的办法损害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时至今日,长
江实业有限集团已规模宏大,但所有的经营仍一如既往,仍然坚持着“重
视所有客户”这一原则。

筹措资金,也决不采用过分的办法损害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时至今日,长
江实业有限集团已规模宏大,但所有的经营仍一如既往,仍然坚持着“重
视所有客户”这一原则。
着 
20多年前置办的住宅,不在公司领取薪
金和任何福利津贴。有一年的夏天,他的儿子利用暑假在“长江”工作,
曾经开玩笑地对爸爸说,他是全公司待遇最低的职员。李嘉诚笑着说:
“不,我才是。”

他在经营中广纳人才,不囿于家族亲朋。如集团副主席麦理思是剑桥
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英籍管理专家马世民是企业的支柱。在长江集团近
300名主要的经营管理人员中,有 
100人是外国人,其余的则是年富力强、
精明能干的香港人,而李嘉诚家族中极少有把握实权者。李嘉诚在经营
中,既广纳客户又广招人才,双向吸引,不择细流。这就奠定了长江集团
全面起飞的物质基础。

□先人一步枪占塑料花市场
50年代中期,“长江”已初具规模,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李嘉诚
又开始为“长江”的起飞谋划,即寻找一个可供发展的市场契机。
一次李嘉诚偶然去探望一位商界朋友,那位友人刚从欧洲归来,李嘉
诚很想和他谈谈外国的塑料制品市场情况。走进客厅,一蓬艳丽无比的“鲜
花”立刻吸引了他。凭着他多年经营塑料制品的灵感,他立刻意识到,这
是几乎可以乱真的塑料花。这次拜访收获很大。他得知,如今欧美市场已
悄然兴起塑料花热,家家户户、办公地点均以摆设塑料花木为时髦。他预
料,这个时尚会很快覆盖整个欧美市场,而且会迅速地波及到东南亚各
国,它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可观。

事不宜迟,告别友人后,李嘉诚立刻启程赴欧美市场进行实地考察。
从欧洲归来后,他已争取到一大批海外订单,必需的设备也已在运输途
中。“长江”的转产准备工作业已就绪。第一批塑料花上市后,震动了整
个香港的塑料制品业。但多数人们持观望态度,想等待市场的稳定。趁着
这一有利时机,李嘉诚全力以赴,扩大生产,当年的营业额就达到 
1000
万港元。不久,在香港的商市,到处都有“长江”的塑料花争奇斗艳。第
二年,他建成了高达 
12层的工厂大厦和高大厂房,创建了世界上最大规
模的塑料花制造工厂。在此后的七年里,他不断推出塑料花的新品种、新
款式,虽然有愈来愈多的厂家参与竞争,但其品种、质量无无法与“长江”
相比。

面对塑料花市场的一片繁荣,李嘉诚又预感到花市萧条将很快到来。
于是他当机立断,果断地放弃赢利颇丰的塑料花制造业,率先退出市场。
正如他所料,塑料花滞销很快席卷香港,许多厂家都陷入危机之中,或是
徘徊在破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