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是主管,也要注意:不要没事就到别的部门去聊天,因为这会对那个部门的主管造成“侵犯领土”的不安全感,就算你是纯聊天也不行,因为在他的部门里,他是唯一权力象征,你无缘无故出现,就好像要和他争夺权力似的。当然,谈公事时例外,但应只限于主管和主管接触,不可随意去接触他的属下。
如果你下面有几个部门,你也要尊重这些小主管,不要以为你是大主管,就没事到任何一个部门聊天,除非那个主管也在现场,偶而为之无妨,长期下来,那么小主管心里就不会舒服了。
这种领土意识看起来很无聊,但却是很实在的,如果你不注意而侵犯了别人的领土,是会惹出你想也想不到的麻烦的。所以凡事还是要谨慎点的好。
?若隐若离的同事关系
古有明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运用在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最适合不过。因为公司毕竟是一个成员众多,又具竞争性的组织,既然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结为知己,就只有和他们保持“泛泛之交”,作友善而又不致于彼此伤害对方的往来,才是明智之举。
同事间的相处是一种学问。与同事相处,太远了当然不好,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的和最理想的。
第53节:第六章:游刃职场的人际原则(3)
有两只小刺猬,尽管躲在洞里,也尽量的蜷缩着身子,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即使这样仍然被冻得瑟瑟发抖。就在它们感觉快要被冻僵的时候,其中的一只刺猬突然灵机一动,向另外一只建议道:“我们靠紧一点,或许身上的热量会散发的慢一点。”另外一只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开始了尝试。但没想到的是,由于他们靠的太紧,他们身上的刺刺到对方了。
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由于他们在被对方刺痛得同时,也确实感到了对方的温暖,所以他们没有气馁,又重新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为了不伤害对方,它们开始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靠近,最后,它们成功了。
两只刺猬在寒冷的季节互相接近取暖的这则寓言清楚地显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就某种意义而言,大家在同一个公司里,可以说是同舟共济、甘苦与共,人人都能成为朋友,可以倾诉烦恼,互相帮助,更可借着良性竞争发挥彼此激励的效果。
可是一旦深入私人领域,后果可能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在牵涉到金钱或个人问题时,宜谨慎行事。因为今日的美好回忆,或许会成为明日的“把柄”。
虽有人谓“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但大家都是打工仔,聚在一起工作也不奇怪。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拍档。上司将他交托与你,你首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架构、分工和其他制度。就当他是普通的同事吧,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总之,大前提是公私分明,记着,在公司里,他是你的拍档,你俩必须精诚合作,才可以创造良好工作效果。由于他是新人,许多地方是需要你的提示的,这方面,你就得扮演老师的角色,当然切不能颐指气使,更不应恃老卖老引他人反感。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一块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
当一位旧同事吃回头草,重返公司工作,你有必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旧人对你和公司都有一定的了解,即是说他并不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你亦没有时间去备战,要立刻见招拆招。
如果此人以前只是一个小角色,如今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话,请小心其作风与手段。因为肯吃回头草,多数其职级亦高升,难免有点飘飘然,那还好一点,你大可以投其所好,讲些动听的话,但切莫“拍马”拍得出格,那只会叫他瞧不起你。
此君若以前与你共过事,请不要在人前人后或他面前主动再提以往的事,就当是新同事新合作吧,避免大家尴尬。要是他过去与你不相干,如今却成了拍档,不妨向对他有些了解的同事查问一下他以往的历史,但要装作轻描淡写,不留痕迹。
好拍档另谋高就,公私两方面俱要你重新面对。姑且勿论新拍档是新同事,还是由别的部门调来,你俩都需要一段时间去磨合、协调。
如果他是新同事,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绍一下公司的办事作风,各种小节的规矩,你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你俩的工作范围、合作情形等,让他“热身”,那么他才能快点投入工作,分担你的压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你向他介绍旧拍档的工作方法时,请客观一点,概括而谈就可以,除非对方追问,否则,他可能误会你要他依循旧法行事,间接窒碍了他的能力。新人做事不妨有新作风,让他多提意见,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同时也表现出你的民主和客观,避免了或大或小的误会和芥蒂。
切忌将旧拍档的名字挂在口边,仿佛他令你难以忘怀,间接给新拍档造成压力,“以前我们不是这样做的。”“他肯定不会如此处理同样事情。”等类似的话,必须抛到九霄云外,你俩才能合作愉快。
某位同事生性暴躁,常因小事就“唠叨”不已,虽然事后他不会把事情放在心上,但事前的粗声粗气或过烈反应,却叫你闷闷不乐。对付这些脾气刚烈之人,最佳办法是以静制动,然而,不要误会,并非是采取凡事“忍耐”的策略,相反,要积极和主动。
许多公司有不成文的习惯,就是获升职者要观音请罗汉,你若身处这些公司,当然要入乡随俗。要视加薪额和职级而定,一则是量入为出,二则是身份问题,如果你只是小文员一名,却动辄请同事吃海鲜餐,未必个个会欣赏,可能有人认为你太“招摇”,所以,一切最好依照旧例,人家怎样,你就怎样。有人当面恭维:“你真棒,什么时候再请第二次?”你可微笑地答:“要请你吃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呀!”一招太极就能解决问题。
第54节:第六章:游刃职场的人际原则(4)
要是相反,有同事表示要请客祝贺你,当然要答应,否则就是不赏面,不接受人家的好意。不过,答应之余,请考虑:对方一向与你投契得很,纯是出于一片真心?还是彼此只属泛泛之交,此举只是“拍马屁”?前者你自然可以开怀大嚼,后者嘛,吃完之后最好反过来做东,既没接受他的殷勤,又没有得罪对方。
许多公司有欢迎新同事和欢送旧同事的习惯,身居要职的你,应热烈支持这些行动。欢迎会目的是联络感情,欢送会则表示合作愉快或感谢过去的帮忙。所以,前者你不必一定出席,除非你的工作岗位是公关或人事部。这样更显得你有独特风格,何况既是新同事,不愁他日没有机会互相了解。
你应当学会体谅别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切莫喧宾夺主。只有和同事们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不过记着永不说“这不是我分内事”这类的话,过于径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间的关系。因此,保持若隐若离的同事关系,是最明智的做法。
?职场风云中安然生存的法则
特里?法恩期沃思的忠告很值得大家听取:无论公司的提议如何有吸引力,在接受之前必须三思,否则的话,你会发觉自己吃了一个有毒的苹果,到时悔之已晚。
职场风云变化莫测,要想在办公室里立足,就应该做一个聪明的人,注意一些问题。在办公室里工作难免碰上的就是人事问题,你要特别当心,不要被人利用,给别人当枪使。特别是在权力倾轧游戏泛滥的环境,你应该有自己的立场,才能够长久立足职场中。
最大的可能性是,两人都希望拉拢你,却又不能太露骨,在言词上表达,或在工作上给甜头,聪明的你当然明白其用意。但同时,你不可能一直装蒜下去,必然要表明立场,否则会被视为两面派,那就更不妙了。
那么要想顺利地踏上青云路,你当然也得选择自己要走什么路,例如决定了朝业务发展的方向走,自然是倚向业务经理那一边了,他把你当心腹,自然对你好好的。但你的难处就是,要令另一位经理不至于把你视作眼中钉,给自己树大敌,埋下定时炸弹。所以,你在业务经理眼前,最好只着重听他的指示,不便随便提意见,尤其是不要讲另一位经理的坏话。同时,在老者面前,要有意无意间表现你只是人在江湖,并非针对他本人。
遇上人事问题,你的态度最好是保持中立。例如有别的主管犯了大错,公司的最高人员大为震惊,又开会又讨论的,而且老板还可能私下召见你,问你各方面的意见,就是其他部门主管,也有可能找你倾谈。这种种情况,你都不能够一一回避,你还需好好的面对。老板一定牢骚甚多,指责某人做事不力,某人又能力欠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看你和哪方面关系良好。你不轻易表态,最好是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没有伤害别人。至于其他同事,找着你无非是探口风或想看风使舵,这类人也是得罪不得,来一招模棱两可吧,以防被出卖。
当某同事突然问你跟拍档间似乎有很大的问题存在,你应该冷静一点,世事难料,这当中可能发生了不少问题,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总之不简单。表面上,你必须表现得落落大方,微笑一下,反问对方:“你看到了什么?”或者“你是听到了什么?”对方必然是支吾以对,你可以继续说下去:“我们一直相处得好好的,我从没察觉到有什么问题,亦未因公事发生过不愉快事件!”这个说法,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若对方是有心挑拨,或试图获取情报,你的一番话就没有半点线索可让他查到,间接地还拆穿了他。对方要是真的要透过某些蛛丝马迹,或小道消息,希望明白一下而已,你的表现,也就等于怪他过敏了。
但是,有一点你得明白,有些事情并不如表面那样简单,背后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精明的办公室政治家必须提防陷阱,小心被人暗算。当有一天,公司突然向你作出一项提议,譬如调派你到另一部门工作,或把你派驻到海外分公司,千万别太早高兴,因为这很可能是一种阴谋,一个托词,最终目的是要消减阁下的权力或影响力。不少行政人员不虞有诈,欣然接受,到后来知悉事情真相时已经太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但必须要懂得一些待人处事的技巧,以下是总结的几点建议:
第55节:第六章:游刃职场的人际原则(5)
第一,无论你多么能干,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相通声气。
第二,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惶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习处变不惊,从容面对一切难题。
第三,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第四,若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赏,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也无须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现。
第五,凡事须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为,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创意配合实际行动,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备的条件。
第六,利用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
?避开办公室的各种陷阱
与同事交往时,必须练得人与人之间虚虚实实的进退应对技巧。自己该如何出牌,对方会如何应对,这可是比下围棋、象棋更开发大脑,更具趣味的事情。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得不与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打交道,同时也免不了会遇到被出卖、敌视、中伤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倘若面对你面前的口口陷阱,若能事先预料这些事的发生,并各个击破,便能安度上班族的生涯。下面是绕过办公室种种陷阱的几条策略,希望它会对你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1)在办公室里不可随便交心。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人只有安身立命,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顺利地走上成功之道。因此,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避开生活的误区,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益的。况且,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单位所办的各种聚会,自然要参加,与同事及上司打一两场“社交麻将”也有必要,但有一点要记着:莫可随便交心。
同事之间,只有在大家放弃了相互竞争,或明知竞争也无用的情况下,才会有友谊的存在。如果交出真心,动了真感情,只会自寻烦恼。比如说,甲与乙是同级,而且是好朋友,只有一个升级的机会。如甲升了级,乙没有升,乙怎样想呢?乙如继续与甲友好,免不了会被人认为趋炎附势;甲主动与乙友好,也并不自然。
(2)孤军作战,得注意保存自己的实力。蓝领与白领不同的地方之一,是蓝领向上流动性不大,升迁的机会不多。因此,蓝领工人打的是正规战术,集体讨价还价。而白领阶层则大有个别拼搏的机会,获得升迁是单打独斗的结果。因而白领之间不但没有蓝领的同志感情,往往还互相猜忌、尔虞我诈。这种环境,犹如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的游击队。
一方面要友好竞争,一方面要在众人的竞争中保存自己,在势孤力弱的情况下,就要夹紧尾巴,千万不要露出要搏、要向上爬的样子,成为众矢之的。俗语说:“不招人思是庸才。”但在一个小圈子里,招人忌是蠢才。在积极做事的时候,最好摆出一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超然态度。
(3)不做别人的替罪羊。在公司或一个行政单位里,做事好坏对错,很多时候是由上级主观决定。如果上级意志强,下级多少都要努力工作;上级若自以为是,下级便会唯唯诺诺。但有一些上级只是向他的上级交功课而已,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出事,一切如常,就不会勾起上司的雷霆之怒。但一有差错,上司为了向他的上司交代,就会抓住一个人做替罪羊。这种情况,就叫做背黑锅。
不做替罪羊,不背黑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最易行的就是不冒险,不马虎,事事有根据,白纸黑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