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 1-108 >

第22章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 1-108-第22章

小说: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 1-10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录:
今天,只有脑子都是水的人,才会觉得上海要新高。用脚指头思维都知道,周末消息面的压力会让走势在这里犹疑。今天的平衡市走势,无非就是对此的一种正常反应。技术上,管了指数已经N天的4040点依然站不住,当然,这只是为了对中枢不了解的人给出的点,如果熟悉正常分析,可以找到更精确的点。
下周初,大盘的这种震荡一定要选择方向了,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5日线对10线之吻已经春情荡漾了。这种方向的选择,最终将导致震荡区间的加大,技术点说,就是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震荡。
深圳最近之所以比上海强,只是因为对应上海1/2线的深圳成指数的1/2线在13700点,还有较大空间的。所以,后面走势无非两种选择,深圳把上海带起来或相反,这种两个市场的背离走势,是不可能再延续的。
大盘每天的走势都是本ID理论的最好注释,像上海今天的05181326,当时当下如何判别,用什么方法可以精确地把握。如果你还搞不清楚,那么就证明你需要复读。答案很简单,一个中枢震荡的两段间的力度判别,05171430…05181000与05181058…05181326,用1分钟的MACD来辅助,然后考察后一段的细部,用类似区间套的方法就可以精确定位。注意,这一切都可以当下完成的,无须事后解释。如果上述方法你一无所知或根本搞不清楚,那放假两天继续补课。
本ID最近比较无聊,放假是有点不可能了,今晚、明后两天都排满了。为了高兴一下,八卦一个消息,就是5月10日写文章那老熟人,结婚了,这消息今天应该公布了,网络上应该都有,由此就知道此人文章的分量。最后再八卦一下,本ID国安永远争第一的股票,究竟在今年涨幅排第几了?前面还有多少先进需要超越,让本ID也有个努力的目标。
53:三类买卖点的再分辨(2007…05…2308:47:18)
标签: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由于新来的人越来越多,请都先把课程认识从头看一遍再讨论问题。另外,在分析一定要搞清楚中枢的递归定义,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连这都搞不清楚,没有彻底明白,那根本就不可能继续下去。
再者,关于级别的问题,如果想不明白,可以当成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去看一滴水,由此当然会看出不同的精细度,级别之与走势也一样。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三个5分钟级别的走势重叠构成一个30分钟中枢,站在30分钟级别的角度,5分钟的走势都可以看成就是一个线段,没有内部结构的,这线段的高低点就是对应5分钟走势的高低点;而站在5分钟的次级别1分钟上看,每段5分钟的高低点都不绝对是在5分钟走势的结束或开始位置,当然,按1分钟的级别重新用结合律重新组合,总能让高低点分别在开始或结束的位置,但站在分笔的级别上,这又不行了。为什么?因为当我们用1分钟的级别重新组合时,其实就先把分笔上的级别都看成没有结构的线段了。这是十分自然的,就像我们研究猴子的行为时,如果还考虑其中的每个细胞里包含的分子里的原子里的电子的走势问题,那猴子就不是猴子了。所以,这个原则是必须明确的,例如你决定用30分钟来操作、观察时,其实就已经先假定把所有完成的5分钟走势都看成线段了。
注意,这里和区间套定理是没有冲突的,当30分钟进入背驰段,为了更精细的定位,用倍数更大的显微镜去看这段走势,这是极为自然的。只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倍数的去看就可以。再例如,在看30分钟的第三买卖点时,由于要涉及次级别5分钟的判断问题,所以那时候就不能光用30分钟级别的显微镜,同样要转换成5分钟的。但无论这些显微镜如何转换,一个原则是不变的,就是当你用一个级别的显微镜时,就等于先把次级别的当成线段了,也就是说次级别不在该级别的观察中。
当然,有这最精细最严格的方法,就是从最低级别的分笔中逐步组合分析上来,这样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但这样太累,而且毫无必要。理论是用来用的,只要不违反理论的基础与绝对性,当然要选择更简单的用法。对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否则一下30分钟、一下1分钟、一下又年线,非把自己换晕了。
其次,对于背驰与盘整背驰,前者是有着最基础意义的,而后者,只是利用前者相应的力度分析方法进行的一个推广用法,主要用在与中枢震荡相关的力度比较中。注意,a+B+c中,a和c的盘整背驰,其实都可以看成是B的中枢震荡,虽然a存在时,B还没出现,但也不妨这样看。
至于第一、二、三买卖点,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到第一类买卖点上,只是级别不同。那么为什么不就说第一类买卖点,因为这样,就会涉及不同的级别,等于同时用不同级别的显微镜去看,太乱,实际用起来更乱,因为不同级别的买卖点意义是不同,因此要同一在一个级别上研究,这个才有三类买卖点的分别。当然,最充分的操作,就是按分笔的买卖点,这样所有波动的最细微波动都可以把握了,但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人需要反应的时间、有交易成本等等。因此,忽略掉某些波动,按更大的级别同一操作,就是客观条件的必然要求。本ID的理论可不是什么先验理论,而是根本客观条件充分反映当下可能的充分可操作性的理论,这必须要彻底明确。因此,三类买卖点,都不能偏废,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站在同一级别上,三者都重要。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这足以应付最大多数的情况,但有一种情况是不可以的,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为什么?因为当小级别背驰时,并触及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所以就无须操作。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第二类买卖点来补充。该买卖点,不是专门针对这小转大情况的,一般说,高点一次级别向下后一次级别向上,如果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都构成第二类卖点,而买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了。所以,在有第一类买卖点的情况下,第一类买卖点是最佳的,第二类只是一个补充;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下,第二类买卖点就是最佳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
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而对于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转成更大的中枢或上涨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第三类买卖点就是告诉什么时候发生这种事情的,而在第二、三买卖点之间,都是中枢震荡,这时候,是不会有该级别的买卖点的,因此,如果参与其中的买卖,用的都是低级别的买卖点。
实际操作中,最干脆的做法,就是不参与中枢震荡,只在预先设定的买卖点上买卖。但对于大资金来说,或者对于有足够操作时间和熟练度的资金来说,中枢震荡当然是可以参与的,而且如果中枢级别足够,其产生的利润往往更大而且稳定。而在趋势的情况下,一般小级别的买卖点并一定要参与,但如果技术特别好或大资金,同样可以参与,这只是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加快成本变0或增加筹码的过程。当然,这种小级别的参与,就与该级别能容纳的资金量有关,这就涉及仓位调配控制的问题了,这问题以后再说。
54:一个具体走势的分析(2007…05…2401:37:31)
今天本不该说股票,连续两天都说股票也太浪费资源,不过回帖里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所以有必要回答一下。今天等着看足球,十分无聊,上网419,还不如把这帖子给写了,先贴出来,让等看球的先消耗点无聊的时间。
注意,看下面分析之前,不能太饿也不能太饱,不能太兴奋不能太不兴奋,否则一定晕。由于一般的图都没有这么复杂,所以看完之后千万别信心受到打击,而是应该信心百倍,知道只要精通本ID的理论,这么细微、古怪的图,都可以当下精确分析并指导操作,从而对本ID理论关于走势的绝对把握性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后面就是要多看图,多磨练的问题了。
如果概念不清,看到这样的图,基本都要晕头转向。好了,大家开始深呼吸,放松脑筋,别抽筋了。
 
这图有个条件,就是d1=g2,d2=g4。其实这条件有还是没有,并不影响分析,但有这些条件,就会增加分析的难度。这里,就从18。5元(设为g0)开始分析。
昨天刚好谈到,当你以某级别分析图形时,就先假设了次级别是线段。这图里,除了最后一个,其余每一个dngn、gndn+1都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所以都可以看成没有内部结构的线段。
我们就从g0开始,当下地进入图形中。显然,当下走到g1时,由于只有两段,所以不形成任何中枢,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分笔操作者,那么g1就构成一个第二类卖点了。当走势发展到d2时,一个1分钟级别的中枢就形成,区间是'd1,g1'。后面出现的线段,就要以该区间来决定是中枢震荡还是第三类买卖点。由于d1=g2,那么d2g2这段就属于'd1,g1'中枢的震荡。而到d3g3这段,显然已经不能触及'd1,g1',所以g3就是第三类卖点。当然,如果前面d1》g2,那g2就是第三类卖点了。
其实,由于d1=g2,所以当行情发展到d3,就可以当下地用结合律对走势进行多样性分析。这时候,有如下等式:
g0g3=(g0d1+d1g1+g1d2)+d2g2+g2d3=g0d1+(d1g1+g1d2+d2g2)+g2d3
括弧里的是中枢。在后一式子看来,该中枢就是'd1,g2',也就是一个价位,这时候,也并不影响前面关于g3就是第三类卖点的分析。而这种分解,比较符合一般的习惯,所以是可以采取的。
 显然,以MACD辅助判断,力度上,g1d2》g2d3》g3d4,相对来说,后者都是前者的盘整背驰。当然,在1分钟图上,这种背驰都没有什么操作意义,但如果是日线、甚至年线图上,就有了。
分解图形,有一个原则是必须知道的:两个同级别中枢之间必须有次级别的走势连接,例如,g0d4=g0d1+(d1g1+g1d2+d2g2)+(g2d3,+d3g3+g3d4)这样的分解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括弧中的两个同级别中枢之间没有次级别的连接。(注意,这与下面三次级别构成中枢的情况不同,那种情况下,是允许三个括弧相加而之间没有次级别,因为那是扩展成高一级别中枢的情况,和这里两个同级别的情况不同。)
当行情当下走到d4点时,根据上面的原则,无非有下面两种可能的分解:
g0d4=g0d1+(d1g1+g1d2+d2g2)+g2d3+d3g3+g3d4
=g0d1+d1g1+g1d2+(d2g2+g2d3+d3g3)+g3d4
d4g4是盘整背驰后的正常反弹,针对上面第一种分解,这只是第三类卖点后向一个新的同级中枢移动或形成更高级别中枢的一个中间状态,g4d5这段也是;针对第二种分解,由于g4=d2,所以d4g4是(d2g2+g2d3+d3g3)的中枢震荡,d5g5这段也是。
有人可能要问,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哪种分解?其实,哪一种都可以,但第一种,由于在中间状态中,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所以对短线操作指导不足,而第二种,由于是中枢震荡,操作起来就指导明确了,所以从方便操作的角度,就可以用第二种。这就是反复强调的分解多样性的好处,一般来说,对于具体操作,一定要选择当下有明确意义的分解,例如是中枢震荡的,或有第三类买卖点的,但一定要注意,所有的分解必须符合分解的原则,否则就乱套了。
对于第二种分解,d5g5这段属于中枢震荡,但对于第一种分解,d5g5这段就有了一个重大的意义。因为那种第三类卖点出现后的中间状态,在d5g5这段出现后就彻底消除了,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就给确定了。具体如下:
g0g5=g0d1+{(d1g1+g1d2+d2g2)+(g2d3+d3g3+g3d4)+(d4g4+g4d5+d5g5)}
三个小括弧里的1分钟中枢重叠构成了大括弧里的5分钟高一级别中枢。中枢的区间是'd2,g5',注意,这时候,就要把1分钟的走势当成线段,小括弧里的都是线段,高低点就是这线段的端点。这样一来,后面的走势就十分简单了,例如,g7就是一个第三类卖点(d7g7,其中2、3根K线有一个较大的回试,然后有5、6两个小十字星停在该区域,由此就知道这肯定构成1分钟中枢了,也就是内部可以画出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三段来,当然,具体的如果有1分钟以下图看就可以把握,特别对于级别大的图,这些时候都可以看小级别的图去确认,如果经验多的,一般看到这种情况,不用看小级别的都知道这么回事情。)
按照第二种分解,相应的5分钟中枢要到g6点才完成,这样g0g6=g0d1+d1g1+g1d2+{(d2g2+g2d3+d3g3)+(g3d4+d4g4+g4d5)+(d5g5+g5d6+d6g6)}
相应的5分钟中枢区间就是'd3,g5',在这种情况下,d7g7也是一个中枢震荡,但不构成第三类卖点,因为不符合条件。(为什么?本ID写了这么多,这么简单的问题,就当成作业请各位回答。)
注意,并不是说一定要形成该级别第三类卖点后才能大幅度下跌,完全可以用该级别以下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就突破中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只要足够长时间,该级别的这第三类卖点一定会出现的,当然,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这个卖点离中枢很远的位置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该卖点后一定继续向下。而上涨的情况相反,第三买点后一定继续向上,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600477在20070409日这个小级别的第三类买点,这买点离2月分的中枢很远了,但依然有效,而且还是在这么大监管的条件下,本ID的理论继续发挥作用,为什么?因为那些监管并没有破坏本ID理论成立的两个最基本的前提。还有的可以看600837在20070206的例子。至于暴跌的例子,现在很难找到,老一点的投资者应该都记得庄股跳水后,第一次反抽后再继续更大幅度下跌的例子,那就是第三类卖点。
必须注意,在这种大幅快速波动的情况下,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就足以值得介入。例如对一个周线中枢的突破,如果真要等周线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那就要一个日线级别的离开以及一个日线级别的反抽,这样要等到何年何月?因此,一个30分钟甚至5分钟的第三类买卖点都足以介入了。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种小级别的大幅突破必须和一般的中枢波动分开,这种情况一般伴随最猛烈快速的走势,成交量以及力度等都要相应配合。这种操作,如果理论把握不好,有一定风险,就是和一般的中枢震荡搞混了,因此理论不熟练的,还是先按最简单的来,例如对周线中枢的突破,就老老实实等周线的第三类买点。注意,卖点的情况,即使理论不熟练的,宁愿按小的来,因为宁愿卖早,决不卖晚。不过,对于大级别中枢来说,如果还要等到第三类卖点才卖,那反应已经极端迟钝了,那第一、二卖点去哪了?市场里可不能随地睡觉。
还有一种极端的例子,就是大幅度的中枢震荡,例如5分钟的中枢在10000元,最极端的,甚至可以次级别以下震荡到0。01元,又拉回来,即使连续跌停到0。01元,然后连续涨停到100000000元,再跌回来10000元,这也是5分钟的中枢震荡。当然,这么有病的例子也只能是理论中的,但由此可见本ID理论的涵盖面之广。所以中枢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