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127章

创业立志书籍-第127章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谁也变不了现;所以只好就这么〃强者恒强〃地唱下去;等到大家都围到餐桌前;基金才能
悄然而退;让中小散户们买单。这种手法早已经司空见惯。
遗憾的是;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即股市的问题已经集中暴露。过去;市场虽有问
题;但由于股票存量少、市场资金多;所以〃击鼓传花〃的游戏能够不间断地玩下去;诸多问题还
能够为发展所掩盖;现在则不同;专家学者们的反复争鸣;越争越明;让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
盲目进入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少;而股票扩容的速度却不容放缓;于是〃击鼓传花〃玩不下去了。
市场上现有的资金无力接过基金手里的筹码。于是;〃强者恒强〃的调子只好继续唱下去;而且
是以压倒的高调门唱下去;市场上只剩下一种声音。如果能把筹码抛出去;谁还有工夫唱歌呢?
经常听到广告说;〃据调查;中国人百分之多少缺少多少元素〃;想起来甚是困惑;过去吃饭
都定量的年月;都没觉得缺什么;现在吃饱了也吃好了;可孩子要补脑;妈妈要补血;奶奶要补
钙?但如果什么都不缺;东西卖给谁呢?
本来;强者恒强就是不符合辩证法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强者怎么会恒强呢?核心资
产、蓝筹股其概念本身也是动态的。当年的家电堪称蓝筹;如今已风光不再;今年的汽车、钢
铁、化工、能源是蓝筹;未来也还会有新的蓝筹概念。行业业绩如日中天的时候;价值已得到
了充分挖掘;后面也许就是下坡路了。
从股价的规律来看;总是从低位上涨;到高位掉头的;从理念来说;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
化的;科技股最具成长性和想象力;重组股最能够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蓝筹股收益最稳
定;可谓市场代有概念出;各领风骚一两年。没有什么概念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四季而
皆准。思维形成惯性的时候;可能也是概念发生变化的时候。
对成熟的投资者而言;股票只是〃物〃;既不是宝物;也不是弃物。如果在头脑中产生异化;
对股票事先有一个好恶;评判的标准就会有失客观;如同戴上有色眼镜看东西;肯定是不真实
的。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就要注意不为导向所动。不要把一些股票奉若神明;而把另一些股
票视为〃弃物〃。投资价值虽是判断上市公司的标准;却不是判断股票的标准。股票好不好;只
看它能不能上涨;能不能为我们赚来钞票。
最近的市场波动可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大有值得玩味之处。
市场已经连续下跌两年半;对于2000年即见顶的科技股来说;下跌已接近四年;股价则早
已跌到七八百点的位置。在这个价位上;大家转变观念抛弃低价股;得到的会不会是又一轮的
踏空呢?那不是〃在冬天砍树〃的行为么?
有了好恶情绪和惯性思维;就会过于执着;如果这种好恶情绪和惯性思维又是在评论导向
下形成的;可想而知;其结果更糟糕。
盈利为纲;选股为目;不执不着;无拘无束。
给散户的忠告
金盆洗手之后;彼得?林奇不再对共同基金的巨额资产负责;但仍是证券界的公众人物;《巴林》
杂志选股年会仍邀请他参加;鲁凯瑟的电视节目〃华尔街一周〃再次请他亮相;林奇还继承了
1989年出版《华尔街制胜术》(One Up on Wall Street)的传统;继续为投资者写作;先后出
版了《战胜华尔街》(Beating the Street)以及《学以致富》(Learn to Earn)等证券投资专
著。他扮演了一个证券市场不可多得的角色;向美国的个人投资者(所谓散户)提供职业经理人
的忠告。
要理解这些忠告;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历史背景:在美国;由于散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业余选股是一门日渐衰亡的艺术〃。20世纪80年代的大牛市加速了这个趋势。其原因之一正
是林奇本人所曾经经历的财经媒体使得华尔街一族成为明星。大部分投资者因此转而投
资于共同基金。同时;美国还是债券持有者的国度;大部分资本选择国库券与债券。对此;林奇
的回答是;一方面指出75%的共同基金其表现落后于大盘;另一方面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
代70年平均回报率的数据说明;专心持股有6:1的机会超过持有债券的收益;而股票投资年平
均收益率为11%;债券之类的收益率则不到其一半。
至于说到散户能否与机构同台竞争;林奇则认为;普通投资者与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其实
根本就不是在一个场地上比赛。专业投资者得遵守许多规矩;在林奇看来这些规矩足以致命;
比如限制股权比重的建仓比例、应对赎回可能的流动性比例等等。更重要的是基金之间相互
的竞争与排名。在林奇看来;个人投资者则自由得多:可以重仓持有少数几个股票;可以用空
闲的时间作点研究;可以在目标不明时干脆空仓等待时机;更不必与大势或邻居比投资收益。
因此;散户完全可以与基金一较高低。
林奇到底提出了哪些忠告?你一定不会想到;他〃首先想告诉读者的一条投资规则就是:再
也不要相信投资专家的任何建议〃!这对媒体大肆鼓吹〃林奇投资法〃也许是个讽刺;但我相信
林奇本人是真诚的。他因为做高尔夫球童而与证券业结缘;获得了第一次买股票的资金以及在
富达基金公司实习的机会;结果发现当时流行的有效市场假说与随机漫步假说互相矛盾、难以
令人信服。虽然他像大多数华尔街的专家一样接受了商学院的教育;但他偏爱文科;学习了历
史、心理学和政治;也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学、宗教学和古希腊哲学。他的结论是;股
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一个受过严格量化教育的人在投资时往往会有更大的不
利。买股票靠的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华尔街的专家在这方面并不比别人高明;尤其不能
相信他们热衷的对股票、股市乃至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
在林奇的〃25条金科玉律〃中;他按美国人喜欢的方式提出了格言式的忠告;这些忠告可
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于〃识〃;即投资者的智商;比如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公司的经营与股价
长期而言呈完全的相关性;永远不要投资于一个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不要投资于热
门行业里的热门公司;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开始盈利的时候再去投资;想要投资问题行业;
就去买那些该行业中有能力维持经营的公司;等待行业出现转机;等等、等等。
另一类则与〃胆〃有关;亦即投资者的情商;比如林奇认为炒股票赚钱的能力是:耐心、独立
精神、基本常识、对痛苦的忍耐力、坦率、超然、坚持不懈、头脑灵活;主动承认错误的精神
以及不受别人慌乱的影响;有能力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作出决定;能够抵抗得了你人性的
弱点。
有胆有识;才是一个合格的散户。因此;林奇认为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做股票;那些对公司调
查毫无兴趣的人;那些看到资产负债表就头晕的人;那些拿到年报只看图片的人不适合做股票。
每个人都有头脑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魄。林奇强调;出售股票只能因为这
个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恶化;股市大跌其实是买入股票的大好时机。他告诫投资者;没有人能
预测未来的利率、经济趋势和股票市场的走向。
在中国股市从散户时代走向基金时代的今天;重温彼得?林奇的忠告真是很有必要的。
又成穷人
从证券营业部出来,我看了看存折,不错,还有十块九毛钱,有零有整的。又成穷人了。
自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这个小家庭,我和媳妇就总是出现“又成穷人了”的感
觉。记得结婚不久,我媳妇在家庭经济宏观调控与具体指导方面牛刀小试,竟有了一个存折,
而且还有了8000块钱。那天当我得知自己已经有了8000块钱时乐得屁颠屁颠的,俨然有富
翁的感觉。
但是不久,一个高中时的朋友告诉我,当股民炒股可以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时,看着那
小子开着富康车,挂着大哥大,我和媳妇商量了好几夜。一个礼拜后,我们存折上的8000
块钱就进了股市。就是在那次,我媳妇说了那句“名言”:咱现在又成穷人了。
又成穷人了,这话说得多可笑,就像有了这8000块钱咱就不是穷人了似的。然后是股票
被套,为了解套,几个月后,我们把又积攒起来的5000块再次进股市。我媳妇又说了:咱又
成穷人了。
又成穷人了。存折上的数字像是个不愿长大的姑娘,你好不容易盼着她长了一点,可总
是为这为那迫不及待地送走她。从几百长到一千,从一千长到几千,就在你认为这回肯定突
破一万元大关时“刷”一下,没了。怪不得我媳妇总是感叹,唉,如今怎么当个“万元户”
还这么难?
但即使是被套,在我和媳妇的努力下,这个小小的家毕竟日渐丰盈。有一套60平方米的
房子,有全套的炊具,有可以播球赛的电视,有可以洗衣服的洗衣机,有书柜,有一台可以
随时记下自己心情和思考的电脑。还有一幅朋友从远方写来的书法挂在厅里,一张我和媳妇
的生活照挂在卧室———我背着她,笑得多么开心??
所以,我和媳妇深深懂得,又成穷人的感觉虽然不爽,但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就
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当存折上空了的时候,总有一个地方变得充足。一个家,就是这样一点
一滴堆砌起来的。
有一个空间,可以让你在里面穿着睡衣随意走动;有一个书柜,让你可以随意挑一本沉
浸其中;有一个健康的孩子,让你知道什么是“天使”;有一个愿意陪你度过一生的人并且这
个人正在陪你度过一生??和这些比起来,存折上数字的起起落落似乎不那么重要了。数字
长了,是为了这些;数字落了,更是为了这些。当然,我们家还有一笔留给女儿被套的股票,
我就做个长线收藏家吧。
又成穷人了。我媳妇仍旧把存折揣在包里。好日子在后头。我媳妇安慰我说,那存折上
面,不可能永远都是十块九毛钱。加油吧。
尼奥的选择
尽管在此之前,对影片《黑客帝国》的评论及解析早已铺天盖地,但我坚持认为,这部有史
以来最伟大的科幻片三部曲,其实讲述的主题就是一个:共生。
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创造出了人工智能(AI),然后诞生了机器人种族,具备了自我意
识的机器人开始反抗人类施加给它们的命运,而人类社会因此而抛弃了机器人,将其放逐到
人类的起源地。在这里机器人创造了另一个社会,它们称之为01城。凭借着高度的理性和秩
序,机器社会开始与人类社会竞争。在与机器社会的竞争中,人类社会节节败退,最终爆发
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大战。为了挽回败局,人类决定遮蔽整个天空,因为机器人是靠太阳
能供电,没有了太阳光机器人也就没有了能源,人类彻底破坏了天空,整个地球笼罩在无边
的黑暗之中。从此,地表不再有植物、不再有生物,地球表明都处都是寒冷的世界(而人类
想活下来就需要热度,所以人类居住在靠近地心的地方),但还是机器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被人类彻底破坏了天空,没有阳光的地球,无法再为机器人提供能
量,和人类一样,机器也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要想存在下去,机器人只能依靠人体产生的生
物能。机器对人类说:“交出你们的身体,我们则为你们提供一个完美的世界”。于是母体
(matrix)产生。机器人把战争中幸存的人类都放置在特殊的容器中,在人身上加入很多插
头以提取电能。但是,人是有思想的,人只要活着思想就会存在。所以在人的脑后还有一个
插头,机器人利用这个插头,让人类的思想进入它们编造出了虚拟的世界matrix,这样人类
就意识不到自己被圈养在容器中,而是以为自己还是活在1999年。于是共生关系形成———
人类提供能量,机器提供人类思想的载体,新的世界诞生了。也有为数不多的人没有接受机
器为他们提供的虚拟世界,他们在接近地心的位置建造起了锡安(Zion),并试图摧毁母体,
解放被禁锢圈养的其他人类,回到真实世界。他们找到了尼奥(Neo),一个能将人类拯救出
虚拟社会的救世主。《黑客帝国》三部曲中,第一部讲述的是诞生,尼奥释放了自己的心灵,
成了将人类救出虚拟世界的救世主。第二部讲述生活,这个救世主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探讨起预言和选择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部讲述死亡和新的开端,在救
世主代表的人类和先知代表的机器共同努力下,战胜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还给人类和机器
一个阴阳共生的和平。而事实上,尼奥也是一个程序,他和病毒史密斯本是一体,缺了任何
一方都将是对整个世界的摧残和生灵的涂炭。没有尼奥,机器的霸权将大行其道,没有史密
斯,人类将尽一切可能战胜机器,他们本来就是互相牵制的一体,所以最后必须是二者合一,
湮灭也好,混合也好,最后尼奥活不活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他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和平共
生时代。
把股市看作一个母体———电子化的市场本身也是虚拟的———情况会是怎样?曾经有
人提出过“股市千点论”和推倒重来的说法,正如锡安里的人类,试图推毁母体,解放被禁
锢圈养的其他人类,回到真实世界一样。但问题是,母体必须存在,否则人类与机器就失去
共生的基础,世界将会毁灭,而股市也不能推倒重来,因为人们的投资行为和上市公司的融
资行为这种共生关系,必须依靠股市的存在。最近一段时间大盘重新恢复了上涨的活力,而
上涨的主要力量来自于非“核心资产”的边缘个股,它们在进行着超跌反弹(投机的理念)。
按照理性的“股市千点论”观点和同样理性的证券投资基金的观点(投资的理念),这些股票
并不应该上涨,它们应该被推倒。但事实上,投资和投资的理念,正如尼奥和史密斯,本来
就是一体的,两种理念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造就市场的繁荣。在经历了“股市千
点论”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中国股市正在重新回到共生时代。
从众行为背后的心理学
尽管开车不系安全带发生意外而死亡的机率远高于飞机失事丧生的机率。但“9。11”后,一
些在高楼大厦上班的美国人却认真地考虑起要买一个降落伞,而不会在开车时系好安全带
如果基金经理逆流而动,一旦他失败了,通常被视为能力不够。但是如果他的行为与大
多数人一致,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受到过分责备
9…11事件后,很多人都认为搭乘飞机是很危险的,并尽可能地不乘坐飞机。此一现象可
由事件发生后全球各大航空公司载客量巨幅下跌获得证明。但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搭乘
飞机发生危险的机率,在事件发生前与事件发生后,并无太大的差别。
驾驶汽车不系安全带发生意外而死亡的机率远高于飞机失事丧生的机率。仅美国一年因
为车祸死亡的人数就高达四万人,但是至今仍有一些美国人开车不系安全带。反倒一些在高
楼大厦上班的美国人,在9…11事件后认真地考虑起要买一个降落伞。尽管使用到降落伞的机
率仅千万分之一甚至是亿分之一,而车祸丧生的机率可能是千分之一。但人们会为了千万分
之一发生的机率考虑买降落伞,而不会为了千分之一的机率系好安全带。
这种现象似乎不可思议。但社会心理学则认为以上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