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290章

创业立志书籍-第290章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演变一场战争。教科书上讲“只有日本走军国主义路线”,实际上,当时的世界各国不是
都在走军国主义路线吗?我认为日本的学校忽略了对当时世界上众多情形的分析。
对于东条英机,日本国民也是习惯称之为战犯。要知道,将东条英机和他的六名幕僚定
为战犯的并不是日本法庭。按照迄今通用的国际法,没有战胜国在敌国投降后还追究其战争
责任的先例。无论是日清﹑日朝战争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都没有裁定战败国政府的
责任。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克阿瑟视东条首相为希特勒,并将其定罪。确实,作
为发动战争的责任者,他应该受到指责。但是,即使要追究他的责任,也应该由日本的法庭
来裁定。在极东审判中,作为法官之一的印度代表帕鲁就批评这次审判为国际法上的越权行
为,是非法的,并反对麦克阿瑟的傀儡法官做出的判决。
日本没有对上述的事实进行认定就在书中宣扬美国主张的所谓正义。让人们认识到战争
是一种恶行和传达一个事实是有区别的。如果结论正确,即使在裁定的过程中出现事实不清
楚的情况也说得过去。
战后三十年,日本遭遇石油危机时,突然有了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因为英美两国要切断
我们的石油供给线,我们为了国家存亡,才加入那次太平洋战争的。”这种辩解已经为时已晚。
日本的和平和繁荣是依存于海外供给的石油资源上。这一点一定要尽早教给学生,并且传达
给民众。如果这样做了,我们的人民就会培养出和现在不同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以及对
国家安全和防卫的意识。
俗话说,胜者为王。按这个说法,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取得胜利,只要胜利了就是正义
的。这就是盘踞在日本人心中的“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在作祟。我们用日美间的贸易均衡
问题来举例,当美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日本施加压力:“开放你们的电力公司!”日本就会
惊慌失措地先行自我保护。这就充分表现出了日本人心理的弱点。虽然说先下手为强,但如
果措施不当,日本人就会失去自主性。
这种脆弱的自主性和日本人历史性的欠缺不无关系。“你来自何处,就归往何处。现在,
还有谁挡着你的路吗?”这是《塔木德经》上的一句话,如果日本人能够理解它,并不断地
磨练自己,就能进一步加强对自己的认识吧。

对历史的责任

日本人对历史意识的欠缺表现在他们特有的“依赖性”上。日本人一旦依赖了家﹑公司
﹑派系或者学派这样的团体,就组成了没有创造﹑没有方向和没有决心的生活集团。这是一
种没有自主性的组织,结果是大多数的日本人只能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犹太人没有依赖的习惯。犹太人自亚伯拉罕时代以来,就一直背负着真正意义上流离失
所的苦难。自从上帝许诺给亚伯拉罕迦南的土地以来,已经过了四千年了吧。这个许诺可能
永远也不能完全实现。最近的以色列建国只是为实现这个许诺而进行的众多尝试之一。特别
是经过近两千年的流离生活,犹太人事实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了。
犹太人手中拥有的是历史,人和历史的交锋和个人对历史的责任感。犹太人是在依赖历
史和创造历史中走过来的。所谓依赖历史,是说他们相信历史后面有上帝的意志,为了不辱
没创造历史的先人的名誉而心存进取之心。犹太教育家曾说:“我们在先人的精神和文化遗产
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如果亚伯拉罕和摩西能看到我们这一代,我们一定能够让他
们感到我们的生存方式和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
创造不是单纯的模仿。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就要纵观整个社会,整个生活环境,考虑
有什么不足,还需要什么,为了这个目的还要创造出什么事物来。犹太人中天才众多,是因
为他们比一般人更早地采取行动,挖掘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需要,向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世界
进行挑战。挑战一切可能性是哥伦布和爱因斯坦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对历史的责任,不是保
守的传统主义,而是对未知的开拓。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一听到爱因斯坦这个名字,我们就会敬畏他的伟大而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但是,犹太人
对爱因斯坦也好,耶稣基督或是摩西也好,都不认为他们是什么特别的人物。因为,他们就
是犹太人的同胞。对他们的伟业当然有尊敬之情,但没有将其神话。这是一种对于伟人最朴
素﹑最真挚的态度:他是人,我也是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犹太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我们
这些惶恐的日本人,应该采取更为放松的态度,评价一下自己的能力,思考一下对于自己,
“可能性”是什么。
在与犹太人常年交往的过程中,我从没有在人面前诚惶诚恐。对方无论是总统还是首相,
我都认为他们只是某一方面的权威,其它方面和我们普通人一模一样。当然,我可以和他们
对话,并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在拉比们的研讨会上,发言都是从年少的开始,最后才是年老的。如果不这样,年少者
在作为权威的年老者面前就会有所顾虑,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权威作风是交流的障碍。
在以色列,上至军队下至普通老百姓,人们都不用敬语,而是直呼其名或用昵称。最初
我也感到十分吃惊,不过想想,如果有人喊自己的昵称,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但是,在
国会或是法庭上,人们一定是用敬语来互相称呼。
中学或是大学学生称呼老师的时候,也应该用敬语。我在犹太大学上学的时候,不知道
有这么一回事。有一次,我在教室里直呼教授的名字“阿哈罗!”,结果当众出丑。在学校里
用某某教授或是某某博士这样的称呼是学生对老师应有的礼仪。也有一些教授喜欢用昵称来
称呼自己的学生,这是老师对学生关爱与尊重的表现,对于整天用敬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莫
大的鼓励。
教师或是长辈不以权威自居是因为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学海无涯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塔
木德经》比作大海,那么隐藏在海底的所有的珍珠光靠一个人是捡不完的。《圣经》也是如此,
它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真正意义也不能一蹴而就地研究出来。当然,艺术与自然科学也是如此,
能从中找到真理的人没有几个。普通人都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参加“寻宝”的比赛,关键在于
你有没有发现宝藏(真理)所需要的深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犹太人使用《PaRDeS》法则来排除大脑中先入为主的观念。根据《圣经》的解释方法可
以做如下定义:“Pshat”是文字的意义,“Remez”是伦理,“Drash”是演绎,“Sod”是神秘,
而PaRDeS就是取这几个词的首字母。
《PaRDeS》法则告诉人们将一件事情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立体地思考其中所隐
含的意思。PaRDeS还有伊甸园的意思。根据传说,在伊甸园的中央生长着智慧之树和长生不
老之树。在伊甸园的入口处有人头兽身的看守,不住地挥动着一把利剑。所以,你如果想进
去,就不能一味向前冲,必需从Pshat﹑Remez﹑Drash和Sod四个方位一起进攻才能取得胜
利。
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能领悟到PaRDeS意义,但犹太人正是通过它培养了多角度思考问
题的能力。在青少年里面,如果有人具备了智慧,他一定会愿意去领悟PaRDeS的意义。
希伯来语中的hinukh最初是服务和奉献的意思。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对上帝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我们可以把“上帝”想象成宇宙
或者是永恒的价值。无论是艺术﹑文学还是科学,所有不朽的东西从根本上都是从上帝那里
诞生出来的。总之,犹太人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超越自身利益,能够将自己完全奉
献的人。
2﹑有时,根据民族和社会的需要,还要培养大批舍生取义的人。战后的日本人对“为民
族牺牲”这个主题的态度有些变味了。而对于犹太人,民族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历
史和个人与永恒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了普遍的超越精神,个人就失去了存
在的意义。
犹太人明白个体属于民族和历史的,所以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作为犹太人的同一性。有
时,他们会毫不忧郁地牺牲自己来保全自己所属的团体。犹太人的历史就是殉教和牺牲的历
史。犹太人深知自己的生活就是先人的牺牲换来的。
犹太教的中心命题就是KiddushHashem;即让上帝的名字更圣洁。这就意味着殉教,为了
超越一切的永恒的价值,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及其它一切。KiddushHashem就是犹太人的精神
支柱。即使是那些整天宣扬无神论,不信仰宗教的人在谈到KiddushHashem这个话题的时候,
都会郑重地予以肯定。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那种愿意追求终极与永恒的意识。这
种意识将全世界的犹太人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再建以色列国的有力支柱。
爱因斯坦也好,卓别林也好,他们都是尝尽了作为天才的孤独和痛苦。但是,他们在打
破孤独,拒绝绝望,进行自我否定这点上是相通的。
这些众多的天才对于全体的犹太人来说只是冰山一角。培育天才的犹太教育的秘密就是:
社会全体都铭记追求永恒的价值。为此,要肯于勇敢地否定自己。

做事和做学问

下面我们看一下“教育就是奉献”这层意思。按照字面来理解,“奉献”就是父母将自己
的孩子奉献给社会,就是给予孩子们自由。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称不上教育
了。为此,犹太人严格杜绝培养依赖书本和依赖他人的人。
根据《塔木德经》,在让孩子学习知识之前,父母有义务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做事的基
本知识。一个连做饭都不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撒曼以色三世曾经说:“没有比既能做
事又能做学问更好的了。没有劳动的学问结不出果实,相反可能导致罪恶。”单纯拥有知识的
人们会对自己过分自信,最终导致自身的毁灭。
认为知识比实践重要的人们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但是根基很浅,风一吹就会倒
下。认为实践重于知识的人,和前种情形相比,根须充分扩张,即使是大风吹来也纹丝不动。
对实践毫无用处的知识是空洞无物的,就像被风吹走的碎屑一样。
要懂得怎样做事,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所以,很多犹太学生在很早就开始打工。有的在
蔬菜店门口招揽生意,有的在印刷厂里干杂活。有些立志当老师的高中生会在夏天做中小学
生夏令营的领队。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学会自己赚钱,不在经济上独立是不行的。如
果一直由家人或是朋友实施经济上帮助,要实现真正的独立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能得到别人
的帮助虽然好,但一定要知道人不是靠别人来生活的。
有一个叫来姆的犹太人,是一个拥有别墅的大富豪。在他十六岁去英国留学之际,只从
父亲那里拿到一百英镑的学费。他父亲还说:“留学回来后,把这一百英镑还给我。”他怀揣
着这一百英镑到了伦敦,很快想出很多赚钱的好点子。后来,他用自己赚的钱缴纳了学费,
并在四年后从伦敦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当然,他还上了父亲给的一百英镑。
光有学问是不能生存的。所以,我们要放开手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独立生存。这种自由正
是犹太人给自己孩子们的最好礼物。犹太人的孩子就是在对生活不断体验的基础上,找到自
己一生的方向的。相反,日本学生在对法律﹑经济或是法国文学﹑德国文学等一点没有接触
的情况下就报考大学的法律﹑经济专业和其它文科专业。这是日本学生和犹太学生很大的不
同。
有的犹太学生在大学预科攻读心理学,大学时就把专业改成了法律,最后当了律师。也
有的本来在哲学系学习,突然转到了医学院学习医学。像这样转换专业的情形各种各样,而
且在犹太学生中极为常见。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因为他们相信,只
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至于在选择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如以前的专业)也
帮助他们扩大了视野和丰富了体验。

永远地探求和学习

佛教将“彼岸”解释为烦恼和无常消失后的极乐净土。在基督教里,天国就是天使和圣
徒们对上帝的孩子基督赞美和做礼拜的场所。按《古兰经》的记载,在伊斯兰教里,按教法
正确行事的人死后,可以受到阿拉的恩惠,被允许在天界和圣洁的天女共枕七次。所有的宗
教都认为来世是一个极乐世界。
但是根据犹太教,在天国里上,帝自己也以弥赛亚为中心,和其他圣贤一起学习。犹太
人的天性可能就是这种永无止境地探求和学习精神吧。
最后,和大家一起来看几个犹太人在教育方面的格言
*得到老师教诲,可以消疑解惑。自己臆测,只能止步不前
*学生不要羞于提问,老师解惑要有耐心
*学生学习有四种情形:会得快,忘得快;会地慢,忘得慢;会得快,忘得慢;会得慢,
忘得快。
*聆听贤人之言者有四种情形:海绵型——全部吸收;漏斗型——听到后很快忘记;过滤
器型——流走的是葡萄酒,留下的是渣滓;筛子型——筛去粗大的沙粒,留下干净的粉。
***************
*平等与自治的犹太社会
***************
对于欧美人来说,协商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如果自己正确,又不能协商,他们会
通过实力来一决胜负。这种实力应该和简单的暴力区别开来。这种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原形就
是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象征正义的自由女神像。她右手持天平,左手持剑,是这种精神的最
好诠释。

西方的历史

否定个体,整体就不复存在;
否定整体,个体便无意义。
——犹太格言
近代欧洲的民主主义是以古罗马的民主主义为模本建立起来的。刚开始时,它只被一小
部分自由主义市
民接受,后来才在上面慢慢建立了繁荣国家间的同盟。
但是,这种自由主义式的生存方式很快就被北方的军事力量扼杀。一直到亚历山大实现
了对东方和地中海世界的霸权,民主主义再也没有在希腊出现过。谋取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
取代了民主主义,希腊人自己也臣服于后来兴起的罗马帝国之下。到了近代,在欧洲世界里,
到自由主义思潮再次涌动,人们的自由和平等已经有两千年没有得到承认了。当政策的决定
权掌握在少数王侯贵族手里的时候,人们实际上就是他们半个奴隶。这样说来,西方的历史
其实就是由当权者们进行专制和暴行的历史,所以,当权者的意志就是法律,所谓“正义的
行为”就是“实现他们的意志”。

欧美人眼中的正义

我在纽约学习犹太思想的时候,在附近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法的日本留学生告诉了
我以下的事情。
在研究生院的研讨会上,作为主持的教授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围绕着某一个问题,当事
者双方意见对立,无论如何也达不成共识。即使A说的正确,但B还是寸步不让,就是说他
们已经陷入了类似平行结构的争论之中,永远也没有交汇点。如果大家是A,有什么解决办
法?”
被邀请到场的日本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即使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