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309章

创业立志书籍-第309章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投资者每天都要紧盯着电脑看行情的报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看到的市场分析、评论
的文章,因为他们明白假如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就可能失去一次绝好的发财机会。
因此,他们整天都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紧张地研究和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回家之后,还
在不停地思考和预测未来的变化。仅在办公室里,他们每周都至少工作80个小时以上,然而,
每每事与愿违,他们的投资大多都以亏本告终。
与此同时,著名的金融家摩根也在这条街上,不过他与众多的投资者不同。人们看到他
大多数时间或者是在休假,或者是娱乐,他每周的工作不到30小时。人们大为不解,就问他
为何如此轻松却赚到了那么多的钱。他回答说:“那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认
真思考,才能更加清晰地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
个细节所左右,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被市场给愚弄了。”
摩根赚钱的轻松,是很值得人们思考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味艰苦地工作,往
往看不清市场的本来面目,被市场所愚弄,当然赚不到钱了。而摩根在玩乐中,超然于纷繁
复杂的市场之外,他能够极为冷静地判断目前的市场走势,透过光怪陆离的表面看清楚目前
的问题所在,这才是摩根的过人之处。拼命地工作,盲目地跟随,结果肯定是输得一塌糊涂。
犹太著名的企业家吉威特,他经营多处餐馆、又承包了大量的工程,还创办报纸,他一
个人是怎样兼顾这些的呢?
原来,对于报社的经营,他完全委托给负责者,自己并不亲身参与,但是业绩却丝毫不
放松,他让责任者们定期向自己汇报最近的业绩情况,如果情况不好,就让他们拿出解决的
方案,他只看最后的结果就可以了。
对于建筑工程也是一样,他向工程的负责人指示:只要不发生错误,他从不干涉。他认
为对经营者来说,这是一种应该遵循的原则:只指出做法,然后把一切托付给实际负责人,
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样才能使得各种事业皆能顺利发展。
这就是吉威特的过人之处,也是经营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有些事情何必自己去干呢,你只需要干自己必须去干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交给别人去
干好了。一个人倘若事必躬亲,不论其才干多么高超,也难以兼顾。”洛克菲勒说,“我永远
信奉干活越少,赚钱越多。我只去做那些需要自己认真思考的事情,这才是你的任务。”
厚利赚大钱
薄利多销就是往自己的脖子上套枷锁,厚利经销才能长盛不衰。
——《塔木德》
“薄利多销”是很多国家商界牢不可破的商业法则。但是犹太人却相反,他们的口号是
“厚利才能赚钱”,结果,他们比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赚取了更多的财富。
在犹太人的公司里,老板经常递给自己的员工厚厚的一摞资料,对他说:“请用我们的资
料去说服消费者吧,我们的商品是最好的,你一定会成功的。”假如你看看他们资料下方的价
格,你会大吃一惊:“这么贵,谁买?”但是,犹太老板会很有信心地对你说出很多道理,说
高价出售是何等的正确,并且给你举出无数的例子让你相信。于是,各种各样的印刷精美的
统计资料,小手册、卡片就飞到各地的经营者的办公室里,他们办公室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
犹太人寄来的各种资料。
事实上,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喜欢贵的东西,即使明明知道它的实际价格。我们来看
下面的例子。
在某个鸡尾酒会上,犹太人斯赛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
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0美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
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斯赛特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但出价第二高
的人,虽无法获得千元大钞,仍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斯赛特。
这个别开生面的“以钱买钱”的拍卖会,立刻吸引了大家的兴趣。开始时,“100美元”、
“150美元”、“200美元”的竞价声此起彼伏,到价码抬高到“500美元”时,步调缓和了下
来,只剩下三、四个在竞价。最后只剩下汤姆和彼得在那里相持不下。
当彼得喊出“950美元”时,斯赛特弹一弹他手上的千元大钞,暧昧地看着汤姆,汤姆
似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1 050美元!”这时会场里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斯赛特转而得
意地看着彼得,等待他加价或者退出,彼得咬一咬牙说:“2050美元!”人群里起了更大的骚
动,汤姆摆一摆手,喝口鸡尾酒,表示退出这个“疯狂的拍卖会”,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结果,
彼得付出“2 050美元”,买到那张“1 000美元”钞票,而汤姆则平白付出了“1 050美元”。
两人“平分秋色”,各自损失的“1 050美元”都纳入了犹太人的荷包。
这只是犹太人把一张千元钞票卖两倍的小游戏,在商场上他们更是把东西卖到十倍、百
倍、甚至千倍。犹太人认为:压低价格,说明你对自己的商品没有信心。即使是一张1美元
的钞票,犹太人也可以卖到2美元,甚至是10美元。“决不要廉价出售我们的商品”这是犹
太人的信条。
为什么当其他的商家表示“要把降价进行到底”的时候,犹太人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他们说,同行之间开展薄利战争,总是把自己的价格定得比别的同行低一些,这样大家互相
压低价格,那么商品的利润在哪里呢?薄利虽然多销了一些,但是市场的容量就是那么一点,
大量廉价商品进入市场,最后市场也饱和了,无法容纳更多的商品,那以后生产出来的商品
怎么办呢?而且微薄的利润,厂商怎么能够维持长久的经营呢?薄利竞争的结果就是,厂家
可能大批地倒闭掉,并且,大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
对于这样的营销策略,犹太人认为这是下等的。因为薄利以后的效果就是卖3件商品所
得的利润只是1件商品的利润,这样不是事倍功半吗?上策是经营出售1件商品,应得1件
商品的利润,甚至是两三件的利润,这样可以节省出各种经营费用,还可以保持市场的稳定
性,并可以很快按高价卖出另外两件商品。
“薄利就是把绳索往自己的脖子上套,是大家在比赛自杀,这是死亡的大竞争。”犹太人
大声疾呼,“这是愚蠢之极的行为。”
因此,犹太人坚决不做薄利多销的买卖,他们做的是厚利适销的生意。在行业的选择上,
他们也颇为精明:选择那些昂贵的消费品来经营。因此,世界上经营珠宝、钻石等行业的,
犹太人居多。看看犹太人发展的领域吧:金融证券、信贷投资、媒体报纸??这些无一不是
厚利乃至暴利的行业。
犹太人有3家最出色的银行,莱曼公司是其中之一,许多人相信它是利润最高的银行,
他们的利润高达40%甚至一倍。莱曼家族的先人所信奉的基本原则是:“一便士买进,从中赚
上一分利。”这也是犹太商业的箴言。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层次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已经改变,昔日一
味强调价格低廉不过是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的反映,现在“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已经成
为主流意识。一味地低价,你的商品就是“地摊”,难上档次,与名品、精品无缘,大家对你
的商品的印象一旦定型,以后再想改变就是极为困难的了。
犹太商人的高价厚利策略,表面上是从富有者着眼,事实上是一种巧妙的生意经。讲究
身份、崇尚富有的心理比比皆是,在富有阶层流行的东西,很快就会在中下层社会流行起来。
据犹太人统计分析,在富有阶层流行的商品,一般在两年左右时间就会在中下层社会流行开
来。道理很简单,介于富有阶层与下层社会之间的中等收入人士,他们总想进入富有阶层,
由于心理的驱使,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或出于面子的原因,总要向富有者看齐,因此,他们
也购买时髦的高贵新品。而下层社会的人士,往往力不从心,价格昂贵的产品消费不起,但
崇尚富有的心理作用总会驱使一些爱慕富贵的人行动,他们会不惜代价而购买。这样的连锁
反应,会使昂贵的商品也成为社会流行品,如金银珠宝首饰现在不是已成为各阶层妇女的宠
物了吗?彩电、音响等原来被认为是昂贵的商品,现在也进入了平民百姓家庭;小轿车也成
为了大众的必需品。可见,犹太商人的“厚利适销”策略是盯着全社会大市场的。
利益,让对方为自己着想
暂时地放弃一些利益,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
——《塔木德》
犹太人尊奉一种“使彼知己”的经商哲学,其主要目的,还在于让对方为自己的利益着
想,这种精明的处世方式,能最有力地调动对方的思想。
耶路撒冷的一个犹太商人拉莫斯外出旅行,途中病倒在旅馆里,当他知道自己的病已经
没有希望时,便将后事托给了旅馆主人,并请求他说:
“我快要死了,如果有知道我死而从耶路撒冷赶来的人,就请把我的这些东西转交给他。
但是,不要告诉他我在哪家旅馆。”
说完,拉莫斯就死了,旅馆主人按照犹太人的礼仪埋葬了他,同时向镇上的人发表拉莫
斯的死讯和遗言,让大家遵守拉莫斯的遗言即不要将他住的旅馆告诉来找他的人。
拉莫斯的儿子在耶路撒冷听到父亲的死讯后,立刻赶到父亲死亡的那个城镇。他不知道
父亲死在哪一家旅馆里,也没有人愿意告诉他,所以,他只好自己寻找。
这时,刚好有个卖柴人挑着一担木柴经过,拉莫斯的儿子便叫住卖柴人,买下木柴后,
吩咐卖柴人直接送他到拉莫斯死的那家旅馆去。
然后,他便尾随着卖柴人,来到了那家旅馆。
旅馆主人对卖柴人说:“我没有买你的木柴啊?”
卖柴人回答说:“不,我身后的那个人买下了这木柴,他要我送到这里来。”
通过一笔木柴交易,拉莫斯的儿子把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成交的条件,让卖柴人为了自己
的利益,帮助他解决了难题。从根本上来说,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尤其是拉莫斯
的儿子同卖柴人和旅馆主人这样非亲非故的关系中。其他考虑包括道德考虑也是需要的,但
真能击中要害,调动对方的惟有利益。
利益是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敌人,只有永恒的利
益。利益永远让人替你着想,哈默就很清楚如何利用利益来挣钱。
哈默一生中有过很多合作伙伴,很多人都争着与他合作做生意。可是在这种有利的情况
下,哈默还是给合作伙伴很优厚的条件。哈默和任何一个合作伙伴的利润分成都是四六分成,
哈默四成,别人六成。
许多人不明白,哈默的一个朋友问他,“既然有这么多人和你合作,你拿六成也不过分?
不行,也可以五五分成呀!”
哈默笑着回答道:“我拿六成,没有多少人会和我合作;但我拿四成,几乎所有的人抢着
与我合作。单个看,我似乎吃亏了。但是,总体上看,我获得了多少个‘四成’啊!”
是啊,犹太人就是这么聪明。每个人都想得到利益,但是没有想过利益本身就能让人获
利。只有他人的利益同你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的时候,他人才可以像为他自己谋利或避害
一样,为你着想,因为这一着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努力,可以同时带来其自身利害的相应变
动。所以,与人相处或调动对方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人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不计后果而为他人付出所有一切的人是最可贵的。这是犹太人判断和衡量一个人的重要
标准。犹太人把善行看作最重要的财富。财富是为了行善,很多犹太人就是这样的。
《塔木德》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男人黑夜外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路上看到对面来了一个打灯笼的犹太人,走近
一看,却是一个瞎子,这个人就问这位犹太盲人:
“你提着灯却看不见东西,为什么还要这样多此一举呢?”
犹太盲人说:“我提灯而行,是要你们看见我。”
犹太人实在是太聪明了,一个人独自走在一条路上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对于瞎子
来说,在漆黑的夜晚行走,和白天走路是一样的。自己摔倒的可能性,远小于被别人撞倒的
可能性。而平时靠眼睛走路的人,一旦走在漆黑的路上,很容易因为看不清路而将别人撞倒。
为此,瞎子亮起了灯笼,以便让每个相遇者都能看清自己,并避免让对方撞倒自己。
这种转换思路的智慧是犹太人从2 000多年的流散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犹太人作为一个
弱小的民族,为了能够保护自己,只有靠“瞎子打灯笼”这种办法让统治者看到自己对他们
的价值,从而“利用”自己求得生存,这样的行为看似多此一举,实际上却蕴涵着很大的智
慧。
但是,夜行中不乏强取豪夺之徒,他们不满足于瞎子打灯笼所提供的那一段路的灯光,
常常抢走灯笼,甚至把瞎子杀掉。然而,犹太人依然以“瞎子打灯笼”般的执着慢慢往前走,
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园,足以证明“瞎子打灯笼”所体现出来的睿智。
让利益出面比空口说教有力量得多。在犹太商业文化中,犹太人也同样将这种“瞎子点
灯”及让对方为自己着想的哲学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为他们非常地清楚与人方便就
是与己方便的道理。
女人和嘴巴
做生意永远只抓两件事情:女人和嘴巴。
——《塔木德》
女人是金钱的实际拥有者,有一个说法: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吃饭,两人都掏钱,说明
他们是朋友关系;男方掏钱,说明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说明是夫妻关系。可是无论他们
是什么关系。金钱总是围绕着女人在花,这是人类永远通行的社会规则。
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但女人却是男人的中心。男人总是围绕着女人转,男人想尽办
法讨得女人的欢心。男人一旦结了婚,女人就成了男人永久的资金保险库,男人说女人成为
家里的“财政部长”。男人很感慨:男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不停地大把大把地赚钱,女人就是大
把大把地花男人赚来的钱。
男人们很委屈,我们总是什么东西能用就行,什么东西能凑合就凑合了,可是女人呢,
为了把自己弄得漂亮一点,简直是不顾一切:她们素手一挥,就可以花掉男人辛苦半天挣来
的钱。商人们也这样总结:男人是赚钱的人,再赚他们的钱是很难的;而女人是花钱的人,
赚她们的钱就容易多了。男人喜欢把自己的女人打扮得美丽动人,女人说,自己美丽得胜过
别人也是男人脸上的光彩。男人有赚钱的义务,女人有花钱的权利。
犹太人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了,这个世界上是男人赚钱,女人用男人赚的钱养家。钱虽然
是男人赚的,但开支权却掌握在女人手里。所以,如果想赚钱,就必须先赚取女人手里的钱,
相反,如果经商者想掏空男人兜里的钱,拼命瞄准男人,这笔生意就注定会失败。因此,做
生意一定要掌握这一点,即只有打动女人的心,才能使生意成功。做生意时,让女人掏腰包,
远比让男人掏腰包机会要大得多。很多犹太商人就是以女性为对象的。
看看满大街经营的各种商品吧,琳琅满目的钻石、戒指、各种各样的女式服装、女人的
别针、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