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七诫-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的流程再造是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
5.在作业的过程中缺少好的方法
以咨询公司为例,通常我们遇到的公司在作业的时候会组建一个项目小组,然后把工作进行分解,每人负责一摊活儿,然后进行汇总。这种作业方式没有把作业人员的能力形成合力,却分散了作业人员的实力。再就是作业的时候每次都是从头去做,没有形成自己的作业工具模板。遇到有这样问题的企业我们一般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利用大家的智慧先确定思路上原则性的问题,保证大家努力的方向不会错。方向比距离和速度更重要。二是在作业的过程中注意积累,建立自己的作业工具模板。比如企业要在某地招商,如果有标准的招商手册和程序文件,不用兴师动众就可以把事情办了。反之如果每次都从头开始制定就麻烦了,无形中大大降低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正如同样是爬山,如果先坐索道到半山腰,然后再往上爬,肯定比从山脚下开始爬的人早到山顶。
6.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没人监督,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前者是只要做了,做得好与坏没人管。或者是有些事没有明确规定该由哪些部门去做,职责不明确,所以无法考核。常见的如企业中的管理真空或者管理重叠问题,这常会导致出事情无人负责的情形。后者是监督或考核的机制不合理。1997年,美国安然公司为了保证员工不断进步,采用了一套绩效评估程序:对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横向比较,按绩效将员工分为5个等级,这些级别将决定员工的奖金和命运。但是,事与愿违,这套系统实际上形成了个体重于团队的现象。有位老员工说: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和某人是竞争对手的话,我为什么要去帮他呢?到后来,这种压力拉动型的绩效评估机制也就逐步转化为一种拉帮结派的官僚系统。有些经理开始捏造问题,篡改记录,赶走那些自己看不顺眼的员工,最后公司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使员工保持最高的工作效率
员工的效率就是领导者的成绩,激发员工的执行力,使员工保持高的工作效率,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
但是,许多主管常有一个错误的假设: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主管们惟一能够掌握的,或许就是自己的时间表(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办法控制)。很多主管为了控制下属,只让员工做他能够控制的事情,以达到“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目的,这样的确可以不出什么差错。但是,这样一来,主管自己就会很辛苦、很累;而下属们则不再有自主性和积极性。
高明的领导者知道,下属既是自己的“爪牙”,也是自己的“心腹”。换句话说,下属分担自己简单的工作,同时也发挥他们的智慧,为自己排忧解难。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下属发挥全部的潜力,比尔·盖茨总结的下面几点经验和建议是值得借鉴的:
1.告诉下属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很多主管不直接告诉下属自己的期望,却希望下属能够理解,甚至以为下属已经理解。要知道,即使再聪明的下属,也不可能知道你所有的期望,除非你明确地告诉他们。因此,提高下属工作效率的首要原则就是:告诉他们明确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要求,防止下属出现花费宝贵资源而工作南辕北辙的方向性错误。
2.提供必需的资源
某人曾经有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他的主管只提供片面的信息,使他看起来像个完全不能胜任工作的人。事实上,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他一定能够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任务。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他只能凭借现有的知识和获得的片面信息进行合理的猜测,结果无法完成任务的他只得辞职。
千万别对你的下属犯同样的错误。问他们:是否得到了足够的信息和资源?然后提供给他们所必需的一切。
3.解决下属不能够克服的困难
管理大师戴明说过,企业面对的问题中,有94%来自“制度”,而不是人。那么,在制度方面,你能够为下属做些什么呢?
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分析现有的制度:首先可以从“做事”的角度,也就是从工作本身出发,查看哪些制度实际上没有必要,甚至使工作变得复杂;其次,从下属的角度观察制度,有哪些制度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总之,你必须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使下属不受制于不切实际的各种制度,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你可以改变并完善一些制度。
4.给予完成任务的下属奖励
或许你认为,完成工作是下属的本分或者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但有经验的主管都知道,提高下属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些很实际的奖励措施,包括现金、红股、休假和升迁。
例如,设计一套科学的奖金制度,如果你不能用金钱奖励下属(或许你也无能为力),可以用时间,当一名下属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之后,可以给他一定时间的假期……
最关键的,你必须清楚,什么样的奖励可以激励他们,同时,也不要忘记称赞,要大声、明确,而且不断重复。
□刺激下属的学习欲望
俗话说:任何人可以轻易地把马牵到河边,但是若马不想喝水,那么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强迫它。指导下属提高执行力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下属毫无学习的意愿,即使再强迫他,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一般来说,惟有上司指导下属的欲望与下属学习的欲望一致时,下属才会愿意接受有关工作上的指导。可惜,目前的情况大多是下属不愿自动学习,或上司施教时虽懂了,但时间一长又就遗忘了,或者对上司的施教根本不理会。
看来,为使下属完全了解工作,最理想的方法是待下属有学习的欲望时再予施教。然而,现实往往不允许人们如此悠闲地等待。
因此,为了让下属尽快学习,而且是真心乐意地学习,就必须应用心理技巧。美国著名的拳击教练艾迪·汤姆先生,便采用了一种毫不费时的方法培育出许多世界级的选手:“当对方如此进攻时,你该如何应付?”此时,选手们便一边练习、一边思考应付的方法,并以动作来表示答案。
事实上,当对方被问及意见时,基于一种被尊重及意欲表现的心理,任何人都会加以认真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最初的答案并不完全正确,只要重新发问,应该也不难诱导出正确的答案。当对方想出真正的答案时,势必感到欢喜异常,学习意愿也一定因此大为提高。因为答案乃是经过自己的心思考所得,所以必然终身难忘,同时他也必将按照答案去执行。
下属通常是沿着领导者的脚印前进的木匠或雕刻匠,在成为名匠之前,一般师傅只告诉他们:“看着做吧!”就是让他们自己跟着师傅摸索学习,学到的就是自己的。
在一般组织中,也常应用此方法来训练员工。例如,某大建筑公司在招入新进人员的第一个月内,根本不让他们做任何工作。这对于怀着雄心壮志进入公司的新进员工而言,感受又是如何呢?
“森田疗法”是日本的森田正马博士创造的,它对于治疗神经病症可能是目前最卓越的方法。
其中有一种称为“卧褥疗法”,是让病人住在单人的病房中,房内没有电视、收音机,甚至没有人与他交谈。即使到了用餐时间,护理人员将餐点送入之后,也一语不发地离去。他们除了睡觉之外,必须度过极安静、无聊的时间。
如此一来,病人便完全沉没在自我的领域中,面对自己的烦恼及苦闷加以思考并追根究底。有时甚至必须承受辗转反侧的痛苦煎熬。在迷惘清除再迷惘的过程中,他们终究会达到一种“悟”的境界。从此以后,逐渐恢复平静的心情。此法开始实施时,会使人觉得百无聊赖,非常想找点事做,而由原来极内向的,逐渐向外向发展,从而变得外向。最后,先让他们做一些轻松愉快的工作,再逐渐改变为一般的工作,效率往往倍增。
这就是利用了一个人的“饥饿感”,来引发其求知欲望的方法,其最终目的乃是将一个人的消极心态转变为积极的心理。如果把此种方法套用在培养新进员工方面,相信必有显著的效果。因为新进员工在初期必定仔细观察上司或同事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他们会产生一种渴望:让我自己来,相信我也能做好。如此,便可培养出员工积极的心态和适合组织发展的观念与意识。
根据著名的克丁根实验即可得知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该实验的内容如下:
集合40位心理学家,让他们观看事前未加以解说的犯罪影片。影片开始是一名农夫突然把门踢开,进入屋内,另一名黑人则手持枪械随农夫进入屋内。接着两人大打出手,黑人骑在农夫身上发射子弹,最后两人走出房间。该片长仅30秒钟,事后让心理学家们写出自己的观后记忆。结果,在40人中,只有6人明确地记录该影片的内容。换句话说,具有客观观察能力的心理学家,也竟仅有15%的人能够记忆事前没有解说过的影片!
由此可知人的记忆并不可靠。
因此,指导某人做事时,若能让他当场回顾复习,则可使之记忆牢固。毕竟,大多数人在听人谈话时,看似听得津津有味,其实,所能记住的却往往不足50%。
人的兴趣在于事发当时可能极为敏感,但事过境迁之后,通常只能有零碎的记忆。
所以,在进行教导工作时,不妨让听讲者养成作笔记的习惯。如此一来,即使时间再久,由于有所记录,仍可使被教育者保有对此事的兴趣。
一个积极学习的下属,常常是组织里进步最快、贡献最大的人。领导者应当善于教育每个组织成员都成为这样的人。
□培养员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要做一名精明的领导者,就要调动员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自信的气氛中创造性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在一个组织中,员工的自信与整个组织的士气密切相关,与他们的个人绩效紧密联系。自信心是任何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员工不可或缺的,也是说明一个人创造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增强员工的创造力首先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员工才会产生自信心呢?当他们知道了过去不知道的事,完成了以往无法完成的工作,或者战胜了他过去无法胜过的人,那么他就会信心百倍,能力也会随之慢慢地增长。自信心的提高,会使一个人对自我的把握能力加大,这种自我把握能力是一个人对自己准确评估与预见的能力,它会在人的内心产生一种能动的力量,促使个人的完善和发展。但是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信心,整个人就会显得萎靡不振、毫无活力,而且是永无长进。
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培养员工的自信心时,要注意到一个最大的“阻碍因素”,即员工的自卑感。不论哪个公司,总存在着几个有自卑感的人。一旦自卑感作祟,人们就会丧失自信,本身能力也会降低许多。有自信的人会不断地提出方案,踊跃地发言,做起事来非常积极。而有自卑感的人,因过于注重他人的言论,总顾忌着一举一动是否惹人注意,会不会受到他人耻笑,因此总不敢发表意见,老是以自信者的意见为意见,于是使自己愈来愈丧失自信,愈来愈自卑,最后竟然完全没有个人思想了。
自卑感是在与他人比较的情况下产生的,对凡事都不关心或者缺乏竞争观念的人根本就不会有自卑感。例如,某人在与资深学历或技艺精湛的人做比较时,如果输了,也不致产生自卑感,但在某方面赶不上同伴或者竟然输给能力较差的人,或者看到别人都有卓越的表现,只有自己默默无闻时,除了心中懊恼,就会产生自卑感、甚至丧失自信心。因此,领导者要指导员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要在本单位、本部门消除上述现象,必须从多方面切实施行。
1.使其早日适应工作与团体组织。如果无法适应就无法产生自信,这一点对新进人员尤为重要。
2.训练他们从事较高水准的工作。他们完成高水准的工作后,在兴奋之余就会产生自信心。
3.训练他们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才能产生信心。
4.赋予他们较高的目标让他们独立完成,他们若成功了必定会信心大增。
5.称赞他们。当人受到称赞时就会产生信心。当然,这种称赞应当是切合实际的称赞,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一个人如果过于自信,就容易变成自负了。个人应该了解自己实力到底达到何种程度。例如,下围棋的人大约都知道自己在多少段,公司内工作人员也能客观地评定自己的能力。但如果评判自己超过了本身情形,就会使得人际关系恶化或者心理愈加不平衡。
因此,领导者应准确了解员工的能力,给予公正的评价,也要尽量向本人说明其程度至何水准。如果他了解这一点,就不会有过分自信的情形发生。
自信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意念,过分自信却会使人变成牢骚专家,甚至降低工作意念。领导者一定要努力培养员工的自信性格,从而帮助员工时刻保持轻松的心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的考验和挑战。
员工有了自信心以后,再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就相对简单多了。
在红茶的故乡英国,一说到“茶”人们便很习惯地想到“牛奶红茶”。他们不是不喜欢柠檬红茶,只是因为先前一直没有“柠檬红茶”这种东西。
战后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经营水果的大企业森基斯特公司陷入困境,最主要的产品柠檬的销售量已经低到了极限,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破产危机。大家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一招:往红茶里加柠檬,开发一种新产品,没想到这种饮茶方法立即风靡市场。于是,由于害怕“赚不到钱而濒临破产”的公司在走投无路情况下的孤注一掷,却意想不到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亮丽的色彩。
日本人有在夏季伏天吃鳗鱼补身体的习俗,而实际上,这是江户时代鳗鱼铺的领导发明的一种促销方法。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厂商们几乎都是在濒临倒闭的尴尬境地中绝处逢生,甚至峰回路转又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而他们成功的原因,无一例外地是仰仗于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仰仗于他们对于自身产品和经营观念的全新选择,仰仗于员工们无尽的才思和创造力。
毫无疑问,创造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发展的必需,它已演化成为生存的必需。在这个追求个性发展的信息时代,没有创造力的员工无异于“高价电脑”,所以,为什么不用真正的电脑顶替他的位置呢?
当然,也不能因为创造力不够而把一个员工辞掉。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是领导者们成本低、见效高的选择。现在就好好反省一下,你是否为他们做到了这些:
1.给予员工一个创造的空间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再有能力的人,如果被一些客观条件束缚手脚,那么也只能是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