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胜算--"十六字方针"解决老板八大财务难题 >

第3章

胜算--"十六字方针"解决老板八大财务难题-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账前消化什么?在账前环境中,企业战略、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合同、企业的票据取得等因素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核算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应该消化的是企业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决定其财务战略,财务战略为企业战略服务;第二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它决定了财务的管理框架和核算框架;第三是企业合同的签订,合同的签订影响企业的财务处理;第四是票据的取得。 
  那么账前怎么消化呢?从会计的思维角度来看,账前消化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首先,财务部门要学会先行一步,要预先考虑企业的票据问题,考虑前面的票据开立和后面的做账是否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能不能满足企业的账目需求。 
  第二步,票据的来源在哪?票据是根据什么产生的?票据是根据企业合同产生的,合同决定了怎么开票、什么时候开票、开多大金额的票。 
  企业跟客户或者是供应商之间的合同决定了票据开立的内容、节奏、方式和时间。 
  会计第一步考虑票据的时候,就是要确定票据什么时候进账合适。由于票据是由合同决定的,所以财务部门要介入到合同的签订当中,从财务的角度,就合同的签订时间给公司提意见。
  比如说,公司接了一单100万的业务,财务部门就要考虑这100万什么时候进账比较合适。这就是说,财务部门必须把考虑问题的范围从票据再往前走一步,要介入到合同的签订中,否则的话,合同签完了,财务也就没有办法消化了。 
  第三步,公司签订这份合同与企业整体的管理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财务的管理如何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第四步,财务部如何配合企业的整体战略?如何形成财务战略? 
  可见,财务部门考虑问题的顺序是票据→合同→管理框架→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财务部门,要主动去帮助老板处理好财务与票据的取得、合同的签订、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按照账前消化四部曲,事前逐一消化这四大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财务的业务处理范畴,但是却往往决定着财务工作的最终结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老板与会计人员所处的地位和思维角度不同,这就给账前消化的顺利实施制造了一定的困难。比如,从思维顺序来看,老板和财务人员的思维过程往往是相反的,老板考虑问题遵循的是从企业顶层战略目标到管理框架再到合同和票据的逻辑顺序;从思考的内容来看,老板考虑更多的是业务问题。为避免这种矛盾的发生,老板们就要改变思路,不能只从业务着眼,还要在考虑上述四个问题时兼顾财务的需要。 
  在账前消化过程中,老板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策略,没有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现成的解决方案。老板在账前消化过程中有三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第一,合法是底线,账前消化必须在合法的框架内进行,离开了这一点,账前消化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要注意“80/20法则”的运用,善于寻找和解决主要矛盾。 
  第三,要学会“弹钢琴”,善于综合兼顾其他财务矛盾。 
 三、企业常见问题的账前消化 
  (一)老板个人价值取向的消化 
  由于民营企业的特殊性,老板个人价值取向对企业的发展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有的老板满足于当个“土皇帝”,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想挣点钱,因此他很可能只要求会计能够让企业的账目在工商和税务方面过得去就可以了。而有的老板则想当“总统”,希望企业上市,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因此他对企业财务的要求就必须在满足国家规定的基础之上,还必须符合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增加企业的透明度,等等。 
  2。2 为什么利润相同的公司个人可支配收入相差7万元? 
  新兰公司和费兰公司是在1999年初注册成立的两家公司,注册资本金都是15万元。新兰公司由李剑发起成立,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而费兰公司则由李剑的弟弟李利发起成立,是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当年两家公司都实现了60万元的税前利润,但在年终结算的时候,李剑发现,如果他想从公司里取出资金用于个人消费,他还要额外缴纳一笔税款,而他的弟弟李利就不用了。最终,两个人的可支配资金竟相差7万多元。
  问题出在哪里呢?按照税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在有利润的情况下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有18%、27%和33%三档),在将税后利润分配给企业投资人的时候,投资人还要根据分得的红利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5档超额累进制),在将税后利润分配给企业投资人的时候,不必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就是有限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在法律责任上的差异。 
  请看下表:表2。1(单位:元) 
              〖〗新兰公司(有限公司)〖〗费兰公司(个人独资)
税前利润        〖〗600000             〖〗600000
缴纳企业所得税  〖〗198000(60000×33%)〖〗0
缴纳个人所得税  〖〗0〖〗203250(计算过程略)
税后利润        〖〗402000             〖〗396750
将企业的钱分配到个人手中缴纳个人所得税
        〖〗80400(402000×20%)〖〗0
个人可支配资金  〖〗321600             〖〗396750 
  由表2。1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税前利润都是60万元,新兰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9。8万元,税率为33%;费兰公司因为是独资企业,这项税不用交。在个人所得税上,新兰公司不用交,但是费兰公司要交203250元。税后利润,新兰公司是40万元多点,费兰公司是不足40万,两者相差不多。在将企业的利润分到个人手中的时候,新兰公司股东分红时还要交个人所得税。假设40万利润都分配的话,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要缴纳80400元。而费兰公司由于是个人独资企业,在这个环节就不用再交税了。这样下来,最后计算出的个人可支配资金,新兰公司是321600元,费兰公司是396750元,两者相差75150元! 
  这两家公司是同时注册的,利润额相同,但是最后的个人可支配资金却相差7万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就是企业不同组织形式的选择。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就要受到有限责任公司所得税法的控制。个人独资企业是按照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体系来监管的,可见由于不同的公司组织形式,导致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是不一样的。 
  老板们在设立企业的时候,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慎重选择注册的企业类型。对有限责任公司来说,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但是有两档优惠税率,一档是27%,一档是18%),个人独资企业交一次个人所得税就可以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分红时还要交一次个人所得税。如果只是希望赚取一定利润,并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那么建议选择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形式;如果希望实现企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做出一番大事业,那么建议选择公司制组织形式。
  当然,在选择公司形式时,也不能单单考虑税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法律责任的问题。有限责任公司以注册资本金为限承担法律责任,而个人独资企业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也就是说,对于公司的负债,有限责任公司是以注册资本金为限承担责任,个人独资企业如果公司的资本金不够还债的话,就要动用出资人的个人资产。所以,创业者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 
  (二)企业发展阶段的消化 
  从财务的角度看,可以把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同时,相应地把民企老板划分为四种类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原始积累阶段、二次创业阶段、投资扩张阶段和资本运营阶段。 
  第一,原始积累阶段。 
  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老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生存问题。老板操心的是如何扩大业务,占领市场,一切围着业务转,重视市场份额或利润,这个时候的老板可以称为业务型老板。通俗地讲,老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大业务员,带领三五个人、七八条枪闯市场。在这个阶段,企业贯彻的是以业务为中心的财务思维。 
  按照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企业也是一样。老板在第一阶段把工作重点放在(经营)业务上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最佳选择。因为老板首先要过生存关,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老板不再为能否保住自己的饭碗担心了,才有可能沿着“金字塔”往上走,追求更高境界的成功。 
  第二,二次创业阶段。 
  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就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能完成原始积累的老板在发展中是淘汰了一大批企业的,而二次创业又将有一大批企业被淘汰。 
  在这个阶段,随着企业业绩的不断攀升,企业的成长速度会更快。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业务上,在原始积累阶段粗放式经营所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主要是由于管理滞后严重地阻碍企业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业务型老板已经不适应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了。 
  所以在关注业务的同时,老板逐步腾出手来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财务管理逐渐被老板们重视起来。因为老板们看到了,财务手段确实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这个时候的老板称为管理型的老板。 
  但是,老板们往往由于缺乏财务最基本的知识而不能很好地运用财务手段为企业管理服务。 
  第三,投资扩张阶段。 
  民企老板在进行原始积累的时候,介入某个行业很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经过原始积累和二次创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后,将会有意识地选择更为赚钱的行业,企业进入投资扩张阶段。这个阶段的老板我们称为投资型老板。由于对外投资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就会转移到以筹集和使用资金为中心。在这个阶段需要老板充分运用财务管理手段,保证对外投资资金的安全和赢利。
  第四,资本运营阶段。 
  这是企业的赢利模式从产品利润转化到资本利润的阶段,企业要做强做大一般都要经历这个阶段。 
  纵观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几乎很少不是上市公司。这个阶段的老板称为领袖型老板。此时老板所凭的不完全是管理上的技术和经验,更主要的是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这是企业家比较高级的阶段,需要老板具备驾驭资本市场的财务管理能力。 
  在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如何从业务型逐渐地向领袖型转变,包含了老板的三次自我超越,老板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三次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素养,才能够使老板与企业之间达到人、企匹配。 
  老板的第一次自我超越——由“瘸腿”走路到两条腿并行,从业务型过渡到管理型。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业务和财务可以比作企业的两条腿,企业要阔步向前,就必须做到业务与财务的战略匹配。其中业务所要解决的是市场定位、产品、销售、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问题,财务所要解决的是资金、成本、资产债务结构、现金流量、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财务是业务成长的重要战略支持,缺乏稳健财务的支持,业务成长就无法实现。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老板普遍存在重业务、轻财务的现象。究其原因,除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历史环境因素外,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由于业务的成长与企业经营规模、利润来源、行业地位、品牌等发生直接的联系。因此,理所当然受到老板高度的重视。 
  第二,在民营企业中,大部分老板都是业务或技术出身,对业务比较熟悉。 
  因此,日常决策和工作的着重点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落在业务方面,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被弱化,财务成为业务的服务工具,不能主动地参与企业决策、组织和控制的全过程,结果常常导致公司业务成长与财务管理互相脱节,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成长。 
  从财务角度讲,老板要有赚取管理利润的意识,由原来的仅仅赚取业务利润到既赚取业务利润又赚取管理利润。但是在现实中,很多老板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个转变,还是用业务型老板的思维处理二次创业时期的企业问题,习惯于左兜掏右兜式的财务管理方法管理企业财务,某种意义上讲是老板的自身素质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因此,产生了第一次人、企不匹配。
  老板的第二次自我超越——“借我一双慧眼”,由管理型过渡到投资型。 
  如果说企业在原始积累阶段是偶然投资获取利润,那么在企业到达了对外投资阶段以后,就是一个自主投资赚钱的过程。在成为投资型老板之前,老板所进行的企业管理基本属于微观管理。 
  但是在从管理型向投资型过渡的过程中,其投资对象可能不仅局限于本行业,企业可以跳出所在行业,从宏观角度判断和分析哪个行业更赚钱。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老板往往会考虑企业发展多元化问题,以化解投资风险。这要求老板不仅要懂企业管理,更要懂宏观经济管理,企业老板的思维要跳出微观上升到宏观,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富有远见的投资。 
  投资阶段虽然会形成又一个赚取利润的方式,但同时也是企业非常危险的阶段,有些老板在这个阶段往往还用前两个阶段积累的管理经验来处理投资阶段的财务问题,无意识中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有可能产生第二次人、企不匹配。 
  老板的第三次自我超越——为企业铸就灵魂,从投资型过渡到领袖型。 
  老板这时候所赚取的利润有产品利润和资本利润,所凭借的不仅仅是管理经验、技术,更主要的是管理哲学和思想。 
  大家在电视上看到万科集团的老总王石登上了喜玛拉雅山,有的人就不理解:作为企业的老总,他不在企业经营管理,跑到喜玛拉雅山干什么去? 
  其实,王石传递给外界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万科集团的企业精神就是要攀登世界最高峰,他就是凭着这种企业管理思想领导企业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这个阶段的老板管理企业靠的不仅仅是制度、考勤打卡机,而是依靠思想来统一企业人员的行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企业不但生产物质产品,同时会产出精神产品。但是有的老板自身的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依靠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尤其在财务管理思想上,习惯于赚取产品利润,没有驾驭资本利润的想法和能力,有可能产生第三次人、企不匹配。 
  总之,老板要注意根据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调整企业的目标,保持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统一和明晰,为财务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 
  (三)企业管理模式的消化 
  为什么要消化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管理模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