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解读顺驰 >

第29章

解读顺驰-第29章

小说: 解读顺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牺牲了严密,便得到了效率。”人类注定了只有两只手,假如想抱住西瓜,就不能再捡芝麻。事业发展没有坦途,只要抓住主流,不犯战略性的错误,企业就会在颠簸中前进。当然,“试错”绝不是目的,而是企业从学习中成长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在很多优秀企业那里,试验是廉价学习的一种方法。这方面,柳传志和任正非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都认为,企业小的时候多犯些错误是一件好事,这样才能使企业在长大之后少犯错误。特别是对于顺驰这样年轻的企业,这些年轻的员工,难免会出现一些显得特别低级、特别可笑的失误,并招致一些外人的奚落。 
  比较难得的是,顺驰的领导层可以不把注意力陷到对这些琐事杂务的修正中,还是能够把持住战略的方向盘,做到这一点,需要定力,更需要包容一切的胸怀。 
  还应该看到,顺驰式的混乱中有很大成分是由一种“创造性破坏”带来的,也就是说,当企业在创新、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时候,势必会犯错误和引起混乱。顺驰刘涵对此解释:“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时候,也许我们永远不会像大工业时代一样井井有条,也许我们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混乱和无序,但只要是向前的,我们应该容忍。” 
  对于自己的年轻员工,顺驰一再表示敢于“交学费”。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些施工环节上的低效、重复劳动,比如铺地工程、园林工程等不满意就多次拆改的,还是应该控制在一定的限度里,应该把这些工作失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不能把额外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2004年春天,顺驰在某市临近大型风景区的一个项目开始启动了,顺驰的人们就像早起的鸟儿,提前行动了。当时项目在审批手续上还有一些未尽的事宜,但是人们顾不上瞻前顾后,因为硬指标已经如同高悬的令箭迫不及待了。很快,面向各大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也开了,报纸广告也整版整版地下印单了,路牌广告也席卷了各大交通要道,就在这时候,政府方面提意见了,说:这些广告里那个风景区的所谓计划,本来是政府的未来规划,和顺驰无关,顺驰不过是接手风景区旁边一个地块的开发,怎么风景区的计划做到了顺驰的广告里了呢?——赶快撤掉!于是乎,一夜之间,所有路牌广告都揭掉了全换。 
  说到更换路牌广告,顺驰还有一个大盘项目在问世的时候,六、七十块大红路牌广告也是铺天盖地,锁定天津各主要街道。就在大盘开盘前夜,劳碌了多日、很多天没怎么合眼的企划部员工,看到一切就绪,终于松了口气,准备打道回府回家歇歇。打车来到街上,突然发现自己的路牌广告上,有一个醒目的大字印成了错别字,这都是忙中出乱的结果。他们赶快打电话集合大伙,分头奔向了城市的四面八方。当所有的广告牌顺利检查完毕,已经是次日凌晨3点多了。 
  组织管理的混乱 
  顺驰人员变动特别快,但是前任与后任之间的工作,没有好的衔接;放在前任手里的资料,后任就会哪里都找不到,——“全没了!”。这种混乱的状态,令一些新来乍到者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因为与顺驰那么显赫的名气太不相符了,与他们来之前的想象差距太大了。不止一位顺驰员工谈到,刚进入顺驰的时候,心理落差比较大,原本以为和外企的环境差不多,没想到进去一看,简直是个大国企啊。曾经有一位南开大学的硕士在毕业找工作时来到了顺驰,但很短时间后就离开了,并将自己的经历在网站上一吐为快,这篇1万多字的帖子得到广为转贴,被认为是对顺驰内部管理的生动写照。下面的段落,就透出了期望值过高的求职者对于现实的巨大失望。   
  低效重复:在吵吵嚷嚷中冲刺(2)   
  第二天,我就去报到了,接待我的是吴小姐,带我到20层,找到了另一位小姐。她帮我做了一些简单的登记,问我要照片,我说没带,问我要身份证复印件,我说没有。她说没事,等以后转正的时候再给也可以。我隐约感到一丝悲哀,心里想怎么也没人告诉我呢。一切完毕后,带我到21层企划部接待我的是企划部的内勤,她说我们的部门经理还没有来,电话没人接,她说部门经理可能还在睡觉,我偷偷看了看手表,都10点了,还在睡觉呢。接下来就不理我了,开始狂打一通电话,内容只有一个:报销。上次本部门组织的活动大概花了65 
  万(包括各种活动,报纸广告费用和公关费用),需要分公司和总公司的各位领导签字才能从财务处领取。这让我听了很不爽,这种集权体制和人治估计是目前顺驰的最大问题。大概过了45分钟,待我将今天的各种报纸都看完了,就问李姐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她说你先看看我们部门的具体职能吧,我给你打印一份。我心里想这样也好,这对我尽快溶进到这个团队很有帮助。于是我仔细的看了起来,刚开始几段我还是非常认同,可是越往后越感到顺驰这家公司是否真的缺乏底蕴,简单说就是素质是不是太低。终于部门经理徐姐的电话接通了…… 
  顺驰组织管理工作的混乱、缺少细化的章法和条例,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客观实情。但是一些年龄稍长的员工,对这些现象有不同的看法。一位30多岁加盟顺驰不久的员工说:有些不良现象并不是顺驰特色,在一些国企、行政单位甚至更严重,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矛盾,在一个单位中个人的才能不能发挥才是最大的障碍;顺驰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有一些小矛盾暂时处理不好,作为员工也不能求全责备,只是像这样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生的艰苦都认识太少了,相信经过几年打拼之后,他会有一个全新的看待。 
  总体上看,顺驰是一个人际关系简单、操作透明的企业,而在实际情况中也不可能那么绝对,未能完全摈弃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等现象,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这种强烈的反差会带来莫大的失望。随着顺驰规模越来越大,官僚主义也在不可避免地滋生。任务层层下放,层级和程序越来越多,有时候是领导的工作由员工来做,有时候又是员工的工作让领导来做。很难想象如此规模的公司,岗位职责如果界定不清,伴随顺驰特有的部门间界限的模糊,那结果就不是效率的提高,而是踢皮球的几率在提高。在顺驰各层各级,不是所有的执行者都有主见,特别是新员工更是感到无所适从。有的员工反映,在日常工作的分派上,主管也没有什么主意,多数是让员工自己看着办。 
  是加班还是拖沓时间 
  下面这段文字同样来自于那位失意的南大硕士生,也是对程序拖沓的一种鲜活描述。 
  吃过饭,已经是6点多了,销售员坐在一起梳理客户,这可是顺驰的一大特色,每一位员工都得说话,都的说今天你所接的客户的情况,包括体格特征、购买意向、身份职业、居住地点、未成交原因等等。休息室里我们的主管正在网上玩游戏。梳理客户大概有1个多小时,我们几位新员工听的也很仔细,销售经理的任务就是告诉你们这个客户为什么没有成交,以及如何继续跟踪。这个时候我们的主管还在津津有味地玩游戏。7点半,客户梳理完了,我们几个走进休息室,问可以回家了吗?主管说还不行,说一会儿开会。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9点20,主管说开会,简单说了一下下次在超市活动地情况,包括道具准备、宣传策略等等,细致到每个气球的摆放,最后说今天晚上让我们那位可怜的校友跟他继续盯广告公司,就是要再熬个通宵。前后大概就是10分钟,为了这么个10分钟的会议,我们居然耗费了2个小时,呵呵,这就是顺驰的高效率。 
  当然,加班绝不是顺驰独有的特色,在大多数民企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也有人反问: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办公室虚拟化的时候,顺驰在以文化的高度最大的延长着每一个人的工作时间,可这些员工的工作内容是可以监督和衡量的吗?企业如何保证他们不会在煲一个私人电话,如何保证他们不是在打印自己的简历;当他们失去了工作耐心和热情时,如何保证他们不对这些也许根本不想完成的工作做些技术处理?这种低效率的加班,不仅仅是水电费、电话费这样显性成本的浪费,更使企业失去了与其他公司竞争优秀人才的机会。 
  有人分析,顺驰企业风格中的激进、豪放,和管理方式中的开放、放权,恰恰吻合了房地产这个行业在近年来的高成长性。同时,顺驰也在有意识地不断刺激自身的成长,当企业一直处于高成长阶段的时候,那些略显粗放的管理方式就会被消减,被化解。但是假如顺驰打算过渡到其他行业,这一短项就会暴露出来,可能这就是顺驰在其他行业屡屡尝试至今仍未有建树的一个原因吧。例如,相对于房地产公司,超市企业更讲究精细化的日常管理,假使顺驰来干超市,除非对目前的管理机制进行大改造,否则就不可能适应这种行业的操作特征。所以,任何一个企业的多元化都是有限度的,就像微软永远不会试图成为沃尔玛,反之,沃尔玛也不会试图成为微软。   
  走出颠簸:能否修成正果(1)   
  2004年,顺驰从宏观调控与舆论风雨中颠簸走来,孙宏斌笑言“顺驰”是中国媒体上排行在“周正毅”和“德隆”之后的第三大热门词汇。那么在今后,顺驰是不是可以终于摆脱争议,修成正果,走上做大做强的阳光大道?恐怕一时还很难做出判断。 
  永远的悬念 
  我们总能看到,芸芸众生中,有那么一小撮不甘寂寞的人,构成了社会组织最不安分的一股气质,在搅动滚滚红尘里深深蕴藏的热情。正是这样的人,在改变格局,改变世界,改变历史。顺驰的争议,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顺驰的颠覆性带着与生俱来的烙印。它性格里的挑战欲、发言权,都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极为抵触的成分。而且,顺驰的争议性,不仅仅代表一个个案,而是带有趋势性与方向性的东西,甚至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中国的大环境是处在一个冲突与矛盾层出不穷的社会转型期,新势力与旧势力的抗争绝非朝夕之功。现在的中国面临方方面面的课题,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企业要成长,无一不需要一种进步的、向上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来自何方,怎样去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现在没有人能够下定论。而顺驰、华为、华晨、海南航空这样一批挑战者、野心家的出现,它们所带来的争议,折射的就是这种冲突和趋势,带有深深的社会根源。 
  顺驰的挑战对象,就不再是同行,也不再是行业规则,而是一个范围更广、时间更长的交锋。假如一定要总结出顺驰现象的特殊性,那就是顺驰企业文化的强势与偏执,将注定了在与那种范围广大的社会保守势力交锋的时候,在程度上可能更剧烈,更持久。这种文化上的交锋,带来的是看不到终点的争议,是永远的悬疑。 
  克服僵化 
  当顺驰的战舰有惊无险地驶过了企业扩张的危险期,下一步所面临的就是精深化课题,比如,在企业内部需不需要多样化的思想,太过一致的声音会不会导致思想的僵化?都是做大后的顺驰需要深省的内容。 
  今天的顺驰,企业思想和语言有着惊人的一致,孙宏斌其人形同企业的大脑和指挥官。这一点,与权谋型领导柳传志形成大大的不同。有人这样评价“联想教父”:他练就一番洞察世事应对八方手腕强硬的功夫,对上能够与政府妥善周旋赢得支持,对下还要平定企业内部不断滋生的在野势力,能够党同伐异赢得万众一心。然而对照顺驰的情形,似乎只有外患,没有内忧。一位曾经供职于顺驰的业内人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也许是过于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也许是包括领导在内的压力都太大,会议上说话说得漂亮在顺驰似乎非常重要。在平常的工作中,用所谓的顺驰语言喊高目标,更是体现你认同企业的关键,甚至是你获得迅速提升的南山捷径。可是,如果会议中都不提倡争论,不反映真实问题,开那么多同质的会议真的有用吗?” 
  应该说,企业的确不是自由论坛,否则会议而不决,企业需要的是快速统一的思考和行动,才能有结果。但是另一方面,活跃的思想则是引发和促进变革的一种源泉。任何好企业,都要有一个把握平衡企业基本价值与应对变革的能力。在企业中存在两种互为制衡的力量,就是基本价值与变革。为追求二者平衡,企业会面临很大的紧张和压力,在回归基本原则与价值的同时,时刻要追求持续创新与改善,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形势。一方面,需要遵循诸如诚实、正直、公正与信任等基本价值;另一方面,要坚持勇敢创新,鼓励新的思想,能够真正实施变革,欢迎甚至热爱创新性思维和多样化声音。 
  担当榜样形象 
  众所周知,顺驰的口号是做行业的领导者,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企业的扩张能力,产品的销售能力,团队的管理能力之外,在企业行为方面还要形成一种风范,一种标杆作用。 
  对于一个优秀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作风上能够大气而不失严谨;在产品火爆销售、满足自身回款需要的同时,能够带给同行更多操作环节的启迪和感召力,能够给行业贡献更多的经验和智慧;在内部管理指挥自如的同时,能够沉淀下来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体系,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给中国企业界创造可以共享的理论财富;在建设和顺利销售无数高楼大厦的时候,能够给一个个城市的建筑文化留下经典手笔,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城市文明缔造一座座时代的象征。 
  所有这些,对一个行业领导者来说,不能算苛刻,只能说是任何一个“榜样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顺驰毫不遮遮掩掩地走向了公众的台前,如果不是出于轻率和莽撞的话,那就是在展示一种自信和实力。我们也看到,它正在各地陆续获得的认同和赞誉。比如郑州的郑东新区项目,在当地打出了响亮的口号和广告语——“建筑榜样中原”、“给你一个榜样生活”等,由于工程进度和销售业绩都很突出,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表扬,政府领导还亲自带队率领其他开发商到顺驰工地参观学习。假如在更多的城市里,顺驰也能够无可挑剔地获得广泛赞誉,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榜样”,想必一切流言都会不攻自破。 
  当然,作为一个行业的明星企业和标杆企业,在受到公众广泛关注、拥有了极高知名度的时候,它就再不能套用通行原则为自己辩解,它注定了要遵从一个超越一般化标准的评价体系。人们甚至会动用道德范围的原则,如同对待社会上的明星人物或者美国总统这样的公众人物一样。这时候,舆论和大众就像聚光灯和放大镜,会对任何瑕疵都充分放大,使其无从躲藏。   
  走出颠簸:能否修成正果(2)   
  顺驰已经认识到,业绩上的领先和市场的领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优秀的企业不能眼睛仅仅盯着销售额,盯着利润,要想在市场上做领导者,就要影响市场,改造市场,给市场带来新文化和新气象。有一个葡萄酒的广告,——“于繁华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