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炒+股+的+智+慧 >

第14章

炒+股+的+智+慧-第14章

小说: 炒+股+的+智+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80年的1/4。第二是新的财政部长表明政府不可能继续支持这病态的股价。终于,1982年8 月20日,一位忐忑不安的佳欣木太华的支票持有人在支票兑现期之前要求付款。虽然这不合习俗,但完全合法。结果不难想像,佳欣根本就没有这个钱。气球即刻爆炸,九天之间,千百位投机客在空头支票面前举手投降,股市崩溃。上述“海湾医学中心”的股价跌了98%,只剩发行价的1/6。9 月,科威特财政部要求所有这类可疑支票全部清账,总数达900亿美元,远超科威特的全部外汇储备。

中国的“疯”故事
    上面的故事都是外国的,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疯故事呢?佛罗里达的地产疯有没有让大家想起中国几年前的地产疯?我1998 年2月在福州时,看到路边尽是一幢幢空空的大楼,电视报道说中国的现房供应过剩要用十五年来吸引。我不知十五年是否太长?就算五年吧!如果这些地产开发商不是用国家资本,有几位能撑上五年?可惜这些地产商据说大多是用国家资本,亏了算国家的。真让我难过!这可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七八年前,我在美国读到中国的邮票疯。一张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的邮票被炒到4000元人民币。清朝的大龙邮票被炒到上百万我不奇怪,因为全世界仅存一枚。而毛主席和林副主席检阅红卫兵的邮票我自己都用过,那是文革期间最流行的邮票之一,4000元是当年普通职工一年以上的工资。如果不是期待比你更傻的傻瓜会用比4000元更高的价钱让你脱套,你会买这张邮票吗?为什么不去箱子底下找找旧信封,或许你会找到好几张这样的邮票。 
第二节 “疯”故事解剖
    与上述故事类似的疯案无日无之,大小程度不同罢了。读者们或许要问:这类的故事很刺激,也很好玩,吃饱饭后聊大天是好材料,和炒股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读到这里,想像不出这些故事的含意,你还要多多培养自己的悟性。但若你闻到了铜腥味,那你在炒股行大有潜力。
每个故事,都是气球从吹胀到胀破的过程,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但所有的气球都一样。气球吹胀的初期,气球后面一定有一动人的故事,提供给人们无穷的想像。发财的希望,促使投资大众开始投入。如果是股票,表现就是成交量增加,股票价格升高。随着股价的升高,它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有些人忍不住了,将升值的股票脱手获利,另一些股民乘反调入市。每一个更高的波浪都带动更多的贪婪心理,吸引更多的股民加入。股票将节节升高,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升势。在气球破碎之前,通常是疯狂到极点的时候,股票可能在几天内暴涨一倍或更多,股友开始盲目入货,生怕明天的狂升失去自己的份。第二章第二节“股票的运动正常”那一小段便描述了全过程。细细品味一下气球的吹胀到胀破的过程及其间民众的心理过程,你对怎样炒股会有全新的认识。
“疯”的特性
    以下让我们总结一下“疯”的特性:
    1、可信的想法、概念或产品,能提供快速的增长,带来巨额的财富。
    2、社会游资甚多,或通过某些方式“创造”出游资。一时这些资金集中在某个领域,必定带来滚雪球效应。
    3、这个想法必须具备即简单又复杂的特性。简单到普通民众能“觉”得是好主意,但必须复杂到很难用事实证明其对错。否则气球吹不起来。
    4、有人赚到钱!没有什么比轻松和快速来钱更能吸引普通民众,它传染的速度远超过瘟疫。
    5、气球胀到一定地步,有“专家”背书:这气球会继续胀。这些“专家”通常是偶像人物,代表智慧、权威、依赖。民众相信自己在模仿成功人士。
    6、气球胀的时间比常人想像得更久。最初指出气球会破的人随着气球的不断胀大而被嘲笑。
给读者们一个作业:把上述的三个故事用“疯的六大特性”总结一下。
    让我们分析一下90年代初中国的股疯。
    9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第一次股疯,股票涨了几十倍。深发展面值1元的股票被炒到80多元。豫园商场100元面值的股票,1992年5 月涨到10500元。今天回过头来,我们感叹股市的神秘莫测,其实它也一样有迹可循:
    1、股票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新概念。
    2、社会的游资很多,很多人是用国家资本炒股。当时游资也没有什么宣泄的渠道,形成“十亿人民九亿股”的局面。
    3、股票这玩艺既简单又复杂。一般老百姓都知道股票,但股票真正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规律?知道的人大概就不多了。
    4、有人赚到钱。当初刚开始发行股票时,大家都有疑虑。常是领导动员大家“支持祖国的股票事业”。一旦民众听到5000元变成50000元的故事,股市开始沸腾。
    5、人人都说股票不会跌,国家会支持,中国的国情和他国有别,街头巷尾的“炒股专家”都认为股票会不断升。
    6、最初认为股市“疯”了的人被嘲笑为没胆量、傻瓜。
几年前的地产“疯”也有类似特性,请读者们自己归纳一下。下一个“疯”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它一定还具备同样的特性。
    “疯”故事新编
    让我编一个“长生不老疯”的故事。
    2050年,永生集团赵主席宣布通过多年研究,发明了返老还童药“一灵散”。据研究所的钱教授通过科学鉴定,“一灵散”具有某种什么素,可以和人体的什么酸发生反应,去除细胞的什么基。这个基导致了人体细胞的老化。随着这种基的不断减少,细胞越变越年轻。
    开始老百姓都觉得好笑:“又过来一位卖假药的!”但很快永生集团又宣布美国的孙博士通过高分子实验,证实了这个科学过程。同时赵主席宣布此药已开始申请美国专利。在公司公布的资料中,有几十位服用过“一灵敏”的人现身说法:自从服了该药,他们皱纹减少,皮肤弹性增加,体质明显变好。以前走路困难的九十老翁,今天已能慢跑,且有照片为证。栩栩如生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反正药并不贵,开始有人试试,味道也不错,公司的业绩开始上升。据公司公布的财务资料,“一灵散”的销售额以每季度500%的速度上升。永生集团的股票开始活跃。
    一年以后,永生股票的价格已从每股1元升到8 元。这时报上登出赵主席和已退休的前李副委员长合照的相片,还附有李前副委员长的现身说法:自从服了“一灵散”,体力大增,精力旺盛。持有同样说法及有照片为证的有著名的周影星、吴大导演、郑歌唱家、王院士,他们都是人所共知的知名人物。股票在一星期内由8 元升到15 元。这时“一灵散”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炒股票的不拥有永生股简直就被认为跟不上潮流。“一灵散”成为送礼佳品。永生股票升到30元。
    两个月后赵主席宣布:欧、美、日本已开始考虑“一灵散”专利,永生集团准备在全世界开设分公司,将“一灵散”这一将造福人类的发明推向全球。永生股票狂升到80元。虽然有报道说赵主席不断将自己的股票脱手,但他说是为“一灵散”走向全球准备资金。
    著名的股票评论家古博士在电视发表看法:永生股票有升值到1000元的潜力,他看好后市。这时人人都争当永生集团的股东,股价升到200元。
    看到永生集团的“一灵散”有如此强的吸引力,永进集团宣布推出“二味膏”。它通过七位生物化学教授的多年研究,具有减缓细胞衰老的功能。永进集团的股价攀升。永发集团宣布推出能提高智商、增强记忆的“三仙素”。电视里有林同学为证。林同学考了三年大学不取,自从和了“三仙素”,一击就中,现在交通大学就读。永发集团的股价大涨。
    有一天,专利局突然宣布“一灵散”的专利暂不批准,因为科学证据不足。这时永生股票已升到400元,消息见报当天,股价由400元跌到300元!但赵主席随即宣布:公司已准备提供新的材料给专利局,这些材料准确元误地证实了“一灵散”的功效。股价由300元升回320元。又过了一个星期,永生集团的黄技术员在报上指出“一灵散”是用永生集团后山的草及树根加白糖熬出来的,什么科学根据尽是骗人。赵主席随即指控黄技术员因要求加薪未遂,肆意诬告。但大家心中开始怀疑,永生股票跌到150元。又过三天,股票报的记者登出一张五位老乡拉风箱吹煤炉的照片。照片中一口大锅上浮着几节树根。照片上说明这是记者昨日偷进永生集团“一灵散”生产车间用长镜头拍摄的,似乎黄技术员的指控属实。永生股票狂跌到10元。永进、永发的股票也都跌到历史最低点。一星期后,永生股票被停牌,公安局以欺诈罪拘捕赵主席……
    不要以为同样的故事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这个故事的原型脱胎自30年代上海滩名人黄楚九及他的杰作“艾罗补脑汁”。黄楚九原是默默无名的中医,他用几味中药制了糖浆,利用当时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请了三位洋混混,说是艾罗博士的发明,功能补脑提神。几年之间,靠他一流的推销手法,居然使“艾罗补脑汁”风行大江南北。他自己也就从穷小子升格为“慈善家”。老一辈的上海人都应熟悉他的故事。
    作为股票炒手,我们无从追究一灵散的真假,或许是真的也说不定,重要的是怎样炒永生集团的股票?当股票从5 元…》10元…》20元时,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应有什么样的特点?当股票从400元跌到300元进提供了炒手们什么信号?请复习一下第三章第二节“抓住正常运动中的股票”那一段。如果你能在20元入股,300元时离场,那你已基本掌握了炒股的艺术。如果重复也是教育的一种的话,让我们重复一下索罗斯赚钱的秘诀作为这章的结尾:“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第八章  和炒手们谈谈天
     
直到有一天,你能凭直觉抓住临界点,凭直觉地运用本书所讲的所有规则,不再怀疑有无违反这、违反那,你就从有招的新手进步成了无招的高手。你已知道你为什么能赚到钱,你已有一套行动计划去重复赚钱的经历,你也清楚为什么会亏钱,你已学会跌时止损,亏钱不再成为心理负担。因为你知道亏掉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到了这个地步,你知道你已能够以炒股为生了。

第一节  学股的四个阶段

在我学股的历程中,我最希望的是知道我已经学到什么地步。当我达到什么地步的时候,才可以认为已经毕业。当然,毕业并不表示已成为专家,但起码它表示我已拥有足够的知识在这行生存。就数学而言,小学的内容从加减开始,中学的数学包括几何代数。你很清楚你的数学知识已经达到了几年级的水平。学股有没有这样的级别之分呢?答案是”有”。我在这里就以自己的学股历程谈谈学股经过的阶段,你可以参照我的描述,估计一下自己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并不严格,很多时是互相交错的。如果人性共通的话,我学股的历程应该和你十分相似。

    蛮干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称蛮干阶段。
    这段的特点是自己没有什么主意,买时不知为何买股票,卖时也不知为何卖。买卖的决定完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时冲动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评家推荐买这只股票,他认为这只股票最少还会升10点等等。卖时也没有章法,觉得有钱赚就可以卖了。在这时期是决不何止损的。
我有位亲戚,他从未炒过股票,有一天他听我卖了两只亏钱的股票,立即就指出我的过错:”亏钱的股票怎么能卖?最少要等到升回有钱赚时才可以脱手。亏钱的股票快快卖掉,赚钱的股票不何卖,要等到跌回亏钱后才卖,你怎么可能从股市赚到钱?”这段话大概说出了新股民的心声。这本书读到这里,读者也应能明白为何带有这样心态的股民不可能在股市不断赚到钱。新股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不贪;二,不怕。“不贪”:他们只要有一点利润就赶快卖股获利。”我昨天10元价进了500股,今天升到11元,赶快卖掉,500块钱能买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价钱升到他们的买价之上,身上的每根神经都在喊:”卖!卖!卖!”生怕明天跌回来怎么办?他们不贪,满足于赚小钱。“不怕”:假如不幸10元一股进的股票跌到9 元怎么办?答案是:”真倒楣,被套牢了,等到反弹再说。”套牢了不怕,反正我也不急用,等就是了。”亏钱时他们不怕,他们决不愿亏小钱。挺令人遗憾的是,就我的观察,80%以上的股民都无法从这个阶段毕业。问问你自己有这样的心态吗?如果有的话,你学股的道路还很漫长。你还处在原始阶段。

    摸索阶段
    我自己在蛮干阶段大约待了半年,幸运的是,我居然在这阶段赚到钱,使我对自己的悟性有极大的信心。或许这就是初始者的好运。这段时间我开始大量阅读有关炒股的书籍。我知道这样蛮干是不对的,我开始试验”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
    首先我学习止损,我首先给自己定个规矩,只要股票从我的买价跌1美元,我就卖掉,以后这样的损失积累成很大的数目,股票常常一碰我的止损价就回弹,我便傻乎乎地不断止损,小损终于加成大损。我明白1美元的止损不对,我便开始把止损点放大,由1美元加到10%,最后加到20%。这段时间持续了两三年。结果还是不行。举例说,30美元的股票,我将止损点定在27 美元,股票升到35 元,我就将止损点定在31。50美元。实验的结果,我买卖的次数少了,但我常常是亏钱时在27 美元卖股,赚钱在31。50美元出场。这样亏时亏3 美元,赚时只有1。5 美元,算算总账,还是亏钱。
    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当股价从30美元跌到28 美元时,我总是把止损点下移,有时移到26 或25 美元。我给自己定10%的止损,在实际中的损失常超出10%的数目。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忍不住。我怕股价一碰到27 美元就反弹。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当股票升时,我通常没有困难在进价之上卖股。如35 美元的股票跌到32美元,我不会将31。50美元的止损价往下移,因为我已有1。5 美元的利润。最惨的是这段时间,我试过专用基础分析来炒股,研究股票的盈利及公司资产值,研究成本收益比率,你想得到的指标我全试过。结果还是不赚钱。我试过用技术分析来炒股,找最低点,找最高点,结果不断以”止损”收场。止损,止损,止损,我不断止损,就是看不到盈利。止损把我止怕了。我还试过各种电脑的计算指标,如平均线、威廉%、MACD 等等,没有一样有效。结果总是不断地在止损。好不容易偶尔赚次钱,也常因为止损点定的太低,没赚多少。这段时间我不仅将蛮干阶段幸运地赚到的钱全赔了进去,还亏了一些老本。就是说我不仅白干了三年,还亏了本。别忘了,这段时间我是专职炒股,我把读到的、想像到的各种炒股方式全试过,就是赚不到钱。我也将华尔街的各种各样的家训读到能倒背的地步,在实际中似乎它们完全无效。你可以想像我是多么的彷徨。
    我对炒股失去了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