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121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121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后者才是爱情的真正本质。

Number:5282

Title:新鲜的桂花茶

作者:林清玄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光华》

Date: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我不必骑鹤上扬州,能饮到厝边隔壁亲种的桂花茶,人生就够幸福了。

  邻居的太太为了桂花的事来问我,因为她种在屋顶花园的桂花开了满园,晚风一吹飘落满地,非常可惜。

  “我记得林先生在一本书里提过桂花酱的事,桂花酱不知怎么做?”

  我于是把自己做桂花酱的秘方告诉她,就是把盛开的桂花采下,在玻璃罐中放够半罐,然后把酸梅的肉剥下,撕成片片,放入桂花罐中,最后以蜂蜜倒满罐子,用蜡密封,10天后就可以食用,而且愈陈愈香。

  这做桂花酱的方法是从前住在木栅兴隆山庄时邻居教我的,当时我家的院子种了四棵高大的桂花树,秋日桂花盛开时,我就以做酱为乐。

  酿好的桂花酱,用处很多,可以涂面包馒头,可以蘸梅、桃、草莓,也可以当菜的佐料。不过,我最喜欢加冰水,坐在院子里看远方的山,然后细细地品尝那甜蜜中带点酸楚、芬芳里散放清雅的滋味。我搬离木栅后就没有再做过桂花酱,人远事遥,也失去当年的心情了。

  我对邻居太太说:“我也很久没有尝到桂花酱,如果做成,分一点给我。”

  10天以后,邻居太太送我一罐桂花酱,我泡了杯冰水,坐在阳台上,从前木栅院子的那棵桂花树好像还魂了,香气穿越时空和整个城市而流来了,暗香浮动,惊鸿照影。

  邻居太太的桂花酱做得比我的更好,可能是她种的桂花比较肥大而芳香,也可能是女性的手巧心细,或者是我太久没有尝到此味,加倍的欢喜与期待增加了桂花酱的美味吧!

  过几天,邻居太太又来找我,依然问我桂花的事。

  !她说:“林先生,我在你的书上看过桂花茶,我把桂花采下,晒干后和茶叶一起泡,怎么完全没有香味呢?”我说:“桂花不能晒干,一晒干香气就飞走了。你要用新鲜的桂花,以三比一的比例放在茶罐里,因为茶叶会吸取桂花的香气,桂花自然会干去,这时泡了就是桂花茶了。”

  一边讲,我还一边想在哪一本书里写到桂花茶,一时还想不起,邻居的太太已称谢而去。

  几日后,在楼下的中庭相遇,她开心极了,说:“还是新鲜的桂花才对呀!”

  中秋过后不久,邻居太太到我家喝茶,带来一整罐桂花,她说:“这是今年秋天最后一批的桂花了,我采了一个早上,拿来送给林先生。”

  我打开罐盖,满座的朋友皆为之惊呼,那桂花的香气完全没有隐藏地溢了出来。我们当场就把这中秋最后的桂花和着今年初春的乌龙泡来喝了。桂花乌龙不只是茶香味美而已,还有一种细腻温润。漂浮在上面的桂花,仿佛还活着,那样晶莹、那样明亮。

  虽然我们整个夏天到秋天都在谈着桂花的事,但有比桂花酱更好的,那是人的心情;也有比桂花茶更香的,那是人间的情谊。这世间,争名逐利的人很多,但能在身边事物(小如一朵桂花)中找到清欢的人也不少呀

  !我想到苏东坡有一首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东坡在这里用了扬州鹤的典故。

  传说从前四个人在一起,谈起自己的心愿。

  一个说:我希望做扬州的刺吏。

  一个说:我希望做腰缠万贯的富翁。

  一个说:我希望骑鹤做仙人。

  最后一个说:我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因此,“扬州鹤”就被当成是奢望的象征。在生命的选择上,我们在物质方面可以瘦一点,却不要成为俗气的人;我们不必腰缠十万贯,只要衣食无虑、平安康宁便好;我们不必骑鹤上扬州,能饮到厝边隔壁亲种的桂花茶,人生就够幸福了。

  今年的桂花都采尽了,今年的桂花茶也饮完了,秋日已尽,不必桂怀,我们也不必在心里埋下桂花的种子。“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明年的桂花一定会和今年一样香,明年遇到的人一定比今年更好。

Number:5283

Title:君子之争

作者:胡志成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海外文摘》

Date:199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种的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种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露齿的笑容松弛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情形,用了一个小诀窍解决了困难。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几乎破了奥运纪录。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之优势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倏忽沉静。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位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陈难挨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

  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的8。06米的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面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4面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

Number:5284

Title:五大感觉新发现

作者:姚伟民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家庭医生》

Date:199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提出人有五种基本感觉,即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但真正揭开这些感觉的层层生理奥秘,则是近年的事。

  敏感而复合的触觉

  实际上,触觉并非只是一种感觉,它是冷、热、触、压等多种感觉的总称。人的皮肤是极其灵敏的,可感到声频的强振动。当年轻人沉醉在摇滚音乐中时,部分的感受就来自强声波对皮肤的“撞击”。这就像一个沐浴在海滩上的人,受到阵阵海浪拍击一样,会产生某种享受情趣。皮肤甚至能感觉出使其下陷1/10000厘米的触压。而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竟能用嘴唇感觉出自己幼儿前额上6/1000度的温差变化。

  当你身上挨了一巴掌后,至少会有两条神经通道会通过脊髓上报给大脑。其中一条是“快通道”,它传递的是快速而短暂的痛感;另一条是“慢通道”,它传递的是持续的疼痛。

  耳朵的“眨动”和“聚焦”

  当灰砂迎面吹来时,我们会本能地眨眼,闭上眼睑以挡异物入眼。我们的耳朵也有类似的“眨动”本领。众所周知,鼓膜感受到的声波,是由中耳的三块“勾肩搭背”的听小骨传递到内耳的。这三块听小骨是由肌肉控制的,而该处肌肉在强噪声的刺激下会呈现紧张状态,使传入内耳的噪声量大为减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耳朵“眨动”。这种“眨动”最长的持续时间可超过10分钟,以防止持续的强噪声损害内耳的结构和功能。

  除了自我保护的“眨动”外,人耳还能在喧闹的场合将听觉“聚焦”在需要的声频信号上,如在喧闹声中可听到窃窃私语。

  人耳对2000~5000赫的声频最敏感。有意思的是,婴儿的哭声频率恰好在这个范围之内。

  味觉细胞并非“单打一”

  人之所以能尝出食物的滋味,靠的是味蕾。在人的舌头和上腭,大约分布着1万个味蕾,而每个味蕾则是由50~70个味觉细胞组成的。

  直到前不久科学家们还认为,味觉细胞划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感受四种基本滋味,即咸、甜、酸、苦。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味觉细胞的味觉并非“单打一”。有相当数量的味觉细胞集结在舌的前部,它们大部分既对咸味敏感,又对甜味敏感,这就使人对盐和糖特别嗜好,而盐和糖则是维持生命的两种基本物质。

  舌两侧的味觉细胞对酸味特别敏感。舌的后部和软腭对苦味特别敏感。在本质上,酸味通常是一种酸信号,而苦味通常是生物碱或其他毒物信号。

  可是味蕾有时会受欺骗。比如一种西非产的浆果特别酸,当人尝了它后再喝柠檬汁,就会觉得后者是甜丝丝的。这就如人的触觉(温度觉)也会受骗一样。

  关系众多的嗅觉

  嗅觉与味觉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我们进食时总是先嗅其气,再尝其味。

  人的鼻子里约有1000万个嗅觉细胞。平均每人能嗅出4000种气味,但是个别的香水鉴别专家最多能嗅出1万种气味。

  人的嗅觉直接隶属于人脑的最原始部分嗅球,这个部分也是情感、食欲和性俗的管理中枢。当人嗅到某种久违了的气味时,往往能引起对遥远旧事的回忆,并且泛起情感的涟漪。

  映出世界的“邮票”

  当你坐的火车停在站上,此时如有相邻列车同向启动时,你会觉得自己这列车在后退;当你注视1~2分钟瀑布后,再移目别处,瞬间会觉得眼前景物仿佛也在下泻。错觉的产生,是由于人脑习惯将刚获得的景象与新接受的视觉信号作比较,并“固执”地从前者的角度去“解释”后者。

  人眼视网膜上有两种视觉细胞,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每只眼约含1。2亿个视杆细胞。它们给人以黑、白视觉。当人眼适应黑暗后,能看见16公里远的一支烛光。每只眼还含有600~700万个视锥细胞,它们为人提供色觉。虽然每个视锥细胞均能“看见”全色(七色),但它们仍各自有倾向性,即有的对红色最敏感,有的对绿色最敏感,还有的则对蓝色最敏感。真正形成“彩图”则是人脑综合处理的结果。

  我们已经知道人眼有“残留视觉”的特点,即实物消失后,视网膜上还能短暂保留它的图像约1/24秒。因此,当电影胶卷的放映速度只要达到每秒24张,胶卷上的“死图像”就能在人眼中变得“活”起来。除此之外,色觉还有个特别,即当黄昏时,视锥细胞的敏感度会渐渐变得迟钝,而视杆细胞则会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使人产生紫色背景的感觉。

  说来有趣,能够辨别几百万种明暗和色度层次的人眼视网膜,其大小和厚薄仅如一枚小张邮票。难怪达·芬奇当年曾万分感慨地说:“谁能想象在如此小的天地里竟能容纳进整个大千世界!”

Number:5285

Title:国旗国徽带来的烦恼

作者:吴新杰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世界知识》

Date:199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东欧诸国有的改旗易帜,有的解体,原有的国旗、国徽成为历史。如何重新设计出新国旗、国徽,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去年,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解体前联邦议会曾颁布法律,否决了继任政权沿用其国旗、国徽的权利。但联邦解体后,捷克并未“履约”,仍采用原联邦的国旗左侧为蓝色三角形,右侧上方为白色,下方为红色,这大大激怒了斯洛伐克。他们指责说,捷克人的故乡波希米亚王国的国旗由红、白二色组成,而蓝色只在摩拉维亚省的省徽上才有,根本不该捷克国旗使用。捷克人反唇相讥,指出摩拉维亚和波希米亚、西里西亚一样,是捷克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蓝色理应属于全体捷克人民。

  与此同时,斯洛伐克也选用了斯拉夫人喜爱的白、蓝、红三色作国旗的底色,并在旗的左侧印上一枚红底盾形徽,徽上有一银色双十字架插在三座蓝色山峰之巅。据说,这是斯洛伐克民族的象征。捷克报纸却对此大加讥讽,说它就像在俄罗斯国旗上烙上了匈牙利的印记,是对斯洛伐克同胞的背叛。

  更让斯洛伐克人恼火的是,匈牙利外交部紧急发来外交备忘录,提醒斯洛伐克说双十字架是匈牙利军服上早已有之的特定标志,并对斯洛伐克的一种出版物表示了不满,因为该出版物竟公开向使用双十字架的匈牙利兴师问罪。

  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也存在类似的纠纷。三年前,立陶宛议会曾就国徽上马尾巴的角度问题展开过激烈辩论。立陶宛的国徽上有一匹骏马,无独有偶,其邻国白俄罗斯的国徽上也有一匹骏马。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的马尾朝上,后者的马尾冲下。这又引起两国间一场打不清的官司,双方都指责方盗用了自己的国徽。

  拉脱维亚国旗上的酱紫色常被人们混同为一般的红色,因而人们也常常将它的国旗错认为是奥地利的。更不幸的是,拉脱维亚人历代钟爱的字形标志,竟曾被用作纳粹的党徽。至今为人们深恶痛绝。

Number:5286

Title:莫扎特的造访

作者:赵丽宏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散文》

Date:199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当音乐家把他的烦躁不安转化为旋律时,这样的旋律带给你的也可能是烦躁和不安。所以我不可能喜欢一个音乐家的所有作品,包括伟大的贝多芬。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莫扎特往往是漫不经心地站在我的面前,双手合抱在胸前,肩膀斜倚着一堵未经粉刷的砖墙,他微笑着凝视我们全家,把我们带进了他用光芒四射的音符建造的美妙天堂。

  既然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天堂,而且它离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