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359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359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明德英正坐在“团瓢”(沂蒙山区一种圆锥形小草屋)外的石台子上,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晒太阳,见一个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歪歪斜斜地朝她跑来。明德英立刻明白了他的处境,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把他扶到墓地旁一道小山沟的石洞里,这是她为了躲避鬼子扫荡藏粮食的地方。

  两个鬼子在墓林里找来找去,再也没见到八路军战士的影子,绕着墓地转了半圈,又冲“团瓢”跑来,鬼子见明德英是个哑人,便用刺刀挑她的嘴,并凶残地将她怀里的婴儿夺去弃在坟堆里。一个鬼子比划了一下逃跑战士的身高和衣着打扮,那意思是问,那逃跑的八路到哪去了?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西山指了指,两个鬼子又急忙朝西山追去。

  鬼子走远了,明德英不顾孩子的啼哭,忙到石洞里去看那受伤的战士,见他卧在洞里一动不动,细一看,她大吃一惊,当时没来得及包扎伤口,因流血过多,脸色苍白,昏了过去。明德英顾不上孩子的哭叫,忙把受伤的战士背到“团瓢”里,为战士包扎伤口。在这生命垂危的时刻,明德英来不及烧水做饭,果断地将奶头塞进昏迷战士的嘴里……。战士得救了,而她心爱的儿子因脑摔伤,落下了个痴呆症。

  五天后,战士的伤口感染,脸色也越来越黄。明德英急得坐立不安。她天天为他用盐水冲洗、包扎伤口,还把家里仅有的两只鸡杀了,做汤为战士滋补身体。

  半个月过去了,战士的伤口基本痊愈。他要返回部队了,明德英一看挽留不住他,就让丈夫李开田去送他。临别,他双手捧着明德英的手哭了:“大嫂,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永远忘不了您……”

  四

  1943年正月的一天,明德英的丈夫背回家一个十五六岁脚部受伤的小八路,他叫庄新民。

  他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做看护工作,因日本鬼子对沂蒙山区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军医处被敌人冲散,庄新民被迫一人来到了逃难的老百姓人群中。因为他早同敌人在山上周旋了很长时间,鞋跟磨破了,脚底被刺作,流血流脓,严重发炎。明德英见小八路的脚伤得厉害,就用盐水和沂蒙山草药给他洗脚,用布为他包扎伤口,因脚伤的疼痛和饥渴劳累,小八路得了一场大病。“团瓢”里没有一点吃的东西,明德英便从外边弄回几个土豆子,煮熟再拌上芝麻盐给他吃。

  夜里,四口人合盖一床被子。为了庄新民的安全,明德英哪顾春夜的寒冷,一夜几次到外面观察敌情。

  伤刚养好,庄新民在床上躺不住了,这本是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再添上一张嘴,可叫大嫂怎么生活呀!他要找部队去,明德英一看留不住他,也就答应了。这天早晨,明德英跑到村子里借来了几个地瓜,煮熟后,一半让他吃,一半让他带着准备路上吃,并以手势嘱咐他说:“你去找找看,要是找不到部队就快回来!”明德英和丈夫含泪一直把他送到王家河岸上。

  解放后,在上海已经当上公安局长的庄新民,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又与明德英联系上了。他口口声声要找妈妈明德英,要接他们去上海为老人家养老送终。可是,明德英舍不得离开沂蒙山,舍不得离开这片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土地。两位老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让丈夫李开田自己去。李开田带的礼物,是明德英在小八路走后而为他绣下的一包袱鞋垫。

  李开田到了上海,一看吓了一跳,这上海的高楼大厦比沂蒙山还高呀!大楼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也看不远,他觉得心里怪憋的慌。尽管庄新民对老人好吃好住好招待,他就是住不下,没住多久硬是要回家,说是一天不见沂蒙山,吃喝再好也没滋味!庄新民一看挽留不住老人家了,只好放他走了。临走前给他一摞崭新的人民币,让他带回去用,他不在意地说:“庄户人,要这么多钱干啥!我不要。”

  庄新民有点急了,说:“你在路上总要做盘缠用嘛,不带钱哪行……”

  庄新民连说带劝,他这才轻轻捏了一小叠。待他回到家细一数,是三百块。

  三百块钱,在贫穷的沂蒙山,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人们猜想,明德英大嫂这回有钱了,该给儿子娶媳妇了。可是,这笔钱,她谁也不让用,年年她用这钱买了花线和布料为前线的战士做着“拥军鞋”和鞋垫。明德英在40多年里,先后送走了六个亲人参军上前线,她自己耳聋嘴哑,却用一双手为前线战士做了40多年“拥军鞋”和鞋垫。中越边境“猫耳洞”里的一位战士收到了红嫂亲手绣的鞋垫,感慨万端地说:“别说是红嫂亲手为俺绣鞋垫,就是一提起红嫂的名字俺就会感到祖国后方的温暖,明白该怎样对付来犯的敌人!”

  五

  听完了红嫂的故事,我怀着对红嫂的崇敬走进了石头屋。屋里黑乎乎的,两间房像是一间,没有隔断墙。屋子的西北角放一张简陋的床,是她痴呆儿子的;屋子的东南角,也有一张简陋的床,那是红嫂的。

  这就是用生命和乳汁救护过八路军伤员的红嫂的家吗?这就是那位在人世间架起了心灵丰碑的哑巴红嫂的住处吗?破旧的被子,已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床上铺的是草,至今还没铺上褥子;破旧的家具,没有一件像样的;从抗日战争时期就用着的劳动工具,似乎都在诉说着一个哑女人和一个至今未婚的痴呆儿,是怎样在人生的大海里搏击、挣扎的!那黑乎乎的墙上贴满了画,细一看,她把奖状当画贴,贴得满墙都是,不过都被生活的烟火熏黑了。唯有从屋梁上吊下来的那个电灯泡,说明这个家也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我很难想象,如此艰难的生活条件,怎样会使一位老人如此对革命充满了忠诚;她为革命付出了整整四代人的代价,为什么竟没有半点向革命、向国家索取报酬的心!为什么就没有半点功劳感!

  红嫂似乎猜到了我在想些什么,她让我们出来,离开她的石头屋,让儿子关上了门。她是不愿让我们看到她的贫寒。这,也许就是沂蒙山人的刚烈的性格。

  在如血的夕阳里,我向红嫂告别,她颤微微地站起来,红肿的老眼里流露出无限的哀伤。我看出来了,她不愿让我们离开她。她那僵硬颤抖的手,不知在表达着什么;她那抖动的嘴唇,不知在说些什么!是不是她又想起那八个八路军战士来了。她怕离别。我含着惜别的泪,为“相思红”浇了一瓢水。

  我走在王家河的河堤上,又透过那片青纱帐,透过那片野花覆盖的坟林,红嫂依然站在瑰丽的夕阳下,久久地一动不动。我远远地望着她的身影,在心里默默地喊着:“红嫂,再见!红嫂,再见!我一定会再来沂蒙山看望您老人家的……”

Number:6381

Title:草还会长出,孩子不会再来

作者:邦拜克

出处《读者》:总第125期

Provenance:中外书摘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毛思慧、张江霖

  当麦克3周岁时,他要了一个玩具沙箱。他爸爸说:“我们的院子完了,以后小孩会一天到晚往花床里扔沙子,猫也会去凑热闹,那些草必死无疑。”

  而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

  当麦克5岁时,他要一副秋千架。他爸爸说:“完了。我见过人家在后院架那玩艺儿。你知道那以后他们的院子看起来像什么?像草场上的一个干泥潭。孩子用运动鞋刨地,肯定会把草弄死。”

  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

  爸爸在给塑料游泳池吹气的空当警告说:“你知道他们会把这地方弄成什么样子?他们会把这弄成可以发射导弹的荒郊野地。但愿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会把水弄得到处都是,害得你成天抗涝排水,否则你就得淌着齐脖子深的泥水去倒垃圾。等我们拆掉这玩艺儿时,这个街区就会出现一个独一无二的棕色草坪。”

  “别发愁,草会再长出来的。”

  当麦克12岁时,他主动提供自家的院子作为露营地。父亲站在窗口,看着他们在外面打桩子,竖帐篷,摇头叹息道:“我为什么不把草籽拿去喂鸟,还省得我播了半天。那些帐篷和那一双双大脚丫子肯定会把每一片草叶都辗成泥土。别费心回答了”他把头转向麦克的母亲,“我知道你想说:‘草会再长出来的’。”

  车房墙壁上的篮球筐引来的人群比冬季奥运会还多。原来只有垃圾桶盖那么大的一块秃斑渐渐发展成大片不毛之地,扩占了整个院子。等到新草刚刚冒头的时候,冬天来了。雪橇又把草芽变成了地垄,麦克的爸爸叹息道:“我对生活并无太多要求,无非就是小小一块草地。”

  他的妻子安慰道:“草会再长出来的。”

  那年秋天,草坪美极了。生机勃勃的青青绿绿的草如厚厚的茵毡铺满了整个院子,覆盖了被运动鞋踏过的小道,掩没了自行车经常在那儿摔倒的小径,环绕着小男孩用茶匙翻掘过的花床。

  可麦克的父亲对此视而不见。他以焦急盼望的目光越过草坪,声音发颤地问道:“他会回来的,是不是?”

Number:6382

Title:人民不会忘记

作者:王石平

出处《读者》:总第125期

Provenance:中国老年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红嫂”的故事,知道的人很多。可是,山东有千千万万个“红嫂”,这一点却鲜为人知。不久前,我采访了山东省副省长高昌礼,请他谈谈“红嫂”,他给我讲述了发生的许多故事。

  把你的礼帽给我吧

  那一年日本鬼子扫荡,在沂水县把一个村子的老百姓押到麦场上,审问谁是八路军。

  当鬼子盘问到张茜时,看她不像农村妇女。一问话又听出她是南方口音,便认定她是八路军,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老大爷挺身而出,说:“不能抓她。她是我闺女。”

  汉奸问:“她是你闺女?那为什么你是山东口音,她是南方口音?”

  “从小她就死了娘。因为家里贫穷,我带她逃难到了南方,一直到她长大才回了老家。我年纪大了,口音变不了。她还是个孩子,就学了一口南方话。”

  鬼子听了,想想也是个理儿,就没抓她。

  实际上这位老人与张茜素相识。他从口音上认定她是八路军,于是冒险相救。鬼子走了以后,老百姓也散了。张茜一直不知这位老大爷姓什么叫什么。

  解放后,张茜回忆起在沂蒙山的这段生活,便与陈毅商量,委托当地政府,多方打听,找到了这位老人,并把他接到了北京。

  老人是山里人,在城里住不惯,要回家。陈毅问他想要点什么。老人说:“我啥也不缺,把你的礼帽给我吧!”陈毅给了他。老人带着陈毅的这顶帽子,又回到了沂蒙山。

  公成美

  沂南县有个东北村,村里有个大娘叫公成美。

  年轻时,她是村里的“识字班”班长。她领着姐妹们推磨轧碾烙煎饼、送军粮、做军鞋、站岗放哨、当向导、埋地雷、抬担架、慰问伤员……没日没夜拼着命地干。

  1945年8月的一个晚上,区妇救会的朱翠兰对她说:“成美,又有新任务了。你们村这台戏能不能唱好,就看你这个主角怎么演了。”

  成美问:“什么难演的角色?是叫我演关公还是演包黑?总没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难吧!”

  翠兰说:“这也不假。只是别现在嘴硬,到时候独守空房哭成个刘备啊!”成美明白,这是动员她支持丈夫参军哩。

  那时,成美和丈夫景会刚结婚一年多。景会是村青救会长。小两口儿工作上商商量量,在家里恩恩爱爱。丈夫去县里开会几天,她都想得慌。一想到他要上前线,随时会死伤,她怎么舍得?

  成美心里翻腾开了:人心是杆称,谁称不出八路军、共产党对老百姓好来呢?要不是解放区实行减租减息,穷人能吃一顿饱饭么?要是都不参军哪里能有八路军?没有咱们的子弟兵,谁来保卫解放区?景会是“青年头”,大家都看着他,他怎能不报名?

  她说:“老朱啊,你原来是侦察兵,来掏我的心啊!你放心,我决不拖他的后腿。”

  这次参军大动员,东北村又是模范村。全村参军11人,拉走了一个班,景会当了班长。

  这一走就是5年。她天天等啊,盼啊,直到全国解放以后。

  1950年9月8日,部队派人送来了景会的遗物。

  成美对来看望她的乡亲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虽然失去了亲爱的丈夫,但是我永远不后悔。因为,没有景会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

  32个名字

  那时老百姓的生活极其艰苦,部队没有后勤部,妇女宁可少吃少穿,也要保证军队的给养。据淮海战役部分资料统计,山东妇女交军鞋400万双,军袜110万双,军装46万套,干粮袋60多万条,面袋20多万条,口罩2万个,绑腿4。5万副,棉被4500床……

  400万双鞋。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当时许多庄稼人的孩子,到娶媳妇时,也未必穿过一双新鞋。在沂蒙山区,新婚妇女拿出了自己的嫁妆,大嫂扯下了自己的头巾,许多人当再也找不出一点布料时,就撕下了自己正穿着的衣服大襟,来做鞋面布。

  参加孟良崮战役的人们,都知道“火线桥”的故事。

  战役打响前的那个夜晚,为保证我们的部队抢时间进逼孟良崮,艾山乡的32名妇女,硬是站在齐腰深的冰冷河水中,肩扛门板,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搭成人桥,让我们的大部队顺利通过。

  夜色中,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每个战士的心里都明白,脚下是他们的姐妹,他们是踏着亲人的肩膀走向战场的。

  一个小时过去了。当最后一名战士从她们肩上通过之后,她们都瘫倒在河岸边的沙丘上了。一个军人划了根火柴照亮了她们的脸。然后把她们的名字一一记了下来。接着,迅速地向孟良崮前沿冲去。

  黎明时,孟良崮响起了轰轰的炮声。这时人们发现,从万粮庄到孟良崮的那条山路上,到处都刻着这32个妇女的名字。

  你还能记着我这个娘么

  1942年5月,沂水县王庄张志桂的女儿刚满月,便收养了八路军11团团长陈宏刚满三个月的女儿陈鲁生。

  孩子刚送来的时候,瘦得可怜,小胳膊还赶不上大人的手指粗。志桂看着鲁生黄黄的小脸儿,再看看自己的孩子,红润润的脸蛋,粗壮壮的小腿,想到鲁生的母亲打游击,整日奔波,出生入死,决心把鲁生喂养好。

  志桂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两个奶,每人摊一个,谁也吃不饱。家里穷,买不起可以为孩子添食的东西。孩子饿得直哭。志桂想:鲁生身子弱,既然咱答应了人家,就一定要把人家的孩子养好。

  于是,志桂总是先让鲁先吃饱,才让自己的孩子吃。此后,鲁生不再哭叫了,瘦弱的小身子渐渐地胖了起来。而她自己的孩子却一点点地消瘦下去。

  小鲁生长到半岁,两个奶吃光了还不饱。志桂便咬咬牙,给自己的孩子断了奶。

  秋天,小鲁生快满周岁了,伴着志桂女儿越来越弱的啼哭声,会叫“爹”、“娘”了。但志桂的心却轻松不起来。听着女儿细弱无力的哭声,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儿,她的心都快碎了。

  终于,志桂的女儿停止了哭喊,不到7个月的孩子,不幸夭折了。

  孩子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