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646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646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5年,他到杭州出差,正赶上中国对波兰的一场球赛,但倾囊所有一共6元钱,可一张门票8元钱!他自叹没眼福。

  突然有人高喊:“中国队来了!”这一嗓子使罗西绝处逢生,他血一热,壮胆高叫:“老高!”好家伙,那是全国二十名球星的主教练,能这样喊,必定是老相识。喊完,他却脸红了。一面之识,“老高”还记得他吗?

  不料,高丰文朝他挥挥手,接着人海中神奇地闪出一条路。在一片欢迎声中,他做梦一般与高丰文并肩走进了体育场……

  从此罗西走火入魔,开口闭口离不开足球,衣服上到处是教练和队员们的签名,房间里贴满中外球星的英姿,书架上摆着几百册足球书籍,国内重要比赛他身背军号南征北战场场不落……

  他失去了家庭,接着又失去了工作,这次是他主动辞的。

  大雪纷飞,寒冷刺骨,罗西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他“疯”了。一个疯狂球迷从此诞生,中国第一个职业球迷从此诞生了。

  鞍山站前邮局“球迷角”成了他的家。他口若悬河,如数家珍,有时能进行连续四小时的演说,他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多的钦佩。

  鞍山球迷协会的事务成了他的专职工作。他掏个人腰包在鞍山宾馆租了一个套间,作为鞍山球迷协会的办公室。那时是1987年,他任常务副会长。

  一无所有的罗西,球疯子罗西,你失去一切才是欢乐吗?

  球迷协会没有经费。一次罗西约球友去沈阳看球赛,花去自己数百元。他决定为“罗西酒家”,以商养会。

  但地皮呢?资金呢?执照呢?神仙土地,工商税务,他求了个遍,为了足球,他该低的头低了,不该低的头也低了。那些天,他东奔西走,劳心费神,本来瘦削的身体更加形容枯槁,终于心绞痛发作,昏倒在天寒地冻的路边。

  当他醒来,周身温暖,他躺在医院里,不!这医院不能住,不是因为事业未竟,而是他没钱住院。

  就这样,“罗西酒家”开业了,小小的12平方米,却聚集了一帮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球迷。这时,恰逢中国足球兵败狮城,鞍山球迷因“罗西酒家”的成立而化悲痛成了力量。

  有球迷捧场,罗西心想事成。酒家开业当月就赢利1千多元,并因此罗西酝酿、创造了中国足球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1990年4月29日,亚洲俱乐部杯决赛中国辽宁队对日本尼桑队,在沈阳。罗西忘不了这一天,球迷忘不了这一天,中国忘不了这一天。在鞍山通往沈阳的公路上,一列车队浩浩荡荡。领头的是一辆小车,坐着罗西和他的副手。后边是9辆大客车,满载鞍山五百余热血壮士。此时的罗西激动得更加滔滔不绝,他一定没去想他因此首创了中国球迷规模最大的运动战。巨大的东北虎大虎头迎风长啸,电子乐队热闹非凡,还有花200多元特制的大旗、65条绶带、价值532元的爆竹,加上这次活动的摄像,罗西一共拿出了1500元。

  当万家灯火中罗西们得胜凯旋时,罗西看到了令他流泪的一幕:鞍山百姓走出家门,夹道欢迎。罗西高呼:“我罗西有这一天,死了也值!”

  “两个三分钟”,中国足球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在球迷心中,仿佛天都要塌了,上海一女球迷心脏病发作当场毙命,更多的球迷失声痛哭。那么罗西呢?这个球痴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吗?罗西的姐姐心急如焚。消息来了:罗西纵身跳下17层鞍山大厦,已为中国足球肝脑涂地,姐姐哭得死去活来。罗西幼年丧母,是姐姐把他拉扯大的,罗西每每想想姐弟俩相依为命的情景,都想哭。姐夫也急了,连忙驱车去找,生不见人,死也得见尸呀。

  后来罗西回想起这次关于他“以身殉球”的传闻觉得好笑:“鞍山大厦一共才15层,我到哪跳17层楼去?其实跳楼并不可取,中国需要成熟的球迷。”

  当时,罗西的确也在鞍山大厦。当姐夫赶到那里时,他看到了欣慰的一幕:鞍山球迷打着标语、喊着口号游行,群情激昂,高喊“中国队集体自杀”、“中国国耻日”。这场面如不控制,有可能重演“5。19”。这时,罗西振臂高呼:“球迷们可以喊、可以骂,但不兴砸、不兴抢,谁抢谁砸就收拾谁。”姐夫上前一把抱住他,生怕他跑了似的:“文刚,你姐还以为你……她都哭傻了。”

  罗西有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办好罗西酒家和罗西商店,积蓄资金,准备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里办一所少年足球学校,然后在第三个五年计划里办一个足球俱乐部……

  1992年夏,又一项伟大的计划在富于激情和想象力的罗西心中诞生:长征!

  1992年9月22日,孤胆英雄罗西单枪匹马,从鞍山开始了他的“长征”,他的历时近两年的4万里“长征”。

  他说:“中国足球屡战屡败,伤透了球迷的心。在如今所谓成熟心理的表面下是冷漠,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重新唤起球迷对足球的热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罗西一路走来,义无反顾。那重复的自行车轮,在未来的征程上,将转动多少圈呢?

  长路漫漫,他将有两个春节在外地度过,将面临疾病、交通、安全等问题,他想家,想亲人、想故乡;

  在单调的公路上,他为自己编故事:从前有一个王国,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她等待着异国王子长途跋涉的爱情……编着编着不禁潸然泪下;

  他说:“后边有球迷的支持,前边有球迷在等待,我不能后退!”

  有时帐篷一支,露宿荒郊野外;有时艰苦行军,一天只能吃到一碗面条;

  他到处宣传:“一元钱,一份爱,全国球迷动起来!”号召大家到龙潭湖训练基地捐款;

  ……

  罗西一路走下去,一路将种子播撒下去。这种子不是别的,正是“罗西精神”:九死不悔,献身足球!”

  罗西,如果你苦恋一生,仍未看到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你怎么办?

  单身汉罗西痛苦地低下了他的胡子拉碴的脸和乱蓬蓬的头:“我不后悔。”他的每一个字都那么清楚。

  是的,罗西是在用生命热爱足球,以足球的方式热爱生命。那么,热爱生命,后悔吗?

  罗西去继续他的长征了。

  罗西,珍重!

????

Number : 7729 

Title :追求与世界名人合影的人

作者 :李功

出处《读者》 : 总第 143期

Provenance :《华商时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若论谁与当世名人拍过照片最多,相信非美国人马丁莫属。在他密西西州的家中,挂满了他与名人和超级巨星合照的像片5500张之多。

  56岁的马丁年轻时便迷上与名人拍照,为了这种爱好,4年前他结束了零售连锁店生意,还离了婚。出身平凡的他何以能会尽天下名人?他自称凭着的是彬彬有礼、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架袖珍相机。他最心爱的一幅照片,是他与戈尔巴乔夫夫妇在纽约合照的那幅。

  为拍摄那张照片,他避过担任保安工作的美国特工,跟他们玩捉迷藏,拍得照片后的成功感非笔墨所能形容。

  马丁毅力惊人,为了要跟伊莉莎白·泰勒合照,曾追踪她至新奥尔良、洛杉矶,最后来到纽约。他在“玉婆”下榻的酒店守候,终于觑准机会,趁倒下来的路障令“玉婆”的随从分心之际,上前邀请巨星合照。17年前他为了拍摄加利格兰,曾被这位大明星饱以老拳;在拍摄纽约黑手党教父戈蒂时,曾被其手下拔枪相向,幸而化险为夷。从此之后,他学会了什么时候可以拍,什么时候万万不可,尤其不可骚扰他人工作或进餐。

  歌星莲达朗丝德的经理人五次阻止马丁,但他不肯放弃,终能亲自见到莲达,与她合照。

  现时仍然在世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卡特、福特、里根、布什和克林顿,都和马丁拍过照。不过他最喜欢的名人,还是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和保罗·麦卡尼。

????

Number : 7730 

Title :赢得生命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43期

Provenance :《时代文化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游新衡

  一

  克雷格·舍戈尔德是个英国的九岁男孩。

  他喜欢踢英式足球,一踢起球来就不要命,但是,到了1988年的秋天,他的教练注意到这个小孩有了变化,不像以前好动。“似乎,他的动作也不如以前快了。”教练对克雷格的父亲厄纳说。

  两星期后,克雷格剧烈地呕吐。母亲马里恩立即联系了一家医院。一个专家给 克雷格做了一系列的检查,然后医嘱做脑部扫描。

  “恐怕,我带给你们的不是好消息,”医生说,“克雷格脑部有个肿瘤。”

  这个肿瘤位于非常危险的部位:靠近脑干的顶端这个区域控制呼吸、心脏跳动和血压。

  一辆救护车把克雷格送到位于伦敦中心的大奥尔蒙德街医院,并很快定下了切除肿瘤手术的外科医生。马里恩不想把病情告诉儿子,怕压垮他不服输的脾气。但是,她从未对儿子说过一句谎,她不想破坏她在儿子眼里的形象。她坐在儿子的床边,握着他的手:“克雷格,你知道你得了什么病吗?”

  “妈妈,我知道自己病得不轻。”他提到他所喜爱的电视剧里一个得了脑肿瘤的演员,“我想,我是得了同她一样的病。”

  马里恩点了点头。“我要你勇敢点。”她低语道。

  “我会的。”

  1989年1月17日,克雷格手里拿着象征幸运的长毛绒玩具象,被推进了手术室。马里恩和厄纳在他的身边。马里恩轻柔地唱起了克雷格最喜爱的一首歌:《我只想唱我爱你》。

  经过几小时的外科手术后,外科医生报告说,未能取出全部的肿瘤,因为肿瘤的位置太危险了。两星期后,又带来了可怕的消息:病理切片报告显示,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一种扩散得很快的脑癌。外科手术复原后,克雷格还要接受进一步治疗,但是他的死似平是不可避免的了。

  克雷格收到家族、朋友和足球队队员寄来的许多祝福他早日康复的明信片。医生开玩笑地说:“你应该上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不久,克雷格被转到皇家马斯特医院,在那儿他接受化学疗法和放射治疗。克雷格收到了他所喜爱的电视剧中一个演员祝福他早日康复的讲话录音。针对这则消息,一家全国性的报纸发表文章,介绍这个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敢男孩。很快,其他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转载或转播了这个故事。克雷格被英国新闻界誉为“当代勇敢少年”。

  可是,克雷格的病情恶化了:腿和左胳膊越来越虚弱了;讲起话来一字一顿,慢腾腾的;视力模糊不清。尽管他全身疼痛,但不乏幽默感;说上几句发噱的话,开上几句玩笑,逗逗乐。

  这么多人关心克雷格点燃了他生命之火。一天晚上,克雷格接受化疗后,筋疲力尽,还要尽力摆脱心中的悲哀。“妈妈,”他说,“我想要明信片。每次收到明信片时,我心里要好受点。”9月,为了鼓起克雷格的勇气,克雷格家对新闻界说:克雷格想叫自己收到的明信片数量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几天后,一辆载着几大袋明信片的小卡车停在克雷格家门外。这是公众寄的。寄明信片的还有撒切尔夫人、查尔斯王子、布什总统、里根、戈尔巴乔夫;其中还有两个克雷格的崇拜偶像:杰克逊和史泰龙。

  克雷格真实现了他的理想,打破了世界上收到最多明信片的记录。在他遭到残酷不幸时,这些使他觉得生命的可贵,人类的美好,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事实上,这么多纷涌而至的明信片是克雷格在伦敦中央邮局自己的“选择邮箱”收到的。他也是英国历史上由市政府指定使用个人专用邮箱的第一个人。

  当1989年11月7日这个盛大的夜晚来临时,虚弱不堪的克雷格参加当地足球俱乐部举行的仪式。三百人出席了仪式,当地邮局局长把打破世界记录的那一张第1;000;266号明信片递给了克雷格。当克雷格说“谢谢你”时,全场唱起了《因为你是个非常好的小孩》这首歌。

  二

  远在3800英里这外的美国的弗吉尼亚,有个名叫克卢杰的老头,他今年77岁,是个靠做通讯生意起家的十亿富翁。克卢杰的朋友同他谈起克雷格和明信片的故事,催促他也寄一张明信片。

  克卢杰邮寄明信片时,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爬上心头。他不禁想道:难道医学真的救不了这个孩子吗?我能为这孩子做些什么?

  克卢杰曾为值得做的事业捐过成百上千万的美元,但他从不捐钱给个人。他不想开这个先例,也不想使克雷格的家人产生不现实的想法。虽然这样,克雷格可能有救的这个想法一直萦绕他的心头。

  克卢杰打电话给他的一个密友、弗吉尼亚大学康复科学中心的神经外科教授尼尔·卡塞尔博士。“尼尔,”他问道,“能不能同克雷格家联系一下?我有种感觉,非常重要,也许对他们来说,非同一般。我来付费用。”

  卡塞尔打电话未能同克雷格家联系上,就写了一封航空信。不少天过去了,未见克雷格家有回音。他的信消失在克雷格家成千上万封信的海洋之中。

  明信片源源不断而来,已达到200多万张。克雷格定期地住医院,出医院。9月20日,克雷格的医生叫马里恩和厄纲倒办公室来:“消息不好。最近的扫描显示,克雷格的肿瘤又增大了。”

  前景不妙。克雷格家人绝望了。这次他们没把这个消息告诉克雷格。

  第二天早晨,马里恩为了缓和这种绝望的气氛,就打开了在克雷格家的几个航空邮包,随意地拆开卡塞尔写来的信。她看着看着,一双手就颤抖起来。“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叫道。

  马里恩立即打电话给卡塞尔,把这种令人灰心丧气的情况告诉了他。卡塞尔说,他不能允诺什么,但接着又说,他的医疗中心购买了一种“γ射线刀”,一种新的仪器,能直接对着脑肿瘤射出高能量的射线光束。“这可能是治疗克雷格的一种方法。”他说。

  厄纳下班回家了,马里恩把信递给他说:“我想,上帝可能会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很快,尼尔·卡塞尔着手检查克雷格的病脑,他向前倾了倾身子,靠近地看着脑部的扫描。在克雷格的脑中,他看到了一块鸡蛋大小的灰色肿瘤,压迫着中脑地区,挤压着脑干。他的心一沉,心想肿瘤太大,γ射线刀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这块肿瘤似乎长出分叉,侵入了周围的组织。这似乎就确定了化验室做的病理切片报告:肿瘤是恶性的。要是真的这样的话,卡塞尔知道,克雷格就没救了。

  此外,他考虑要是他动手术的话,克雷格有1/5的可能性死在手术病订上。即使手术成功了,克雷格又能真正地得到什么呢?仅仅是延缓几个月的生命吗?

  卡塞尔打电话,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克卢杰:“有些东西在医学上是无能为力的。”

  “你真的是说,你治不好他吗?”克卢杰坚持道,“请想想办法吧!”

  卡塞尔搜索枯肠地思考着,作为三个女孩的父亲,他问自己,要是自己的孩子处于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办呢?他知道,他会给他们一次博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