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1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婚定律 男人结婚是因为无聊,女人结婚则是因为好奇。结婚双方都很失望。
夫妻定律 父亲兄长弟弟;母亲姐姐妹妹。需要什么时就变出什么样子来。
婚前婚后定律 婚前,男人会说:“你是我的一切。”女人会说:“我属于你。”婚后,男人会说:“我是你的一切。”女人会说:“你属于我。”
说话定律 男人酒后话多,女人婚后话多。所以,一个热闹的家庭往往是由嗜酒的丈夫和爱唠叨的妻子组成的。
家庭观念定律 “晚出夜不归”的是男人;“多想这个家”的是女人。
区别定律 当一个男人不修边幅时,人们会说:“他的老婆可真够呛!”当一个女人仪容不整时,人们会说:“她的丈夫可真倒霉!”
成功背后定律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坚强的女人;而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常是一个伤她心的男人。
Number : 8021
Title :逃命签证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56期
Provenance :《北京青年报》
Date :1994。3。15
Nation :
Translator :
杉原千亩被立陶宛考纳斯市日本领事馆外鼎沸的人声吵醒了。这位40岁的外交官朝窗外一看,看到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是犹太难民,”仆人告诉杉原,“他们要你救命。”
一
那天是1940年7月27日。德国在前一年的9月侵入波兰,有关德国人残害犹太人的传闻越传越广。然而一名驻立陶宛的日本小外交官又有什么办法?杉原要求跟这些犹太人的代表谈谈。律师左拉克·瓦哈夫提希向他说明犹太人的困境。他告诉杉原,许多犹太人整家都遭纳粹杀害了。这些难民设法逃到受苏联控制的立陶宛,可战火早晚会蔓延到这里,他们只有一条逃亡路线从陆路横越苏联。然而,要是他们没有另一国家的准许入境证件,俄国人绝不会让他们过境。驻立陶宛的其他国家领事馆不是不同情他们,就是已经关闭。
他们需要好几万份签证。“我想帮助你们,”杉原讲,“可必须得请示东京。”瓦哈夫提希不禁犯愁。在1940年,没有几个国家愿意帮助无家可归的犹太人,而且日本正准备和德国结盟。
杉原发电报到东京外务省请求给犹太人签证;两天后,杉原收到回电:“不准向无指定目的地的人签发过境签证。”
当夜,杉原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直到天明。
“我必须另外想个办法。”他对陪着他的妻子幸子说。
“是的,我们必须这样做。”幸子回答。难民眼睛里绝望的神情尤其是带孩子的人,令这位年轻的三子之母很难过。
杉原又发两次电报给东京,尽管他反复强调犹太人危急的处境,并解释犹太人只在日本逗留30天等等,但他得到的答复依旧是“不准”。很明显,杉原必须做出抉择:服从政府命令,或是听命良心行事。
二
早年,杉原在国内时,有一天看到一则启事,外务省招揽有意去国外攻读、然后晋身为外交官的年轻人。已经从早稻田大学英文系毕业的杉原又一次参加考试,及格的人寥寥无几,但杉原考上了,被派到中国哈尔滨大学攻读俄文。
他以优等成绩毕业,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政府工作。后来升为外务部次官,还差一点当上满洲国的外长。可他看到日本人对中国人手段非常残忍,于是辞职抗议,在1934年回国。
他这时是日本政府里俄语说得最好的官员,东京当局在1939年派他去立陶宛开设一个领事馆。6个月后,战事爆发,苏联并吞了立陶宛,所有外国领事馆都要关闭,聚集在日本领事馆大门外的犹太人,一小时比一小时多。
最后,杉原决定走他要走的路。“我可能要违抗政府的命令了,”他对幸子说,“我的事业也许就此断送,然而不那么做,我就是违抗上帝。”
三
杉原走到领事馆门外,对聚集的犹太人说:“凡想领过境签证的,我都会签发给你们。”一时鸦雀无声,然后是一片欢腾,许多人流着泪祈祷。
这时签发的日本签证只属过境性质,因此,签证持有人要填写最终目的地。瓦哈夫提希拿到一份声明,说进入加勒比海的荷兰殖民地库拉索是无须签证的,于是提议填库拉索为最终目的地。
杉原在8月1日上午开始签证。初时,他对申请人问些例行的问题:是否有从日本到别地的船票或机票?有无足够的旅费?但不久杉原便省略了这些询问,因为大部分难民逃出时都只带了很少的随身物品。
办理一份签证约需15分钟。杉原不吃午饭,尽量多发签证。虽然如此,第一天过去了,等待签证的人数却完全没有减少。
杉原夜以继日地签发签证。印刷的正式表格用完后,他就用手画表格。日子一天天过去,杉原体力开始不支。由于缺少睡眠,他双眼通红。“我不知道现在应不应该停止。”有天晚上他疲惫地对幸子说。”我们尽量多救些人吧。”妻子温柔地说。
到了8月的第三个星期,杉原接到电报,命令他停止发签证。大批难民抵达横滨、神户这两个日本港口,情况很混乱。但杉原没有理会这些命令。
8月底,苏联当局要求关闭日本领事馆。东京方面指示杉原到柏林去。然而,看到犹太人群中一张张可怜的脸,杉原实在于心不忍。“我们将在这里的旅馆过夜,”杉原宣布,“在我们离开以前,我能发多少张就发多少张。”
成群的犹太人跟着杉原一家到旅馆去,杉原在那里继续不停地写。第二天早上,跟着杉原一家去火车站的人更多,杉原在火车上继续挥笔拼命地写,无奈他没办法发出足够的签证给每一个人。于是他开始在空白纸上签名,希望犹太人自己会把余下的部分填写好。火车开动时,他仍把签了名的纸一张张递出窗外。
“杉原千亩,”有人站在路轨边上喊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四
难民紧执着宝贵的签证东行。等他们安然上了驶往日本的船时,许多犹太人甚至产生杉原潦草书写的那张纸是有神保佑的想法。
17岁的神学院学生柯恩肯定是这样想的。他们那批人登上开往神户的船时,一个苏联官员把一位犹太人拉比推到两名检查签证的日本官员面前。拉比打开自己的护照,忽然一阵风把签证吹向海面。“我们都傻了,”柯恩说,“谁料那纸竟转个圈飘回船上,恰恰落在拉比脚下。”
在日本,犹太人完全没有受到歧视。过境签证期满,他们获准去中国的上海,在那里等待战事结束。至于南美的库拉索,他们去不成了,因为那里不让他们入境。战后,有些犹太人在日本定居,其余的大都去了美国、南美洲或后来出现的以色列。
杉原估计自己签发了3500份签证,但有人说至少有6000份。
战争期间,杉原主持捷克、罗马尼亚和德国领事馆,日本政府从来没提签证的事,他以为别人已经忘记了他违命的事。
1945年,杉原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主持日本领事馆,苏军把他和家人逮捕,解入俘虏营,21个月后,他们一家回到日本。
回东京后,杉原希望政府会派他任大使,谁知道外务省次官反而要求他辞职,而且不给他惯常的推荐信。杉原这才明白,他们并没有忘记他在立陶宛的作为。
为了养家,这位职业外交家最初是挨家挨户推销灯泡。后来他到莫斯科去替一家贸易公司主持在那里的分公司,家人留在日本。这样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
五
得到杉原救命的犹太人从没有忘记他。许多人设法寻找他的下落;他们到日本外务省去查询,但毫无结果。1967年某日,杉原的儿子弘树接到信息,说驻东京的以色列大使馆有位官员要见他。这位官员名叫耶和修·尼西里,他根据外务省同仁名录找到了杉原的下落。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你父亲,”尼西里对弘树说,“我永远忘不了我的救命恩人。”弘树说他父亲在莫斯科工作。“请转告他,以色列政府要嘉奖他。”弘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答复是:“工作太忙,无暇接受官方的谢忱。”但3个月后,尼西里终于说服了杉原。
在特拉维夫,杉原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他曾经救过的人纷纷设宴款待他,有些人已是以色列的风云人物。那个叫瓦哈夫提希的律师,便是那时期以色列的宗都教部长。
“我一直想知道,你当时为什么那么做?”瓦哈夫提希问杉原。
杉原说:“我看到有人受苦,而我能帮他们,那我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1984年,以色列将“国际正义之士”的荣衔授予杉原,那年他已85岁了。杉原在美国也获得多项荣誉。最近,一所名为密里尔·耶西的宗教学校在纽约举行50周年校庆,这所学校原设于波兰米尔城,全校师生当年有300多人都受过杉原的救命之恩。他们设立了杉原千亩教育基金,作为校庆的一项重要内容。
杉原1986年在日本去世时,当地许多人并不知道他。出殡之日,大批犹太人到他家去吊丧,他的邻居才知道他们曾与一位英雄毗邻而居。
许多年之后,日本政府终于在1991年为当年把杉原免职一事向他家人做出书面道歉。拿过杉原签证的犹太人至今仍满怀感激地写信给杉原太太和儿子。有人估计如果把杉原所救之人的子孙计算在内,世界各地有好几万人的性命都是这位勇敢的外交官所赐。
Number : 8022
Title :看不见的爱
作者 :赵宇宁
出处《读者》 : 总第 156期
Provenance :《石河子报》
Date :1993。7。23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
“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Number : 8023
Title :人生小酌
作者 :蒋金镛
出处《读者》 : 总第 156期
Provenance :《文汇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成功的内涵透彻一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要想过得快乐和欢欣,首先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
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命运的强者,却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编导。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他最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很多能照出自己真实的一切表象的镜子来剖析自己、调整自己、完美自己。例如,知己、爱人、孩子、同事、自己的昨天,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因为,从这几面镜子中,就可以看到另一个自我,从而去剖析,去自省,去雕塑,去改造,去完善一个崭新的自我。
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脱壳的笋,落地的叶……
由此可以坚信:英雄的美德在于面对死亡而永远没有失败。
Number : 8024
Title :语丝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56期
Provenance :《罗兰·人生小语》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有实力的人,从不偷看上帝手里握着什么牌。
你可以置人的评价于不顾,却无法使人不评价。
把嫉妒当做一种特殊的监督,你就比别人多得一份滋补。
置毁誉于不顾的人,便得到自由。
哪棵树下没有鸟粪?这反而使花开得更香。
雾,自以为消灭了山峰,其实却点缀了山峰。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刻形成的。
不能反对事实,但可以漠视事实。
永远不要踌躇伸出你的手,也永远不要踌躇接受别人伸出的手。
把你的苦难当做一个难得的经验,忍耐一时之痛去体会它,你将因为这些苦难而比别人更加了解人生。
快乐虽然人人向往,但它总不免是肤浅的,痛苦虽然可怕,但它是深沉的。
Number : 8025
Title :千金一诺
作者 :张艳梅
出处《读者》 : 总第 156期
Provenance :《人生与伴侣》
Date :199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是明白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友们因此很宠爱她。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送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