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11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11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隐患之十:一意孤行,不听人意,使朋友感到你是无为多事之人。

  是朋友就要同舟共济,对好意之计应认真考虑,妥当采纳。也许你无视这点,每遇一事,一意孤行,坚持己见,无视朋友之见,依旧我行我素。结果自己吃亏,朋友受累。这必定使朋友感到失望,认为你太独断专横,不把朋友放在眼里,是个无为多事之人,日后渐渐疏远你。所以你在遇事决策时,应多听并尊重朋友意见,理解朋友的好心,即使难以采纳的意见,也要说清楚,使人觉得你在尊重他。

  上述十个隐患在交友、择友,尤其是处理朋友间关系时颇有普遍性,只是你没有明显感觉或注意它罢了。请你细细反思,引以为戒。对你们在友情中出现的“症兆”应早作诊断,及时治疗或“预防”,以免由隐患转为“显症”。

 

Number : 1057 

Title :自找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一位老人突然失去知觉。监测仪器证实是心脏病发作所致。二十秒后,他苏醒了。大夫向他解释:他的心脏曾停跳过瞬息,并问他,在那段时间内有何异常感觉。“我看见一道明亮的光,”他说:“在我面前,一个人全身披着白衣,就像死神。”我赶紧请他具体回忆一下。“大夫,”他说:“这人肯定是你。”

 

Number : 1058 

Title :考古与外交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托马斯·布金在拜访了一位正在挖掘古物的考古学家后,很有咸触地说:“考古和外交正好相反,考古要揭示的是末知的事实;而外交则是掩盖已知的事实。”

 

Number : 1059 

Title :无用的启发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我们公司雇用了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人做临时工作。她似乎很讨厌这种工作,我走过去和她说话。“你在干什么?”我问道。“什么也没干,”她答道。就是在这种时候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希望她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有三个人在打石头,一个承包商想雇用一个人。他走向第一个人问道他在干什么。“我在打石头,”第一个人答道。承包商向第二个人问了同样的问题。“我打开石头,然后用它们盖房,”第二个人答道。承包商问第三个人,第三人说:“我在建大教堂。”

  我想,我已把意思说清楚了,我问新雇员她将会雇用谁。“我不知道,”她答道,“我想,是漂亮的那一个吧。”

 

Number : 1060 

Title :名誉有关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丈夫被半岁的女儿抓得满脸是伤。太太频频催他上医院。

  丈夫:“我不在乎这点伤。”

  太太:“我却在乎我的名誉。”

 

Number : 1061 

Title :绝妙翻译机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在一次举行翻译机器操作表演时,设计者请一位政治家往机器里馈入一个短语。政治家选了这么一句话:“精神是乐意,但肉体却软弱无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当这些英语词语馈入了机器,接着机器送出一张纸条,上面用法语写着:“伏特加酒是烈性的,但肉却是腐烂发臭的。”

 

Number : 1062 

Title :对比强烈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啊,你们在这么矮小的房子里生产贵厂著名的药片那么,这旁边一幢高楼大厦是什么呢?”

  “那是我厂的广告部!”

 

Number : 1063 

Title :保持新鲜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一个牧师,在教堂上问一个孩子,为何在祷告时求主赐给我们每日食粮,而不求它赐给我们两天、三天,甚至十天的食物?

  孩子想了想,回答:“那是为了要保持食物新鲜的缘故。”

 

Number : 1064 

Title :机会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运气真糟透了,”一位商人对另一位商人说,“今天早上机会来敲我的门,但是当我拉开门闩,打开两把锁,取下链子,关掉报警器时,它却走了。”

 

Number : 1065 

Title :终有回报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大学毕业后我找到一份工作。于是,我离开父母,一个人搬进了一所公寓。当我请来父母专向他们炫耀我的新居时,我发现父亲将所有的房间都看了,而且每到一处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所有的电灯打开,离开时却不关上。我感到奇怪,就问父亲这是怎么回事。

  父亲乐哈哈地答道:“我已经等了22年了!我一直在想,等哪天你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也能让你家的电灯全部大亮着!”

 

Number : 1066 

Title :鬼故事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有一天晚上,我到警察局去缴付交通违章罚款。看见一位老太太全身战栗,不知何故。我付了罚款,正要离去,看见她坐在墙角椅子上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我问她:“您老人家出了什么事?我可以帮忙吗?”

  她笑笑,说:“没有什么,谢谢你。我一个人在家里看这本鬼故事,怕得要命,所以到这里来,有警察保护。”

 

Number : 1067 

Title :邮局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儿童文学

Date :1987。10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有一个日子

  树叶纷纷飘落

  我们想起邮局

  只有邮局依然绿色

  那来自四面八方的问候

  是条不冻的小河

  遥遥送来的消息

  是小河悠长悠长的歌

  看来我们不必等候

  尽管阳光还很软弱

  也不必伤心落叶

  来年的绿草中有他们寄托

 

Number : 1068 

Title :背影

作者 :王静龙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风是淡淡的

  雨是淡淡的……

  相逢是淡淡的

  分手是淡淡的……

  只有你消瘦的背影

  像一团火

  在我心上

 

Number : 1069 

Title :语丝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一切欢乐都可在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之后而得到。虚假的愉快与真实的快乐之区别就在于,真实的是先付出而后享受,虚假的则是,享受过后便要付出代价。

  并不是人们所吃的,而是他们所消化的,使得他们强壮;并不是我们所获取的,而是我们所节省的使得我们富裕;并不是我们所读的,而是我们所记忆的,使我们成为有学问的人。

  并不总是别人来奴役我们,有时,我们让环境奴役自己;有时,我们让清规戒律奴役自己;有时由于意志薄弱,我们自己奴役自己。

  当别人一边听你讲话,一边肯定地点着头却一言不发时,你最好别再往下讲了。

  捷径往往是通向你不想去的地方的最短之路。

  谣言比真理传播得快,却没有真理停留的时间长。

 

Number : 1070 

Title :毫不犹豫的选择

作者 :尤里·茹科夫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中国记者

Date :1987。8

Nation :苏联

Translator :盛世良

  苏联《真理报》政治观察家马耶夫斯基在苏联的驻外记者中保持着一项纪录:乘车船和步行跨越了数千公里陆路和水路,乘飞机穿过100万公里以上的路程,到过世界各大洲75个国家,曾经从越南抗美战争前方、苏伊士运河旁、1956年的布达佩斯、前比属刚果、加勒比海危机时期的美国、1968年的布拉格、“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北京,发回了许多新闻、通讯和特写。

  1972年,他52岁时得了不治之症,但他不仅不躺下,反而抓紧有生之年,尽量到艰难的第一线采访,终于在1976年初去世,年仅55岁。

  马耶夫斯基临终前不久为《真理报》的内部报纸《同人报》写了一篇小稿,文中说:

  有人会问:你为什么成了新闻工作者,而没有去当外交官(马耶夫斯基是苏联高等外交学校毕业生)?也许,恰恰是在我见习了外交工作的东京,我终于明白了,尽管外交工作很吸引人,但我禁不住在报纸天地小试身手的诱惑。我头脑里充满了各种感想,我想将人们没看到的和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人们。我明白,我不能不写,因此宁愿啃新闻工作者的黑面包,而不想吃外交官的白面包。

  危险的职业多得很。新闻工作通常是不列为危险职业的。然而,联合国的官方统计表明,各种职业的人中间,新闻工作者的死亡率最高。

  我们在35岁死去,因为编辑部无情的夜班使我们面容憔悴,因为报纸的每行文字都带走了我们的一份心血。

  我们在40岁死去,因为无穷无尽的出差和旅行,东西南北的人间悲剧,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各种文字的报章杂志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我们在50岁死去,因为我们与多数的同代人一样,不得不经历硝烟弥漫的战争道路,受潮挨冻,受伤挂彩,从废墟中重建祖国的城乡,手不离枪地投入和平时代的搏斗,捍卫正议事业,总之,这代人要做的事超过前辈一世纪的作为。

  是啊,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就这样过早的死去……

  但是,如果把献给采访和编辑工作的岁月还给我们,把无数不眠之夜还给我们,把危险的征途和白热化的斗争所占的时间还给我们,并对我们说:由你们自己挑选职业吧。我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不安宁、不轻松的新闻工作者的生涯!

 

Number : 1071 

Title :海明威的教导

作者 :W·J·莱德勒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文化译丛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辛铨安

  很久前,我被安排在一艘停舶于重庆的美国海军炮艇上工作。我当时还只是一个级低的尉官,但竟轻易地突然间出了名。在一次当地举办的“不看样品的拍卖”会上,我对一个密封的大木箱喊了个价。箱子沉甸甸的,谁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但在场的人都肯定箱内装满了石块,因为那个拍卖商一向是以他的恶作剧而闻名的。

  我出价30美元。拍卖商指着我喊道:“卖了!”这时有人在小声说:“又一个受骗的美国佬!”但是当我打开木箱时,周围发出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有懊悔的,也有羡慕的。大木箱内装的是两箱威士忌洒,这在战争时的重庆是极为珍贵的。

  英国领事馆的一个秘书出30美元向我买一瓶。还有人出更高的价,但我都一一回绝了。我不久就要被调走,正打算开一个大型的告别洒会。

  此时,欧内斯特·海明威到了重庆。他也和不少人一样,犯了我们当时所谓的“四川干渴症”越得不到越想喝的酒瘾。有一天,他来到我们的炮艇“塔图伊拉”号上,对我说:“我听说你有两箱醉人的玩意儿。”

  “是啊。”

  “我买六瓶,你要什么价?”

  “对不起,先生,我不卖。我留着是为了一旦接到调令离开这个鬼地方时,好好热闹一番。”

  海明威掏出一大卷美钞,说:“给我六瓶,你要什么都行。”

  “什么都行?”

  “你说个价儿吧。”

  我想了一想说:“好吧,我用六瓶酒换你六堂课,教我如何成为一个作家。”

  “这个价可够高的,”他说:“真见鬼,老兄,我可是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学会干这一行的啊。”

  “而我却有好几年在拍卖时上当受骗,这才交上好运。”

  海明威做了个鬼脸,“成交了。”

  我递给他六瓶威士忌。接着的五天里,他给我上了五堂课。他真是个了不起的老师,此外,他还喜欢开玩笑。我也不时地取笑他,特别是拿威士忌当笑料。“你知道,海明威先生,我在拍卖时投个机肯定是值得的。首先,我使那个拍卖商上了当,此外,我还震惊了那些太胆小不敢出价的顾客。而此刻,我用六瓶威士忌正在得到美国最出名的作家辛苦摸索到的从事写作的决窍。”

  他眨了眨眼说:“你是个精明的生意人。我只是想知道,其余的酒你曾偷偷灌下了多少瓶?”

  “我一瓶还没有打开呢,”我说,“我要把每一滴都为我的大型酒会留着。”

  “孩子,我想向你提一点我个人的忠告。千万不要迟疑去吻一个漂亮的姑娘或开一瓶威士忌酒。应尽快地去尝试一下。”

  海明威因事要提前离开重庆。为了跟他学完最后一堂课,我陪他一起去机场。

  “我并没有忘记,”他说,“我这就给你上课。”

  飞机的发动机已在轰鸣,他紧凑着我的耳朵说:“比尔,你在描写别人以前,首先自己得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为此,你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要能够以柔克刚。千万不要讥笑一个不幸的人。而当你自己不走运的时候,不要去硬拚,要随遇而安,然后去挽回败局。”

  “我不明白,这对于一个作家有什么相干?”我对他说的不怎么理解,便打断他的话头。

  “这对于你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他一字一顿地说。

  搬运工人已在装行李了,海明威向飞机走去。在半道上,他转过身来喊道:“朋友,你在为你的狂欢会发出请柬以前,最好把你的酒先抽样检查一下!”

  几分钟后,飞机已升入蓝天。我回到藏酒的地方,打开了一瓶,接着开了一瓶又一瓶,里面装的全是茶。原来,那个拍卖商还是把我给骗了。

  海明威当然在一开头就知道了实情,但他只字未提,也没有讥笑我,并且愉快地遵守了交易中他应承担的部分。此时,我才懂得了他孝导我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涵义。

 

Number : 1072 

Title :该我付帐了

作者 :里查德·科恩

出处《读者》 : 总第 8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曾国平

  几年前,我和父母妻儿在一家餐馆共进晚餐,这是把菜名随便写在黑板的上那一类餐馆。美餐一顿以后,服务员把帐单送到了桌子上,可接下来的情形是:我父亲无动于衷,并未像以往一样掏钱付帐。

  席间谈话在继续。我心里渐渐明白,我已经被指望为支付帐单的人啦!常常与父母在餐馆里聚餐,老是以为父亲永远是带着钱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