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Δ长颈鹿打架时,就只会把长颈摇来晃去,用它们瘦骨嶙峋的头部拍击对方。
Δ骆驼喝了含盐的水也能解渴。
Δ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每日朝天喷出大量气体,其中含银9克、金2。4克。
Δ铁片薄到只有0。001毫米厚时,就会像玻璃一样透明。
Δ把一掬盐放入一杯水中,水平面不仅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些。
Δ据测定,地球上昼夜平均温差不超过20℃;而月亮对着太阳一面温度为110℃,背着的那一面为-170℃,二者相差280℃。
Δ你身体的几乎一半热量是通过头顶失掉的。
Number:1814
Title:极度之静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6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世界最静的地方是在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间房中,这房间设计特别,是吸声的。这是一间隔离房,外面的声音传不进来,因此可以用作许多种敏感声音的实验。
记者保罗·班尼斯特在这房中试过一个下午,以看看在一个完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生活是怎样的。他发觉这里静得很难受。
他说:“我可以听到我的心脏跳动和血液奔流。我的骨节好像生锈似的发出响声。我摩擦手指,也是像砂纸摩擦。我每动一下都可以听到衣服摩擦的沙沙之声。大约半小时之后,我的耳朵变得非常之敏感,轻轻吸一下鼻子亦像是大喝一声。过了一阵,我进行试验,把一枚针丢在一只玻璃喋上,也响得像丢下一只大铁锤。”
“起先我想我能适应这种静,但经过大约一小时,太缺乏声音就使我很不安。我自己咳嗽,做一些声音打破那种静,但那声音实在太刺耳。我用蘸笔在记事簿上写字,笔尖的声音还是太响,翻一页纸也像听见开枪。几小时之后,我很高兴我能离开。到了外面,杂音吵得很,但我却觉得那是吵得可爱。”
Number:1815
Title:南美的杀生蜂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6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张玉洪
“非洲蜜蜂已经越过边境!”
“数以百计的动物遭到非洲蜂攻击伤亡惨重!”
“又有几十人受到非洲蜂的袭击,伤势严重被送进医院抢救!”
这是委内瑞拉各家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经常报道的一种凶猛好斗的非洲蜜蜂无情地伤害人和家畜的情况。此种局势,目前已发展到十分严重、刻不容缓的地步。
非洲蜂的产生
蜜蜂最早起源于亚洲。随着日月的流逝,一部分蜜蜂迁移到欧洲和非洲安家落户。抵达欧洲的蜜蜂找到了温和的气候和充足的密源等理想的自然条件,从此在欧洲大陆采花酿蜜,繁衍生息,为当地人民增添了欢乐,养蜂业随之产生了。
然而,到达非洲的蜜蜂不仅受到了严酷的气候折磨,而且还时常遭到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不断偷袭。为了生存,它们同所有的入侵者展开了漫长激烈的搏斗。在保卫自己和蜂巢的过程中,非洲蜂日益变得顽强凶猛。天长日久,它们养成了一种好斗的性格,而且一代超过一代。也许正因为如此,非洲的小蜜蜂才得以活到现在。
非洲蜂到达南美
1956年,巴西圣保罗大学的遗传学教授沃里克·埃斯特克·克尔,从国外带回了35只非洲蜂王,准备做遗传试验。他想通过让欧洲蜂和非洲蜂交配,培育出一种具有两种蜂优势的理想蜂种。为了防止非洲蜂飞逃,他采取了各种严密的措施。
如果人们视生命为儿戏而不谨慎从事,那么令人可怕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发生。生物学家的一位新助手对安全措施掉以轻心,结果犯了一个可怕的大错误。他敞开了喂养非洲蜂的巢箱盖,26只蜂王飞逃。不久凶恶成性的非洲蜂开始在巴西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
进入六十年代后,成群的非洲蜂每年几乎以500公里的速度飞向南美其他地区。对此,一些国家十分忧惧,各自建立了观察研究中心,全力以赴监视非洲蜂的活动。
各国生物学家潜心研究非洲蜂的生活习性,以期找出控制蜂群蔓延的方法。然而,他们至今仍然一筹莫展。非洲蜂越来越多,日益猖獗。现在,大批蜂群已经到达法属圭亚那,进入委内瑞拉、秘鲁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
无穷的危害
非洲蜂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实在骇人听闻。目前,南美已有几百人被螫伤中毒死去,数以千计的家禽和牲畜遭难而亡。蜂群所到之处,所有生灵全部消失无一生存。非洲蜂已成了可怕的“杀生蜂”。
1984年的一天,委内瑞拉米兰达州的图伊·德尔·奥古马莱机场的候机室突然骚乱起来。只见黑压压的数千只蜜蜂向候机的旅客们俯冲过去。霎时,非洲蜂的嗡嗡声、人们的哭喊声和桌椅的碰撞声响成一片。当时,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杀生蜂”发怒竟然向人发起进攻。结果,有1人死亡,36人受伤。
同年,在委内瑞拉一个叫“萨尔多”的村镇,村民们先是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嗡嗡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大家纷纷跑来眺望,只见无数只非洲蜂遮天蔽日,如同一块巨大的乌云迅速飘来。人们惊恐万状,四散奔逃。顷刻间,蜂群降临。几秒钟内,100只鸡死亡,无数的家畜受伤,奔逃者的手脸红肿不堪,痛痒难忍。
幸好,这群蜂的突袭发生在黄昏,从而挽救了村民的生命。当时,藏在屋里的人们为躲避蜜蜂的攻击,都熄了灯,紧蒙头脚瞪着眼过夜。灾难过后,村民们想打死分群的非洲蜂。可是,所剩的蜂群仍然无计其数,人们还是奈何不得它们。大部分村民认为,非洲蜂以后可能还会光临,用普通一般的方法无法消灭它们。于是,纷纷舍弃家园,远走他乡。
惊人的特性
非洲的各种恶劣气候,迫使凶猛的非洲蜂尽量提高产蜜的能力。此外,为了保障生存,非洲蜂还学会了贮藏大量蜂蜜的技巧。
非洲蜂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春夏之季,工蜂开始造王台。完工后,蜂群中的一部分工蜂与蜂王飞出另造新巢,把原来的巢让给即将出房的新蜂王和留下的另一部分工蜂。在此期间,非洲蜂的活动不仅受各种气候的影响,而且还面临着其他动物的袭击和食物不足的威胁。因此,非洲蜂的分群极为频繁,一群蜂在一年时间内,竟能建造100个“小殖民地”。如无控制而任其发展,非洲蜂将会以惊人的速度遍及整个美洲。
非洲蜂喜爱游荡,它们为寻找新的蜜源,并非长期栖息在一个地方,而总是定期云游四方。
迅猛凶狠
非洲蜂嗅到异味后,23秒钟便可以做出反应,而欧洲蜂则需43秒。因此,对欧洲蜂的攻击人们有较长的时间可供逃避,可是对非洲蜂的攻击往往在劫难逃。
除此之外,非洲蜂的攻击力强,伤害性大。它们遇到入侵者时,一般都是大批出动,穷追狠叮,常常把对方驱逐到200米以外方才罢休。整个攻击的时间竟然可达1。5小时,受害者往往多处被螫伤。相比之下,欧洲蜂的攻击就比较弱。它一般只把敌人赶到30米外便凯旋,全部攻击时间不到3分钟。
实验证明,非洲蜂同欧洲蜂杂交的后代同非洲蜂一样凶猛。所以,用此法矫正非洲蜂那种极其强烈的好斗性的设想,已经彻底破灭。尽管许多生物学家为此而忧心忡忡,但他们还是在小心翼翼地监视着非洲蜂的活动,跟踪他们的去向和研究它们的飞行速度及活动范围,以便寻觅出对付这些顽敌的办法。
Number:1816
Title:第五代
作者:张建伟、左志
出处《读者》:总第64期
Provenance:中国青年报
Date:1986。5。2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1978年,国门打开,于是,一批批青年知识分子漂洋过海,聚成一股股有人贬之,有人褒之的留学热潮。
历史的联想
1985年12月28日十时,一架波音747凌空而起,国务院中国留学生工作组一行十二人乘机飞往美国。工作组中,最年轻的成员是天津外经贸委研究室副主任杜厦。此去大洋彼岸,他身兼考察,招聘的双重任务。
天津对外开放,深感人才匮乏。胡启立同志在津视察时建议:可到国外去招聘我国自费留学生,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
半小时后,左侧发动机发生故障,飞机迫降东京机场。
东瀛,这个对杜厦来说不期而至、曾接纳过我国第一代留学生的国度,引发了他对历代中国留学生的无数联想……
第一代留学生,毫无疑问,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严复乘桴西去学习英国海军;秋瑾东渡日本求索救国之途;孙中山栖身美国,两度檀香山求学。殊途同归,第一代留学生先后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一代留学生,以“睁开眼睛看世界”始,以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终。
第二代留学生,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震撼中动身,以周恩来、蔡和森、朱德、陈毅、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留学生奔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故乡;以瞿秋白、李立三、张闻天为代表的投向“赤光一线”的赤都;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青年赴日留学……这一代留学生的优秀分子,大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第三代留学生,以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华罗庚、茅以升、李四光等为代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们看到:一个愚昧、落后的祖国无力在世界争强。新中国诞生后,这些在国外已负盛名、生活优裕的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拦,义无反顾回到祖国,为中华科技、教育、文化的腾飞尽了最大的力量,成为领导新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中坚。
第四代留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奔向苏联、东欧,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原子弹、氢弹爆炸,火箭、卫星上天,核潜艇下水,无不凝聚着他们的汗水,我国独立的钢铁、石油、机械、纺织,汽车和化工工业的发展,无不以他们为骨干。中国的现代经济,与第四代留学生的卓著贡献相连。
旧金山机场到了。工作组就要面对第五代留学生了,杜厦怀着兴奋的心情走下舷梯。
在美的印象
印象之一:耿耿报国情
国内某些舆论认为:公费生身受国禄,可望归国;自费生有相当的自由度,不会回来啦!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哈佛大学,杜厦见到一位才貌出众的中国女性陈荣君。她的父亲原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毅然回到祖国。“文革”中,他被关进了“牛棚”。为此,直到一九七九年,荣君还不能跨进国内的高等学府,不得已飞越太平洋,自费到美国求学。临行前,卧于病榻之上的父亲把她招到床前说:“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为祖国服务……”
三十岁的荣君一直未婚。她在美国攻读管理秘书学位半工半读。在杜厦面前,她流着泪说:“我是一定要回国的,我一定回去,一定!”可能,像陈荣君这样学业完成后决定立即回国的自费生目前尚少,申请到“绿卡”(永远居留权)的也许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留居美国。但一位著名华裔学者说:在美国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华人,三分之二的主任工程师是华人。他们大都是留居美国的台湾留学生。这种现象带来的是:台湾有了世界先进的电子工业。
现代科学已经没有国界!
在杜厦接触的三十位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自费生中,已有十位决定来津试工,有的已经成行。
印象之二:为伊消得人憔悴
瘦削的身材,瘦削的面孔,架一副眼镜杜厦的挚友、在密西根大学进修的朱嘉明与杜厦不期而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嘉明亲自做饭招待。席间,杜厦得知这是朱嘉明到美国后第一次买菜做饭。为了节省时间用于学习,他几乎每天都是啃面包。因他是访问学者,该校每月为他提供八百美元,他几乎全用在自费进修英语和买书上。杜厦留心到,他出国时带的那双皮凉鞋,仍然穿在脚上;一问,果然并未买新鞋。“干嘛这么苦自己呀?”“中国留学生差不多都这样。”朱嘉明淡然说,“公费生国家一般每月提供数百美元的生活费。同国内比,钱是不少。但在美国求学,住宿费每月至少得二百美元;倘想精通英文,聘请个美国教师,一小时课程就得二十几美元;与我国不同,美国大学实行淘汰制,学校里没有铁饭碗。一个学期之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往往多达上百种,而一本书至少得十几美元。为了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只好艰苦些。”
印象之三:双重人才效应
在马里兰大学,杜厦见到江姐的儿子彭云。彭云与妻子易小冶热情招待了杜厦。易小冶原是北京某刊物的编辑,她一方面全力支持彭云的学业,一方面已在成人补习学校毕业,又开始攻读马里兰大学的正式课程,学的是她在国内的本行:信息传播学。彭云告诉杜厦:学业完成后,立即回国。
国内一种舆论认为:博士后(取得博士学位后再进行十八个月科研的制度)政策使留学生拖期不归,彭云正在做博士后。
国内还有一种舆论:留学生还要带老婆,说是什么“伴读”,这还能回来!?易小冶便是“伴读”者。
对做博士后问题,美国移民法规定: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留在美国做十八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必经过派出国同意。这种研究可使博士生增强独立工作能力,拓宽知识,以便回国后适应国际高度竞争的局面。这使留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双重效应。
工作组同近五百名留学生进行了交谈。明确表示取得学位后立即回国的八十八人;已经在做博士后的六十六人;打算做博士后的一百九十五人;未拿定主意的八十七人;由于与外籍人或台湾人结婚或已取得绿卡要留居国外的十一人,只占百分之二点五。
对“伴读制”问题,美国许多舆论的看法是:理解。夫妇遥遥万里分居若干年才不可理解。据统计,今年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四百四十八名留学生中,有二百二十一人的配偶在美国探亲或留学。
一些有识之士认为:配偶在爱人身边,不仅可以互相关照,而且“伴读者”同样参加学习,实际上等于国家花同样一笔钱却使两个人进修双重人才效应。
印象之四:群星灿烂
七年来,我国留学生的成就如何呢?
刘西拉,美国普度大学研究生,1985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授予雷曼瑞斯科研奖,这是专门为在土木工程科研中有突出贡献者设立的。他已在去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
胡传文,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仅用三年零三个月即获得核动力工程学博士学位,创该系历史纪录,在毕业前一年就受聘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工作。他已决定,放弃在美国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国参加大型核电站的建设。
田匡宇,美国耶鲁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年方二十出头。他通过实验发现一个新的负离子,受到李政道教授的称赞。
张欣,自费留学生,在勃克莱分校获经济学硕士,又在密西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被世界银行聘为助理研究员。他已下定决心到天津市工作,利用在世界银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