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30127科学与社会-曾志 >

第2章

030127科学与社会-曾志-第2章

小说: 030127科学与社会-曾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被全球化推动以后,就变成了普遍的标准,原来的很多的不同的标准,非常丰富的色彩,都被整齐划一地简单化了,另外一个方面它的复杂化就是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的要求,越来越多样,而且我们的要求越来越复杂,不管技术怎样进步,似乎都难以满足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要求,所以它既简单又复杂。第三点,就是传统伦理判断和伦理标准的不确定性,我们似乎想不起来,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有哪一个问题引起的伦理学的争论,会像我们今天遇到的克隆技术的问题引起的争论,这么激烈。第四个,我把它归纳为就是知识和语言的混乱,什么叫做“知识和语言的混乱”,它主要就是指现代知识已经高度专门化了,而且技术语言和价值语言,越来越互相隔离,这样一来,使得不同的人之间沟通起来,变得非常之困难,但是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又特别容易。一方面,人们之间要交流,似乎隔着一道鸿沟,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倾向,一种共同的喜好,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20世纪后半叶技术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一种广泛深刻的影响。

  我们在这里谈到20世纪后半叶技术生活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谈到的,或者我们面临的这种科学和社会的关系,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相比较,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换一句话来说,就是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的一般面貌是怎样的。

  那这就转入了我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科学社会关系的时代特点,那我们把它放到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来讨论,看它在不同的时期,关于科学和社会的关系,呈现出了一种怎样的基本面貌,那我把它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古希腊,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叫Logos,这个概念用我们今天的理解来说就是相当于规律性的这样一个概念,数理化的这样一个概念。按照柏拉图的观点,我们人类生活就是要追求知识,而最高的知识就是一种善的知识,所以知识就等于善,伦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科学标准,本来就是一个标准,所以古希腊的思想家,他们坚持认为,当我们在追求一种技术的时候,我们必须把一种人文的价值赋予它,技术本身是从属于一种善的结构的,等级越高的知识就代表了更大程度上的善。

  第二个阶段就是文艺复兴,我们谈到文艺复兴的时候,科学和社会的一般关系是怎样的。我把它归纳成为艺术和科学是统一的,所谓艺术和科学是统一的,就是我们看待文艺复兴这个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他表达他关于我们这个社会的理念,并且努力要把这种理念转化成为他的创造作品的时候,我们看到,他总是试图用一种和谐和比例的原则,去探索科学和艺术,正是在这样一个角度上,他带来了文艺的复兴,所以这是它的第二个阶段的特点。

  第三个阶段我认为是19世纪,19世纪的一个特点,就是艺术和科学它是分离的,艺术和科学的分离,成为19世纪知识分子生活的一大特点。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努力地想用浪漫主义来抵制科学的进步,他认为,科学进步似乎损害了我们人的精神自由。

  第四个阶段就是20世纪的后半叶,20世纪后半叶科学和社会的关系总体的面貌,我想把它概括成为“科学乐观主义成为一个主导的潮流”,科学和技术的巨大的进步,在20世纪的后半叶使得人们一切问题的解决似乎指日可待,用技术来改造世界的机会,似乎是无限的。

  第四个问题我想要进一步分析一下,科学乐观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一个基础,就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影响非常深远的,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可以说它是跟我们人的生存状态紧密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第二个就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它的最高的标准,就是能够满足我的需要的东西,它就是真理。还有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可以说和科学主义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的对象就是实际的物质存在,承认这个世界本身是物质构成的就意味着,我们要追求一种操作这种物质的技术方式,所以这样一来唯物主义也成为了推动或者,导致这个唯科学主义盛行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科学乐观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如果要分析起来,大概主要是这三种。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当代人们对科学乐观主义对唯科学主义,实际上已经开始抱持一种警惕的态度,希望能够把人文的方面更好地结合进技术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使得科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容纳我们人文的方面,能够使得科学的要求和价值的要求,表现得尽可能统一,在当代世界上人们做出的平衡唯科学主义的努力主要有哪些。

  那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我要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康德的哲学,一直到现在为止,康德的哲学都是现代思想界用来讨论科学和社会关系,平衡科学的那种过度影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思想资源。

  康德的理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经验,我们的人的认识,实际上他的手段,在技术的这个方面,只能够满足我们技术的需要,他认为超出我们经验的方式,去探讨那些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问题,超越了我们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主要是沿着康德的这个思路来进行科学研究的,认为知识性的研究,不能够讨论价值的问题、宗教的问题、美学的问题。

  但是20世纪的哲学家,主要是指那些科学主义的哲学家,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其实往往表现得过于激进,他认为,经验性的知识,技术的知识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目标。在他们看来,那些非经验的,那些超越我们经验范围的那些价值性的知识实际上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其实价值性的知识,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知识,是我们人的生存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个方面和我们的经验的技术的知识,是互为补充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康德的这个努力,就引出我这里要讲的另外的一种平衡唯科学主义的文化形态,这就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

  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它主要是一种必然性的观念,但是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它主要是一种非理性的,偶然性的观念,按照尼采存在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人的存在,就是不断地在那里选择命运,而这个观点直接冲击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和宗教观念,因为宗教它也是谈论必然性,我们的存在服从一个必然的上帝观念。而科学的认为,我们服从一个必然性的物理定律。尼采的存在主义关于人是完全自由的,人的存在是全面的、开放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实际上就意味着,他认为世界不像科学展示的那样,也不像宗教展示的那样。对于尼采的哲学来说,科学是错误的,而上帝早就死了。所以他认为,我们每一个现实生活当中的人,都应该自己来面对自己的生存境遇,自己来塑造自己的生存状态,所以这就是我们谈到的,西方的人本主义,它对科学主义做出的一种反驳,它希望能够适当地校正科学主义的那些绝对性的东西,当然,反过来我们也知道,就像科学主义不完全是绝对真理一样,科学主义谈到的那些东西并不是绝对真理。那人本主义,它谈到的很多东西也不完全都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它有很多东西是发人深省的。

  第三个部分,就是宗教,对精神价值和未来生活的追求,我们知道,是宗教的最大特点,因为宗教总是在倡导某种精神价值,总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未来世界未来生活的幻形,由于宗教的这个特点,其实在历史上宗教一直是平衡科学和物质主义影响的最重要的人类精神文化形态之一。我们知道,在技术非常鼎盛的时期,宗教思想家们,总是告诫人们,不要陷入到那种物质主义的漩涡当中去,不要忘记,在物质的追求后面,还有一些非常美好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宗教,也是现代世界人们用来平衡物质主义、技术主义、唯科学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当然在历史上它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在当代,我们看到的它的作用,还是有增无减。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也有许多人认为,宗教在当代的作用,虽然可以平衡物质主义,平衡技术主义,但是从某种的角度来讲,宗教在当代,也开始势微。因为人们现在,在当代世界当中,已经越来越少有虔诚的宗教主义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宗教也处在衰落当中。但是反过来在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它的衰落,我们不能够认为它毫无社会影响力。整个世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如果身处到那种环境当中,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一点。

  第四个平衡唯科学主义的可能选择,我认为,就是技术的全面人文化。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在进行一种技术操作的时候,我们面对一种技术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思考,市场神圣还是生命神圣,利益原则优先,还是道德原则优先这样一些问题。因为你不解决这个技术的价值基础的问题,你甚至不知道我需要这个技术是为了什么,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把它推向和我们的有用性完全相反的方向,或者说满足了某些人畸形的有用性。所以技术的人文化,可以说是我们要谈到的,平衡唯科学主义的另外一个方面。而且这个方面我们看到,就是现代的这种跨国公司,现代的全球性的大企业,都非常注意这个部分,以生产技术作为它的主要特点的这样一些企业,现在越来越多地要把自己的价值目标,一开始就告诉人们。而你如果不这样做的时候,人们对你这样企业,对你这个技术,本身就是心存疑虑的,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保留的。

  我想关于科学和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的讨论或者思考,它所要包含的内容,在我思考的这个范围当中,大概就是这些内容,我这里想借用一个非常有名的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美国的丹尼尔·贝尔的一句话来做为结尾,就是“假如道德被搁置起来了,欲望也就没有任何限制了,而在这种探索自我和感知关系的活动当中,任何事情都成为可能”。

  丹尼尔·贝尔在这里要讲什么。他实际上就是谈到,技术是有它的伦理基础的,我们谈论一种技术的时候,我们是要考虑它的文化属性的,我们必须把人文性质的考虑,纳入到对技术的追求当中去。

  这就是我讲的全部内容,谢谢。

  提问: 科学当初是作为帮助人类摆脱宗教那种造成的愚昧状态的一种方法,使人类进入了文明科学时代的,你现在反过来用宗教再来平衡现在科学的一些反面作用,我想您是怎么来把握这个平衡的,你觉得它也是作为一种跟科学相提并论的文明吗?

  答: 我想这样子说吧,我们的物质的方面,并不能够完全获得满足,当我们不能够获得这种满足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产生一种不满足感,我们怎样填补这个东西?我们需要这个东西,信仰其实是我们人的生存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我们不能够把它当作是一个完全消极的东西,因为如果完全把它当做一个消极的东西,我们就很难想象,为什么从古到今,有这么多人需要这个东西。

  提问: 支持科学乐观主义三个主要的哲学基础,一个是实用主义,一个是功利主义,一个是唯物主义,我的问题是这样,就是在支撑科学乐观主义这三种观点中,它有没有一个统一性。

  答: 如果涉及到关于科学和社会关系的时候,其实这三者都是同一个东西,同一个东西就是说,功利主义,其实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如果从纯粹哲学形态的功利主义,它其实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一种经验主义的理论,但是我们这里谈到的这个功利主义,其实是个广义的功利主义。它是指人们在选择和作出决定的时候,以利益作为一种优先的考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利益的考虑,进入现实生活当中,它首先呈现给我们的通常就是一个物质的选择问题,这三者如果进入日常生活的层面,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但是表达出来的是三个不同的哲学倾向,它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来设定它的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表现出,它一般的生活追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