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荣卫,即邪气盛而本气衰,如树枝得风,非摇则折。故知四肢不举者,荣卫之气,短缩不行所致也。
中藏多滞九窍,此亦卜度之辞。五脏开窍于眼耳鼻口舌,固矣。而前后二阴之窍,又属府不属藏,未可并举也。五
藏非一齐俱中,但以何窍不利,验何藏受邪差可耳。然诸家舍外候,别无内谛之法。且无画一之方,又何疏耶?盖风中
入藏,关系生死安危,辨症既不清,用药自不当,故特引《内经》、《金匮》奥义,详之如下。
风中五脏,后世忽略。诸家方论,无津可问,兹会经意以明其治。《经》曰∶肺中于风,多汗恶风时咳,昼瘥暮甚。
诊在眉上其色白,此举其外候也。《金匮》曰∶肺中风状,口燥而喘,身运而重。胃虚而肿胀,则并详其内证矣。《经》
曰∶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此形其浮散之状也。至《金匮》则曰∶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
者死。合沉以微其浮,而藏气之存否?始得焕然无疑矣。大凡仲景表章《内经》,皆自出手眼,以述为作。学人知之,他
藏仿此。
风既中肺,则火热随之,耗其津液,抟其呼吸,口燥而喘,势有必至。然未入之先,已伤及荣卫所主之肌肉,水谷
所容之胃府。逮风入肺而乱其魄,运用之机尽失,故身运而重,胃虚而肿胀等证,相因互见也。然藏气未绝,犹属可生。
若脉见浮之而虚,其藏真欲散可知,加以有浮无沉,按之弱如葱叶,则在上之阳,不下入于阴矣。其下无根,则孤阴且
以渐而亡矣。《内经》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者,正指此等无根之脉而言也。
《经》曰∶肝中于风,多汗恶风善悲,色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金匮》曰∶肝中风者,头
目而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风木之藏,更中于风,风性上摇,必头目 动。风耗血液,必筋脉纵急。其死脉浮之弱,按之如按索不来,则浮沉
之间,阴阳已见决离。或曲如蛇行,仍是上下不动,惟在中者尽力奔迫,皆藏气垂绝之象也。
《经》曰∶心中于风,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金匮》分为二候,其曰∶心
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食,心中饥,食即呕吐,此外因也。其曰∶心伤者,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
热,当脐跳,其脉弦,此内因也。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藏中风,分之为二者。其一以外入之风,必从他藏迸至,心不受邪故也。宜随其藏气,兼去其风。其一以七情内
伤神明,真阴不守,而心火炎上,头目发赤,藏真既从火上炎,阴之在下者,无阳以举之,则下重。其卫外之阳,不得
入通于心,则发热。其受盛之府,藏气不交,郁而内鼓,则当脐跳动。死心脉《内经》形容不一,仲景总会大意,谓心
藏垂绝之脉,一举一按,短数而动,浮沉不可息数之状若此。
《经》曰∶脾中风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金匮》曰∶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 而短气,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复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风入脾藏,为贼邪。外掣皮目,内乱意识,四肢怠惰,形如醉人,有必至也。加以胸中短气,脾藏之伤,已见一斑,
若脉更来去至止不常,浮之益大坚,是为独阳。按之洁洁状如摇,是为独阴。故其动非活动,转非圆转,非藏气之垂绝
而何?
《经》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如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金匮》阙
此,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面庞然浮肿者,肾气不能蛰封收藏,浊气上干于面也。脊痛不能正立者,肾间生气不鼓,腰府惫而偻俯,与隐曲不
利,同一源也。《金匮》虽见缺文,大要两肾藏精宅神,一身根本。多欲致虚,风最易入,腰曲,脊垂,舌卷,小便不
禁,皆其候也。中肾从来兼此四者,本实先拨可知,然肾藏真阳,肾基未坏,真阳可居,必无死脉。若浮之而坚,阳已
离于阴位,按之乱如转丸,则真阳搏激而出,不能留矣。若益下入尺中,则真阳先去,所余孤阴,亦乱而下趋。正所谓
阳从上脱,阴从下脱也。
风中入藏,最防迸入于心。后世悉用脑、麝,引风入心,尤而效之,莫有知其非者。兹举《金匮》二方,以明其治。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用之以治风癫。仲景制方,皆匠心独创,乃于中风证
首引此散,岂非深服其长乎!夫立方而但驱风补虚,谁不能之?至于驱之补之之中,行其堵截之法,则非思议可到。方
中取用矾石,以固涩诸药,使之留积不散,以渐填其空窍。服之日久,风自以渐而熄。所以初服二十日,不得不用温酒
调下,以开其痹着。以后则禁诸热食,惟宜冷食。如此再四十日,则药积腹中不下,而空窍填矣。空窍填,则旧风尽出,
新风不受矣。盖矾性得冷即止,得热即行。故嘱云∶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抑何用意之微耶?风引汤治大人风
引,少小惊 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可。见大人中风牵引,少小惊 螈 ,正火热生风,五脏亢甚,归迸
入心之候。盖惊 之来,初分五脏,后迸入心,故同治也。巢氏用此治香港脚,岂非以石性易于下达,可胜其湿热,不使
攻心乎?夫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
成瘫痪。用大黄为君,以荡涤风火热湿之邪矣,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用桂枝、甘草以缓其势,用诸石药之涩
以堵其路。而石药之中,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浓土以除其湿,龙骨、牡蛎以收敛其精神魂魄之纷驰,
用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俾不为阳亢所劫。更用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恐主不安,则十二官皆危也。明此以治入藏之风,
游刃有余矣。何后世以为石药过多,舍之不用,而用脑、麝以散其真气,花蛇以增其恶毒。智耶愚耶,而不解矣。
按∶《金匮》风引汤,当在侯氏黑散之下。本文有正气引邪,僻不遂等语,故立方即以风引名之。侯氏黑散颛主补
虚以熄其风,此方兼主清热火湿以除其风也,集者误次于寸口脉迟而缓之下,则证与方不相涉矣。
风中五脏,其来有自藏气先伤,后乃中之。火热气湿痰虚,六贼勾引深入。一旦卒倒无知,遍身牵引,四末不用,
但得不死,亦成瘫痪。何藏先伤,调之使平,不令迸入于心,乃为要也。
五脏各藏一神,不可伤之。《经》谓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变;魄伤于喜乐,
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膝难以俯仰。是风虽未入,藏真先已自伤,火热气湿痰虚,迎之内入,多汗恶风等证,因之
外出,治之难矣。善治者,乘风未入,审其何藏先伤何邪,彻土绸缪,最为扼要之法也。
中风外证,错见不一。风火相煽,多上高巅。风湿相搏,多流四末。手足麻木,但属气虚。关节肿痹,湿痰凝滞。
偏正头痛,愈风丹。目蠕面肿,胃风汤。风湿,薏苡仁汤、排风汤。麻木,人参补气汤。肿痹,舒筋散。
寒热似疟,解风为宜。风藏痰隧,搜风最当。
解风散;搜风丸。
经络及府,治分浅深。表里之邪,大禁金石。
中络,桂枝汤。中经,小续命汤加减。表里兼治,防风通圣散。祛风,至宝膏。攻里,三化汤、搜风丸。
左瘫右痪,风入筋骨,宣导其邪,缓以图之。
舒筋保安散。
卒中灌药,宜用辛香。开痰行气,调入苏合。
南星汤调苏合丸、顺气散、匀气散、稀涎散。
四肢不举,有虚有实。阳明虚,则宗筋失润,不能束骨而利机关。阳明实,则肉理致密,加以风邪内淫,正气自不
周流也。
虚用六君子汤,实用三化汤合承气汤。
口眼 斜,邪急正缓。左急治左,右急治右,先散其邪,次补其正。
左急,三圣散。右急,匀气散。
转舌、正舌,方名虽美,少阴脉萦舌本,三年之艾,不言标矣。资寿解语,犹为近之。
转舌膏;正舌散;资寿解语汤。
风初入府,肌肉蠕 ,手足牵强,面肿能食。胃风宜投。
胃风汤。
风初入藏,发热躁烦,先用泻青,兼解表里。次用愈风,磨入四白。
泻青丸;愈风汤;四白丹。
养血豁痰,枘凿不入,先其所急,不宜并施。
养血,大秦艽汤、当归地黄汤、天麻丸。豁痰,涤痰汤、青州白丸子。热痰,竹沥荆沥汤、贝母栝蒌散。阴虚夹痰,
千金地黄汤。
心火内蕴,膻中如燔,凉膈、清心,功见一斑。心血内亏,恍惚不寐,服二丹丸,可以安睡。火盛壮水,勿辞迂缓,
水升火降,枯回燥转。
凉膈散;清心散;二丹丸;壮水地黄汤。
真阳上脱,汗多肢冷,气喘痰鸣,此属不治。黑锡三建,引阳回宅;水土重封,虞渊浴日。
黑锡丹;三建二香汤。
肾水泛痰,真阳未脱,治以星附,十中九活。
星附汤。
外风暴发,内风易炽。热溉甘寒,避居密室,毋见可欲,毋进肥鲜,谨调千日,重享天年。
世传中风之人,每遇外风一发,宜进续命汤以御之。殊为不然,风势才定,更用续命汤重引风入,自添蛇足也。惟
用甘寒药频频热服,俾内不召风,外无从入之路。且甘寒一可息风,二可补虚,三可久服,何乐不用耶?
【律五条】
凡风国中经络,不行外散,反从内夺,引邪深入者,医之过也。治中风一如治伤寒,不但邪在三阳引入三阴为犯大
禁,即邪在太阳引入阳明、少阳,亦为犯禁也。故风国中络,即不可引之入经,中经即不可引之入府,中府即不可引之
入藏。引邪深入,酿患无穷,乃至多死少生,可无戒欤?
凡治中风自汗证,反利其小便者,此医之过也。 毋论风中浅深,但见自汗,则津液外出,小便自少。若更利之,
使津液下竭,则荣卫之气转衰,无以制风火之势,必增其烦热,而真阴日亡也。况阳明经利其小便,尤为犯禁。少阴经
利其小便,必失溲而杀人,可无戒欤?
凡治中风病,不明经络府藏,徒执方书,妄用下法者,必至伤人,医之罪也。 风中经络,只宜宣之使散,误下则
风邪乘虚入府入藏,酿患无穷。若夫中藏之候,多有平素积虚,藏真不守者,下之立亡,不可不慎。惟在胃府一证,内
实便秘者,间有可下。然不过解其烦热,非大下也。所谓一气之微汗,一旬之微利,亦因可用始用之。至于子和以下立
法,机要以中藏者宜下为言,则指下为定法,胡可训耶。然中藏有缓急二候,中府日久,热势深极,传入藏者,此属可
下。而下必使风与热俱去,填其空窍,则风不再生。若开其瘀壅,必反增风势,何以下为哉?其卒虚身中急证,下药入
口,其人即不苏矣,可无辨欤!后世以中府之便秘,指为中藏,见其误下,不致损人,益信子和机要之法为可用。设遇
真中藏证,下不中病,难可复追矣。
凡治中风四肢不举证,不辨虚实,妄行补泻者,医之过也。四肢不举,皆属脾土,膏粱太过,积热内壅者,为脾土
瘀实,宜泻以开其壅。食少体羸,怠惰嗜卧者,为脾土虚衰,宜补以健其运。若不辨而实者补之,虚者泻之,宁不伤人
乎?
凡治外中于风,不辨内挟何邪,误执一家方书,冀图弋获,其失必多,医之过也。风邪从外入者,必驱之使从外出。
然挟虚者,非补虚则风不出。挟火者,非清热则风不出。挟气者,非开郁则风不出。挟湿者,非导湿则风不出。挟痰者,
非豁痰则风不出。河间东垣丹溪,各举一端,以互明其治。后学不知变通,但宗一家为主治,倘一病兼此五者,成方果
安在?况不治其所有,反治其所无,宁不伤人乎?
附风痱(法一条)
岐伯谓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风痱,于身无痛,四肢不收;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风痹,
诸痹类风状。后世祖其说而无其治,《金匮》有古今录验三方,可类推之。
《经》谓内夺而厥,则为风痱。仲景见成方中,有治外感风邪兼治内伤不足者,有合《经》意,取其三方,以示法
程。一则曰古今录验续命汤,再则曰千金三黄汤,三则曰近效白术附子汤。前一方,治荣卫素虚而风入者。中一方,治
虚热内炽而风入者。后一方,治风已入藏,脾肾两虚,兼诸痹类风状者。学人当会仲景意,而于浅深寒热之间,以三隅
反矣。《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近效》白术附子汤。
附风懿
按∶风懿曰奄忽不知人,即该中风卒倒内,《金匮》不重举其证,意可知矣。
附风痹(法七条)
中风四证,其一曰风痹,以诸痹类风状,故名之也。然虽相类,实有不同。风则阳先受之,痹则阴先受之耳。致痹
之因,曰风、曰寒、曰湿,互相杂合,匪可分属。但以风气胜者为行痹,风性善行故也。以寒气胜者为痛痹,寒主收急
故也。以湿气胜者为着痹,湿主重滞故也。邪之所中,五浅五深,不可不察。在骨则重而不举;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
则不仁;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皮则寒。此五者在躯壳之间,皆不痛也。其痛者,随血脉上下,寒凝汁沫,排分肉而痛,
虽另名周痹,不隶于血脉之中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
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此五者,亦非径入五脏也。五脏
各有合病,久而不去,内舍于其合也。盖风寒湿三气,杂合牵制,非若风之善行易入,故但类于中风也。《经》论诸痹至
详,然有大阙,且无方治。《金匮》补之。一曰血痹、二曰胸痹、三曰肾着、四曰三焦痹。《金匮》论血痹,谓尊荣人骨
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
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 桂枝五物汤主之。
《经》但言在脉则血凝而不流,《金匮》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脉自微涩,然或寸或关或尺,其脉见小紧
之处,即风入之处也。故其针药所施,皆引风外出之法也。
《金匮》论胸痹脉证,并方治绎明,入二卷胸寒痹痛条下,此不赘。《金匮》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
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