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 >

第15章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第15章

小说: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拓拔明玉对我放回于扶罗及匈奴、乌桓被俘战士甚有疑感,于扶罗告之曰:“蒋锋处向来不杀害降俘,常有放生之举,欲以此乱敌之军心。马孟起在西凉便也如此耳。”拓拔明玉遂不以为意。

  却说于扶罗领残败军士回营,去见呼厨泉把吾意说明,呼厨泉见吾真诚,沉思半晌道:“若蒋公真能如此相待,吾降之何妨。但鲜卑部必不肯也,还需仔细,否则必遭其祸也。另乌桓部蹋顿王处亦颇有悔意。汝可与其相通,约定归降事宜。”于扶罗称是。遂密与蹋顿王相联系密谋投降事宜。蹋顿王见连番败阵,知敌不过,又见我开出的条件甚厚,亦想归降。只是都惧怕拓拔明玉发觉,招至大祸,故都悄悄准备,只瞒着个拓拔明玉。

  却说呼厨泉和蹋顿计议停当,设宴请匈奴、乌桓诸部首领赴宴,席间将归降之事挑明。大部分首领见顽抗恐没有好结果,愿降。只有少数顽固者,拒不归降,言:欲到盟主处告状。呼厨泉、踏顿二人相视一眼,忽地一声喝令,帐后涌出上百亲信勇士,将不服者乱刀砍死。其他人等噤若寒蝉,不敢言语。削除不服者后,二位汗王立令密使密送信于我,言今日夜将全部将士来归。但恐鲜卑人来追,还请挡之,我慨然应诺。遂集众将告之事情详情,众将方悟我之谋也。我笑道:“我观众人中只有奉孝和符皓知我谋也。汝等还须仔细啊。”遂令张辽、高顺、张绣、赵云四将各带两万兵领命伏于匈奴等来路以退鲜卑。另命马超、马岱、庞德领兵五万伏于敌寨左右。待鲜卑大队出南后,议其后也。我与典韦领余下六万兵坐镇大营,接应匈奴、乌桓来归。

  第二日夜,匈奴、乌桓二族果领全营六万人倾巢来归。鲜卑王得报,大怒,亲领六万铁骑追赶,大营中只剩万余人马。于路上赵云等放过呼厨泉、蹋顿等兵马,待鲜卑兵马进入包围,一声炮响,四方伏兵俱起。鲜卑骑兵近几日早已如惊弓之鸟,一见伏兵,便知不妙,舍命回窜。张辽、高顺等紧追不舍,直追至天明。拓拔明玉看看已至大营,心中方才稍定。可是大营中却静悄悄毫无声息,寨门前亦空无一人。拓拔明玉心中疑惑,正欲上前命开寨门。忽一声炮响,寨墙后拥出无数汉军弓弩手,兜头一阵猛射。拓拔明玉见大寨已失,前无去路,后有追兵,遂急转马头,掉头往东而去,欲奔回辽东。然则张辽等从后杀来,马超等亦开寨门夹击,鲜卑兵复大败,死伤无数。拓拔明玉引残军杀出重围,急急如漏网之鱼、忙忙如丧家之犬,奔辽东而去。拓拔明玉连奔两百余里后,回视身后,只剩数百骑。大恸,悲痛欲绝。众将苦劝乃止,欲回旧部以图东山再起。

  我知鲜卑王走脱,遂下令虎豹骑全军追袭,其余各军打扫战场,高顺、赵云领两万精骑随后接应。我对虎豹骑将士道:“全军将士如有能得鲜卑王者,无论将士皆有重赏。”将士闻知十分奋勇,日夜不歇,连追两日,方追至拓拔明玉。一路接战,鲜卑兵越战愈少,看看赶上。然则在黑夜中,拓拔明玉十余人忽失踪不见。吾遍撒侦骑,查无敌踪,料必已隐匿。然附近皆为平原,无险可藏,料必藏于部落中。遂下令搜索,果然不久侦骑报知,三十里外有一鲜卑部族,全族约有万余人,正在游牧。我急令虎豹骑全军五千人将其团团围住,令其交出拓拔明玉。原先其首领死活不肯承认匿藏了拓拔明玉,我大怒道:“汝欺我无知耶。我给汝一个时辰,若不交出拓拔明玉,吾必将汝部族夷为平地,不分男女尽皆屠戮。汝自思之。”

  不得已,部族首领将拓拔明玉绑缚交出。我一见果真是其藏匿了拓拔明玉,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我面无表情地对典韦说:“此部族无视为将令,藏匿叛贼,与贼同罪,全族夷灭,若走脱一人一骑,我唯你是问。”典韦狞笑一声领命。见我仍下令将其灭族,部族首领大骇,欲待分辩,早被虎豹骑乱刀砍死。万余老幼如何是五千精锐虎豹骑的对手,不过一个余时辰,则被尽屠。拓拔明玉愤怒欲绝,我冷冷地面对拓拔明玉的愤怒眼神,对拓拔明玉道:“不要以为我嗜杀。只要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常善待俘虏。然则我对违我将令者从不轻饶。我早已通令草原各部,不许隐匿叛逆,然该部视吾将令如无物,竟敢隐匿尔等。如不加严惩,日后吾之将令怎能遍行天下耶!”拓拔明玉面如死灰,低头不语。

  遂解拓拔明玉至大营。回大帐,我下令厚加抚恤匈奴、乌桓以及投诚鲜卑等诸部落。诸文武问应如处置鲜卑王及降卒,我冷笑道:“诸位记住,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将其全部斩首示众,何须多议。”众文武从未见我如此狠毒过,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然而命令就是命令,诸将于是督率刀斧手,将拓拔明玉等反叛鲜卑两万余人尽皆斩杀。我命使节持拓拔明玉之首遍示草原,以儆效尤。草原各部见吾势大,且吾待之甚厚,平羌三策亦让其欣喜不已,遂纷纷再次遣使上表归降,于是北方诸部皆平。我仍令呼厨泉、踏顿领匈奴、乌桓部族,鲜卑王则由一归顺部族首领拓拔德文担任。在吾恩威并用之下,匈奴、乌桓、鲜卑三方实力大损且互相牵制,北方各族至少百年内不能为祸也。

  见大势已定,我遂向长安报捷,传檄天下,并率大军回长安。至雁门郡,接见郭淮,表彰其平胡良谋及护粮有功,令为镇北将军,雁门侯,镇守边陲,郭淮大喜相谢。沿途父老闻吾平定北方胡蛮,欣喜若狂,从此不再日夜惊扰也。纷纷箪食壶浆以迎之,众兵士谨遵将令,不敢受一丝一毫。众父老不依,推选长者拦住去路,务必要劳军。张辽领前军被拦住去路,不得已,回报于吾。我心中感叹,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好啊,当权者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把百姓感动成这样,可见百姓生存之艰辛啊。于是接见父老,其中一人头发胡须俱已花白,但精神却非常健壮。我问之曰:“老人家年岁几何?”老者回曰:“禀大将军,老朽已经九十有三矣。”众人一听瞠目结舌,九十三岁在古代可不容易啊,就是现代也很少啊。我高兴地说道:“老人家果真高寿,以往胡寇扰边,令汝等不得安枕。今孤率大军剿灭,汝等可以安居乐业矣。然汝等生活困苦,劳军之物实不可收,望老人家体谅!”老头那个感动啊,呜咽着道:“老朽和乡亲们这么多年来,一直饱受胡寇之苦。今大将军率天兵将其剿灭,为百姓除却大害,我等怎能不尽些心意耶?务请收下。”于是一个要给,一个不要。推了半天,郭嘉不耐烦道:“主公,却了父老心意不好。不如这样,军中拿出白银万两买下粮食酒菜,这样一则全了父老心意,二则照顾了父老生活,岂不美哉。”我大喜,父老们见实在不收,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于是传令全军可随意与百姓联欢,尽饮尽食。一时间军士和百姓欢声雷动,大庆一日,次日方回。一路上受尽欢迎,欢欢喜喜回归长安。至长安三十里外,荀或和张合即来相迎,相见大喜。回长安后,我设宴大赏征北有功诸将。各地方治守亦多有赏赐。自此征西大将军威名震动天下。操于官渡闻知吾征北大胜,亦以汉帝名义遣使来贺,加吾骠骑大将军职。至此四州再无动乱,吾亦开始将视线转向关东官渡之战的战场上,同时令甘宁等于川中加紧筹建水军以图江南。

  





  正文 第十九节 蒋振华大力兴教育一



  第十九节    蒋振华大力兴教育

  大将军建立新气象

  却说我征北大胜,回镇长安。见袁、曹相争于官渡,不分胜负。便欲待其两败俱伤之际再行动作。吾知三国时曹、袁相争从公元200年,一直到公元207年曹操方获全胜。现在我有得是时间,暂不能着急,所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万一此时出手,惹得曹操、袁绍双方联手对付我,可就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还是应先整顿内务为善,待时机已到,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北方。我观天下大势,应有3…4年的时间来安心发展。这一短暂的和平时间是这乱世中是十分宝贵的。

  我详察四州人口,因近四年来少有战事,各州人口皆停止下降,皆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益州有人口280余万,增长10余万。雍州因有关中平原的肥沃土地,且赋税较轻,故自公元196年吾平定以来,人口增长较快,从四年前的150万到两年前的180万又至现在的200万众,增长较多。盖因关东征战不休,黎民多迁往吾关西居住。并州因吾平定黑山军,收伏黑山军连其家属就有二十余万,且亦有不少幽、冀、兖等流民因避战乱而拥入,亦增加到140万人口。只有凉州久因羌人为乱,现今虽平,但是环境恶劣人口亦只有80余万人(的确,凉州就是如今的甘肃,生存环境实在是不怎么的)。合计有户170万,口710万众。而且经济亦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尤以益州最盛。每年支出益州贡献一半有余。又因乱世,故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常备军就有60余万。益州13万,凉州10万,并州12万,雍州因是现今所领四州之中心,故集大军近30万。为了维持这庞大的军队,每日耗费极为巨大,虽是四州富庶,仍旧力不从心。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减少军费支出,我常苦思良谋解决这一难题。忽想起三国时有个叫仓慈的家伙向曹操进的屯田策,就是在没有战争的时刻令军队至野外一边开垦田地,种植放牧,一边维持日常训练。由于军中全是壮劳力,每年收获粮食必是可观。心中大喜,急忙召诸文武商议,众人亦多为此烦恼,今闻良方大喜过望,纷纷称赞。我于是命荀或、田丰等建立屯田制度,鼓励军垦。于是第二年便大有收获,60余万军队当年所收粮食基本能够自给,吾亦只须支出兵甲、训练费用耳。这让我们大大地松了口气,否则这么多军队还真是养不起。

  我观目下各州皆大有起色,但欲想长治久安、社会发展进步则有几件事现下必须就得着手开始办了。

  一、中国古代教育基本上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成其是唐代以前,一般只有门阀官宦人家子弟方才有权读书识字,平民百姓识字得极少。这种愚民政策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然则不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欲真正成为所谓的礼仪之邦,且又不能丧失尚武精神。推进全民文化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必须开展白话文教育,之乎者也的老百姓谁听得懂啊。但吾所料,这一教育的改革必会阻碍很大。因为很多读书人必然会认为改革触犯了他们的特权和尊严,必然会多有反抗。这些还得认真对待。

  二、由于儒学教育的影响,中国从汉朝起慢慢建立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对统一的强大渴求性。然而儒学独尊的地位慢慢消磨了人们心中的尚武精神,‘万般皆为贱,惟有读书高’。这是什么狗屁理论。怪不得宋明清等朝对内凶狠残暴,对外则卑躬屈膝。没有了尚武精神的中华民族后来变得任人欺凌。我一定要改变这一情况,决不能任儒学一家独尊。而要让‘百家争鸣’的时代重回现在。如此,不须两三百年,必然能够逐渐发展出平衡灿烂的中华现代文明。当然,为了社会的理性发展,法家的理论必须置于主要地位。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法家理论是极不完善的,我必须要认真的修改后方能行之于世。

  三、以前唯有门阀官宦子弟可以出仕,平民要想出仕,途径极为有限。汉代好像必须要州牧、刺史得推荐举了孝廉方可以出仕,然这一机会对许多有抱负的平民来说实在太少。还有就是参军一途了,然而这种刀口舔血中求富贵的偶然性也比较大,不是稳妥之计。故我考虑欲将后世的科举制度引入现世来选拔人才。当然绝不能考八股文等那些狗屁不通的禁锢们思想的东西。最好考一些实实在在,能为国家、为百姓谋福得的东西。而且科举也得分为文举和武举。一个国家如果过于重文则会像宋王朝一样经济文化极为发达,却被北方蛮族按头暴打了三百年。但若像秦王朝一样过于黩武,则又会耗尽国力,二世而亡。故我决心要在社会上形成文武并重、文武相济的正确社会风气,那样方可保万世之安。

  四、另外作为国家存在与否基石的军队亦必须改革。现在的军队大多是作为将领私人财产而存在。士兵大部只知有将领,不知有帝王,更不知爱异百姓。如此军队能不叛变不断,祸国殃民。我也必须加以改革,使其知晓百姓才是军队最高的统帅、帝王乃是百姓之代表、将领只是帝王之臣属耳。如此令军队知其出身、忠于万民,方可以灭其祸、用其能耳。这一点极像我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见笑见笑!啊啊啊!

  想到此,我送命召集各部文武,将上面的四点意见对其等细细说明。果不出吾所料,我的作法不要说下面的官史就是我身边的这般大佬都不愿同意。这不;不服的人就一个个跳出来了。而我也准备好学诸葛亮舌战群儒。

  荀氏叔侄官宦世家,首先就对第一条不太理解。荀或道:“主公,臣闻圣人言道‘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若令其知之,恐难以管教矣。”我笑道:“此谬论也。君等亦知之,怎不难以管教也。民若不能知之,国破家亡之时焉能同心协力抗拒外敌耶。而民若知之,必能指出官府执政之误也,亦有利于吾等自省,官不敢苛待于矣。”荀或无语。荀攸道:“虽如此,然孔子乃吾等读书人祖师也。若废至圣先师之位,恐天下读书人不服耳。”我叹气道:“人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各行,皆有其圣。奈何非欲将孔子为尊耶。若读书者为尊,无农为汝种谷粮、无商为汝通有无、无工为汝造百物,读书者能活否。故我决定给予各行业以平等地位,不分贵贱。汝等若想不通,可在市井之上询问诸行人等,是否皆服汝等读书人独尊焉。”贾诩亦道:“虽则如此,恐天下读书人不服耳。”我笑道:“我早已料之。历史上大凡每一次革新,皆有较大阻力。皆因独犯特权阶层之利益耳。如魏国的李悝、吴起变法,秦国的商央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等,无不和保守势力有过非常激烈、甚至是惨烈的斗争。但吾之改革损少数人而肥天下百姓,虽前面是悬崖峭壁,吾独人亦义无反顾,决心毫不动摇。”由于各位谋士、武将和吾所处时间较长,皆受我影响较大。潜意识中认为吾从未出过大错,故对我之建议有惯性的认定皆以为吾是正确。故经过我的解释,亦慢慢认可。郭嘉提出不同意见道:“主公欲罢儒学之独尊地位,改以‘百家争鸣,法家为主’。然则秦朝以法家为尊,苛律害民,二世难亡,岂不为前车之师乎。”此话一出,不止文官、众武将亦纷纷点头:“甚是、甚是,主公对此条意见还须慎重啊。”我讲得口干舌躁,亦喝了口茶,接着道:“奉孝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秦二世而亡,非法家之错也。乃自对法家理论认识有误焉。”郭嘉诧异道:“此论吾从未听闻,愿闻其详。”我笑笑道:“秦始皇等皆以为法家之理论即是以刑法治国,此大谬也。世间各事,各有因缘,多不能以刑律来治之。秦用刑律治国,一则太苛、二则不能面面俱到矣,所以认为其大错特错也。我认为正确的法家思想其精髓绝不止一刑法也。诸君听真。可对杀人、放火、叛国等严重刑事罪行设立刑法以防之,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