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医内科学 >

第42章

中医内科学-第42章

小说: 中医内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肝体阴而用阳,肝胆病证大致可分为肝体和肝用两方面。依据肝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瘿病、疟疾归属为肝胆病证。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系,随症处理。

此外,肝胆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经络、情志方面的病证多与之相关。如郁证、厥证多有肝气失调,痉证、颤证常因风阳扰动等等,但从体系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病证、心系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至于肝气逆肺之喘证、肝火内扰之不寐、肝脾失调之泄泻、肝气郁滞之癃闭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胁痛

胁痛是指由于肝络失和所致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如清·吴谦《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所言:“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日胁。”

胁痛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言:“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在《素问·刺热论》中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的记载,《灵枢·五邪》篇言:“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此外,《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说明胁痛的发生与善怒、寒邪、肝热、恶血等有关,病位主要责之肝胆。如宋·严用和《济生方·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夫胁痛之病……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积两胁,则两胁俱痛。”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胁痛》日:“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胁痛》篇对胁痛的病因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风冷外侵,跌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或瘀血相搏,皆能为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治宜伐肝泻火为要,不可骤用补气之剂,虽因于气虚者,亦宜补泻兼施。”

胁痛是临床的常见病证,可见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凡上述疾病中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胁痛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瘀血停滞、痹阻胁络,湿热蕴结、肝失疏泄,肝阴不足、络脉失养等诸多病机变化,最终导致胁痛发生。

一、病因

1。情志不遂

若因情志所伤,或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皆可致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发为肝郁胁痛。正如清·尤怡《金匮翼·胁痛统论》云:“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若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渐生,阻于胁络,“不通则痛”,易致瘀血胁痛。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日:“久病在络,气血皆窒。”

2。跌仆损伤

因跌仆外伤,或因强力负重,致使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亦发胁痛,或跌仆闪挫,恶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滞胁络,“不通则痛”,而成胁痛。《金匮翼·胁痛统论》谓:“污血胁痛者,凡跌仆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

3。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可发为胁痛。如《景岳全书·胁痛》指出:“以饮食劳倦而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传也。”

4。外感湿热

湿热之邪外袭,郁结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经气失于疏泄,而致胁痛。《素问·缪刺论》中言:“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

5。劳欲久病

久病耗伤,劳欲过度,使精血亏虚,血不养肝,肝阴不足,脉络失养,拘急而痛。《景岳全书·胁痛》指出:“凡房劳过度,肾虚赢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

二、病机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机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其病性有虚实之分;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湿热三者。因肝郁气滞,瘀血停滞、湿热蕴结所致的胁痛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因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导致的胁痛则为虚证,属“不荣则痛”。

一般说来,胁痛初病在气,由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而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其病变由气滞转为血瘀,或气滞血瘀并见;气滞日久,易于化火伤阴;因饮食所伤,肝胆湿热所致之胁痛,日久亦可耗伤阴津,皆可致肝阴耗伤,脉络失养,而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胁痛的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且与脾、胃、肾有关。因肝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与肝呈表里关系,其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当主要责之肝胆;胃居于中焦,主受纳水谷,运化水湿,若因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郁遏肝胆,疏泄不畅,亦可发为胁痛;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若因肝肾阴虚,精亏血少,肝脉失于濡养,则胁肋隐隐作痛。

胁痛病证有虚有实,而以实证多见。实证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尤以气滞为先。虚证多属阴血亏损,肝失所养。虚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胀痛、隐痛、闷痛或窜痛等。

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暖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胁痛与悬饮:胁痛发病号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有关,其病机为肝络失和;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悬饮多因素体虚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而致络气不和;其表现为饮停胸胁,胸胁咳唾引痛,呼吸或转侧加重,患侧肋间饱满,叩诊呈浊音,或兼见发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在气在血

一般说来,胁痛在气,以胀痛为主,且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时轻时重,症状随情

绪变化而起伏;胁痛在血,以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2。辨属虚属实

实证之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

二、治疗原则

胁痛之治疗原则当根据“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实证之胁痛,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虚证之胁痛,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三、证治分类1。肝郁气滞证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

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善太息,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

治法:疏肝理气,柔肝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功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之胁痛。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若胁痛甚,可加青皮、延胡索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力,中成药可服元胡止痛片;若气郁化火,症见胁肋掣痛,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者,可去方中辛温之川芎,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等清肝泻火之品;若肝气横逆犯脾,症见肠鸣,…腹泻,腹胀者,可酌加茯苓、白术,中成药可服逍遥丸;若肝郁化火,耗伤阴津,症见胁肋隐痛不休,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细者,可去方中川芎,酌配枸杞、菊花、首乌、天麻、沙参滋阴清热;若兼见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旋覆花等和胃降逆;若气滞兼见血瘀者,可酌加丹皮、赤芍、当归尾、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行气活血。

2。肝胆湿热证

症状: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本方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功用,适用于肝胆湿热而致的胁痛。

常用药: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山栀、黄芩清肝泻火;川楝子、枳壳、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泽泻、车前子、金钱草、虎杖、木通渗湿清热;柴胡疏肝解郁,引药归经肝胆。

若兼见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以清热利湿退黄;若肠胃积热,大便不通,腹胀腹满者,加大黄、芒硝;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见胸胁剧痛,连及肩背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川楝子,中成药可服清肝利胆口服液;若胁肋剧痛,呕吐蛔虫者,先以乌梅丸安蛔,再予驱蛔。

3。瘀血阻络证

症状: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胁肋下或见有徽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阻,肝络痹阻。

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前方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因气滞血瘀,血行不畅所导致的胸胁刺痛,日久不愈者。后方具有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用,适用于因跌打外伤所致之胁下积瘀肿痛,痛不可忍者。

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柴胡、枳壳疏肝调气,散瘀止痛;制香附、川楝子、广郁金善行血中之气,行气活血,使气行血畅;五灵脂、延胡索散瘀活血止痛;三七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

若因跌打损伤而致胁痛,局部积瘀肿痛者,可酌加穿山甲、酒军、瓜蒌根破瘀散结,通络止痛;若胁肋下有瘕块,而正气未衰者,可酌加三棱、莪术、廑虫以增加破瘀散结消坚之力,中成药可服鳖甲煎丸。

4。肝络失养证

症状: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伴见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治法:养阴柔肝,理气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加减。本方功用滋阴柔肝止痛,适用于因肝肾阴虚,肝络失养而导致的胁肋隐痛,口燥咽干诸症。

常用药:生地、枸杞、沙参、麦冬滋补肝肾,养阴柔肝;当归、白芍、炙甘草滋阴养血,柔肝缓急;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若阴亏过甚,舌红而干,可酌加石斛、玄参、天冬;若心神不宁,而见心烦不寐者,可酌配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若肝肾阴虚,头目失养,而见头晕目眩者,可加菊花、女贞子、熟地等;若阴虚火旺,可酌配黄柏、知母、地骨皮等。

【预后转归】

胁痛若治疗及时,病邪祛除,预后多佳;若失治误冶,或治未痊愈,或摄生不当,反复感邪,均可使病情反复发作,日渐加重,迁延不愈;日久可见胁下积块,甚至身目黄染,腹大坚满,预后较差。若虽初发而疼痛剧烈,为结石阻塞胆道者,需及时进行外科治疗,以免贻误病情,造成生命危险。

【预防调护】

胁痛的发生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关。因此,要调摄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气机条达。应忌酒、辛辣肥甘、生冷不洁之品。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香燥理气之品。

胁痛的调护应从生活起居做起,平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有营养的食物。

【临证备要】

1。治疗胁痛宜疏肝柔肝并举。胁痛之病机以肝气郁结,肝失条达为先,故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是治疗胁痛的常用之法。然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治疗之时宜柔肝而不宜伐肝。疏肝理气药大多辛温香燥,若久用或配伍不当,易于耗伤肝阴,甚至助热化火。故临证治疗使用疏肝理气药时,一要尽量选用轻灵平和之品,如香附、苏梗、佛手片、绿萼梅之类;二要注意配伍柔肝养阴药物,即白芍、当归之属,以护肝阴、利肝体,如仲景之四逆散中柴胡与白芍并用即是疏肝、柔肝并用的范例。

2。临证治疗应辨证辨病相结合。辨病有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不同,但辨证论治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如病毒性肝炎,可用疏肝运脾、化湿行瘀、清热解毒等治法,结合临床经验和药理研究,选择具有抗病毒、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及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药物性肝炎,结合病史,应先祛除诱因,选择具有改善肝脏炎症、保护肝脏解毒功能作用的药物,同时可以选择中药,如垂盆草、水飞蓟以清热解毒,保肝利胆。

3。胆道疾病辨证用药特点。如胁痛兼有砂石结聚者,治疗当注意通腑、化石、排石药的配伍应用。辨证属湿热阻滞证,肝胆气机失于通降,出现右胁肋部绞痛难忍,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治疗当清利肝胆,通降排石,方剂常用大柴胡汤加减。通腑泻下常用大黄、芒硝;化石、排石药物可选用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郁金、茵陈、枳壳、莪术、皂角刺、煅瓦楞子等。

【医案举隅】

茅某,男,40岁,教师。

发现慢性乙型肝炎2年,时有右胁部隐痛不适,间断肝功能异常,经用维生素B、维生素C、肝泰乐、左旋咪唑、肌苷及黄芪注射液等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乃来我院要求服用中药治疗。症见肝区隐痛,时有胀痛,疲劳乏力,面部虚浮,两颊有大片黑斑显布,腰酸,下肢怕冷,两足跟痛,左侧为甚,大便偶溏,小便或黄,口中酸黏发腻,舌有麻感,舌苔淡黄薄腻,舌质隐紫,胖大有齿印,脉细。证属湿热瘀结,肝脾两伤,久病及肾,治拟化肝解毒,温养肾气。药用虎杖、平地木、红藤各20g,土茯苓15g,贯众10g,黑料豆12g,甘草3g,太子参12g,仙灵脾10g,枸杞子12g,炙首乌12g,炒元胡10g,二妙丸10g(包)。

二诊:连服上药45剂,诸症均有明显减轻,肝区隐痛、足跟痛、疲劳俱见好转,面部黑斑亦淡,舌麻及口中酸黏消失,舌苔化薄,舌体胖大有改善,复查HBsAg(血凝法)1:8192,肝功能正常。原方去贯众、元胡、二妙丸,加补骨脂10g,楮实子、炙黄精各12g。

三诊:再服上药45剂后,复查HBsAg(血凝法)1:2048。自觉右胁时有胀而不适,但隐痛已少发作,面部黑斑消退不净,足跟尚有酸胀感,腰酸,不耐劳累,口稍干,饮水不多。上方再去太子参、补骨脂、楮实子,加炙黄芪、大熟地各12g,连续服用一个疗程,复查HBsA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