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慧律法师开示精华语录 >

第2章

慧律法师开示精华语录-第2章

小说: 慧律法师开示精华语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高超的修养就是随顺众生。

  ⊙学习著相信别人,日子就会很好过。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境界若起现形时,我们要先以智慧透视观照,再舍掉习气、断种子。若还是没有办法的话,那么就要远离。

  ⊙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于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真正快乐而和平的。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爱才可以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具有灭一切苦的智识,才是绝对的圣智。

  ⊙你是你自己最好的善知识,没有人可以帮你背负痛苦烦恼,也没有人可以取夺你智慧的光芒,唯有你可以改变自己。

  ⊙执著是生命中最大缺陷。

  ⊙生命的主宰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智慧,而内心深处的智慧是由放下开始做起。

  ⊙我们虽拥有肉体但并不是拥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来自那永恒的智慧。

  ⊙我们常常用自己的模式来过生活,起初我们制造了习惯,后来习惯却变成了我们的主人。

  ⊙幸福就是回归自然不假造作。

  ⊙和颜爱语的赞叹每一个众生,不出恶口恭敬至极点,将他们都当成菩萨示现,好好的保护我们这颗清净心。

  ⊙闻法要与心地相应,断除自己坏的习气,并保持秒秒安详。

  ⊙当你什么事都用平常心看待之时,烦恼就会比较少。

  ⊙不懂得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离开一切幻化的错误,当下就是觉悟。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万事不打紧,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悟道者纵横四海皆能通,随手拈来皆是慧。

  ⊙自在、无碍才是学佛的目的。

  ⊙若你能肯定自己,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否定你。

  ⊙透过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无量妙有、任运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应,一切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虽然本性本自具足,但一样要听经闻法、解行并重。

  ⊙没有分别心和执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当你无所求时,任何事倩都不会让你失望。

  ⊙圣人无心亦无境,境界的产生只是为了方便度众。

  ⊙般若智慧的前提乃是大慈大悲之心,若只单修慧而没有悲心的话,你的智慧中就会夹杂著傲慢。

  ⊙无明乃是由于你没有体悟到真实的圆觉法所起的。

  ⊙若心不依法修行,名为佛门外道。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学佛最重要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起业因。

  ⊙无明来自于我们的念头、习气、烦恼。

  ⊙明明是恶念的习气却误认为洒脱自在,是最要不得的。

  ⊙执著若未从实相上去磨炼是难能成就的;一切法若是理论而未去实际磨炼、体会,也只是空谈而已,如何悟后起修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业力就是我们的生死,业从无明而来,无明从念头而来,念头从不知不觉而来,不知不觉从不懂得观照而来。

  ⊙于精神上加一层错觉就是执著。

  ⊙‘变’是众生的本态,也是一种无明。

  ⊙一切的果报都离不开第六意识的思惟。

  ⊙所有的论断都不是在外而是在心。

  ⊙金钱是来让你运用的而不是让你死守的。

  ⊙人情事故会误了你一生修行的大事。

  ⊙不要浪费时间及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记住!并没有人束缚你,最大的束缚就是你自己。

  ⊙赞叹虽然是个普通平常的名词,但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似乎皆充满著生命的魔力。

  ⊙‘闲人’非等闲人。

  ⊙若落入数量、对立等观念,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业。

  ⊙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会相归性,无不融通。

  ⊙包容异己的存在,生命才显得伟大。

  ⊙文明带给我们无穷的方便,也带给我们无穷的后患。

  ⊙原始虽然单纯,但也是最好的。

  ⊙莫执于现在的享受而忘记了将来的因果。

  ⊙佛因入慈心三昧,所以对一切众生皆可降伏。

  ⊙如果你了无牵挂的活著,没有意识到私毫的自我,只有无我的觉醒便不会引发苦了。

  ⊙吃苦是修行的助缘并不代表佛道,而是要以大智慧照破无明。

  ⊙若能发清净心,不存我见,不起法见,知是空花,即得我法二空之理。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在安详。

  ⊙一切法不受则妙用常现前。

  ⊙现在的理念思路,将影响到未来的空间。

  ⊙人由于无始劫以来受到业力的薰习,所以人性无量劫来的善种子、恶种子、无记种子皆具足。

  ⊙我们皆被无明的坟墓所埋没。

  ⊙功德智慧乃万行之初,功德智慧从无相而来。

  ⊙若你接受一切境界,境界就对你起不了作用。

  ⊙因为众生心境不同、功德力不同,所以在娑婆世界感应的东西也不同,福报不同,则业感也不同。

  ⊙清净的供养,就是尊重众生。

  ⊙修行之本就是平凡、平淡、平实。

  ⊙能放下之人,处处皆是弥陀净土,时时皆是清净佛号。

  ⊙学佛的第一理念就是要正知正见。

  ⊙透过不可思议的智慧去透视一切法的虚妄不存在性即是妙观察。

  ⊙修行要有志气,乃在于肯与不肯之间(放下即是)。

  ⊙若总是不满东、不满西,著相而修,你如何修行?

  ⊙发上品心,得上品戒;发惭愧心,得菩提道。

  ⊙人在烦恼中过、在痛苦中挣扎,在无奈中结束生命。

  ⊙复杂的宗教仪式,把佛教伟大的‘觉性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无益于知见的启发。

  ⊙当你还有一个众生不去原谅,就不能成佛。

  ⊙我们要把生命化做功德,不要把生命拿来造恶。

  ⊙佛陀说:‘不要用对立的心态来面临这个世间’‘对立将变成孤立’。

  ⊙空性的极至就是一切法无生。

  ⊙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可以感召佛菩萨的清净之体。

  ⊙有因缘就要度众生,以不慈悲不度众生,只求自利。

  ⊙欲入如来圆觉妙地,当处发生,当处寂灭。

  ⊙心是念力,念念随心。

  ⊙道是在心,而不是在外表。

  ⊙无念乃是没有凡夫染著之念,而有圣人清净妙有之念。

  ⊙所有的工作若能配合觉性,则所有的工作皆是佛法。

  ⊙人若不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就如烂疮般的,永远无法根治。

  ⊙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

  ⊙人在大部分时间中,都希望别人给我们快乐,这是一种不懂得回光反照的人生观。

  ⊙要多接近有智慧、善良的人,薰习的力量是很大的。

  ⊙常常退一步想,就接近圆融。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无怨无悔。

  ⊙菩萨的伟大就是能自我处理心中矛盾的问题。

  ⊙若战胜习气成佛就有希望。

  ⊙老实念佛即是通达本性。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一切障碍,无不是觉。

  ⊙念念无所住,念念即是真实性。

  ⊙菩萨常提起正念而不执著于正念。

  ⊙无论遇到甚么境界皆以无相待之。

  ⊙经典的教化只是方便令我们明心见性,不是要你对文字执著。

  ⊙戒为无相名究竟戒。

  ⊙戒是戒自己,不是要你拿戒律来衡量别人。

  ⊙心既清净,语默皆如,遇缘即施,缘散即寂。

  ⊙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宇宙乃是业力所感召而来的,而业力即是无明的产物。

  ⊙如果要解决一切的纷争,就必须要无限的容忍。

  ⊙快乐并非靠别人的施舍而来的,真正的快乐是觉悟。

  ⊙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法不可思议处乃在于诚心与信心。

  ⊙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为最。

  ⊙万法自如如,云何有动静,一切的影现皆是自心分别。

  ⊙忍受逆境,欢喜接受,一切自有因果定律。

  ⊙直下承担,不要愈求愈远,放下就是。

  ⊙当你满足了生活一切基本需要之时,你会发现,你所剩下的金钱,只是一个数目字而已。

  ⊙自观即自照,自觉即自在。

  ⊙愚痴的代名词就是假设两个字,因为你不能如实知如实证,所以每件事都是假设如何如何···

  ⊙。如此就会落入一种怀疑、推测的观念当中,如蚕吐丝般作茧自缚。

  ⊙生命只是一个念头的转变,快乐或痛苦皆操纵在你自己。

  ⊙我们于分秒当中,做事都要圆融圆满,不要去伤害众生。

  ⊙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乃无造作、无爱憎、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即是。

  ⊙世间最脆弱的人就是自尊心太强的人。

  ⊙当我对世间无求时,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文字不碍实相,见性万事皆圆。

  ⊙世间一切皆是因缘和合,了不可得,我们要当下观空。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远离是非即是纯善之心。

  ⊙若能完成佛道的无常乃是真常。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若见解与我相同者,与之同行;若见解与我不同者,合掌令其欢喜。

  ⊙长时间接受赞叹的人是不堪一击的。

  ⊙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禅乃融于生活中,产生无量的妙有。

  ⊙若在主观意识当中不执著,也可以变成客观;若在客观的意识当中不能包容,也将落入主观。

  ⊙只要是行利益众生的事即是菩萨行。

  ⊙了解因果者必定了解心性。

  ⊙但息妄念,别无圣解。

  ⊙我们应当勇敢诚恳的去正视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镜中看自己的脸一样。

  ⊙应以慈惠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

  ⊙法不离当处,在这每一念中,皆是你的觉性。

  ⊙与其要控制境界,不如控制我们的念头。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最好的依靠也是自己。

  ⊙当你执著于外境之时,清净妙明的真心自然显现不出。

  ⊙本性是随著因缘而显示出来的妙有。

  ⊙生死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并无真实之体。

  ⊙所有的文字皆要汇归于觉性,由觉性中开采出智慧。

  ⊙所有无量的现相界,无非不是慈、悲、喜、舍的妙用。

  ⊙佛法的真正精神,并不是在外在的宗教仪式上打转,而是来自于内在的自我觉悟,内观自在。

  ⊙要常如是观照:‘不是众生让我们烦恼,而是自己功夫不够。’

  ⊙明鉴一切境,不著一切相,离颠倒见,了知万法唯是一心。

  ⊙充满柔软心,感恩心之人,必可成就佛道。

  ⊙若于清净心中加上任何一种见(我见、法见等)束缚在某种范围内,即是无明。

  ⊙若你破坏境界,即是破坏你的清净心(境即是心),所以我们要学习心与境界调和。

  ⊙若能适应自己的心,所有的感觉皆是一种享受。

  ⊙人主宰世间皆是一种精神作用,观念问题而已。

  ⊙有智慧的人,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善知识(看你怎么用心)。

  ⊙虽然一切皆是虚妄的尘境,但仍要对因果负责。

  ⊙最愚蠢的人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烦恼自己。

  ⊙因地心当下即是果地觉,果地觉亦不离因地心。

  ⊙意识若不停止,境界将会一直现前。

  ⊙生命的本质乃是喜悦——欢喜自在。

  ⊙悟道之人,唯心无境。任何六根的作用,皆无执著。

  ⊙在一切差别相中,当下一切平等。

  ⊙多闻并不一定能够增长道力,而是要善于观照,观照即行,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人不要落入对立的观念,若你做个批判者,总有一天你也会被批判。

  ⊙境界乃是自心或业力所变化出来的假相。

  ⊙要离开文字的执著,就要将文字当成一种真理的观照。

  ⊙若透过文字,则会产生执著文字的假相,而加层揣测、便偏离了真如。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自性本是空性,若一直强加讨论即永不得见性。

  ⊙十方三世无一处不是菩萨布施的地方。

  ⊙善于观心,必能入道。

  ⊙不要让今日的无知变成明日的后悔。

  ⊙众生受苦,正是菩萨发心的时候。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凡是从经验妄想去推测分别的皆是无明。

  ⊙凡是从自性清净心中体悟出来的才是真如本性。

  ⊙执著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当我们动了个念头要去伤害众生,就已经破坏了我们清净安详的内在。

  ⊙无量亿劫来皆因我们意识形态的改变而形成了六道的洪流。

  ⊙六道轮回乃于念头中,一念放不下即是六道轮回。

  ⊙当你内心起烦恼时,当处,当下就要叫它消灭。

  ⊙‘法’是一切善行的来源,是一切德行的矿脉。

  ⊙不分别、不颠倒、不执著即是本性作用。

  ⊙行蕴皆是苦,涅槃是极乐。认得此真理,踏上安详道。

  ⊙我们要调伏自己心里的起心动念,将其化为功德。

  ⊙要将执著化为柔软心,才能显出清净的境界。

  ⊙无明与业识幻化所产生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

  ⊙若了知因果,则会欢喜的安住于我们当下的每一分秒。

  ⊙佛陀说:‘要用一颗宇宙的心,来过你现实的生活’。

  ⊙调伏了我们的心,就等同调伏了整个世界。

  ⊙了了见,无所见,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我们要掌握因缘,但是要接受果报。

  ⊙行住坐卧总是禅,万般计较皆是空。

  ⊙有智慧之,乃真富贵之人。

  ⊙不能将一切皆归咎于因缘,人为因素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自转因缘。

  ⊙时空的架构上,一切现象皆是自己的心所影现,造恶业,则离佛十万八千里,一念清净即如来。

  ⊙无量的喜悦及感恩,即近佛。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悟(了幻即离、离幻即觉)。

  ⊙本性自有觉悟,若强迫自己加层执著想去明白觉悟,你所觉悟的即不是本性本自具足的觉性了。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身心。

  ⊙无牵无挂、得大自在;依法解脱,是名修行。

  ⊙摘取‘法’的花朵,让佛法的芳香,息灭你的一切痛苦烦恼。

  ⊙不要由于别人的是非善恶来影响自己。

  ⊙有时生命所呈现的是一种无奈,若你懂得透视因缘的生灭,则随时无不解脱自在。

  ⊙愿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如来—如如不动来度众生。

  ⊙我们要以不惜生命的精神受持真理、求法不懈,并护持正法,让佛陀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