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农业-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酿酒是另一种比较赚钱的副业。酒的价格能够相当于所用粮食价格的两倍。302汉代的酒没有经过蒸馏,而且饮用时会有酒糟沉淀在底部。用来酿酒的谷物在加入水后,体积最少会是原来的两倍,利润是相当高的(文献六,18,19,20)。
制造工具、器皿甚至建筑材料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汉代的三道壕村落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用来烧瓦的窑,但从其原始的结构与有限的容量看,这种生产并不是全天候的。住宅遗址出土的瓦片与窑里产的完全一样,所以很明显,当地所用的瓦就是当地生产的。不过,在那里至少发现了一个由两个一样的窑组成的复合窑,说明当时可能已经通过两个窑的轮流使用,在向全天候的生产发展。或许可以推断,他们的产品同样要在外地的市场上销售。303
农作之外的选择 生产与销售
汉代官营工场生产的消费品数量有限。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官营工场为数不多。《汉书·地理志》只在八个郡下记有“工官”,它们是河内、河南、颍川、南阳、泰山、济南、广汉与蜀郡。此外齐还有负责织造的三服官,陈留和襄邑也有类似机构。相形之下,盐官与铁官的分布却遍及全国。304当然,为了满足人们的盐铁需求的确不得不广泛建立盐铁的生产机构。至于其他那些只设立于局部地区的工场,可能很少会生产普通消费品。其次,即便官营工场规模相当大,它们的产品可能也主要是昂贵的奢侈品,诸如专供皇室及贵族享用的漆器、金银器、刺绣等(文献六,21,22)。
东汉工官的职能被记载为在工匠云集的郡国征收生产税。305工官从管理生产转为征集税收,表明东汉政府可能已经不再开办自己的工场。与此相关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种可能是更多大规模私人作坊的出现,它们取代了官营工场的地位。不过,商业在武帝时期遭受过沉重打击,武帝曾试图遏制私人资本的增长,因为私人资本的增长似乎已经对国家专权构成了威胁。306
国家对商业的抑制与对农业的轻税薄赋,共同推动了资本投向安全而获利丰厚的土地,307这种趋势对于大规模私营工场的出现是不利的。308因此,工官成为征税机构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个体手工业的繁荣。个体手工业的产品只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销售,主要供本地消费,就如三道壕所产的瓦一样。对它们的征税可能也只是由地方负责。
《四民月令》列举了很多生产活动,制造的物品既有供家庭消费的,也有出售获利的。不仅该书现存缉本有卖出买进谷物、衣服、布匹等的记载,而且《后汉书》中有关作者崔寔生平的论述也明确提到,崔氏通过酿造与出售酒及像泡菜、豆酱这样的腌酱食物来补充家庭收入。这些产品在《四民月令》中被频繁地提及了。的确,崔氏农庄生产如此丰富的物品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家的需求。《四民月令》中的“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实际上暗示了一种市场经济的趋向,而不同于许多学者所设想的自给自足经济。309
市场活动在王褒的《僮约》也得到充分反映。市场中的买卖活动在这里说得如同家常便饭,大大小小的城市、乡镇都有市场,而且大小街道沿线都能进行交易。商业通道甚至延伸到了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310(文献三,7)。宇都宫清吉指出,《僮约》所描述的外层商业圈已经延展到了王褒家乡周围200公里地区,而经常往来的内层圈也覆盖了方圆50公里。
汉代市场的层级分布及其与农业人口的不同关系,与施雅坚(WilliamSkinner)认为是19世纪前工业时代中国所特有的那种市场体系极为相似。311施雅坚认为,中国农民的活动有一种周期性循环的趋势。在外部条件有利时,农民会积极参与到市场体系中。这个市场体系在其鼎盛时期,是一个各地方各区域相互依赖的、非常复杂的全国性网络。而在动荡时期,农民会逐渐回撤,最后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会缩减到整个村庄实际上完全封闭的程度。312“Z活动”的概念有助于解释这种开放与封闭交替循环的特征。只有农民能够在生产适于消费的与适于出售的产品之间来回转换,经济模式的调整才有可能。Z活动的产品就可以根据需要承担不同功能,它可能是供自己消费的“F”,也可能是部分用于出售的“Z”。313
农民在怎样的情形下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并不难洞察。他的家庭手工业产品很可能就是当地外销的主要商品。如果交通出现阻碍或者沿途不再安全,这些商品就不能运往其通常销售的市场。商品在本地的积压会导致其价格下降,利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农民还会注意到有些外地生产的货物,出于同样的原因,在附近的市场上再也买不到了。他不得不设法利用其现有资源来生产这些无法购置的货物的替代品,于是时间、能源、劳力与资金都会从生产他能够拿来出售的商品转向生产供自家消费的物品。
在王朝衰落或出现全国性动荡时,这种情形会一而再地出现,使活跃的市场经济转变为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史学家经常引用的樊重的农庄,就反映了封闭的田庄生活模式(文献三,2)。樊重生活在西汉末年,正好处于王莽篡权的混乱年代。他的一生有一半是在全国性动乱中度过的。他很可能是在和平时期积极经营手工业品贸易而积聚了财富。当国家由于战争与弊政而四分五裂后,樊氏闭门家居,甚至连制造家具用的也是自己地里产的漆与木材。这种走向封闭的趋势,发展到最后阶段就是在村落周围建立了壁垒,由樊重的儿子樊宏及其亲属武装守卫。这种自我防御组织通常是以既有的宗族组织为主体而形成的。到王莽政权倒台的动乱时期,这种组织已经发展到既包括亲属,也包括了亲属以外的成员(文献六,23,24)。3世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类似的自我防御组织又再次出现过(例如文献六,25)。这种村社自卫活动通常由当地最有声望的家族领导。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何以《四民月令》认为潜在的首领应该非常注意笼络其族人的感情(文献三,1:1。1与9。1)。
农作之外的选择 移民
如果碰上饥荒或其他灾荒,即便从非农业活动获得的货币收入也不能防止饥饿的发生,于是部分人不得不移居至国家的其他地区。西北和东北边疆及长江、淮河以南辽阔的未开发地,成为了来自人口密集的基本经济区的移民的天堂。有时政府也会组织大规模的移民,间或还会给移民提供补给。例如在公元前119年,当大约72。5万关东贫民被安置在西北与北部地区时,政府就给他们提供了补给(文献一,31)。除了这些政府强制进行的大规模移民外,每次发生饥荒都会迫使部分百姓背井离乡,寻求临时解救。314许多流民可能会在饥荒过后重返自己的家乡,但也有很多会在那些土地充裕、土壤肥沃,而政府的控制尚未触及的地方定居下来。
在上述三个新开发地区中,西北地区主要通过设立大批军事屯戍地的方式进行管理。东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辽宁、热河省与朝鲜部分地区,它在汉代四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归中国政府管辖。劳干指出,自秦朝以来渤海湾外的地区就一直是中国难民的避难所。
在考察了《汉书》与《后汉书》的人口统计数据后,劳干又注意到有些郡国的人口在整个西汉与东汉时期都在增长。虽然就人口总数而言,东汉似乎要少于西汉,但像乐浪这样的地方,在东汉时期增加的人口却超过了10万。315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的长江流域及沿海各郡。316这一地带13个郡的人口在公元2年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到公元140年则已跃升到占15%。317劳干的人口数据见表14(略)。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曾经提到有大批迁至南方的移民并未包含在人口统计数据中,因为他们是居住在可以逃避沉重赋税与徭役的深山里,至少在法令的影响尚未到达他们的新居所前,这些移民可以在短时期内享受免除赋役的待遇。318不过,开发新土地通常需要资金,这是一般农户不具备的,因而集体合作就很必要了。《三国志》中经常提到“宗人”与“宗帅”。唐长孺正确地指出,这里的“宗”就是指宗族组织。较大的宗族可以有几万户,他们居住在坞堡内,只缴纳自己定下的赋税,并拒绝接受地方政府委派的官员。319(文献六,26)
最能说明新垦殖区内组织形式的是田畴的事例。田畴原籍在北部边疆地区,由于其家乡被军阀占据了,于是他带领几百族人躲进了边界的山区。此后不断有人加入其新定居地,几年后那里就已经有了5000户人家。田畴被推选为首领,制定了基本的法规,兴办了学校,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汉族聚落(文献六,27)。
这种集体移民对农民与农耕都有较大影响。一个普通农民为了能在新地方定居下来而加入某个群体后,很可能会成为其首领的依附者。这个首领不是拥有超凡魅力,就是实力非常强大,因为他已经能够指挥这个群体的核心团体,也就是他的族人。自那以后,这个农民也变成了徒附。320
农作之外的选择 屯田
屯田制在普通自耕农转变为私人徒附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作用。屯田最初是在北部与西北边疆发展起来的,目的是通过让士兵自己或其他招募来的人,如政府组织的移民,在边疆就地种粮,来维持粮食供应的充足321(文献一,28)。关于汉代屯戍士兵在西北边防沿线屯田的实际情况,居延发现的汉简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322边疆垦区中有些亦农亦兵的自由民,他们有自己的财产、必须缴纳赋税,与自己的亲人居住在一起,有的甚至还有奴婢(文献三,5,6)。也有的屯田兵耕种的是政府公田,要缴纳沉重的地租。资料记载有位屯田兵必须将其收获物的40%交给驻地的管理机构,他的地位似乎相当于佃农。这里记载的土地登记在一位军官名下,很可能上面提到的士兵就是这位军官的下属。如果的确如此,这位士兵也可能就是这位军官的私人徒附323(文献六,28)。当然,居延汉简中也有很多记载表明士兵及其家属的日用口粮是从驻地粮仓领取的。324在这种情况下,农田内的产品可能全部都上交给了粮仓。325在这些事例中,屯田兵或驻兵很可能实际上是在军官的监督下,在农田内集体劳动326(文献六,29)。
由于士兵是在其军官的指挥下耕作,军队组织的严格纪律可能会导致一种情况,就是军官很容易将屯田兵转变为供其任意驱使的私人徒附。马援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带领自己的私人军队回朝后,他请求允许自己在皇室苑囿的空地上屯田,收获的产品由马援与生产者,即他的士兵平分。327
不过,屯田大规模转化为私人财产的情况在公元3世纪才出现。2世纪末汉朝中央政府的崩溃导致了长期的混乱与动荡。在基本经济区,如陕西南部与河南南部,成为军阀混战的战场时,当地百姓纷纷逃离了自己的家园。军阀曹操在控制了中原地区后,将投降的黄巾军农民组织起来,在被难民抛弃的土地上进行屯田。农民被授予了土地进行耕作,曹操政权甚至还出租耕牛给他们。他们要缴纳的是地租,而不是赋税。由于他们实际上是政府的佃农,所以也不需服兵役328(文献六,30)。
越来越多的典农官设立了起来,以促使那些无主荒地重新得到开垦。西嵨定生遍查了《三国志》及相关文献,注意到这种典农官的分布实际上覆盖了整个渭河流域与黄河流域中部,这些地区正是两汉时期的基本经济区,是国家的经济基础与权力中心。329
不过,在曹魏政权的鼎盛期结束后不久,政府权贵逐渐控制了屯田民,这些屯田民也由政府“佃农”变成了私人徒附。330一旦社会秩序大体稳定,由于集约农业的展开,农业生产会再度繁荣起来。有机会出售剩余产品也会推动非农业活动的复苏。于是典农官会开始经营商业,让部分屯田民专门从事非农业活动,谋取相关利益331(文献六,30)。商业活动的这种复苏表明汉代的农业经济是非常灵活的,一旦局势稳定,它就能适应市场体系,为直接消费而生产的F产品也能转变为商品。
农作之外的选择 农民起义
由于地主、政府官员及商人的剥削,或者是战争、自然灾害及土地贫瘠等不利条件的影响使农民无法通过农耕求得生存时,暴力将是他们最后的手段。饥荒会迫使农民离开土地,让他们成为流民,异端分子,最后成为现存统治秩序的反对者。汉朝就是由农民起义的首领建立的。西汉过渡到东汉的标志,就是农民在赤眉、铜马等旗帜下到处起义的大动荡时代。2世纪末年的另一次农民起义,即黄巾起义,则导致了汉王朝的崩溃与长期的动乱。332人们一般认为大规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使人们丧失了生存的条件。333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过,土地集中的确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也引起了许多汉代学者与思想家的关注。不过,既然不管是自耕农还是佃农,汉代小农的相当一部分收入都来自种植经济作物与非农业活动。而且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他也仍然需要将土地分租给佃农。因此土地集中可能不是迫使农民离开土地、陷入绝境的主要因素。对起义发源地位置的考察,可能有助于澄清这一事实。
让我们首先从农民起义与分布广泛的大地产之间的实际关系开始论述。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情况最为严重的应该是基本经济区,这里不仅有最多的政治权贵聚积于朝廷内外,由于接近首都市场、灌溉发达等原因,这里的土地也最为昂贵。事实上,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与其太子之间的著名对话就很好地概括了这种情况,“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后汉书集解》卷28,第8页)。所谓基本经济区,就是指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及淮河上游各郡国,也就是畿辅地区(今陕西中部)、河内(河南北部)、河东(山西西南部)、上党(山西东南部)、赵国(山西中西部与河北中东部)及太原(山西中部)。334
这些起义都发生在基本经济区之外的地区,只有三个例外(两个在畿辅地区,一个在陈留)。最容易爆发起义的地区位于今河北、山东、安徽与湖北省,它们都在陕西-河南中心地带的边缘。这种起义发源地与土地高度集中地区的互斥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即基本经济区集中了最大的城市中心与最大数量的消费者,由于能利用发达的市场体系,当地农民的生计是能够得到补充的。
据劳干研究,西汉到东汉各郡国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位于今河北、山东与甘肃北部的各郡国(鲁、魏郡、巨鹿、常山、中山、清和、赵、东郡、东平、泰山、山阳、济阴、东海、琅玡、彭城、下邳、济南、北海)人口出现了大幅度下降。335如果这些地区的人口在整个汉代都持续外流,就表明当地的经济状况在全面衰退。因此,这些北部与东部郡国的市场体系可能并不活跃,这对于通过生产非农业产品来增加收入是不利的。木村正雄认为这些边缘地区多属山区,其农田为“第二次农地”,一旦灌溉工程因遭到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