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性伦理学 >

第24章

性伦理学-第24章

小说: 性伦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地揭示性爱的排他性,是确立婚外关系中性伦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难度颇大,然而又十分诱人的课题。1987年9月,笔者曾在
北京主持过一次“性爱排他性”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争论得相当热烈。《婚姻与家
庭》特辟专栏发表了与会者撰写的一组文章,反响颇大;同期发表的还有外地读者
的自发来稿,这表明爱情排他性问题业已引起全国各地的关注。当然,人们对性爱
排他性的观点是不尽相同的。其中,有的同志明确地对性爱具有排他性的观点提出
质疑。
    作为学术上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性爱按其本性来说不是排他的。(一)性
爱的排他性不是人的本性,而是财产私有制在婚姻关系上的体现。(二)生理、心
理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本能多向性的客观基础。(三)道德观念决定和制约着两性关
系的专一性内容。排他性是对一夫一妻制婚姻的一种以攻为守的排他式保护。(四)
多偶婚姻形式,不仅在过去,即使到了物质文化生活高度发达的现代也还存在,证
明了古代人、近代人和现代人其本性在两性关系上来说,并非排他的。所以,性爱
的排他性不是人类的本性,现代意义上的排他性和专一性只是财产私有和由此而产
生的一系列道德观念在婚姻关系上的反映。
    此类看法,在国外的一些性学著作中也可以找到。例如,日本学者大井正在
《性与婚姻的冲突》中就曾分析说:如果就性爱而论,那就是男性爱恋女性或女性
爱恋男性(同性恋例外)。所谓爱异性,就是指对所有异性的博爱。异性在现实中
往往以个性形象表现出来,作为个性的人,应该热爱无数的异性。不过,爱情的主
体是有限的个人,因此,成为性爱对象的有个性的异性会随着爱的主体能力和爱好
的层次不同而受到某种限制。爱的最低限度为一夫一妻婚姻中的性爱。如果认为性
爱的含义是多样的,那么性的关系在人格上也自然会呈现出多面性的特征。由于一
夫一妻制婚姻规范的反作用和压抑,使性爱或性的关系具有排他性,或者应该具有
排他性。现在在爱恋一个异性的条件下,人们总是把被爱异性的个性形成的各种因
素及人格的各个侧面依次地、小心谨慎地结合起来,构成爱恋的情感。因之,对一
个异性的爱也必然能够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异性的全体,形成对异性群体的爱。关于
性爱的对象,不能下结论说只爱一个异性为好,或应该有排他性。再婚,实际即是
一种新的性爱,新的性结合;是把性爱的多样性和性关系的多层次性、多角度的方
式作为婚姻的基本条件。在性爱关系中,性关系的持续性与关系本身的多样化,并
不是矛盾的。他的结论:“性爱,本不是排他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五四时期的著名学者周建人、章锡琛也都认为排他性不是性
爱的必备特点。
    写到这里,似乎有必要做一个简要的申明:对于上述基本观点,笔者是不同意
的。在我们看来,性爱在本质上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尽管如此,我们仍花费较大篇
幅转述了对性爱排他性的质疑。其目的在于,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推动性伦理学更
全面地思考,更深入地揭示性爱的排他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明确肯定了性爱具有排他性。
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性伦理学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性爱排他性的伦
理内涵。
    第一,性爱排他性的心理机制。
    性爱心理学一般把男女之间的爱慕,渴望同所爱的异性结成一体的性爱行为称
为恋爱。日本学者木村俊夫曾为恋爱作出这样的界说:“由于某个异性具有自己所
喜爱的个体特征,因而对其产生爱情,渴望接近、结合和占有,同时对第三者又有
排他性、独占性、封闭性的行为。”众所周知,恋爱有多种类型。例如,一方装出
一副作爱姿态从他方获取某种利益的情况;在好奇心驱使下只是从形式上模仿恋爱
的情况;单单以性享乐为目的的情况;以拥有漂亮的恋人而炫耀于人的情况,如此
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总体上,却可以把恋爱划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的两大类,
即:做作的、形式的、谋私利己的、保全面子的等等情况可以划为不纯的恋爱;而
与此相对的则可以认为是纯粹的恋爱。
    在纯粹的恋爱中,一般会产生如下的心理实感。一、结晶作用。这个流行词最
早是由斯坦德哈尔在《恋爱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恋爱者用实际并不存在的优点来
美化恋爱对象的一种心理机制。实际生活中,许多年轻单纯的恋爱者,往往容易把
现实的对象化为自己心目中的崇拜偶象,把现实同想象混同起来。这种心理机制也
可称为“美化错觉”。在青年期的恋爱中,这种心理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当然程度
有别。以至于伏尔泰形象地说,恋爱是由自然赋予、由想象描绘的一张画布。这种
“情人眼中出西施”的恋爱心理,或者说“结晶现象”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即
在于恋爱主体把热恋的对象唯一化,从而排斥了其他人,而且会主观地排斥其他众
多的客观价值评价标准。
    二、认同倾向与执着状态。恋爱者都想独占对方,并由此产生出一种使自己与
对方的追求和爱好认同的倾向。另外,热恋之中的人一切都归结到一个“爱”字上,
这种状态可谓执着状态,它表现为一种不分昼夜时刻思念着对方的情感。
    三、内封闭世界的形成与“我们感”的产生。恋人们都排斥第三者的介入,形
成一个由两个人组成的、自足的、内封闭的世界。在恋人之间,甚至会自然形成只
有两人才能理解的符号。例如,只要说一句按老时间在老地方见面,就可以准确无
误地传递信息。两人自成一个封闭性体系,抱有仅仅你知我知的秘密,这种情况无
疑加深了恋人之间的连带情感。恋人们在对话时,主语一般都不用单数的“我”,
而是用复数的“我们”,这说明两人产生了一种在人生道路上同命运、共患难的共
同体意识。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性爱中包含有性冲动、人格完善需求和征服需求三项动
机。性冲动在前几章多方论及,勿需赘言;而所谓人格完善需求,是一种情绪上的
渴望,是意识到自身的缺陷而想摆脱这种状况时所产生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恋爱
者去选择和追求对象并力求与其达到全人格的融合。征服需求则是性冲动和人格完
善需求在各自范围内的衍生,即企图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占有对方的一种需要。在
恋爱期间,恋爱者同过去的朋友、同事等异性还会有各方面的交往,但是,不容质
疑的是,这种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同恋爱关系完全是异质的。恋人只有一个,其身份
已不容与其他异性混合,所以,恋爱作为人生历程中的特殊选择,实质上正是性爱
排他性的具体实现。
    在实际生活中,颇有些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性爱排他性归结为嫉妒心理。
例如,流行于国际范围的说法就有:“嫉妒是爱情的影子”,“爱得越深,嫉妒越
重”,“嫉妒就意味着爱”。从现象上观察,性爱的排他性似乎与嫉妒心理有着自
然的关连,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受嫉妒折磨的人们常常是深深相爱着的。但
是,嫉妒决不是性爱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粗鲁的,纠缠不休的,尤其是
无缘无故的嫉妒往往会断送性爱。
    奥地利学者赫·舍克教授,在他那本颇不寻常的《嫉妒论》中指出:人是一种
嫉妒的生物,如果没有在被嫉妒者身上随之而产生的社会抑制,那么人就不能发展
社会制度,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还是使用这些社会制度的。但是,作为嫉妒者的
人,可能会做得过分,可能会导致抑制或者产生抑制,这些抑制对于某个集团调节
新的环境问题的能力是要起到妨碍作用的。而且由于嫉妒的缘故,人可能会变为破
坏者。嫉妒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是针对另一个人的;导致
嫉妒的动机和诱发嫉妒情绪的刺激,是无所不在的,而嫉妒的强烈程度却几乎和刺
激的大小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和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的社会差别有关系。嫉妒,
在人类的一切文化和语言中,在所有的谚语和童话中,总受到严厉的谴责。心怀嫉
妒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受到人们的告诫,让他把嫉妒引以为耻。文明的历
史就是经过无数次挫败嫉妒,也就是制服嫉妒者而取得的成果。上述见解,可以帮
助我们正确、地理解性爱与嫉妒的联系,特别是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不妨重温一遍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奥塞罗》。主人公奥塞罗杀死爱妻苔丝德
蒙娜,并非只是听信了妻子通奸的传闻。奥塞罗虽然是威尼斯政府的著名将军,但
是,他是出身于有着民族自卑感的摩尔人家庭,而且谣传还说和他妻子通奸的人是
他的部下;这两个社会条件强化了奥塞罗性爱上的嫉妒之心。结局是读者都知道的:
嫉妒扼杀了性爱。
    再让我们举一个当代的例子。据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东德一个多疑善妒
的丈夫欺骗妻子说,世界已遭核弹毁灭,并令她深信不疑,自愿留在防空洞里过了
28年的黑暗生活。61岁的菲德斯坦把一个防空洞变成47岁妻子韩娜的监狱,他经常
返上地面,而韩娜则一直住在防空洞里,因为她害怕辐射。直至最近菲德斯坦逝世
后,韩娜离开防空洞才返上地面,这是她自1961年6月7日以来首次重见天日。东德
警长鲍尔说:“为了预防其他的男人抢走年轻美貌的韩娜,菲德斯坦精心地炮制这
个令人难以相信的骗局。直至1989年2月,菲德斯坦心脏病发作,韩娜返上地面求助
时,才看穿丈夫撒的弥天谎言。此类悲剧实在是当代人的耻辱。
    性爱嫉妒大多产生于担心失去可爱的人的恐惧心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恐惧心
理呢?一、由于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相信能够永远令人喜欢和富有魅力。这种缺
乏信心的原因很多,如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或精神素质评价低,对心爱的人的欲望和
需要看法不正确。二、由于过高评价心爱的人及其在自己命运中的作用。这种高度
的评价常常是应该的和公正的,但也可能变成意义显然相反的公式,会对种种细小
的事情进行怀疑,摆脱不掉的“不被爱”的情景会萦绕在心头。只要形成了这种怀
疑态度,“理由”自然便会找到。这似乎成为嫉妒的畸型“规律”。此外,嫉妒常
常产生于担心被欺骗。断言这种危险根本不存在是天真的。但也应该考虑过反的因
果关系:被妻子的嫉妒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丈夫,或者因为丈夫的嫉妒而痛苦的妻子
都有可能变心;经常不断的怀疑似乎促使他们这样做。因之,那些对亲近的人的爱
情和忠贞抱怀疑态度的人需要客观地考虑已经形成的情况,弄清楚自己是否在用无
休止的怀疑破坏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是否会仅仅由于虚幻的、臆想出来的不忠诚而
毁掉家庭。
    亚历山大·小仲马曾说过:“嫉妒是一种害己胜于害人的艺术。”伯特兰·罗
素进一步分析说:如果产生了嫉妒,即使是很轻微的,性行为对于我们也会成为一
件令人厌恶的事,而那种引起性行为的欲望也会同样令人厌恶。一个纯粹根据于本
能的人,假如他能随心所欲,那他一定会要求所有的女人都爱他,而且只爱他一个
人;假如那些女人把她们的爱分给了其他男人,那么这种情形便会使他产生一种情
感,而这种情感很容易使他对性产生厌恶,尤其当这女人是他妻子时。综上不难看
出,性爱需要的不是嫉妒,而是与之相反的真诚、信任以及牺牲精神。
    还应看到,排他性尽管是性爱的重要心理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性爱还具有
诸如自由性、变动性等众多心理特征。对此,李大钊曾做出精辟的论述,他说:
“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纯洁、崇高,不可
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注'他
又说:“现在正是男女社交公开渐有希望的时代,应该让一般男男女女知道这爱的
力量的伟大,可以使人喜悦,可以使人得神经病,乃至于可以使人死,应该慎重着
些,不可太儿戏了。应该让人知道爱情是有变动的,在爱情变动的潮流中,不知发
生了多少悲剧,这种悲剧,在男女社交公开的生活中,婚姻自由的制度下,是应有
的现象,是习见的事实。”'注'李大钊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性爱观的论点,对我们
正确认识排他性在性爱中的地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二,性爱排他性的社会基础。
    性爱排他性不仅仅是个心理的范畴,更主要的是个社会历史范畴。恩格斯深刻
地洞察到这一点。他在论证性爱排他性的命题时,使首先着眼于性爱的历史发展,
注意发掘性爱与婚姻之间逐步变化的社会联系,从而揭示出性爱排他性的社会基础。
    恩格斯分析说,在中世纪以前,是谈不到个人的性爱的。不言而喻,体态的美
丽、亲密的交往、融洽的旨趣等等,曾经引起异性问的性交的欲望,因此,同谁发
生这种最亲密的关系,无论对男子还是对女子都不是完全无关紧要的。但是这距离
现代的性爱还很远、很远。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
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
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
成为婚姻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至多只是在浪漫
事迹中,或者在不受重视的被压迫阶级中,才有这样的事情。但是,自路德和加尔
文的宗教改革以来,人们逐步地确立了一个原则,即一个人只有在他握有意志的完
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他的这些行为负完全的责任,而对于任何强迫人从事不
道德行为的做法进行反抗,乃是道德上的义务。这同订立婚约的实践怎么能协调起
来呢?按照资产阶级的理解,婚姻是一种契约,是一种法律行为,而且是一种最重
要的法律行为,因为它决定了两个人终身的肉体和精神的命运。于是就发生了这样
的情况: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在现存制度最受动摇的新教国家里,都愈来
愈承认在婚姻方面也有缔结契约的自由,并用上述方式来实现这一自由。婚姻仍然
是阶级的婚姻,但在阶级内部则承认当事者享有某种程度的选择的自由。在纸面上,
在道德理论上以及在诗歌描写上,再也没有比认为不以相互相爱和夫妻真正自由同
意为基础的任何婚姻都是不道德的那种观念更加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了。不过,人的
这种权利有一点是与人的其他一切所谓权利不同的。当后者在实践上只限于统治阶
级即资产阶级,而对于被压迫阶级即无产阶级则直接或间接地化为乌有的时候,历
史的讽刺又重新出现了。统治阶级仍然为众所周知的经济影响所支配,因此在他们
中间,真正自由缔结的婚姻只是例外,而在被压迫阶级中间,象我们所已看到的,
这种婚姻却是通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