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 >

第14章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14章

小说: 写给考生家长的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从分配和不服从分配,表面上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当你深入到考生
之中,去问他们一个为什么时,他们会直言不讳地告诉你,他们所选中的专
业是所热爱的,其他专业是他们所不喜欢的。当你再多问几个为什么时,他
们又说不出所以然了。透过喜欢和不喜欢这个感情色彩很浓的字眼,便可发
现考生对专业认识上的一种盲目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过文、理分流,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定向培养,专业选
择当然是十分重要的。这种选择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方向,选中自己所喜欢
的专业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选报志愿之初,多数考生对某些专业的认
识是肤浅的。有的仅从听说,有的仅从是杏名牌和热门一锤定音。这种认识
上先人为主,很快便产生排它性,认为除此之外,其他专业就不是理想的了,
甚至不屑一顾,从而陷入盲目性之中。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地去了解、分析
其他专业。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专业,每一个专业都有
一个不同的知识领域,都是青年人立志成才的最佳选择。当自己最喜欢的专
业不能如愿,其他专业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许多考生由于选择面宽,虽
然第一志愿未能如愿,后来分配到新的专业后,深入地了解本专业后,庆幸
自己没有失去一次机不服从分配还有本埠和外埠的因素。有的考生宁可选本
埠的专业,哪怕降一个台阶,也不愿到外埠去就读,这也是很盲目的。在本
埠就读,生活是方便一些,但对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到社会这个大课堂
去经风雨就差的多了。有句俗话,总使用拐棍的人走不稳。青年人到了独立
生活的年龄,事业是第一位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到外埠院校去锻炼一下,
汲取来自五湖四海同学中的长处,一定会使自己更成熟起来,成为事业上的
强者。仅仅因为生活不方便而放弃选择外埠院校,当然是十分可惜的。
第三个原因是对外埠的院校不了解,担心填上服从,便会被分到一个偏
僻的地方,上一个窝窝囊囊的大学。须知,高等院校的建立和选址都是经过
论证的。外埠的大学正是因为数量少,一个个都是金凤凰。以南通医学院为
例,粗粗地从招生通讯上一看,上海有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苏州有医
学院,南京有南京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都是重点、名牌,在南通那个
角落里,医学院还有什么名?当你深入一了解,这家医学院兴建于1912 年,
至今已有近80 年的历史,是1981 年经国务院批准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
单位之一,拥有40 个教研室,一个航海医学研究所和15 个研究室,附属医
学院拥有床位850 张,另外还有10 所教学和实习医院供学生临床教学和毕业
实习。这个医学院竟有50 多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交通部、卫生部和省
级科研成果奖!当你看到这一长串闪光的数字,认识是否有所转变呢?
83.选择志愿中的得失观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细则(节录)》一段规定:各批“是否
服从”一栏,考生应填“服从”、“不服从”、“除双选外服从”、“服从
××类学院”、“除××类院校服从”等,如空白按“不服从”对待。考生
所填报志愿一次为准,在录取时不论分数高低,一律不准补报志愿。”“不
服从”分配的一律不再征求意见,不予调剂。不难看出,填上服从或不服从
分配关系重大。不服从分配,可能使成绩很不错的考生名落孙山。为此,需
要老生认真认识一下得和失的关系。
明确填写“服从分配”是在前几项志愿都没有命中的情况下起作用的,
是一种失中复得的补救措施。若不服从分配,则会失去调剂这个机会。假如
某位考生的成绩已经达到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如下服从分配,个人会从重点
院校滑落到一般院校,重点院校也会因为得不到调剂,不得不降低分数再录
取别的考生。所以,站在考生角度需要掂量一下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关系,
失去重点院校录取的机会不可惜吗?如果是出于对某些重点院校的情况不了
解,或对某些专业认识有偏见,将来是会后悔的。
掂量一下从重点院校到一般院校、或从本科到大专的降级得失之后,还
有一个能否录取的得与失。如果志愿填报的而很窄,或某些专业太热,尽管
成绩超过了分数线,由于不服从分配,则恨可能造成高分落选的局面。个人
要慎重考虑,是入学继续深造呢?还是就业后再考职业大学呢?还是再读一
年,明年再报考某个高等院校呢?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深思的严峻问题。一年
的宝贵光阴,寄希望于明年,明年又能够如愿以偿吗?
此外,还有家庭、社会上的得与失的问题。作为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
舔犊之情,不会在儿女失意的心灵上再撒上盐粒,但负重的家庭又要为考生
的成长再默默奉献一年。作为社会,虽然各项建设迫切需要各种层次人才,
对落榜的考生还要多期待一年,得与失又岂止是个人的事情。
服从分配,看似无情实有情,落笔之前,请三思。
84.高考复习,要了解复习范围
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复习内容是有指定范围的。考
生在学习期间,除了认真领会教材,重点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基础
上,提高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年4 月初,国家教委都要
统一颁布复习范围。通过比较1989 年和1990 年两年指定的复习范围,可以
得出三点启示:
1、政治科变中有不变,复习要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政治科的复习范围,
每年国内外重大时事约占20%和每年强调的法律内容约占10%,几乎年年有
变化。除此之外,《高级中学政治常识改革实验教学大纲》约占70%基本不
变(改革实验地区教材除外)。因而政治课的复习,要注意主要内容的理解
和融会贯通,不要拖到最后死背条文。
2、语文、数学等科不变中有变,复习要着重于“模拟演练”。纵观这两
年的高考复习范围,从语文、数学等科看,复习范围都是《全日制中学××
教学大纲》。表面上看来,似乎每年没有大的出入。实际上高考命题,年年
花样翻新,各不相同。以语文课的作文为例,不仅年年作文类型不同,要求
也各有侧重,无疑年年对考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全面考查学生掌握基础
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上述这些科在课程基本结束之后,应着重进行模拟
演练,一方面综合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使考生适应高考的临场
气氛。
3、综合练习以变应变,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全国范围的普通中学
和重点中学,遵循同一份教学大纳,教学内容上没有多少出入,但在综合演
练上各自使出浑身解数,从而形成不同特色。不少学校注意培养学生灵活地
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以变应变,从而在高考中领先。如1989 年物理试题中,
有一道将棱镜的色散作用于“透镜是许多棱镜的集合体”这两个概念结合起
来,使学生得出“对不同颜色的光线而言,透镜的交点不同”这一学生较为
生疏的正确概念,以改变过去一些考生头脑中存在的“透镜的交点对任何光
线都是固定不变的”这一片面认识。如果在演练中基础知识不扎实,或缺乏
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能力,是很难得到正确答案的。
85.高考复习从何入手呢?
北京市童庆存老师总结的经验是:研究高考命题特点,提高考前复习质
量。
高考命题特点之一是知识覆盖面大。据资料统计,1989 年政治试卷,按
章计算覆盖面达到百分之百;外语全卷词汇容量为598 个,总词汇数达2756
个;1988 年化学试卷考查了中学化学6 大块知识内容,作答需书写2000 个
左右的文字和符号,涉及48 个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36 种元素、70 余种化
合物;物理试题几年来知识覆盖面也一直很大。据此,童老师提出夹在总复
习中,务必将每章、每个环节按教学大纲扎扎实实地、全面地、仔细他讲清
楚、讲透彻、讲明白,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高考命题的第二个特点是学生作答必须准确。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准确
掌握知识的办法。他提出了亲手抓、亲手做、亲手记,防止一听而过;抓改
错,增强记忆;正误对比,学会分析鉴别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高考命题的第三个特点是灵活性强,通过活命题达到考能力的目的。因
此,复习时应注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题目
年代跨度大,内在联系强,在一章一节中无法找到全部答案,必须回忆前后
所学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把分散的相关知识串起来、系统化,才
能圆满答出。有些题型多变,知识横向迁移,都可以使题目变得灵活起来。
提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见识广、思路宽,复习时注意指导学生的思
维方法,特别是起始思维。拿出一种办法时,要说明你怎么想起使用这种办
法?还有没有其他可行办法?这个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要注意引导学
生变换观察角度,学会变换表达方式。
高考命题的第四个特点是题目难度大,包括题量大,思考层次多等方面。
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几层,要注意把课本例题引深一步甚至几步,
这样就会变难为易,攻克难题这个至高点了。
86.怎样处理名目繁多的高考复习资料?
简单的两个字便可以回答:不看!
购买各种高考复习资料的很少是学生自己,慷慨解囊的多是学生的父母
和亲友。甭看有些学生的家长平时花钱抠抠索索的不大方,碰到出售高考复
习资料的,立刻眼睛有神了,甚至连价钱都不问,一摞一摞地往回抱,堆在
子女的爷桌上,仿佛高考试题都藏在这些本本的字里行间,看完了这些资料,
高考就打了包票。殊不知,一些单位、个人、出版单位和非出版单位迎合社
会上盲目追求高考开学率的错误思想,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竟相编写、出版、
销售名目繁多、内容重复的各种各样高考复习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粗制滥
造质量低劣!要知道子女在校学习,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一天时间除了睡觉,
全部投入学习之中,处于超负荷运转!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你不可惜那辛
辛苦苦积攒起来的人民币,也请珍惜子女那单薄的身体,那一寸黄金一寸光
阴的宝贵时间!
不看岂不可恼?有些家长买来了大叠复习资料,还专门溜了个小心眼,
用米粒将其中几页粘住,检查子女看了没有看。一旦发现子女并不热心,便
心中气恼,甚至斥责子女“懒骨头”,“看你能结什么茧?”多数家长并不
了解“双基训练”的重要,也不深究试题的范围,一昧要子女钻、钻,须知,
若是方向不明确,钻的结果,可能钻进牛角尖。据1989 年高考命题组提供的
资料,各科试题很少有超纲现象。以物理为例,试卷对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
覆盖率达90%以上,内容比例为力学、电学36 分,热学10 分,光学12 分、
原子物理6 分;题型的分布情况是,正确答案唯一的“单选题”15 个,占30
分;正确答案不唯一的“多选题”5 个,占10 分;填空题8 个,占24 分,
计算题3 个,占26 分,实验题10 分。看,双基训练有多么重要。盲目地去
钻复习资料,大海捞针,万一费劲不少,一根针也捞不到,究竟谁更可恼?
不看岂不可惜?可惜的不是这些资料,应该可惜的是时间。高考是人生
的重要选择,十年寒窗,要在这几个月中看出结果,谁不珍惜这有限的时间,
学校老师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安排,他们凝聚数年乃
至数十年组织高考的经验,分析当年高考的主要特点,在双基训练上倾注了
大量的心血。跟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复习,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
训练,多么需要更多地消化吸收的时间。万一家长在这个融会贯通的时间中
夹了塞,形成“夹生饭”,直接影响了下一步的循序渐进,岂不误了大事?
耽误子女的时间,可能直接影响他们选择专业的方向,那才是真正的可惜呢!
87.复习中一看就会,一放就忘怎么办?
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高考复习,都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记忆。许多考
生就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一个人拿着几本书,找一个清静地方去背。可放
下一段时间,又忘得差不多了,只得重新拿起书来,再去啃。这种方法,既
浪费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怎么复习才能记忆持久呢?
采用“回忆记忆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回忆记忆法,简单他说
就是利用脑子回忆,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具体的做法就是,每当学习告一
段落,就甩“过电影”的方式把学习内容复习一遍,如果有什么地方回忆不
起来,马上翻开书本和笔记再复习一遍,直到记住为止。
回忆记忆法的好处是:首先,它能帮助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其次,它
能大幅度地节约时间。一般来说,一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回忆起来,最多也
用不了两分钟,加上翻书再复习一遍,有5 分钟就足够了。这种方法在高考
前夕,节约时间更为显著。其三,运用这种方法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
制,走路,散步,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这样,等于你在休息、放松的同时就
复习到了许多东西。
88.学会利用课本的目录进行复习
不管哪门课,在课本的前面都有几页长的目录。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
对课本的目录加以特别注意,更甭谈利用了。经验证明,目录在复习中具有
很大的作用。
首先,目录本身就有许多内容。目录,特别是政治、历史、生物、物理
等课的目录,都是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是课本内容的中心,也是学科内容
的重点。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有的就是在目录中拟出的,这种题型在历史
试题中已出现不止一次。
其次,目录是课程内容的系统体系的体现。通过学习目录,可以了解这
门课的体系,知道这门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高考前夕,时间非常紧张,
根本没有时间去打开书本一节节一课课去复习了,你不妨就打开目录,从第
上课开始,考虑每一课中都有什么概念、原理、定理、公理,它们的内容是
什么,具体如何运用?考虑过程中,熟记部分就翻过去,遗忘部分就打开书
进行重点复习,这种复习方法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抓住重点、难点和自己没
有巩固住的部分进行重点复习,真可谓一举多得。
89.面对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怎么办?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虽非重点,但又有一定影响的中学里,
有两个坐在同一课桌上的学习尖子,他们俩学习成绩咬得很紧,垄断着全校
考分的前两名。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互帮互学的好朋友。有了好的资料
共同学习,有了难题一同研究,高考之后双双都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被全国两
所令每一个考生神往的著名大学录取了。
同一个班中,两个或几个成绩十分接近的考生,暗中互为竞争对手,憋
着一股劲在考试中超过对方,这是一种好现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交换学习材料,有利于钻研问题,共同提高。如果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对同
学采取保密、封锁的态度,这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