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考生家长的书-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是单选还是多选,对答题干扰因素小,加之试题难度偏低,未答比例也最
低,而化学未答比例之所以最高,一是题首指导语迷惑性强,二是试题偏难。
这份报告分析,造成未答失误的原因主要是不会答,又没有充分利用可
以猜答的规定。1989 年各卷虽未明确指出可以猜答,但只要没有倒扣分规
定,即隐含了可以猜答的因素。造成多答失误的原因,关键是审题不严,不
能按题目要求选择答案。个别人属理解迟钝,搞错了题意,因未答和多答的
失误率达2.5%,由此计算,1989 年高考考生仅在该两项中的平均失分,理
科考生为8。75 分,文科考生为8 分。
这些数据给考生的启示是,要在扩大复习范围、加强审题训练的同时,
需要多掌握一些考试的基本技巧,多搞一些模拟训练,减少一些技术上的失
分,提高总分成绩。
144.猜答技巧不是投机取巧
根据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编写的有关资料,对于分卷考试的选择题部分,
如果有不会答的试题,考试时允许猜答。这种猜答虽然不一定反映个人的真
实成绩,但也不属于纯粹投机。这种把选择题存在凭猜答得分的可能性,称
为机遇分。由于这种机遇对每个考生是均等的,只要正确把握,就不会造成
考试的不公平。因而,学一点猜答技巧也是必要的。
遇到单选型选择题,如果题目说明中没有答错倒扣分的规定,千万不要
放弃猜答的机会。面对四选一型题,心中若没有肯定的把握,可以先用排除
法,逐个分析,排除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中肯定有一个是正
确答案,再调动自己的记忆,选择可能性大的那一项,这就意味着这个题目
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即使
一个干扰项也排除不了,也不要轻易放弃,选择一个自认为可能性大的,得
分的机遇仍有25%。如果有的放弃,有的猜答,那就会造成机遇上的实际不
公平,所以,猜答还是合理的。
但是,请你务必注意试题说明,如果有答错倒扣分的规定,对于一个干
扰项也不能排除的题目,不要轻易猜答。倒扣分的公式是根据概率原理推出
来的,这时猜选,得分的机遇和失分的机遇是均等的。但是,若能排除一个
或两个干扰项,余下的选项可以猜选,因为这时得分的机遇大于失分的机遇。
遇到多选型选择题,这种题目计分通常与单选型一样,也是二值计分,
即将正确答案全都选出,且没有误选干扰项才得分,否则得0 分。这样的题
目,猜选答对的机遇是很小的,故不鼓励考生猜选,能确认一个正确答案就
选一个,能确认两个就选两个,不能确认为正确答案的选项就不要选,否则
可能会画蛇添足。
145.标准化考试的规则要熟记在心
标准化考试是本世纪中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统计学和
教育测量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一种考试方法。我国在吸取国外标准化考
试经验的同时,实行标准化考试,对高考的全过程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努
力减少和控制大规模考试中命题、施测、阅卷、评分和记分等环节的各种误
差,从而测出被试者较真实成绩的系统工程。标准化考试比传统考试具有明
显的优点。
一是命题方法科学,试题的测试信度、效度高。标准化考试改变传统考
试以经验为主的命题方式,把试题的编制作为一个严格的系统工程来研究,
强调采用理论和实践的测试程序,努力控制命题环节的误差,克服主观性命
题的种种弊端,因而测试的目的性和效果是明显的。
二是标准化考试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试题量大,有助于考察学生的基
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技能,能较好地避免传统考试方式带来的死记硬背、知识
结构残缺、猜题、押题等应付考试的不良学风,对促进中学的教学,稳步提
高教学质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是分数的合成与解释较为合理。标准化考试经过大量科学研究,找出
各种应有的比例和最佳组合方案。这种分数合成较客观、精确,有较高的信
度。
四是评分的标准一致。由于标准化考试大多采用客观答题的方式,因而
有助于克服阅卷带来的主观性误差,使考生的真实水平和成绩得到客观的反
映。标准化考试客观性题可以用电脑阅卷,分数准确可靠;主观性题在人工
评卷的基础上也可以用电脑进行科学的调整,控制宽严度,减少评卷老师的
主观性而造成的评卷误差。
四是同传统考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节约财力、高效、准确、便于
大规模实施等优点,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人力需求的现状,因而具有
较强的生命力。
应了解标准化考试的优点,看到标准化考试是个大趋势,做好考生由传
统考试向标准化考试的转化,加强训练,以适应标准化考试的要求。
146.标准化考试要求答卷要“标准”
按照国家教委推行高考标准化考试的实施规划,各省、市在高考中对部
分考卷实行分卷考试,有的省考试使用两种答题卡。由于标准化考试的试题
是由有关专家采取科学方法集体编制的,题目量大、覆盖面宽、重点难点得
当等特点,考生对使用这种方法考试训练时间不长,心中无数是难免的。解
决的办法是:
了解光电阅卷的工作原理,反复进行填涂规范训练。光电阅卷器的原理
是利用光电转换的原理将答题纸上的光电符号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电信息
装置。当答题纸经机械传动部件驱动前进时,通过光敏元件检测,反射光照
变化来进行阅卷。所以,这种阅卷点对涂写要求很严格。有的省要求铅笔笔
端可削成扁平型,宽度与信息点宽度相同;有的省要求将HB 或2B 铅笔(削
的别太尖)在框内横向来回画二到三下即可;使用两种答案卡的则分别另有
要求等。考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多练习几次,掌握基本技法,知道涂什么,
怎么涂,同时为了防止计算机的误判,不要把答题纸弄脏、弄破,不要折叠
等。
学习科目标准化考试的考试大纲,掌握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范围。
标准化考试的试题,基本上是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题量大,覆盖面
宽,但内容和传统考试的范围没有差别,只要复习得好,应该有考好的信心,
不必人为地紧张,造成不应有的怯场。
掌握标准化考试的答题规律,沉着应战。湖北省总结审题、涂写的三个
办法:(1)审涂分离移植法,即先集中精力审题,并将选好的答案直接在试
题上勾出,待做完全卷并经检查确认后再涂黑。(2)审涂结合并进法,一边
审题,一边涂黑。(3)审涂记号加重法,即一边审题,一边在题边做上不同
标记,待检查确定后,按规定涂黑,然后将其他标记擦干净。第三种方法的
优点是易改动,准确性高,速度较快,但不要忘记加重涂写。
147.相信计算机阅卷和记分的科学性
采用计算机和光电阅卷器进行阅卷,是近年来考试管理上的一个重大改
革,也是逐步向标准化考试过渡的必要条件。考生虽然心里明白采用计算机
阅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但一想到自己十年寒窗,辛辛苦苦考的成绩和自己
填报的志愿都交给了无情的机器,心里就有些不踏实,万一搞错了,不是耽
误了自己的终生吗?
这种担心,主要还是对计算机阅卷和计分过程不熟悉造成的。当他们了
解了光电器和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就会明白正是这个没有感情的机器,才
能更好地排除各种主观因素的干扰,才使阅卷和计分过程更安全、更可靠。
只要你在标准化考试过程中严格按规程涂黑试卷,而且保持了答题卡的清
洁,大可不必为此担心。那么,计算机是怎样阅卷和计分的呢?据北京市高
等学校招生办公室编写的材料介绍:
“计算机阅卷时,首先由操作人员把试题答卷纸用手工操作方式顺序送
人阅读器。写有考生考号和答题内容的答卷纸在经过阅读器时,由信号传送
装置把考生的考号和对每一题目的选择变成一组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的程
序中去,经处理后,存贮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在输入过程中,计算机对输入
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对有误差的,将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
处理,以保证输入信息的准确无误。
“在每次阅卷开始时,阅卷操作人员都要对已预先输入的考卷标准答案
进行复核。阅卷开始后,当考生答卷信息输入计算机后,经过机器程序判读,
计出各题应得分数。凡与标准答案不符,或答卷涂写严重失误的,计算机不
给分。当每个考生的试卷阅完后,计算机将各题的分数相加,给出卷面成绩,
然后对号入座,存入计算机数据磁盘中。操作人员根据阅卷程序的要求,对
分数进行相应的处理后,阅卷工作才告结束。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快,以上
阅卷过程仅用很短时间即可完成。
“由于当前我国标准化考试题目均采用客观题和传统题结合方式,除计
算机阅卷外,还有少数部分试题采用人工阅卷。因此,当两部分阅卷结束后,
人工阅卷成绩由机器操作员手工输入计算机,经核对无误后与标准化考试成
绩合成一个原始总分,再根据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转换程序得出导出分数(标
准分)提供给有关方面使用。”
了解了计算机阅卷和评分的全过程,看似无情实有情。在全国普通高等
院校统一考试的情况下,数万乃至几百万考生都希望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
争,阅卷和评分过程中,任何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都可能使竞争失去公允。
实行计算机阅卷和记分,则能有效地克服弊端,从而保证阅卷和记分的公平
和准确。
148.尽可能防止在标准化考试中顾此失彼
标准化考试的试卷分为卷一和卷二两个部分。卷一为客观题(选择题,
题卷分离,考生在专用答卷上用铅笔涂黑回答;卷二为主观题,题卷合一,
考生直接在试卷上作答。考试要求不得在卷一上正式答题,不得在卷二上用
铅笔答题,同一门课考试,运用两种不同方法,难免精神紧张的考生顾此失
彼。克服的办法是:
明确考试有关规定,保持清醒的头脑。譬如,标准化考试是采用计算机
阅卷的,要求使用铅笔;而用笔答题的要求使用钢笔(或圆珠笔),用蓝黑
墨水或黑墨水。考试时,尽管时间紧张,只要头脑清醒,一般不容易出错。
确定先后顺序,先做标准化试卷。标准化试卷是客观题,多属选择性质,
一般来说较为简单。所以,要先从简单做起。按照标准化答题方法和要求,
将卷一诸题由易到难做过一遍后,将答题卡做在考桌右上角,再开始用钢笔
(或圆珠笔)答卷二。
科学安排考试时间,反复进行检查,尽可能地消除差错。检查的内容包
括:试卷大、小页是否配套,页码是否齐全,卷型是否一致;准考号的填写
与涂写是否一致;卷一和卷二答卷用笔是否混用;答题卡是否弄脏、弄破、
拆叠,多余的标记是否擦掉;答案是否准确等。
149.突击3 星期,成绩还是上不去是无效劳动吗?
北京市某中学一位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发现数学成绩不理想,严重拉分。
高考前夕,他集中了3 个星期的主要时间进行突击,背概念、做习题、攻堡
垒,查余补缺,费了很大功夫,满怀希望在下一次模拟考试中将分数提高一
大节。结果依然故我,成绩还停留在60 多分的水平上,气得他大哭了一场,
认为这么宝贵的20 天时间白扔了,数学这门课再也考不好了。
在老师的启发下,他把自己的试卷同班里另一位同学的试卷对比分析了
一下,从相同的分数中,看出了不同的差别:他的那份卷子除了最后那道难
题没有做,其他题都做了,而且思路基本正确;另一份卷子只做了大部分,
后面的硬骨头基本上没有啃。他丢分丢在前面小概念题不够细心,计算有误,
属于粗心丢分;另一份答卷则稳扎稳打做一道题得一道分。这么一分析,他
不但找出了自己的毛病,而且看到了自己的潜力,觉得3 个星期的努力并没
有泡汤,抹干眼泪后,情绪很快又恢复正常了。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呢?
1: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引导学生在全面复习的情况下,适当地集
中时间,针对自己的弱项攻关,防止弱项拉分过多。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
作用,学生的成绩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现象。发现了弱项,特别是原来基础
挺不错的弱项,不要让分数轻易滑落下去。听之任之,弱项只能是越来越弱,
最后连自己也信心不足了。在保证其他课程复习时间的基础上,适当地吃点
“小灶”,防止下滑,甚至使其不断回升,这点必须充分肯定。
2、全面分析补课的成效,稳定学生的情绪。上述事例,表面上看来,这
位学生8 个星期的突击白费了。可是深入一分析,还可看出他的进步,并从
失利中找到了积极因素。特别是当学生情绪大起大落时,更要肯定成绩,稳
定情绪,坚定高考必胜的信念,防止失去信心。
3、全面把握复习进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
全面复习是一个有主有从,主从结合,主从不断变化的过程,老师要帮助学
生学会弹钢琴,防止顾此失彼,抓住芝麻,丢了西瓜。对待成绩一般的学生,
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他的强项和弱项,必要时,可以采取丢卒保车的策
略,以重点时间保住强项,适当地照顾弱项,在总体上把握弱项丢分强项补
的办法,防止顾此失彼,结果弱项的分数未抓上来,强项的分数也下降了,
从而造成全面失利。
150.备考复习“迷糊”了怎么办?
1990 年在北京听到这么一个小故事:某部队学院一名副教授回家了解儿
子的备考情况。见面时儿子匆匆地打了个招呼,把生物课笔记放在茶几上,
很快便回到小房间里用起功来。过了一会,儿子又走进大房间,在书架、床
头到处翻找什么,连续进来几次,好象丢失了什么。这位副教授提醒他是否
找的是生物笔记时,他像突然醒悟似的连声说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副教授从
儿子的恍惚神情,马上判断他备考复习太辛苦,用脑过了劲了。立即建议他
休息半天,待思想放松下来,仔细检查一下复习进度,制订一个有劳有逸、
互相穿插的复习小计划,并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经过调整,他很快地从抑
制的精神状态恢复过来,从而进入了最佳心理状态。这个小故事给我们提供
了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呢?
防止车轮战术打疲劳战。备考是相当艰苦的战斗。文科6 门课,理科7
门课,每门课都有好几厚册教科书,一叠又一叠的试题卷子,概念、判断、
简答、论述,真可谓量大面广。一门课从头到尾地复习一遍,需要好几天,
接着又进行下一门课。全复习一遍后,再翻看第一门课,发现许多地方又生
疏了,于是再从头来一遍。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猛往头脑里灌,多么棒的
身体也经不住这种车轮战术。老师和家长要心疼自己的学生和子女,随时注
意观察他们的反应,当发现他们有疲劳感觉的时候,应劝其休整一下,调节
一下精神,防止越疲劳越用功,越用功越感到心中不踏实,来来回回地篦头
发,造成恶性循环,高考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