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证佛法-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给你看的。不共生,不是自他共同构成出来一个东西;也不是无因而生。
共生就是讲因缘,佛法处处讲因缘,楞严经上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诸法不自生,就是非由一股自然力而来;也不是另外有个主宰。佛法的最高原理就是:无主宰、非自然。这些都属于见地方面,也同修持有关系。
对于一般人修道家或修密宗的有为法,我都不大赞成,因为在这个时代,脑子已经够复杂了,现在人的烦恼同古代太平盛世不同,在这五浊恶世中,有为法容易引起生理、心理五浊的因素,很容易入魔障,所以不如守一个灵明清净,比较稳当。
灵明清净很容易,只要上座的第一下保持着就行,但这也是所缘,要永远保持这一念,中间不落于昏沉杂念思想中,就保持这一知。不过有了这一知,心心念念知道清净,心心念念保持那一知,那一知就成了妄念。
第一刹那那一知,就是了。如果还一直念着,我要保持这一知,那就又过头了。所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们知道这一知清净,清净以后就不理了,就过去了,不就对了吗?如果还一直念着清净这一知,就又不对了。
这样保持以后,生理是必然起变化的,老实讲,四禅八定一步步的修持功夫,都离不开这个身体。讲到生理,前面已讲过学道、学密有些什么毛病,学禅有些什么毛病,反过来讲,也都不是毛病。懂了理以后,气脉之道是必然来的。但是你要求定,第一个要做到不漏。
不漏的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我们一天到晚都在漏,眼睛看,耳朵听,六根都在漏。五浊恶世中,现代人的“命浊”最糟糕。老子讲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生在这个声色时代,音响高明,灯光特别多彩,电视特别好。结果,耳朵聋的多了,眼睛近视的多了,反倒不如当年只有一根灯草的青油灯。我在峨眉山闭关三年,三根灯草看大藏经,和尚还说浪费。这个时代,物质文明越进步,命浊越浊了,毛病越多了。
我们的六根都在漏,而身根的漏,最重要的就是漏丹。现代美国的性观念问题非常严重,这且不谈。至于我们修道为什么不能得定,性的问题过不了关,所以不能得定。楞严经再三强调,淫根不断,如要得定,犹如“蒸砂成饭”,怎么能成功呢?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象其他细胞一样,要新陈代谢。不把它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妨碍。
现代医学卫生是这么讲,但有一点要知道,凡是科学,都没有绝对定论的。很多科学的研究,今天认为是真理,明天又把它推翻了,所以不要盲目地迷信科学。
楞严经卷六佛告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所以修行若淫根不断,如蒸砂成饭。这个根是什么根?过去杭州有一个和尚,是个很有名的法师,人家说他的淫根断了的,看到在家女或尼姑,就和她们抱在一起,大家也不在乎。因为他为了修道,自己硬拿剪刀把生殖器剪了。这怎么是淫根断了呢?淫根不是指这个,淫根是心理,这和尚比谁都犯戒,这很严重,他因为自己生理部分一剪,就这样乱来,一天到晚在犯淫戒——意淫。所谓淫根这个根,是指意识。
意识上有性的欲念以后,就有各种漏丹的后果。一般这个漏,只是指身漏。实际上,六根都在漏。
要把这个欲念完全净化了,才能得定。压制不是断,像那个和尚也不是断,那个根仍然存在。但真要断淫根,一定要到四禅定才能够断。
所以大家打坐,从头顶到手指尖,每一根神经都没有得乐,就是因为精不满的关系,都因为是有漏之因的关系。我们打起坐来,生理不能舒畅,心理不能清净,念头不能专一,不能真得定,都因为有漏的关系。
我们打坐有时很清净,是因为六根都收摄了,少漏一点,自然就好一点,慢慢多坐,做到不漏,生理自然起变化。在我所说“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中,叙述的气脉过程是必然要经过的。这本书只讲督脉,没讲任脉。任脉是自律神经部分,包括五脏六腑部分,任脉若通了的话,中脉也就通了,任脉是比督脉还难通的。
真到了任脉起变化,五脏六腑等于换了个位子。如果见地道理不清楚,会吓死的,这也是唯心的作用。佛经上讲脉解心开,确有此事。心脉解开是非常难受的,好像在心口上挨了一刀一样,不过打开了后,真是舒服无比。胃气打通尤其难受,好似胃连着肺部、肝脏,一下子给人撕了下来一样。打开了,就好似五脏六腑都换了一个。换句话说,心肝脾肺肾的功能慢慢坏了,自己里头慢慢给你拆下来,换了一个新的装上去。
任脉通了以后,当然,所缘的观想还是在定境中,这个知觉定境界,同我们生理上的变化没有关系,这时才会懂得解脱。
假定这时因生理上的各种变化,我们当场死了,我们那个灵明觉知照见自己变化的,正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无所谓了,要死就死,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只要把定的境界保持着,等任脉完全打通了以后,就可以达到真正的初禅。
当然,任脉通没有这么简单,修行是苦行。道家有个名词叫“焚修”,修行者称“炼师”,硬是像在火中锻炼一样。
任督二脉的打通,同密宗所讲三脉七轮的情况,又是不同的。三脉七轮另讲。
我们的身体吊在这里,是多余的。实际上,我们真正的生命,是和这个宇宙,这个法界,这个太空合一,是永远存在的。这个身体,只是生命第三重投影在这个世界。
这些属于感觉方面的修持,生理、四大的变化,是一步一步固定的功夫。注意!那个执著在所缘境界上的知,始终不动,生理上的变化,才自然源源而来。不过,多半的人过不了这许多关,尤其是现代人,有一点难受就害怕了。比如胃像麻袋一样抽扰来,那感觉真不好受。这时,心理上空灵的定境没有变,生理才会起变化,重点在这里。如果那时定境没有了,气脉就不会通,病也不会好,两者要分开才会解脱。若把两者混合在一起,想除生老病死永远也办不到。注意!定境还是空灵的,没有变动过。
胃上不空,喉轮不通。喉咙、食道不空,想断妄念,断烦恼是做不到的。所以密宗说,由喉轮到心轮这一部分真正打通的人,可以没有妄念,因为起不了妄念了,生理与心理是互为因果的。
修道家、阴阳家的都知道一句话:“四象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离壬”。胃即是土,所以我经常劝大家把胃搞好。所谓壬水,就是炼精,不漏丹。所以胃一通,就是中宫气通了。那时你会体会到孟子说的“充实之谓美”。也就是易经坤卦,“黄中通理”(腠理就是皮肤)。胃气走通了,“正位居体”,也就是孟子所谓“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是真真实实的境界。
总之,五脏六腑部分,是属于任脉的范围,每个机能都要把它换过来。所以道家说“脱胎换骨”,这句话不是骗人的。
这些气脉都通了,才能证入初禅的真正禅定——大乘道的初禅境界。大家应当好好修持,不要乱搞。
一般所谓气脉、功夫,都是拿着一点皮毛在搞,整个系统没有弄清楚,自己没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不修苦行过来,不是真实做功夫,那种修行只是七零八落,支离破碎,永远不会成功,永远不会证果。
因为时间关系,密宗与瑜珈的三脉七轮没有讲,姑且欠账,将来有机会本利一齐交代。
第二十八讲
内容提要
只有行愿
三千善行,数千功德
打开心结
情的慈悲与智的慈悲
动摇心行
如何转变气质
四重恩三涂苦
检查再检查
行行重行行
今天的课程是最后一次。
这次讲课,原则标榜的是见地、修证、行愿。其中较偏重于修证做功夫方面,行愿只略为提到一两句。
实际上我们大家学佛修道,都是想证果。但是为什么学的人那么多,而真正能证果的人那么少见呢?主要是行愿不够,不是功夫不到。
今天站在行愿的立场来讲,如果没有行愿,见地是不会彻底的;没有真正的行愿,修证功夫是不会进步的。但我们最易忽略的,就是行愿这方面,所以大家用功会感觉不上路。
现在以见地、修证、行愿三样合一来讲,比如有一个很明显的心理。世界上很多人为什么要学佛学道?就算不走学佛求道的路子,也要求另外一个宗教信仰,乃至不找宗教信仰的人,也要另外找一个东西来依靠。基本上来说,下意识都是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样,想以最少的代价,求一个非常大的成果。
等于求菩萨保佑的人,几十块钱香蕉,几十块钱饼,几块钱香,充其量花个壹百块钱。到了庙里,烧香、叩头、拜拜,要丈夫好,要儿女好,又要升官、发财,一切都求完了以后,把香烧了,最后把香蕉带回去吃,自己慢慢吃。
这种祈求的心理多糟糕!好像人犯了错,跪在那里一祈祷,就办了交待一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我们自己要想一想。
至于我们这些修行的人,心中一定会想,我绝对没有这种心理。但是依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方式不同而已。虽然没有这种心理,可是也想打打坐就能成道,虽不求香蕉,也在求腿。
大家打坐都想明心见性,成佛成道,并且最喜欢的是功夫、境界。只要听说哪个人有道有功夫,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至于道与功夫究竟是什么定义,也搞不清楚,这就是见地不清。为何见地不清呢?严格追究起来,就是行愿不对。
佛学的基本是建立在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上,但是据我几十年的经验所知,学佛学道的人,没有几个真正相信六道轮回,更没有人相信三世因果,至少没有绝对的相信。这并不是迷信,至少在理论上搞得清楚的人没有,至于事实上求证到的更是没有。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
因为不相信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所以你学禅也好,学密宗也好,学净土也好,根本基础上是错误的,等于想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们的心行都往这方面走。
比如我们学静坐,坐起来都想空一下,然后都在那里高谈学理,空啊!有啊!般若啊!这些佛法道理谈得头头是道,却没有研究心行。为什么要求得空?空的后面是什么?假定真空了,是个什么样子呢?这些教理上都说了,可是我们没去研究。
所以,有些人尽管功夫修得好,气脉做得好,也是没有用的。多少人说自己的奇经八脉打通了,三脉七轮打通了。打通了又怎么样?你说我气脉打通了可以不死,还没有一个气脉通的人不死的。你说气脉通了的人可以死得好一点,也有气脉不打通的人死得蛮好的。那么,所谓气脉打通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没有去思考,反正人家说气脉通就跟着叫气脉通。
又比如神通,神通又怎么样?先知又怎么样?多少个自称有神通的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
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究竟学佛修行是为了什么?都在高谈阔论,不切实际。
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
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的行动则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空,这是在追寻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做到了空,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思想完全空,变成无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所以空的道理不是这样。
大家坐起来拼命在求空,基本上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对于空性的理,根本没有认清楚。所以上次提出要大家看肇论,这本书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大弟子僧肇法师所作。当然,这本书不大容易看,它是集中佛法之精华,以及老、庄、孔、孟思想而成的文章。比如它写“般若无知论”,我们天天求般若大智慧的成就,他说智慧到了最高处是无智慧。等于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又说物不迁论,物没有去来,无动也无静,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当前这一下。又说:不真空论,空而不空,这些形而上空与行为配合为一的道理,应多去研究。
我们做功夫、打坐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大家一定以为是方法不对,拼命找明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圆满。这在中国文化上,不论是儒家、道家,说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论调。
比如学道家的人讲,学道成仙有五类(好比佛家的五乘道),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也叫大罗金仙,相当于大阿罗汉)。道家认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练气脉,做身体上功夫,而认为这是道,这是修行的第一大毛病。又说“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学佛的人只高谈理论,对于生命根源没有掌握住,经一万劫也证不到圣人的境界。不论怎么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成仙要修无数功德,无数善行才行。
什么叫善行?以道家标准,一个人危急了,濒临死亡边缘时,把他救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算是一件善行而已。以这个为标准,要满三千善行,数千功德,才够得上修天仙。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样,佛家要求我们起心动念,内在的思想行为要转变。但据我所知,一个个的心行都没有丝毫动摇,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能证果?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学佛的人有一个基本的毛病,大家要反省。首先,因为学佛,先看空这个人世间,所以先求出离,跳出来不管。因为跳出来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们口口声声谈慈悲,自己检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啊?这是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二,贪瞋痴慢疑,我们又消除了多少?比如有一个例子,我们大家修行越修得好,脾气越大为什么?你打坐坐得正舒服,有人来吵你,你还不气啊?这种心理作用是不是跟慈悲相反呢?
还有功夫做得好的人,静的境界尽管好,下坐以后,所有的行为同静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论讲得也很对,做出来的完全相反。所以佛家要我们先从戒着手,小乘的戒还只是消极的,只防止自己行为的错误,这是小乘戒的基本原则。大乘菩萨要积极培植善根,这样才是大乘菩萨戒的基本。但是我们连消极的也没有做到,积极的更谈不到。
大家要注意,不论出家在家,以后学佛修持之路,应注意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当中的瑜伽地,这里面包括了密宗所有的红、白、花、黄教的基本理论,修气脉、修止观的原则,也都告诉我们了,这点顺便提及。
比如我们晓得学声闻,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