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10李敖系列之13李敖秘藏日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教世界总庙庙址现已择定在台北市郊卧龙冈上(六张犁对面三二、四七公共汽车终点站附近)。届地四千余坪,建坪五百余坪,拟建三大殿,概用宫殿式建筑,其他附属庙亭牌楼,如蓝图所示。又因天祥为世界公园、观光胜地,各宗教都有教堂寺庵,唯独道教阔如,也准备在该地盖一座行宫(庙名暂定为万寿宫)。总庙与行宫希望同时建修完成。台北市郊不容易找出游想地点,市民游览,深感不便!总庙风景的陪衬、庙宇的摆布、道路的铺设、山石的整理,一切都由观光事业委员会指导。庙内一切科仪编组,概照十方丛林的规例。省建设厅并拟在黎合里筹建市场,以资配合。今日的僻壤,他日冠盖载道,士女如云,也是未可料的!总庙定有筹建管理简则,均经政府核准有案。其中有几条,实值得加以一提的。凡筹建乐捐满新台币一万元以上的;或募捐满新台币三万元以上的;用其他方法贡献,价值满新台币一万五千元以上的,都是总庙委员。道教宫庙团体乐捐合于前标准的,也是法人委员。又捐款数字勒碑刻铭,以垂永远。委员资格,可以继承。附属庙宇,定有人把办法,信家祖先可申请人把。乐捐不满万元者,皆为护法信士。总庙住众,朔望日有为委员、护法善信,诵经礼忏,祈求平安的职责。简则条文繁多,未便列举。现由本省同道显名人士,发起募捐,在受国外同道教友之鼓励,再在国内增蒙新台币两千余万元,分建总庙行宫,即皆敷应用。阴陆文上有句话:“创修庙宇,百福骄增,千祥云集。”觉世经也说过“修整庙宇,加福增寿,添子益孙”。希望各大德、宏仁、同道。善信、君子、女士,于募捐期内,乐善解囊,尽力赞助,同襄盛举,同建功德,争取宗教的体面,同道的光荣,幸甚!感甚!功德无量!
道教居士会谨后一九六五年五月
通讯处:台北市重庆北路三段党修宫内省道教会敬惜字纸功德无量
道教杂志社启事啦启者:
本刊旨在宣扬我国固有文化道德,自四十七年冬出版第一期以来,迄今将届七年。每期出刊一次,至少需印刷邮寄等费五六千元,本身毫无基金的款可资拖注,而各同道与爱好本刊读者为省麻烦,又不肯缴付书款。但为宣扬我国固有宗教,发扬民族文化起见,同仁等雅不欲负其初衷,停刊不办。然出刊一次,即亏累一次,终非长策。用特吁恳本刊读者暨同道诸君子,本维道护教之诚,惠予乐助。凡捐助满新台币二千元以上者,即为本刊永久订户。满一万元以上者,即为永久荣誉订户。其未满此数,亦当按值寄书。捐助人芳名当刊于杂志上,与本刊日月同春,以忘不朽。助款请径向邮政储金第一O三三号本社专户划拨以免另出收据,是深公感!此致。本刊读者同道先生公鉴
边学杂志社谨后一九六五年五月
道教嗣汉天师府启事道教信教上各同道均鉴:
启者,道家秘传中有上乘内功金丹道一门,意在推广道家“性命双修”之要旨,俾了解人生之意义,提高道德水准,而能由宗教途径,寻求长生复命之诀窍;天人相发,超脱生死。修炼者,小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驱除百病,愉快身心;大可以福寿无疆,脱胎换丹,成仙得道,唯自古难得师传,徒增向往!爱本为同道致福之心愿,特商请丹鼎派大师赵家伸先生(道教会理事长)开窍点传,广结善缘,对同道诸君子,做有利于身心修养之贡献。现已开始举办登记,每登记满十二人时,即可开传授度。登记地;走台北市重庆北路三段觉修宫内天师府办事处,或台湾省道教会。此启。 嗣汉六十三代天师张思搏文件三——一九六六年五月八日台北《公论报》。
道土动歪念伸手摸酥胸
女母扭送当官以妨害风化起诉
[虎尾讯〕道士六根不净,抚摸十四岁少女乳房及下体,项经地检处提起公诉。 道士蔡国贞,佳彰化悬溪州乡水尾村八邻二号,现年二十三岁,四月二十七日下午六时,在西螺镇河南里程银住宅,设道场为程银亡夫诵经超渡亡灵,因见程之养女谢丽风(十四岁)颇具姿色,这动歪念,竟籍机抚摸谢女乳房及下体,经程银诉由西螺警分局转移至云林地检处,于昨日侦结,以妨害风化罪嫌提起公诉。以上都是随手可举的荒唐文件!
道教以外,我们再看孔夫子那一系吧!孔夫子的七十七代重孙子孔德成,在看了我批评他的文章以后,气得大骂“李敖混蛋!”不已。他除了他本人的继续不“知其所止”以外,还把他那考不上大学的长子,硬塞进国立政治大学。这位长子在政治大学程度根本跟不上班,可是学校也没办法,无法使他退学。 谁想到无耻的孔德成食髓知味,到了今年,又变本加厉地把他家又考不上大学的老二,(不只是“嫡长”了!)硬塞进国立台湾大学,(不只是政大了!)九月二十五日台北(中央日报)上,有新闻如下:
孔子七十八代孙
孔伟宁获准许保送台大就读
〔本报讯〕“至圣先师”孔子的七十八代子利、孔伟宁,
最近将获得教育部的分发,在台湾大学完成高等教育。但是,在分发前,教育部曾因他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
孔伟宁是现任孔子侍奉官孔德成的次子,算起来应是孔圣人的七十八代后人。今年暑假他完成高中学业后,由于在联考中落第,而无法进入大学之门。 孔伟宁月前特向教育部提出报告,请求教育部能给予他免试分发的优待;因为民国三十八年,当孔祥熙任行政院长时,该院曾给予孔门后人一项保障书,其中曾提到“孔门子孙将由国民政府培养到完成大学教育”。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接到这项报告后,决定接受他的要求;不想公文报到参事室时,引起了参事们的反对。他们认为:“培养”的意义,是指经济上的支持,并不包括学习机会的给予;同时,孔伟宁在孔门后人中,并不是长子长孙那一支,已超出了接受保送的资格。 在相执不下后,公文只有报到行政院请求解决。不巧的是,行政院仍将这一难题退回教育部,公文上只批了“拟办”两字。教育部接回公文后再三斟酌下,同意孔伟宁的申请,将免试保送到台大就读。
教育部人士表示,孔门后人中,原只有长子长利、那一支可以免试保送升学的;现因孔伟宁的申请,政府为了优待和保障孔门后人,今后只要孔圣人的直系子孙,都可享有免试保送的优待。第二天(二十六日),台北(征信新闻)上就有了批评:
有教无“类”
孔子的第七十八代玄引、孔伟宁,参加大专联考落第,由其父亲向教育部申请,经过免试保送分发台大就读。据说教育部处理这件事,曾经过争论,但结果仍旧破例地让这个和孔夫子有血统关系的学生成为特权阶级,考不取大学却被保送进大学。 台湾开学竞争剧烈,多少个眼望大学之门徘徊的草宰学子,每年在考试分数上毫厘必“争”地往誉宫门槛里挤,教育当局施行的联考制度,是使万千学子在公平竞争下获得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孔夫子的玄孙少爷破了这个例,使这个公正的考试制度破坏,同时,有多少个落第的考生因之产生不平的反应!
孔夫子是主张有教无类的,他自己的子引、考不取大学,而籍他的余荫被保送入学,这个“类”字的被强调,何尝不是孔夫子“万世师表”的盛名之累。至于教育部根据若干年前一个姓孔的行政院长答应儿子的子引、将由国家负责其完成大学教育”,这种封建时期“铁券明诏”的作法,是否落伍得应该修正了?同一天台北(自立晚报》上,也有评论如下: 制造新特权
当全国各界正在筹备庆祝孔子诞辰之际,报纸上出现了一则有关孔I习的新闻:即教育部破例地特准孔氏第七十八代孙——也是孔德成的次子因考不上大学而免试分发台大就学,并规定以后孔氏后裔均可享受免试升学之权。
这是尊孔声中一件由官方倡导的事实。但如此尊孔,却未免令人失望。
在从前封建时代,有所谓“世袭”制度,当某一官员被皇上认为有重大贡献时,其职衔可由其后代世袭。现在是民主时代,这一制度早已被扬弃,因为世袭的后果,将有失公平竞争的精神。
可是,如今却又出现了此“世袭”制度的残余现象!诚然,孔子对我国的文化与教育有十分重大的贡献,所以他能历久不替的获得举国上下一致的真诚尊敬,尊敬孔子是应该的,但若因尊敬孔子而使孔氏家人成为新的特权阶级,这是万万不该有的!何况此一特权为过去所未有,为了一个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教育部不惜破例地做此新的规定,既破坏了学制,又如何对得起其他数以万计成绩比他好而考不上台大的优秀学生?而且以此算作尊孔,若孔子地下有知,不知是感激呢是愤怒?
教育的目的是要铲除特权,而教育部却反而制造特权,后患所及,使孔子后裔从此母毋须用功读书;使其他落第学生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祖宗。民主时代的新政如此,安得不令人长叹!看了这三则剪报,我除了为第一则气愤叹气外,我同时又为后面两则感到高兴。——舆论界到底是逐渐觉醒了!我李敖三年前的孤单鼓吹,到底收到了不少的实效!九月二十八号的台北(中央日报)上,又有这样的解释:
孔伟宁分发就读系按照规定办理因其具有子思继承人身分
[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电〕教育部今天核准孔伟宁免试分发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就读。教育部高级官员表示,孔伟宁不是以至圣先师孔子的七十八代次孙的身分免试分发,而是以“述圣”子思的继承人身分分发。他说,这是根据国民政府的规定办理的。
他告诉中央社记者,国民政府曾规定:孔子及孔子四配(颜子、子思、曾子、孟子)的后裔,政府有培植他们完成高等教育的义务。他说,规定里并指明“后裔”仅限于“嫡予”。民国二十四年九月,国民政府给了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一项文件,指定由孔德成兼机“述圣”子思的后裔,于是孔德成的次子孔伟宁,就顺理成章为子思的嫡裔,享受国家负责培育完成高等教育的规定。
他并指出:行政院对于孔伟宁请求免试分发台大的公文,批示的不是“拟办”,而是“径行核复”。因此,教育部按规定,于今天正式核准这位“述圣”后裔免试进入台大考古人类学系就读。他说,孔门后人仍只有长子、长孙这一支可以享受免试保送。
按:所谓“四配”是指孔子庙以颜予、子思、曾予、孟子四人配祝。“至圣”孔子,为奉把官,是林任官,并世袭。四配是简任官,他们都享有国家特别给予的优待。这更是欲盖弥彰的新荒唐事件了!(一九六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七、朋友谈天之为用大矣哉,晚饭与张森谈后甚愉快,又与庄因及祝公谈,亦然。
八、写字瘦而展开好。
六月二十一日星期六
一、大进步:在心里即使有多少不高兴,也不对人。
二、刘崇宏言读大部书(敖按:此公实笨伯,然一辈子庸人多福)。
三、端午节赴三家,小豆真好玩(敖按:立法委员王兆民家。王兆民先生是我父亲的同学,我母亲的老师,我父亲母亲结婚时的伴郎)。
四、伤风头痛。
大学日记(四)
六月二十二日 星期日
一、天阴雨,较早醒来,我真是一个能够排适不愉快的人了,我知道如何去获得快乐。并劝〃小老弟〃(敖按:陈彦增)如何获得快乐。
二、对镜自照,想到什么是男人气,李敖是一个有大丈夫气的男人:
刚毅的嘴和拳
慷慨的笑容
傲岸的卑视(眼光)
不合作的坚决(决绝)
永远没有(任何遭遇下没有)软弱、无力,
疲惫地打败像头耗子,没有软弱语消沉态
三、夜借钱事使我沉痛的感到,我实在不该在这些事上面与朋友们(尤其是熟的、空中的)有来往了,在这些事上面我看到朋友们丑恶的一面。朋友是可爱的,但不能在这些事上面(太多次)来往,正如我所说的:〃这些事会伤了朋友们的感情。〃在这些事上面,我甚至决心要从此开始变得狷狭而小气,为了控制不再涉及这些事,我宁愿在这些事上面被人说我是一个拘谨而褊狭的人。我甚至要向朋友们声明我这种态度(新态度)。决定用记账来控制预算。此为今晚大收割。我要向朋友们声明我这种新态度。学学丁文江。两袋不空后,腰才站得直。
四、夜与鸿毅、子维看《旋风双侠》( Saddle the Wind),此后亦戒之,经济原因只为其一,电影无意义,误时旷工为最主要。 五、沈如此一年,初入社会即如此生活,可叹也!吾岂此中人耶?吾毕业后既不如俗人过生活,在学时生活方式又岂可如之耶?
六、夜在汽车中想到我最大的该做的事,是一种〃傲慢的看不起〃的神情,要永远以这种〃傲慢的看不起〃去对付一些俗事。
七、我过去太欠为自己打算,结果往往被人所误,今当为自己前途多做打算。
八、晚上回来是多么快乐,行动的确影响心情,此为一良法,当多用之。
六月二十三日 星期一
一、只要跟她有往还,得到的一定是不快乐。
二、愤愤归来,唱几个歌,又深觉做得太不美了,要唯美、诗意,否则即俗。
三、愈来愈觉得〃没完即完〃、〃没完而完〃之意,唯美者方能之(敖按:此颇有佛门偈语的臭味)。
四、吾既刚毅,到底耳,又何恤乎!
五、近五时打电话给咪咪。
六、真是没志气,又玩桥牌,结果引出不愉快,以后切戒之。
七、稍动旧物,即有怅绪,但以唯美,无足伤也。
八、程有美、黄淑兰对我博学之夸奖。
六月二十四日星期二
一、晨与咪咪在一起,好脾气练习的开始。
二、中午华民请吃饭,看陈演之信二封。聪明的女孩子真多。
三、在参考室过去招呼胡北山,立刻向他左边的朋友致意,并问他话。杨君实向我打招呼,杨先生为天津人,三十八岁,住温州街九十二巷十号。现为考古系一年级研究生。黄金陵,本政治系,现转为司法组二年级。(敖按:以上所为,交际练习云乎哉?)
四、夜与方豪谈,对美各大学每年收购五六千册中文线装书事甚感慨,沈刚伯他们搞什么鬼!教授们皆唯否之烂好人,大学事真不可为
也!
五、写信给咪咪。
六、四至六时在参考股,与胡北山谈。临走时,小梅抬头,相望数次,她收拾书时美极了,她下楼,我也下去了。
又:我一抬头,忽看到Y在看我。
六月二十五日 星期三
一、看看就好了,何必真来呢?这多美!
二、小梅在左边,我坐在成功的旁边。小梅衣服成套,嘴边有小毛,发辫而黄,下午我一边走,一边用手玩铜牌,她望着我笑。成功语
我,她是二女中毕业。
三、忽想起L说我嫉妒,其实真他妈的见鬼。
四、在图书馆看某君在搞动物解剖图,甚好玩,可法之。
五、能大量真爱一些女孩子甚好。
六、整天看书不是办法,时间上加长而混拖式的读法亦不好,当集中精力于零星时间中专心读之。
七、《现代民族主义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