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

第14章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14章

小说: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战之地不可只理解成会战的地点,否则下文就不容易了解。
    战在这里是攻击、决战的意思。地是位置或某处。
    所备者多的多,指的是防备点多,不是兵力多。
    我想攻击敌人的哪个点,不让敌人知道;敌人不知道我要攻哪个点,就会处处防备;因为防守点多了,兵力就会分散;一分散就会弱,这一来,我就可以众击寡了。
    两军对决之前,一定得尽量想办法弱化敌人。弱化敌人的方法之一,就是让敌人现兵形而自己无形,敌人兵形一现,弱点自见。选定好攻击点之后,不妨声东击西,让敌人搞不清楚我方主力重兵在哪?将攻哪里?把敌人搞得迷迷糊糊,头昏眼花,一下子怕这里被攻,一下子怕那里被打,心慌意乱之余,干脆处处都守。这一来兵力分散,战力自然削弱;这时我集中火力,选定一个点攻击,即使敌人兵力再多,也会变少了。
    让敌人不知道我要攻哪里,所以,守哪里都不对劲。若全力守前方,后方兵力就空虚;若全力守后方,则前方空虚;守左则右空,守右则左空:若四面八方都守,则四面八方都空;这一来,战力就弱化了。
    所谓寡,就是处处都防守的一方。
    所谓众,就是使人处处防守的一方。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知道决战地点、决战日期,即使远在千里,也可以从容前往会战。
    知道决战地点,就可以预先探测会战点的天候、地形,利用地形的优势打败敌人。不仅如此,若能先抵达会战地,先踞有地形优势,借之以逸待劳,更可提高胜算。
    东汉末三国初的赤壁之战,曹操虽有八十万大军,但却只熟悉陆战,没有水战经验,结果被东吴五万“小军”杀得全军覆没,就是吃了不熟悉会战之地的亏。
    其实,孙子所谓知道会战地点、会战日期,就可千里会战,其中隐含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对手不知会战之地与会战之日。
    否则的话,对手也可以提早到会战地点,不但先踞地形优势,也可以逸待劳,这一来,我方不就输定了吗?
    而之所以预知会战地与会战日,是用了谋略事先做了布署,让人在形势压力下,千里而来战。
    所以,能在对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预知会战之地、会战之日,就是胜利的基础,但这样的基础不会凭空得来,先决条件除了将帅的智慧之外,还要能形人而我无形,能致人而不致于人才行,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历史上能够把敌人耍得这么团团转的战役并不多,孙膑斗庞涓的马陵之战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例子。
第二部分第6篇 虚实(6)
    掌握会战地与会战日孙膑破庞涓
    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韩,孙膑奉齐王之命去救。
    一开始,孙膑就把韩国排除于会战点之外,所以,他领兵直扑魏都大梁,庞涓为了救大梁,只好回师。这一来,会战点就很轻易地被孙膑转移了。
    孙膑又用减灶之计,让庞涓认定齐军胆怯,越接近战场越怕;于是轻敌冒进,把大军抛开,自己带了部分骑兵日夜兼程赶路。
    孙膑把庞涓看透了,不但知道庞涓的行军路线,还把他到达会战点的日子算得准准的。有了会战点,更有了会战日,当然可以千里而会战,于是在庞涓必经的死地——马陵设下埋伏,轻松地收拾了庞涓。
    预先知道会战地点、会战日期,就可以千里会战。那反过来呢?就是千里去送死了!
    事先不知道会战地点,不知道会战日期,等于蒙着眼睛打仗,完全被对手主导形势,这一来可就惨了。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不能救左翼;前方不能救后方,后方不能救前方,何况前后左右的距离,远的有数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从孙庞大战的反向来看。
    庞涓在京都将被攻击的压力下,不得不从原来的战场撤兵,回师与孙膑对决,已经从主动转化成被动。因为对手已在远方等着他,不但以劳对逸,而且不知道对手在哪一天、哪个地方对他发动攻击。当然,他素来瞧不起齐军,根本不在意,而这正是他悲剧性命运的关键点——自己被轻易地调动而不知危机——随着会战日与会战点愈接近,他的败亡也就更不可免。因为敌人早就在对他最不利的深沟峡谷中,布下了天罗地网,等他自动上门受死。
    果然,当他进入马陵,点起火把想看树上写的什么字时,刹那间,万箭齐发,庞涓首先中箭。在群龙失首的情况下,部队顿时大乱,除了等着被宰之外,什么事也做不了!
    上面引孙子原文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是:越国是我们的仇敌,但依我看来,只要能熟练上述的用兵之道,不管他的兵力有多少,对于我方之胜败,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在形篇中,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怎么到了虚实篇中,又成了“胜可为”呢?
    请注意!形篇一开始讲的是基本条件问题,我可以建立自己的基本条件,敌人也可以;但我不可能使敌人不建立自己的基本条件。道理很简单:我方英明,敌方也可能英明,你根本不可能主观地期待对手不英明。所谓胜可知(知道胜利的原则)而不可为(不能一厢情愿地期待对手自行弱化),所以,孙子才会说“胜不可为”。
    但虚实篇的主旨谈的是,敌我之间的虚彼实己的互动,以及以实击虚的战略概念,若能透过有效的虚实战术,则胜利当然可为了。
    胜利既是可以造成的,则敌人兵员虽多,也可以使他无法与我争战。
    “胜可为”,“敌虽众,可使无斗”,这话可不是空口说的。孙子提出了下列四个方法: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策是筹划、策度。在开战之前,先筹划策度敌我双方的强弱虚实,作为决战的指导纲领。
    以弱示强郭淮却刘备
    三国时代,刘备攻打夏侯渊,夏侯渊兵败身死,魏军内部动荡不安;司马郭淮这时挺身而出,推戴大将张郃主理局面,军心才逐渐安定下来。当时,双方隔着汉水对峙,刘备想乘胜攻击;魏军因新败,加上军力不足,有意在汉水边列阵决战。郭淮表示反对:
    “在汉水边列阵,表明了不让蜀军过来决战,这是示弱的行为,未必能保证我方安全;不妨后撤列阵,让蜀军有机会渡河决战,也可表示我们无畏的决心。等蜀军渡河一半的时候,再发动奇袭,就有机会打败刘备了!”
    诸将都同意了,便依计行事。刘备看到魏军居然把汉水让开,让他过河决战,心中颇有疑虑,不敢渡河追击,魏军残部终于获得保全。
    当时的情势是蜀众魏寡,如果魏军想仰仗汉水做为防线,就表示心中害怕,不敢让蜀军渡河;这一来,将坚定刘备渡河追击的决心,一旦蜀军渡了河,以双方的众寡悬殊之势,魏军一定支持不住。郭淮看清了这一点,遂以弱点为筹码,不战而示之以战;这一来,反而削减了刘备乘胜追击的信心,终致不敢渡河,郭淮策之得失之计成功,免除了魏军一场劫难。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作的意思是做工,做什么工呢?做任何使敌人现出兵形的工。比如激发敌人,让他有所回应;它一回应就会现出兵形,从其兵形中观察其动态与静态的兵势,寻求权变与破敌之道。
第二部分第6篇 虚实(7)
    坚壁不战司马懿退诸葛亮
    三国时,蜀汉诸葛亮率兵伐魏,碰上了魏国大将司马懿。
    诸葛亮因为军粮少,急于决战;司马懿看透了这一点,偏偏躲着不肯出来。诸葛亮急了,派人给司马懿送去胭脂、女人服饰。意思是说:你司马懿若不敢出来决战,就不算男子汉,是穿裙子的娘儿们!
    不管诸葛亮怎么激将羞辱,司马懿硬是不理;诸葛亮没办法了,只好引兵退去。
    在诸葛亮这方面来说,因为粮少,速战速决为利,所以,是宜动不宜静,因为唯有动,他才能赢,所以他想办法要让司马懿动。
    在司马懿这方面来说,因为粮多,又是防守的一方,坚壁不战为利,所以,是宜静不宜动,因为只有静他才不会输。
    双方对兵势的动静之理看得很透彻,也执行得很坚定,两个高手对决,最后一个没赢,一个没输。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形的意思是现形,这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我方现假兵形以欺敌,让敌方从生地陷入死境;或是设法调动敌人,让敌人现出兵形,从兵形中找出致敌于死的弱点。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角的意思是测量。怎么测量呢?未战之前,先观察敌人兵形;或小打一场,不管用哪一种方法,目的都在找敌人相对于我的强点(有余)或弱点(不足),以便因应权变,避实击虚。
    避实击虚司马懿破孟达
    三国时代,魏国大将司马懿讨伐叛将孟达。当时的情势是:孟达兵力少,但粮食充足,可支撑一年,司马懿兵力是孟达四倍,但粮食只够吃一个月,双方的“有余”、“不足”之处很明显。所以,司马懿打不起持久战,孟达打不起大决战。司马懿看清敌我情势,决定以四倍兵力对决孟达,而不愿以一个月的粮食和一年的粮食僵持,于是下令不计代价强攻。这一套精算的避实击虚战术,终于擒杀了孟达。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用兵的最高境界,就是变幻莫测,让敌人根本看不出我方兵势,找不出破绽,这就是无形。因为无形,所以,尽管有间谍潜伏于我方内部,也看不出我的图谋;不管敌人的智能多高,也对我无计可施。
    东晋末的参合陂之战,就是“形兵之极,至于无形”的最佳范例。
    无形胜有形的参合陂之战
    后燕大将慕容宝进入北魏国境,想找拓跋珪决战;但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拓跋珪的主力。拓跋珪不可能凭空消失,而是带着军队躲了起来,几万人的部队居然连个身形都看不到,这就是无形。因为示敌以无形,敌人无奈,只好撤退;敌人一撤退,原本踪迹全无的拓跋珪又如天降神兵般地现身,这更是无形。因为根本不知道他从哪来?怎么来的?一连串的措手不及,无形的拓跋珪就这样轻易地毁灭了有形的慕容宝。
    因为善于灵活用兵,有形似无形,无形似有形,轻轻松松地就取得胜利。一般人当然看不出其中的玄妙之处,因为一般人只看到了我方胜利的形式,却根本不知道真正制胜的门道,不但一般人不懂,战败的对手也迷迷糊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的胜利方程式从不重复;不重复是来自于因利制权,随机应变,而且变化无穷的缘故。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用兵的基本原则,要像水一样。水的本质,顺应形势,避开高点,而往低处流。用兵的原则,则是避开敌人的强点,全力攻打弱点。
    孙子以水比喻兵形,真是恰当极了!
    水的本质很特别,他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客观环境,依客观环境的不同而任意变化:
    在低地变成水滩。
    在连绵不断的低地势中,变成河流。
    在连绵不断的山谷中,变成激流。
    在水杯中,形状像水杯。
    在茶壶中,形状像茶壶。
    从水的特性去思考用兵之道。真正的用兵行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对手,什么样的阵势,他就是能因着对手的特性、弱点,找出适切的因应之道,予以痛击,因而致胜。
    就像水一样,因着地势的不同,汇聚成各种不同的水流;用兵之道也一样,顺应敌人的特性与弱点,找出胜机而制服敌人。
    所以,用兵之道并没有一定的法则,就像水永远没有一定的形状般。能够因敌制宜而取得胜利的人,就可称之为神奇!
    兵势变化像水一样,决没有定规;就好像金、木、水、火、土般相生相克;春、夏、秋、冬会不断循环;太阳会起会落;月亮有阴晴圆缺一般。
    孙子为什么把五行、四季、太阳和月亮和用兵之道扯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是强调兵法、兵势的灵活变化。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敌人、不同的阵势……要用不同的方法应对,不管对手有多强,他总会有弱点,不管对手的气势有多盛,总会有转虚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军队能永远持续强盛而不衰,就像日、月有起有落,有盈有亏般,就算对手再强,也能找到克制的方法,就好像五行会相生相克,四季会有循环变化一样。
    说了半天,孙子要强调的一点就是:
    用兵之道,就是因人制宜,因利制权,顺势借势,灵活变化而已。
第三部分第7篇 军争(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交和的意思是结交、交好。
    舍的意思是房屋、旅舍,但这里指的是军营;由于做动词用,意思是设立军营以安置部队。
    用兵的基本原则是:将领受国君的任命,召募士卒,组织训练成一支军队,和部属建立同生共死的感情,设立军营,把部队安置好。这些事操做起来并不难,最难的是在战场上争斗,取得胜利。
    迂的意思是曲折或长远。
    患的意思是祸害。
    争斗取胜的困难点在于:把曲折、长远的路途变为康庄大道,把祸害转化成利益。
    当将领率军与敌人对阵时,敌人决非木头,就站在那里,等着挨打,或由着你摆布;恰恰相反,敌人可能军容壮盛,士卒训练有素,将领多机谋权变。和这样的敌人对阵,当然是场艰苦的争斗。孙子向来不主张硬碰硬、两败俱伤式的战争,所以,如何把艰难的争战搞成轻松的全胜,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当然是致胜的困难点,更是要点了!
    以患为利邓艾灭蜀
    三国末年,魏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兵分二路伐蜀。
    蜀国凭藉蜀道天险,把大部分主力交给大将姜维领军迎敌。姜维在蜀国门户剑阁和钟会形成对峙之势,这时,邓艾却悄悄地克服蜀道,如天降神兵般地攻向蜀都成都;蜀国上下没想到邓艾居然能越过蜀道,攻入核心,在兵力极度空虚的劣势下,只好开门投降。
    对任何部队而言,蜀道真的是太难了;而蜀国也因此太自信了,根本没想到邓艾就是可以走蜀道,把部队开进来,因而致败!
    对邓艾而言,他可是另有想法:
    钟会也是能征善战之将,魏军的兵员与战力也都在蜀军之上,但蜀军以逸待劳,居高临下,采守势,魏军则是以劳对逸,以下趋高。这一来,魏军原本的基本优势硬被扭转成平盘。再这样耗下去,肯定师老无功,就兵法而言,这就是迂,也是患。
    蜀国国都成都受到蜀道保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