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庄公想立刻展开攻击,被大将曹刿拦住了,等到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才对庄公说:“现在可以攻击了!”一仗下来,齐军大败。庄公想乘胜追击,又被曹刿拦住;曹刿仔细察看了齐军战车败逃的痕迹,又爬上战车前的横木,瞭望了一番后,对庄公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又一次大败齐军。
事后,曹刿解释两次大胜的原因:
“打仗最主要的凭藉是靠勇气,但勇气会有强弱的循环。第一通战鼓是提振士气,气势最旺,第二通战鼓就会逐渐衰落,等到第三通时,就会荡到最低点。我们之所以在齐军三通战鼓后出击获胜,是因为他们的气势最低时,正好是我们气势的最高点啊!”
曹刿接着又说:
“齐是大国,兵多将广,用兵难测;他们败退时,我怕有伏兵,所以不赞成立刻追击;等到确定他们车痕混乱,旌旗歪斜后,知道他们是真败,才敢追击而获胜的!”
所以,聪明的兵家,在敌人气势最锐时,一定要避开;因为气锐代表实,实就是强,这时候展开攻击,就是击敌之实,肯定占不了便宜,说不定还吃大亏;最好是等敌人气势,由高点滑落至最低点时再开打,形成避实击虚,这就是“气势较量战术”。
此治心者也的治,在这里是较量、匹敌的意思。
以治待乱的治,这里的意思则是训练有素或规律的意思。
以规律面对混乱,以沉静面对喧哗,这就是所谓的“心理素质较量战术”。
治和静都是训练有素的结果。治的现象是:面对即将来临的恶战,还能从容如常,按表操课,静的现象是,不管敌人如何大声叫嚣,杀声隆隆,仍能不动如山,沉稳以对。一支治而静的军队一定军纪严明,令必行,禁必止;这样的队伍,心理素质一定好,不会轻易受到敌人挑衅、叫嚣而影响战力,这就是“心理素质较量战术”。
先赶赴战场,事先布局休整,在安定状态下,士饱马腾地等待远道而来、又饿又累的敌人,这就是“战力较量战术”。
不挑战军容壮盛的部队,不攻击实力强大的敌人,这就是“权变灵活较量战术”。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敌人在高处,不可仰攻。道理很简单,由低攻高,逆势又费力;由高打低,顺势而省力。前者对抗地心引力,后者顺应地心引力;优劣之势,自然极为不同。
诸葛亮说过:
“山陵之战,不仰其高,敌从高而来,不可迎之,势不顺也;引至平地,然后合战。”
由下仰攻高点处劣势,所以,兵家无不想尽办法,居高临下。
背丘勿逆的意思是,不要迎战背后有高地依恃的敌人。
战国时代,有一场赵秦大战,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居高临下赵奢破秦
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要地阏与。阏与是赵国门户,一旦被攻破,对赵国的威胁极大,赵王命赵奢为大将,领兵救阏与。
赵奢领军从赵都邯郸出发,一路上假装示弱,以麻痹秦军;秦军果然上当,认为赵奢怯懦不能战,便放松了戒备。
赵奢知道秦军心防松懈后,突然下令部队急行军;二天时间内便抵达了距阏与前线五十里的地方,并迅速占领了北山高地,抢先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赵军出其不意地杀到,秦军大吃一惊;为了防止赵奢与阏与形成包围夹攻之势,便日夜兼程赶来阻击赵军,于是在北山展开大战。
由于赵军先到战地,先天上已经以逸待劳,加上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秦军后到战地,不但以劳对逸,又在地利上吃了亏,数度仰攻北山,却屡攻不下。赵奢抓紧这个时机,从北山冲杀而下;秦军被迫“背丘逆击”,登时阵势大乱,被赵奢杀得大败,灰头土脸地逃回秦国。
佯北勿从:
佯是假装;北是败北;从是跟随,在这里是追击的意思。
敌人假装败逃时,不要追击。
道理很简单,追击假装败逃的敌人,很可能误中埋伏。
如何知道是佯北呢?
明明没打败,明明还能战,为什么还要逃?为了诱敌!
追击佯北赵括惨败于长平
历史上,因为追击佯北的敌人而死得最难看的,是战国时代的秦赵长平之战。
秦、赵初交兵时,赵军数次吃了败仗,赵军大将廉颇知道硬拼讨不了好,便坚壁清野,硬是不肯出战,企图以拖待变,以老秦军。
秦军当然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便施反间计,成功地让赵王把廉颇撤职,另以赵括替代。
秦军立刻应变,以白起换下原来的大将王龁。
赵括一上任,就改变了廉颇以守代攻的策略,主动出击。白起将计就计,假装败退、赵括以为秦军真的打不过他,率军追击,一直追到秦军大本营。秦军死守,赵括几度强攻,就是攻不破秦军防线。这时,秦军奇兵突出,把退路堵死。这一来,秦军对赵军形成包围之势,赵军大本营的出路也被秦军阻绝。赵括进退两难,只好就地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救援,攻势被迫转成守势。
赵军困守阵地四十六天,外援不至,内部又缺粮。赵括无奈,只好亲自领兵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二万大军全部被俘。
锐卒勿攻:
不要攻打气势正盛的劲旅。
用兵之道在“避实击虚”,锐卒就是战力强大的劲旅,也就是实。找这种强敌做对手,简直自找死路,这种仗当然不能打。
第三部分第7篇 军争(5)
救败之师不可击
唐朝初年,大将李孝恭率兵讨伐萧铣,一路势如破竹。当大军来到夷陵时,碰到萧铣大将文士弘,率领精兵数万准备迎战。李孝恭下令决战,副将李靖劝道:
“文士弘是萧铣手下悍将,士卒骁勇。萧军已数败,现在的文士弘一心一意想挽回劣势,士气甚旺,这是所谓救败之师,战力一定强,最好先避开他的锐气,等他气势衰竭后再打,就可以取胜了。”
李孝恭不听,果然被气势正盛的文士弘打败。
饵兵勿食:
不要捡拾敌人以利诱我的饵食。
武经七书之一的“三略”曾有一句话说明“饵兵勿食”的道理: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
意思是说:鱼为什么会被人钓上来,成为盘中美食:原因只有一个:贪吃钓钩上的鱼饵而已。
战国时代,李牧之所以能对匈奴打出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除了诡道欺敌,让敌人无所备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量纵放牲畜,吸引匈奴大军来夺取,因而中了李牧的埋伏,最后以全军覆没收场!
想吃香饵吗?就准备当悬鱼吧!
归师勿遏:
不要遏阻,甚至追击想回家的敌军。
一支部队之所以打道回府,不外五种原因:
(1)胜利回乡。
(2)战败归国。
(3)后方出了大事。
(4)师老厌战。
(5)怯战落跑。
遏阻归师苻睿兵败
第一种班师,当然惹不得,通常也不会发生:因为战败的一方通常已签下城下之盟,否则敌人怎么撤军?既已签下降书,当然也无力再战,自然不能遏阻归师。
比较有可能的是后四种,但不管是其中任何一种,士卒一旦起了回家的心思,意志一定非常强烈。所谓意志强烈,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
(1)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了,只想回家,你居然连家都不让我回,只好跟你拼了!
(2)我吃了败仗,只好认输,认输就回家,没想到,认输还不行。既然如此,老子只有拼了命,再和你大干一场!
遏止归师最大的变数就是,拦路虎当不成,变成挡路狗;人人喊打,棍棒齐下,则亏就吃大了。
东晋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将领慕容泓举兵造反,大将苻睿奉命讨伐。苻睿骁勇善战,慕容泓听到苻睿领军来战,吓得带兵逃窜。苻睿想率军攻击,副将姚苌劝道:“慕容泓有思归之心,自己弃城逃走就算了,咱们就别打了。”
苻睿不听,硬是恃勇出击,结果兵败被杀。
围师必阙:
阙的意思就是缺口。
包围敌人时,要留一个逃生缺口。
道理很简单,把敌人的生路全堵死了,反正活不了,不如死战。当敌人一心死战时,我方就会有很多人战死,甚至战败。聪明的做法就是,不要让敌人陷入不死战、即败死的绝对困境,方法就是留个缺口,让敌人感觉似乎还有一线生机。一有生机,敌人便会全力求生;一全力求生,就不会死战;不死,战力就不会强;敌人战力不强,我方取胜的机会就大大提升了!
投降不屠曹操取壶关
曹操在征讨袁绍的大战中,有一次包围了壶关。因为战事不顺,一怒之下,便下令:
“城攻破之后,全部军民一律坑杀。”
结果攻了一个月,就是攻不下来。
部将劝道:
“兵法上说“围师必阙”,现在您下令城破必屠城,这一来,迫使城中人怕城破被屠而死守。麻烦的是,敌人城墙坚固,粮食又充足,强攻则伤士卒;时间拖久了,师老兵疲,万一敌人援军杀到,我们就麻烦了!”
曹操立刻把命令改成:
“投降不屠城。”
敌人立刻开门投降。
围师必阙在孙子兵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致敌概念,可以瓦解敌人的斗志,弱化敌人的战力,值得仔细思索,深入研究。
穷寇勿迫:
敌人困窘时,不要过度施压。
穷寇之所以勿迫,因为穷寇就好像困兽一般,虽然被逼入困境,但求生意志强,犹有反击的能力。这时候,再对他施压力,让他觉得不死战则必败死时,心里气势就会由弱转强,为了保命,很可能尽力反击。所以,压迫已经陷入败境的穷寇,无异和胜利女神过不去,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
穷寇无迫赵充国破先零
汉宣帝时,大将赵充国奉命讨伐先零。大军开到时,先零看到汉军军容壮盛,吓得把辎重丢一旁,急着想渡过湟水逃跑。由于到湟水的道路狭窄,赵充国便放慢部队脚步,并不急着追杀部将很奇怪地问道:
“敌人已呈败象,为什么不快点发动攻击?”
赵充国回道:
“这是穷寇,不可追得太急,我们慢慢前进,让他们感觉有足够时间逃命,就不会回头来战;若逼得太急,一旦让他们觉得逃不掉,回头死战求生,对我们并没好处。”
先零人看到汉军并没有展开攻击,便急着渡水逃生;结果,光溺死的就好几千人。这时候,赵充国下达攻击令,结果大破先零。
第三部分第8篇 九变(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用兵的基本原则是,将领接受国君的任命,招募士卒,组织成军队。
圮地无舍:
圮的意思是低下,意思就是四面高中间低;诸葛亮解释圮为地狱,圮地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低洼之地。
舍的意思是驻扎。
低洼之地不可以驻扎。
道理很简单,这种地形易攻难守,一旦敌人来攻,就会形成以下趋上对居高临下的劣势,不但要面对敌人,还要对抗地心引力,绝对吃力不讨好,难怪诸葛亮称这种地形为地狱。
衢地交合:
衢地就是四通八达之地。
交合就是结交和好。
为什么在四通八达之地就要结交和好?
如果将领受命驻守在一个我可以到、别人也很容易来的四通八达之地,就表示这是一个无天险可守,很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为了不致败,一定要和邻近的城池、部队,甚至最近的邻国保持资讯传达通畅,并处好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形成奥援,甚至犄角之势,以免轻易受敌。
绝地无留:
绝地顾名思义就是不好的地方,更清楚一点说,就是让人陷入绝路之地。
怎么个不好法?
(1)可能是前进不通之地,一旦受到攻击,没有回旋的空间,让自己陷入困境。
(2)可能无薪无水,无法就地做一定程度的自我补给,一旦开战,可能师老兵疲而致败。
(3)容易埋伏之地,只宜敌人来,我不宜往,更不宜留;否则一旦中伏,死无葬身之地。
围地则谋:
围地的意思是指敌人很容易进来,我很难出去之地,简单讲就是易攻难守之地。
围地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意义,就是受到敌人包围,陷入险境时,与其硬干突围,不如想个特别的好点子脱险。因为这时候硬闯,伤亡一定惨重,而且,敌人有能力做包围战时,兵力一定多,战力一定强。这时候,用脑子作战,不但比用拳头成本低,而且效益高。
死地则战:
死地的意思不完全指绝对劣势的地形,更重要的是指军队陷入几乎必死的险绝之地。这种绝境,很可能任何奇谋妙计都不管用了,只有拼死力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所以,孙子才会说:
陷入必死困境时,就必须死战。
不仅如此,还可借机警告士卒们:“现在的局势对我们绝对不利,反正死定了,大家不妨拼死一搏,或许还会有生机!”
反正横竖是死,不如豁出去了。这一来,战力潜能就会发挥到极致,历史上很多胜仗就是这样打出来的。
涂有所不由。
古文中的涂就是途。
涂的意思是路途,这里指的是行军路线。
由的意思是从或经过。
行军的道路要仔细选择,有的道路不宜走。
不利行军的道路不能走,以免未抵战场前,就被险恶的地形打败,先折损辎重、兵员。
由不当之途马援贻误戎机
东汉光武帝派马援及耿舒率军讨伐五陵蛮族,行军途中,碰到路线问题。马援主张从壶关走水路,路程较近,但水流湍急,相当危险;耿舒主张从充道走,道路平坦但路程较远。双方争执不休,最后早请刘秀裁决。刘秀下令走壶关,结果因水流太湍急,无法行船,大军被困住,士卒死于瘴气者极多;最后连大将马援也病死,任务迟迟无法完成。耿舒很感慨地说:
“如果当初走充道,路程虽远,但不必冒这样的危险。现在大军陷在这里,贻误了不少戎机,真让人痛惜啊!”
军有所不击。
有的仗可以不必打,有的军队不宜挑衅攻击。
有的仗就算打赢了,也是本大利小,打了划不来。
有的敌人太强,开打是讨打,当然打不得。
季布不攻强敌保全了国家
汉惠帝时,匈奴单于写了一封信给惠帝老娘吕太后,信中极尽侮辱轻薄之意;吕太后大怒,召集将领们计议。悍将樊哙当场义愤填膺地宣示道:
“给我十万大军,我去把匈奴踩平!”
将领们听了,都拍手叫好。大将季布看不下去了,大声说道:
“樊哙太自不量力了,应当斩首!当年高帝(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讨伐匈奴,结果被匈奴围困于平城;若非陈平出奇计,恐怕还难以脱身;现在樊哙竟宣称十万大军就可以攻破匈奴。难道樊哙比高帝还英明吗?”
季布的论点完全正确,以当时匈奴之强,除了“战神”韩信之外,恐怕没人应付得了,而韩信早就死了好几年了;不但韩信不再,汉朝才刚建立没多久,而建国之前的战争创伤尚未复原,根本没有力量对抗匈奴。要真打起来,国运堪忧!
季布的话太有道理了,吕太后不得不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