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

第18章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18章

小说: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可能性就越高。
第三部分第8篇 九变(4)
    冯亭以利诱赵解除韩国之危
    战国末期,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上党是韩秦之间的门户,上党一旦陷落,韩国就岌岌可危。上党守将冯亭抵挡不了秦军的强大攻势,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决定把距上党最近的赵国拉进来当替死鬼,便派使者向赵王输诚,宁愿把上党送给赵国,也决不向秦人投降。
    赵国大臣赵豹坚决反对收下上党郡,他对赵王剖析其中利害:
    “秦国想拿上党不是一天两天了,忙了大半天,却被赵国平白得手,秦国一定不甘心;而韩国之所以宁愿给赵不给秦,不过想嫁祸我们赵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后患将无穷!”
    赵王很不以为然:
    “我们和韩国纠缠了老半天,什么也没捞着,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上党十七城,不拿白不拿啊!”
    他不听赵豹的劝阻,发兵接收了上党。秦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种农稼,却让赵国白吃粮,大为愤怒,便不再打韩国,而是把大军开向赵国。赵国的军力本来就远不如秦国,偏偏又把能征惯战的大将廉颇换成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赵括;结果在长平一战中,全军覆没,四十二万大军被活活坑杀,赵国从此元气大伤。
    用兵的原则是,别心存侥幸,以为敌人不会来犯,有所准备才是自保的最大凭藉。与其期望敌人不会来侵犯,不如武装自己,随时准备,让敌人想攻也无从攻起。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
    将领有五种危机:
    必死,可杀也。
    这里所谓的必死,不是怀抱着死战的决心,而是指有勇无谋,一味逞强蛮干,甚至标榜以死先士卒。大兵法家田穰苴说:“上死不胜”,指的就是这种将领。这种将领,不但很容易被杀,还会导致军队覆亡,使国家陷入严重危机。
    恃勇冒进杜松败死
    明朝末年的战将杜松,就是这样一号人物。
    杜松以平民从军,因为勇健绝伦,累积不少战功,逐渐干到了将军。
    明史上批评他“为将廉,尚气不能容物”。意思是为将清廉不贪财,但性格情绪化,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别人。曾经有一次为了一点小事,赌气剃发出家。还有一次因为战事不顺,折损不少兵马,心中惭愧恼恨,数度企图自杀;最后自杀不成,干脆把部队的辎重器材焚毁,还放着军事不管,被朝廷勒令解除职务。
    杜松的毛病不只这些,他当了将军以后,往往不顾体统,没事就脱下衣服,以身上的刀疤自我夸耀。这种性格,注定恃勇轻敌,最终导致败亡。
    后金与明廷的萨尔浒大战,杜松担任主力前锋。主帅原本给他三万兵力进攻后金,杜松却恃勇冒进,留下二万兵力留守自己的大本营萨尔浒,自己亲率一万兵力进攻后金。在渡河攻击中,又因水急不能行船,让士卒骑马渡河,淹死了不少人马,兵力因而大损。后金主帅努尔哈赤见机不可失,亲领重兵攻打萨尔浒,另外分兵一万五千迎击杜松。后金军素来悍勇,战力远在明军之上,现在又以强打弱,以众击寡。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后金大获全胜。杜松战死,萨尔浒陷落,为明廷的覆亡,敲响了第一记丧钟。
    必生,可虏也。
    怕死不敢死战的将领,很容易被俘虏。
    怕死的就不敢死战,不敢死战,就是没有战力,不能把部队战力发挥到高点的将领,自然只有被俘虏的分了。
    东晋与南宋之交的桓玄,就是这种货色。
    贪生怕死桓玄被虏
    东晋末年,皇权跌落至谷底;桓玄趁机揽夺国政,威逼皇权;他心中念兹在兹的,就是篡位当皇帝;又怕自己威望不够,便装模作样,放风声要北伐;暗地里又命人造一艘轻便快速的大船,船上装满了财宝。有人问他既然打算北伐,为什么不布署军事,却忙着造船?他倒是很诚实:
    “兵凶战危,万一有什么意外,撤退较方便!”
    还没打,就先算计怎么逃,这就是桓玄的性格。
    最后,桓玄终于篡位当了皇帝,大将刘裕看不下去了,举兵讨伐桓玄。刘裕素来以悍勇无惧闻名天下;桓玄很怕刘裕,听到刘裕来攻,吓得吃不下,睡不着。事实上,桓玄的兵众远在刘裕之上,但几度交战,桓玄总是大败;到最后,连基本斗志也没有了,干脆展开大逃亡。主帅贪生怕死,将领当然不愿意陪死,士卒更不肯等死;桓玄一路逃,部属一路散,到最后身边只剩下极少数几个亲信,终于还是被刘裕斩杀。
    忿速,可侮也。
    容易生气的将领,就容易受到羞辱而败亡。
    好将领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性格沉稳镇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否则,面对来犯的敌军就心烦意乱。对手一叫阵,就情绪反应;对手一叫嚣,就摩拳擦掌;如何领军作战?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敌人的诡道所欺,更不能凭情绪打仗;一旦情绪升高,就会自乱阵脚;阵脚一乱,离败亡就不远了。
第三部分第8篇 九变(5)
    情绪主导战势姚襄败死
    东晋五胡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姚襄进犯前秦,前秦派大将苻坚及邓羌讨伐。
    前秦大军来势汹汹,姚襄在部属智通劝说下,深沟高垒,坚壁不战;敌人不肯打,仗就赢不了。于是,邓羌出了一个主意:
    “姚襄性格刚猛,很容易发脾气,我们不妨长躯直入姚军面前,伺机挑衅激怒他;只要能激他出兵来战,我们就赢定了。”
    苻坚同意了,姚襄果然气冲冲地杀出来,最后被苻坚杀得大败阵亡。
    廉洁,可辱也。
    廉洁指的是爱护声名的人,这种人往往为了名誉,不惜以生命维护。高明的兵家可以利用敌人这个特点,让敌人气急败坏地出战,可一举而擒。
    不受激辱司马懿逼退诸葛亮
    三国时代,诸葛亮率兵北伐,碰上了魏国大将司马懿。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粮食不多,急于决战,便来个你急我不急;任凭诸葛亮怎么叫阵,司马懿就是不理。诸葛亮急了,派人给司马懿送了胭脂与女人服饰,摆明了骂司马懿是个怯战的娘儿们,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司马懿一天不出战,诸葛亮就天天羞辱他;司马懿为了安抚急于出战的部将们,就请示远在都城的魏帝是否出战,魏帝派大臣辛毗带着不准出战的诏书赶到。皇帝命令不准战,司马懿更不会出来了,诸葛亮没办法,最后只好退兵。
    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民,不只指老百姓,也是指部将与士卒。
    烦的意思是困乏、烦扰;这里是动词,指的是打击。
    对于极爱护百姓、部属的慈心将领,可利用其爱民之心打击他。
    一个好将领,必须兼具怒目金刚与低眉菩萨两种性格。因为打仗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伤亡在所难免,一旦打输了,国破家亡,最严重者国亡族灭。所以,一旦开战,一定以胜利为最高战略目标。在不违这个最高战略的原则下,不妨尽量当个低眉菩萨;但有时为了胜利的需要,必要时,也要能硬下心来当个怒目金刚;为了胜利,就算有所牺牲也在所不惜。因为敌人决不会手下留情,所以,爱民诚然是好将领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前提是不影响胜利为原则。
    爱民刘备兵败荆州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决定攻取荆州。荆州刺史刘表这时已病危,因为自己几个儿子实在不成材,所以刘表把刘备找来,准备把荆州托付给他,但刘备不肯接受。事实上,早在刘表病危之前,就有人劝刘备趁机夺取荆州,但刘备宅心仁厚,觉得刘表待他不错,不愿趁人之危,一口回绝了。
    刘表死后,儿子刘琮继位,这时曹操大军也快到了。刘琮生性胆怯无能,吓得准备投降;诸葛亮劝刘备进攻刘琮,拿下荆州;刘备以刘表生前曾将儿子托付给他,不能背信弃义为由,又拒绝了。
    他不但拒绝,而且决定从荆州撤退,表示自己毫无私心。荆州士民很看不起刘琮,听到刘备要走,纷纷归顺;不多久,就聚集了十余万人。有人劝刘备放弃群众,赶快走人,刘备回答:这些人志愿跟我,我不忍心离弃他们。
    刘备带领这么多民众同行,速度自然不快,一下子就被曹操追上;一场大战下来,刘备大败,妻子死于兵乱,儿子也差点丢失;幸亏勇将赵云、张飞力战,才逃离曹操追击。最后在江夏太守刘琦支援下,才慢慢安顿下来。
    因为爱民,三度错失荆州这块好地盘,还被曹操打得丢盔弃甲,刘备备尝艰辛;最后在诸葛亮的谋划之下,夺取益州,局面也才稳定下来。
    过度“爱民”,让刘备错失了好几次创业良机;然而,一样在爱民与胜利之间,唐朝大将李靖却能找到最佳平衡点。
    不受爱民烦扰李靖大破突厥
    唐太宗时,突厥颉利可汗数度侵扰唐境,太宗派李靖征讨。李靖只率三千军,就大破突厥,颉利可汗大惊,派人向太宗请罪,表示愿举国归附大唐;太宗命李靖去迎接颉利,并派大臣唐俭出使突厥,表示慰抚。李靖看穿颉利可汗根本无心归顺,所谓请罪不过是缓兵之计,便对副将张公瑾说:
    “唐俭一见到颉利,颉利会以为诡计得逞,一定不会防备,我们趁这个机会展开攻击,必可大获全胜。”
    张公瑾不以为然:
    “皇上已经同意颉利投降,唐俭又在他们手上,这时候攻击,恐怕不大好吧!”
    李靖答道:
    “机不可失,当年韩信大破齐国,用的就是这一招:为了彻底收拾突厥,唐俭这条命不足为惜!”
    于是下达攻击令。事情发展果如李靖所料,突厥真的没有准备。在李靖的奇袭下,颉利大败亏输,只带了少数人向北逃亡,好几年内无力再侵扰唐边。李靖以唐俭一个人的安危做赌注,保全了边境几十万、几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愧是爱民又不可烦的最佳典范。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是将领性格的五种缺失,很容易在战争中带来危机;最严重者会导致将领被擒杀,军队覆亡。不可不慎重,不可不深思。
第三部分第9篇 行军(1)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
    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处军就是安置军队,这里指的是在部队行军过程或争战状态中,面对各种不同地形的安置方法。为什么部队行军或争战中还有安置问题?因为军事本身的变数极多,一旦在行进中与敌人遭遇,或半途遇到突袭,如果能占据好的地利,消极方面可以借地利御敌,积极方面可借地利制敌。就算中途没有兵端,也要避开瘴气之地,以免士卒致疾染病,未战先自我弱化。所以,行军时应尽量选择水草丰美之地行军,也可就近做某种程度的补给……。
    处军问题共分四种:处山之军、处水上之军、处斥泽之军、处平陆之军。
    相敌就是观察敌人,观察敌人行动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是从表相探求真相。
    相敌的好处是,举一反三;从一叶中知秋至,从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敌人真正的意图,以取得制敌机先;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永远掌握敌人的节奏;不但可事先防备,还可掌握先发制人的主动权。
    相敌的基础在于人类行为有其惯性,相敌就是从其惯性推测其本性。好比二个拳手对决时,出重拳之前必定收手扭腰;因为不收手不扭腰,拳头就没力,没力的拳头自不构成威胁。反之亦然,当对手收手扭腰时,就要赶紧准备应变,甚至回击之道;因为来势必然汹汹,一旦被击中,麻烦就大了。
    相敌,简单而言,就是一种知彼工夫;当对手被我摸得越清楚时,被我打败的机率也就愈大了。
    相敌的方法,从下文中的“敌近而静者”到“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全部共三十二种。
    先谈处军之道,分述如下:处山之军:通过高地(绝山,绝是横度、穿越,山是山峰、高地)时,要依傍着山谷前进(依谷)。
    驻扎时,面向太阳(视生:视是看到、面向,生是太阳),安置在高地(处高)。
    敌人占据制高点时(战隆:战是战斗,隆是高点),不要从低点仰攻高处(无登,不要登高争战)。
    这是在高地安置军队的基本原则。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渡过水道(绝水)时,动作要迅速,尽快离开(远水),不要在水道中或附近停留;因为在水道中受攻击时,不但难守,而且难回击。
    敌军渡水来战(客绝水而来),不要在水中迎击(勿迎之于水内);最好等他军队前半上岸,后半在水中(半济)时展开攻击,这是对我最有利的打法。
    想主动决战,不要在水边等敌人渡河来战(无附于水而迎客);因为你布阵于河岸等敌人过河,敌人怕你在半济时攻击他,一定不会过河,这一来,仗就打不成了。
    若战地附近有水流,务必在向阳的高地上布阵,以收居高临下的地利之便;切忌布阵于水道的下游,以免被敌军居高临下,采取水攻。
    这是在水道上安置军队的原则。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斥泽指的是咸卤之地。这种地的质地极咸,水草极差,甚至无水无草;即便有水也是咸水,人畜不能饮。
    面对斥泽之地,要尽速穿越,不要停留。万一在斥泽之地与敌军遭遇,要尽量在靠近水草,背后有树林处,驻军布阵。
    这是在斥泽之地安置军队的原则。
    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在平地上,最佳处军方式有三个原则:
    (1)平坦宽阔,回旋空间大之地(处易)。
    (2)把主力军安置在背有高地处(而右背高)。
    (3)前低后高(前死后生:死指战势不利之地,也就是低地;生指战势有利之地,也就是高地。低地之所以称死,是因为以下趋高;高地之所以称生,是因为居高临下,掌握较能致胜的制高点)。
    这就是平陆安置军队的基本原则。
    这四种不同地形的安置军队原则,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打败四方诸侯,而雄霸天下的凭藉。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
    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处军的基本原则是,高地为最佳,低地为最下;面向明朗之地为优,阴郁之地为劣。选择近水草等容易就近补给(养生)之地,让自己充实有备;抢占在强势的一方(处实),使士卒不容易感染致疾,以获得必胜的最佳条件。
    对于丘陵堤防,应该抢占面阳的高点(必处其阳),以此为大军主力的倚恃驻扎之地(而右背之。古人以右为尊,故此处的右不是指右边,而是指大军主力;背是指以面阳的高点为主力在背后的依恃)。
    这种安置军队的方法,对兵道最有利,而这全都拜地利之赐。
    行经水道时,若上流下大雨(上雨),水中出现漂流物与泡沫(水沫),水流又急时,不要涉水过河;一定要等到没有水沫(上流不再下雨),水流也安定下来时再渡河。原因有二:
    (1)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