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

第8章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8章

小说: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眼看着赵国就要到手了,却自己轻易放手。
    (2)把白起搞火了,不肯再为所用;派别人却成不了事,造成国家重大损失。
    (3)逼死旷代名将,在历史上留下污名。
    为君者,能不慎乎!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不懂军队内部事物,而又以行政命令干涉军务,就会使军士迷惑。
    大兵法家田穰苴说:
    “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
    道理很简单,兵经上说:
    “在国以信,在军以诈。”
    因为仁义可以治国,不可以治军;权变可以治军,不可以治国。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打仗会死人,要让士卒愿意拼命,决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其中有威有恩,更需要机谋权变让他们服从命令,拼死效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在朝廷的君王未必懂这一套,如果用治国的方法治军,就算能得军心,光有仁义,没有机诈,弄得军队个个谦和有礼,成了慈眉善目的活菩萨,失去军人应有的怒目金刚的特性,根本不能打仗。这种军士本身迷惑、也让人迷惑的军队,就算完了。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不知道三军的机变权谋,却任用了不适任的人,会使军士疑虑。
    战争这种事,一步百变。领军大将,系国家安危强弱于一身;所以,择人任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当国君的人,可以不懂军务,但一定要能识人而任将;如果将领无能,不知权变,不懂兵道,则不可以付以势位;否则,一旦用错了人,麻烦就大了。
    若以李左车代陈余 则韩信兵败
    前面提过的井陉之战,军师李左车曾向主帅陈余提了一个让韩信致命的分化战术,但陈余下听,最后被杀得兵败身死,李左车也被连累遭生擒。
    如果情况反过来旦让李左车任主帅,陈余当副手呢?那可就完全不同了,兵败的一定是韩信。因为李左车的作战计划,连韩信听了也害怕。一盘错棋,满盘皆输;用错人,比用错决策更可怕;因为主意是人出的,决策不好可以改,但用错人,往往就来不及了。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三军既迷惑且疑虑,则邻近强敌就会趁隙而至;这就是自乱阵脚,引导敌人轻易打败我。
    以赵括代廉颇 赵王乱军引胜
    长平之战前,赵军大将廉颇虽然胜不了秦军,但至少知道自己战力不如人,虽不能攻但可以守;就因为坚持守势,甚至拒绝出战,让秦军也没有机会赢,总算维持了低调的平衡。
    没想到赵王误中秦军的反间计,以赵括代替廉颇,促使秦军也立刻以白起替代王龁,使原本大豹对中豹的局面遂转成老虎对狗,造成全军覆没的恶果,就是最标准的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预知胜利有五种方法:
    能看清敌我情势,知道什么情况能打,什么情况不能打者胜。
    打仗是两种对抗性力量的较劲,而决定胜败的关键在于:
    (1)双方的基本条件优劣?
    (2)谁占天时地利?
    (3)双方的强点与弱点?
    (4)最重要的是:谁能掌握能决定胜负的瞬间利害。
    条件不如对方时,就不打,不打就不会输;再想办法把情势调整过来,就有机会赢了。、反之,若条件明显优于对方时,稳赢的仗,当然打了。
    四大条件中,最具关键性的,就是第四点。对手再强,总会有露出破绽的时候,把握这个瞬间利害,尽力一击,再强的敌人也会倒下。
第一部分第3篇 谋攻(8)
    击其惰归 张绣胜曹操
    东汉末年,曹操征伐张绣。有一次,两军大战一场结束后,曹军忽然收兵撤退。张绣看到退兵,便立刻率军追击。谋臣贾诩劝他别追,否则必败。张绣不听,果然吃了败仗,回来后,贾诩反而改口说兵势已变,劝他再追击一次,一定会胜,张绣又再次领军追击,果然获胜,张绣很迷惑,请贾解释其中道理。贾诩说:
    “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不如曹操。第一次追击时,已被曹操算准了,所以他亲自断后,因而打败了您。曹操来攻您,在没打败仗的情况下就退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既然您追击被打退,一定会急着赶路回家;在疏于防范中,才会被您打败!”
    识众寡之用者胜。
    知道兵多、兵少战法者,就能得胜。
    兵多有兵多的打法,如“十则围之”、“伍则攻之”、“倍则分之”;兵少有兵少的打法,如“不若则能避之”、“少则能逃之”。
    如果不懂这种用兵之道,明明兵多,却不围而战(像昆阳之战的王邑),因为不符用兵之道,稳赢的仗也会输;知道兵少,而能避之,逃之(像参合陂之战的拓跋珪,因为合乎兵道,不容易赢的仗也能赢。
    上下同欲者胜。
    上下同欲的意思,就是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就能形成节奏;有节奏,就能把力量发挥到极致;能发挥力量到极致,就能胜利。
    不妨以拔河比赛来理解。
    比赛时,队长(上)大声喊杀,队员(下)听到杀声时,一起瞬间使力。如果队员使力时的时间点越一致,就表示节奏感越好,瞬间爆发力越强,因而致胜。反之,若队员不能在杀声时,掌握同一时间点使劲,则尽管力量出了,却不能在瞬间凝聚,力量就会分散;力量一分散,爆发力就不强;爆发力不强,就不容易赢了。
    以虞待不虞者胜。
    虞原本的意思是忧虑、预料,这里可解释成准备。有准备对没准备,有准备者胜。
    所谓有准备有两个意义:
    (1)充实自己,积累自保的能力。
    (2)掩饰自己,摸透对手,把敌人的弱点找出来。
    这一来一回,使敌人想打我打不了;我想打敌人时,敌人逃不了,当然稳操胜券了。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将帅有能力,而国君又能充分授权,不横加干预者,就可获胜。
    将能而君不御 李牧大破匈奴
    战国时,李牧之所以能大破匈奴,除了李牧本身的本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赵王的完全信任、充分授权的结果。
    李牧刚开始守赵边时,知道匈奴战力强大,己方的准备也不充分,所以,一方面加强训练,一方面示弱欺敌;几年下来,虽不胜,却也没损失。由于李牧一直不肯主动出战,引起赵王不满,便将李牧撤职,另派人替代。结果,新人一上台就主动出战,一战就败;一年下来,损失惨重。赵王无奈,只有请李牧复出。李牧的条件很简单:
    “用我的方法,我就复职。”
    赵王同意了,李牧再上任后,在赵王全力支持下,果然大破匈奴。
    这就是预知胜利的基础。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了解自己,又能摸透敌人,打百次仗都不会陷入危境。
    摸不透敌人,但了解自己,胜负机率各半。
    摸不透敌人,更不知道自己的斤两,每次的战争,都会陷入严重危机。
    不妨从打麻将的角度来了解。
    当你能猜中对手在等什么牌,而这张牌又在你手上时,对手决赢不了你。
    当你知道自己的牌很烂,而对手的牌很好,而且好得根本让人赢不了时,可以少下筹码,因而让自己不大输。
    当你总能把对手的牌摸得一清二楚时,你就赢定了,而且大赢特赢。
    打仗和打牌也一样,致胜的关键在于:
    (1)知道对手那点强,避开强点;知道自己那点弱,掩饰弱点,不让对手有可乘之机。
    (2)知道对手那点弱,自己那点强,再以自己的强点去猛击对手的弱点;这就是以强击弱,以实击虚,以众击寡,想不赢都难。
    再换个角度看,就算知道自己很强,但不知道对手虚实;因为不知道是以强攻强,还是以强打弱,基本胜率当然只有一半而已!
    最麻烦的是,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搞不清楚的情况下,还和人打,就决不可能打赢;因为连自己都搞不清的人,一定是笨蛋。笨蛋打仗,只有一个结果——完蛋。
第二部分第4篇 形(1)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从来善于用兵的人,一定充实自己,积累实力,先建立一个不会被打败的基础后,再想办法摸清敌人的虚实,伺机找出其致命的弱点,以创造胜敌的利基。
    以不可胜待可胜 李牧大破匈奴
    战国时代,北方的匈奴崛起,侵扰中原甚剧;其中以赵国受创最深,而守将赵丙又无计可施,在廉颇的推荐下,李牧奉命守边。
    作为游牧民族,匈奴的作战特点是:马快、人悍、机动性强,但性格贪得无厌又机警;每次出动人数少则上百,至多仅一千,抢了财物就跑,行动飘忽,极不易掌握。
    李牧了解到以匈奴的战斗特性,现阶段的赵军决非匈奴的对手。于是采取了与前任守将完全不同的作法,坚不与战。另一方面他针对匈奴的行动与作战特性,加强对赵军在健体、骑术、肉搏、射击等方面的训练。
    匈奴见赵军虽然换了新将领,但每次掳掠时,却不像以往般出城攻击。几次过后,开始觉得李牧怯懦无能,胆子也就越来越大。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八年,匈奴除了觉得李牧胆小外,毫无所获;而李牧除了被认为没种之外,赵国也无所失。由于在这八年间,李牧除了加强训练之外,对士卒又极尽恩宠笼络;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好吃、好喝又好拿了八年,士卒们个个斗志高昂,不断向李牧请求与匈奴决一死战。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李牧开始布局。为了这场大战,足足准备了八年,李牧想要的,决不止是一场胜仗而已,他要的是一场歼灭战,保赵边二十年的安定。
    有一天,匈奴探子回报单子,说是发现了漫山遍野的牛、马、羊,而且守军人数不多。单于一听,立刻出动全部的十万大军,准备好好抢个够。
    事实上,这正是李牧设下的“以利诱之”的计策。接到匈奴大军出动的情报后,李牧立刻点起八万部队。他的战术是:
    正面以战车迎战,用重装部队对决匈奴的骑兵,再派一支伏兵,等匈奴大军全到齐后,阻断其后退之路;而主力则埋伏在两翼,等匈奴军前后被阻截后,从两翼进攻。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口袋,任匈奴的马有多快,也插翅难飞。
    匈奴大军开到后,果然看到几十万牲畜,而守军不过数百人时,便展开追掠,这一来便堕入了赵军的包围之中。
    所有情势、战局全在李牧算计之中。匈奴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左冲右突都被挡了回来,成了瓮中之鳖!
    一场大战下来,匈奴十万大军几乎全被歼灭,只有单于带着几百人突围而出,李牧大获全胜。从此,匈奴有十几年不敢再犯赵边!
    李牧刚到任时,知道以赵军的战力暂时还不是对手,于是一面下令坚城固守,任凭匈奴怎么掳掠叫阵,就是不出战。这是“不若则能避之”,也是消极的“先为不可胜”。另一方面则休整军队,加强各项战斗训练,这是积极的“不可胜在己”。
    再针对匈奴行动迅捷、贪财好货、小股活动、且志骄气盛的特性,一方面以利诱之,从小股活动到大军出动,以便一次解决;一方面示弱装孬,让匈奴轻敌无所备,以弱化敌人的战力。最后以前有正兵(战车队)、后有伏兵(阻断退路)、两翼奇兵(侧面突击),形成合围之势,这是针对敌人特性、弱点设计的“可胜在敌”。
    在精密的下,完成了一次漂亮无比的歼灭战。
    然而,话说回来,不管李牧有多厉害,士卒有多精良,战术有多周密,让匈奴八年来一无所获(能为不可胜)。但如果匈奴不贪财就不会上当,这一点,即使高明如李牧也未必能百分之百预知(不能使敌之可胜),百分之百掌控。他只是以匈奴的特性设计一个可行性最高的战术而已,其他的就看匈奴对这个计谋的应变能力了(胜可知而不可为)。
    绝佳的防守能力,才是不被打败的最重要基础(不可胜者,守也);但强大的战力,最佳的战术,才是打败敌人最重要的凭藉(可胜者,攻也)。
    总而言之,防守能力好,才能不打败仗;攻击能力强,才能打胜仗。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这两句话很让人看了“云里雾里”,其实,这不过是文言文特有的文法而已;如果把它稍微修正一下,成了“不足则守,有余则攻”,就很容易了解了。
    这两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
    因为战力不好,所以采守势。
    因为战力强大,所以就攻击。
    若是单单这样表面化的了解,实在有点小看孙子了。
    没错!这两句话可以这样地解读,但孙子还有另一层更深、更积极的意义:
    力不如人(不足),就别逞强,否则会“兵顿而利不全”;打不过人家还要打,除了把自己的军队打垮之外,还得奉上一张战败支票,绝对划不来。
    战力比对手强大许多时(有余),因为赢面极大,就不宜采守势,等着人家来打;而是要采取主动,以优势的战力让敌人屈服。这里的攻,未必就一定是狭义的指攻击。事实上,攻有好几种不同层次的意义:
    伐谋、伐交是攻,只是手段高明些;因为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伐兵、攻城,前者是展示兵威,甚至开打;后者是攻城,当然是清楚的攻,只是比较下策而已。
    攻则有余最主要的意思就是:
    既然已经对上了,在兵力远强于敌人(有余)的情况下,不妨伐谋、伐交、伐兵、攻击,尽量用最省事的方法,把敌人拿下来!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九地,指的是地的最深处,或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简单说,就是比喻深不可知。
    九天,指的是天空的中央或最高点,比喻高不可测。
    善于防守的人,幽深隐微,让人深不可知,使敌人不知如何攻击;善于攻击的人,能掌握战略制高点,形兵无形,让人不知如何守,在不知不觉中打败敌人。
    有了深不可知的防守能力,高不可测的攻击能力,所以能在战斗中保全自己实力不受损,并大获全胜。
    一个善于用兵的人,不但能守,而且能攻;非但如此,还能掌握时机,在攻守之间互作转换。运用得越灵活,取胜的机会就愈大。
第二部分第4篇 形(2)
    藏于九地 动于九天的经典战役
    ——参合陂之战
    东晋五胡十六国时的“参合陂之战”就是一场“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的最佳范例。
    后燕是当时长江以北颇强的国家,尤其国王慕容垂勇略兼备。为了教训桀骛不驯的北魏主拓跋珪,派了大将慕容宝率领八万大军攻打北魏。
    拓跋珪是个极厉害的角色,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后燕正面对决,便利用境内一大片大漠地形,躲了个无影无踪。慕容宝率大军四处搜寻,就是找不到北魏主力,时间拖久了,补给成了问题。荒漠野地,根本掳掠无门;不但如此,军士斗志也逐渐衰退。拓跋珪“藏于九地之下”的防守奇招,不但避免了强敌的攻击,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