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激荡三十年 >

第63章

激荡三十年-第63章

小说: 激荡三十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的思路,以三九全国的销售网络为依托,以全国医药连锁店为端口,以三九健康网为枢纽,以中药远程诊疗网为延伸,组成一个超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在“概念就是一切”的互联网热中,赵新先的这番远景描述,自然又是受到市场的一片追捧。

然而,在日后的经营中,“四网合一”根本无法实现,健康网的定位摇摆不已,从健康门户到学习型网站,再到电子商务,每一次转型就意味着大量资金的投入,赵新先为了展现公司在网络时代的超前形象,又不断收购中小网站,到2003年,三九名下共有13个公众服务网站和29个企业网站,其网站数目之多、性质之杂、烧钱之多都让人惊叹。

在这一时期,三九的发展战略已经从之前的“八大产业并举”,变成了“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营,网络信息和金融租赁两大产业为支柱”。它看上去既坚持了三九的中药路线,同时又嫁接了当今商业圈最炙手可热的两大产业——互联网和金融。但是在执行中,却缺乏整合和深耕,第二次的扩张,仍然没有让三九实现决定性的飞跃。一个事实是,三九集团自1990年之后便再也没有开发出一个成功的中药产品,后来的十多年里,它一直靠三九胃泰以及皮炎平等“老臣”支撑着天下。

2001年8月28日,三九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到证监会的警告。证监会公开通报批评三九医药,指称其在募集资本的使用上与招股说明书不符,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过2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96%,严重地侵占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直接威胁到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通报还公开点名三九医药的董事长赵新先,称其“有重大失职行为,情节特别恶劣,应当予以谴责。”这是中国证券史上,证监会第一次用公开通报的方式,对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进行点名谴责批评。这对一向形象良好的三九而言,损害之大可以想见,三九顿时成为银广夏事件后又一个“股市巨骗”。

赵新先对这次事件毫无预知,在他的意识中,三九集团和三九医药本就是他的左口袋和右口袋,资金挪用应属正常之事,想当年他创办三九,便是把建职工用房的钱擅自挪用去买设备了,因此被传为佳话。

没有想到此一时彼一时,反差如此之大。不过尽管内心不满,他还是表现出了企业家的风度和理性,三天后,他出现在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镜头前,第一句话是“接受批评”,第二句话是“道歉”。不过他始终认为,自己“其实没有错”,他对记者说,我们这些项目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是为将来国有资产的增值做了保障。

第三次扩张:回归专业化的狂想

“公开谴责事件”让赵新先的本扩张受到了战略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自此以后,三九系的多家上市公司基本上失去了融资的功能。根据年报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三九企业集团的经营净利润只有2271。3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2%,债务总额为191亿元,资产回报率仅为0。1%。在这种十分严峻的情形下,赵新先转变了多元化的资本扩张战略,而试图回归中药行业。然而,他的回归,仍然表现得激情无限。他提出了三九专业化的“三化战略”,即“中药现代化、中医专业化、健康服务化”。

他观察到,中国商业似乎进入到了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譬如在家电领域,国美、苏宁等连锁渠道商迅速崛起,对制造商构成了强大的渠道优势。三九的药品绝大多数是通过医药站和医院出售的,赵新先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连锁药店势将成为最热门的投资领域。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对中国制药企业在技术上的开发和竞争能力产生了致命的质疑,他认为,“对于没有太多核心技术的国内制药企业,其优势不在技术,也不在研发,而应该是在国外制药大佬进来之前尽快建立自己的生存壁垒。”他所谓的生存壁垒,就是要把三九从生产制造向营销、商业服务方向转型。

为了实践这个理念,他提出在国际和国内两大战线同时出击,分别实施“麦当劳计划”和“沃尔玛战略”。

“麦当劳计划”是在全球建立一个连锁型中药诊所网络。赵新先计划在5年内开办1000家连锁诊所。他先是在加拿大多伦多创办了第一家中医药医疗中心,之后又在英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继开设了50多家类似的中心,此外还在洛杉矶开办了一所现代中医药研究院。然而,因为种种缘故,这个激动人心的“麦当劳计划”最终也跟三九的很多项目一样,成了一个“半拉子工程”。

“沃尔玛战略”则是在国内编织一张最大的连锁药店网络。赵新先对连锁药店的关注其实在2000年就开始了,在那年的7月30日,三九召开连锁战略研讨会,确定从金融租赁公司筹资13亿元,建立5000家连锁药店的发展计划。后来,这个计划又增加到了空前的1万家店。赵新先对连锁药店寄予厚望,他不断催促部下到各地跑马圈地,控制终端,他甚至认为,连锁药店将是三九集团的第一品牌。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三九连锁药店就发展到了1000家的规模,但是由于开店费用很高,而规范化管理及营运成本的控制不力,连锁药店很快呈现后续乏力之势,赵新先再次犯下“战略清晰、战术紊乱”的老毛病。美国的《财富》中文版在一篇评论中,直接称之为“中国大跃进式的冒进,美国安然式的牛皮泡泡”。

三九的第二大“专业化工程”,是筹建一家中医院集团,它与海南省达成协议,收购海南中医院,同时还跟广东省的一些中医院商谈收购事宜,赵新先打算把这些中医院整合成一个新的集团,买壳在香港上市。同时,三九在深圳东部筹划开建一个规模惊人的健康城,其中包括90个洞的国际上最大的高尔夫城、一个超豪华的五星级健康宾馆,以及一个包括疗养院、临终医院和特殊护理医院在内的大型综合健康服务系统,其总投资将超过40亿元。

赵新先是那种颇有战略直觉的企业家,在产业的每一个转型点,他都能很早意识到,并迅速地做出反应。但他在项目的执行上则总是显得“大而不当”,在一次又一次的布局和冲杀中,三九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项目却始终未现。在第三次扩张中,赵新先的表现像一个巅峰已过、力不从心的老棋士,开篇宏伟,中盘紊乱,尾局不堪入目。《新财经》在一篇评论中分析说,“三九的专业化战略让人疑惑,制药业属于生产领域,连锁药店业务属于流通领域,医疗健康更侧重于服务领域,三项业务均和“医药”有关,但实质则截然不同,投资风险更大。”在某种意义上,三九的此次专业化回归是一次缺乏深思熟虑、更具冒险性的赌博。

龙种与跳蚤

2003年,四处狂奔而无所收获的赵新先和他的三九冲到了悬崖的边缘。

9月28日,有媒体刊文《98亿贷款:银行逼债三九集团》,披露三九共欠银行贷款余额98亿元,已经陷入巨额财务危机。此文一出,顿时把三九的资金窘境曝光天下,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讨债大军”纷沓而至,三九总部一片混乱,一些性急的银行开始封存三九资产,冻结质押股权,并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三九在全国各地的数百家子孙公司都成了银行逼债的对象。其中做得最绝的是浙江湖州的工商银行,索性冻结了三九湖州药厂的银行账户,将所有进入的流动资金全数扣押,造成药厂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陷入停顿,只好宣布破产。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银行信用的破产几乎是无可救药的。三九到了自创办以来最惊险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候,试图自救的赵新先突然把矛头对准了国有资产的拥有者。他认为,“三九负债率偏高的根源在于三九集团是一个怪胎,作为国有企业,其国有出资人是存在的,但却没有实际出资,国有出资人没有履行出资义务。对于三九集团而言,国家不仅没有出一分钱,而且也从未享受过债转股、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赵新先的这些言论其实是拿他的职业生命当了赌注。他大胆逼宫国资委,无非想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国资委担负起出资人的职能,对三九注资50亿元,这样,银行逼债风波自然化解;其二,国资委同意三九进行股份制改造,那么他及团队就可以顺势成为三九的真正主人。这两个目的无论达成哪一个都是令人满意的。而他之所以敢于如此动作的原因是,三九自创办以来一直由他掌控,从人事、财务到产业没有第二人全盘了然,如今乱局如麻,除他之外何人敢接、谁人能解。

然而,事态并非如他所愿。在国资委看来,187家大企业是国有经济的嫡系主力军,如果三九的股权变革得到清晰,其他企业一旦随风效仿,未来局势如何谁也难以预料。从这个角度看,赵新先得手的概率微乎其微。果不其然,就在北京发言的两个月后,5月16日,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亲赴深圳,突然宣布免去赵新先三九企业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职务。其公开的理由是,国资委管辖的干部60岁必须退休,而赵已经63岁,离职退休是正常的。他同时给予了赵新先很高的评价,称他“四十年如一日,为我国的医药事业,为三九企业集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到了2004年10月,一直深受赵新先重用的三九集团副总裁、年仅43岁的陈重因病猝亡,在清理他的办公室时,发现数额巨大的不明存款;随后,国家审计署介入对三九的审计事宜,集团副总裁荣龙章、三九广州医院院长崔崇林、三九生化总经理张欣戎等相继被双规或通缉,问题都与赵新先有丝缕牵连。

根据后来的消息披露,赵新先涉嫌“向境外转移资产”。香港公司注册处提供的资料显示,三九在香港注册了50多家公司,其类别均为“私人公司”,赵新先出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在三九健康城等项目中,有数亿元资金不知去向。郎咸平在研究了三九的财务状况后,总结了赵新先的“捞钱六招鲜”:截、借、垫、套、挪、赖。

除了资金上的违法行为外,《财经》杂志则另外给出了一种观察的结果:赵新先被突然宣布退休后,其继任者一直难以开展工作。一方面,三九的各项业务均出现崩塌迹象,用“一地鸡毛”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另一方面,面对如此复杂、艰巨的重组工作,赵的一些旧部仍占住“小山头”不放,并且相信赵能再度复出。在此情形下,有关部门果断出手将赵“拿下”,这是“权力斗争”的一种结果。

无论如何,原本以为安全着陆的赵新先在退休的两年多后又成焦点人物。

2005年11月19日,赵新先被捕,关在深圳梅林看守所,它位于笔架山西南侧的一个很冷僻的山凹里。从这个地方向东走1000多米,再拐一个弯,就是当年赵新先睡过狗棚的地方。

从狗棚到囚室,赵新先走了整整20年。



《激荡三十年》:1997 “世界不再令人着迷”

 
垮了……垮了……垮了……垮了……

——泰国司机,1997年

 
    元旦那天,北京小雪。住在北京三○一医院的邓小平让人打开电视机,他看到中央台正在播放一部纪录片,就凝神看起来,可是看不清楚电视屏幕上那个远远走过来的人是谁。那边,走过来的那个,是谁啊?他问医生黄琳。黄琳说:“那个是您啊。您看清楚了。” 屏幕上的那个人走近了,他终于看清了自己,动动嘴角,笑一笑。黄琳告诉他,这部电视片名叫《邓小平》,是刚刚拍摄的,有12集。他什么也不说,只一集一集地看下去。黄琳知道他耳背,听不见,就俯身靠在他的耳边把台词一一复述。每当电视里有一些颂扬他的话时,黄琳看到老人的脸上总会绽出一丝异样的羞涩。

    50天后的2月19日,这个93岁的政治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悲恸。在过去的20年里,这个心胸宽广、意志刚毅的老人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捍卫者和推动者,他在这段复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烙上了自己的印记。当他去世的时候,中国这艘东方巨轮已经驶过“历史的三峡”中最惊险的一段。路透社在他去世后第二天的评论中说,邓小平敢于撇开僵硬的计划体制而赞成自由市场力量,并让中国的大门向世界开放,他真正改变了中国。

    邓小平的去世让整个上半年的中国一直无法从悲伤中完全摆脱出来。7月1日香港回归,这原本是一个举国欢腾的日子,却也因此平白染上了一重莫名的遗憾。在邓小平生命的最后时光中,让香港平稳回归一直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他也承诺将在回归之日亲赴港岛见证,可惜他最终没有等到那一天。回归当夜,那满天烟花中,应有一朵专为他开放。

 
    悲伤的云雾一直笼罩着1997年,自始至终。

    这年,全球最热映的电影是美国好莱坞拍摄的《泰坦尼克号》,一艘20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号称“永不沉没的”的豪华客轮,在优雅的音乐伴奏和此起彼伏的惊恐尖叫声中沉入北大西洋海底,一起沉下去的,还有年轻的流浪画家杰克·道森与贵族小姐罗丝的爱情。当中国观众百感交集地走出影院的时候,在商业世界,悲剧即将上演,哀伤如出一辙。

    这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在此之前的三年里,联想、海尔、长虹等本土公司依靠价格战和高举民族品牌旗帜,在家电、饮料等消费品领域中节节取胜。企业家们沉浸在“500强梦想”中,政府及企业的信心已近爆棚。然而,接下来发生在亚洲及中国企业界的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事件,让无数的梦想如泡沫般幻灭。

    最重大的恶性事件是席卷亚洲各国的金融风暴。一个叫乔治·索罗斯的美国投资家在未来的很多年里一直被亚洲政治家们视为一个带有神秘邪恶色彩的金融巨鳄。从2月开始,索罗斯领导的量子基金瞄准经济过热、出现赤字危机的泰国,开始大肆抛售泰铢,使泰铢对美元汇率剧烈波动,泰国政府动用50亿美元外汇储备和200亿美元借款来干预汇市,但是仍不能阻止泰铢的一路下滑。到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让汇率自由浮动,一天之内,泰铢大跌20%。在狙击了泰铢之后,索罗斯转而攻击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韩国以及中国香港,所受攻击的国家和地区均蒙受巨大的金融伤害。

    这场亚洲金融风暴从1997年夏季开始,历时4个多月,它对亚洲各国和所有的产业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中产阶级财产分别缩水50%、61%和37%,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的居民资产则跌去了44%、43%和41%。当风暴席卷泰国的时候,《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正好在泰国。8年后,他在畅销一时的《世界是平的》一书里心有余悸地了描述当时的景象:泰国政府宣布关闭58家主要金融机构,一夜之间,那些私人银行家倾家荡产。我驱车前往曼谷的阿素街参加一个聚会,此处是泰国的华尔街,倒闭的金融机构多数在此。当我的轿车慢慢经过这些破产的银行时,每过一家,司机就喃喃自语道, “垮了……垮了……垮了……垮了……”这些泰国银行成了新的全球化时代的第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即便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也不能幸免于难。在韩国,受到攻击的韩元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