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心不死-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搞了一次恶作剧,令美国负责总统安全保卫的机构虚惊一场。如果是一名出于政治
目的的恐怖分子所为,后果不堪设想。“兄弟救难会”所拥有的正是这类小巧灵活
的小型飞机。白宫飞机事件之后约四个月,迈阿密的古巴流亡分子电台在一个讨论
如何推动古巴改革的节目中,一名兄弟救难会成员打听众电话声称应该仿效飞机撞
白宫的方法去杀卡斯特罗。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一直梦想置卡斯特罗于死地。因此古
巴安全机关对这些飞机的侵袭不能不严加防范。
古巴方面多次警告流亡组织的海盗飞机、海盗船只不要非法进入古巴领空及水
域活动,但兄弟救难会在美国的支持和怂恿下有恃无恐,声称要展开更大的解救同
胞的行动。他们的飞行活动非但没有收敛,而且越来越频繁。古巴军方说,兄弟救
难会去年一年平均每月侵入古巴领空达35次之多,有时一天之内就多达10次。这些
飞行似乎是在为美国情报机关和美国军方试探古巴的空防能力。
2 月22日,当3 架兄弟救难会的小型飞机接近古巴领空时,古巴空防指挥塔发
出警告,不要再向前飞行,否则将有危险。但这3 架飞机不予理会,也许他们以为
古巴并不敢动真格的。直到古巴空防部对开炮后他们才仓惶逃跑,但已经退了,除
一架幸免脱逃外,另外两架被击中坠入大海。
兄弟救难会受控于中央情报局
兄弟救难会是1992年由一些叛逃到美国的古巴飞行员发起成立的,他们的基地
在美国佛罗里达岛最南端的迈阿密。该组织拥有一批小型飞机。兄弟救难会会长巴
苏尔托曾在古巴情报安全局任职,因失职被解除职务,后来潜逃到美国。m 年代末
被中央情报局招募为线人,并在中央情报局的指使下为该局从流亡美国的古巴人中
物色对象,组织反卡斯特罗政权的间谍飞行队。兄弟救难会就是以巴苏尔托为首的
原古巴空军叛逃军官在飞行大队的基础上成立的,目的在于以救助同胞为掩护扩大
其间谍情报业务。该组织的每次飞行都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助,如果搜集到有
价值的情报,还可另外得到一笔赏金。该会成立之初主要活动是救助从佛罗里达海
峡偷渡逃美的古巴人,有时也充当偷渡“蛇头”的角色,同时在逃亡的古巴难民中
为中央情报局发展对象。后来任务范围逐渐扩大,不但派飞机飞入古巴领空,向哈
瓦那等地投撒反卡斯特罗的传单,美国中央情报局还在这些飞机上安装了窃听装置,
用来搜集古巴情报。兄弟救难会的一名飞行员也向记者透露说,他们的飞行有特殊
任务,包括投反共传单。他还透露猪湾旅和兄弟救难会的成员经常潜回古巴从事地
下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考验本身渗透古巴的能力。而且这种行动会获得
“美国朋友”的奖赏。这个“美国朋友”实际就是美国间谍机关的代称。许多流亡
迈阿密的古巴人都知道,兄弟救难会的成员都受过特殊训练,有突击本领,而且行
动神秘,与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关系密切,部分人员确实是为美国谍报部门充当线
人。一些古巴流亡人士说,这次飞机被击落事件,使兄弟救难会这个兼救难和从事
间谍活动的组织原形毕露。
古巴谍报员卧底探内幕
尽管兄弟救难会的人员标榜他们是“百分之一百的救难飞行队”,但古巴认为
他们是“猪湾旅”的第二代。“猪湾旅”是1961年美国策动从古巴南面的猪湾向古
巴发动军事入侵的那支突击队。当年美国情报部门和军方组织了1500多名反卡斯特
罗的古巴流亡人员加以训练,组织突击队为美国侵略古巴的军事行动打先锋。几十
年过去了,当年参加入侵的“猪湾旅”老队员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一些人一部
分还在为该组织招收培训新队员,一部分则加入了兄弟救难会。这两个组织关系密
切,经常联合行动。
兄弟救难会头目巴苏尔托否认为美国谍报机关搜集情报,辩称只为中央情报局
投撒过反卡斯特罗的传单。但古巴安全部门对该组织为美国从事间谍情报活动的证
据早已在握。有一位名叫洛克的前古巴空军机师几年前叛逃美国后加入了兄弟救难
会,他在击落飞机的前一天潜入古巴后被古巴当局抓住了。他向古巴情报安全部交
待了有关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兄弟救难会从古巴流亡人员中招募间谍,利用该组织
的飞机向古巴抛撒传单,在这些飞机上安装窃听器飞到古巴上空搜集情报的内幕。
其实,此人本来就是古巴反间谍机关专门打入兄弟救难会搜集情报的谍报员,上述
内幕情报他早已报告给了古巴安全机关,这次回古巴主要是为了报告这三架负有间
谍活动使命的飞机入侵飞行的准确时间,他的被抓不过是演的一场戏而已。
古巴谍报机构在向中央情报局渗透方面颇有精彩之笔
1969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物色了古巴金枪鱼船队的一名船长胡安·阿科斯塔,经
过五年考察,直到1974年才将其发展为间谍。美国中央情报局多次安排他在国外与
中央情报局的官员会面接受谍报训练及任务指令,对他的忠诚毫不怀疑,并为他起
了一个名为“天使”的代号。其实他正是受古巴国家安全部门之命打入中央情报局
的。他的工作使古巴国家安全部门发现和挫败了中央情报局对古巴的多次间谍恐怖
活动,发现了一批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古巴活动的间谍,获得了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讯
联络使用的高科技设备,还掌握了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领域针对古巴的
意图和计划。1986年古巴政府决定将中央情报局对古巴进行间谍活动的事实公布于
世时,让这个“天使”用美国中央情报局交给他的最后一部电台向中央情报局总部
发了一份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沮丧透顶的“最后的电报”:“我们将不惜一切同企图
杀害我们总司令的人,同经济封锁、颠覆宣传、军事威胁,同阻挠我们国际大团结
的阴谋,同所有旨在消灭我们社会主义革命的任何诡计作斗争!”
8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发展了一个名叫加西尔的古巴人,他也是古巴安全局
打入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中央情报局通过他将CDS —501 发报机运到哈瓦那,搜集
古巴对非洲国家的军事援助以及古巴的海军装备、导弹基地、国内政治、经济等方
面的情报。他在中央情报局为古巴工作了近10年后,古巴惰报安全机关同样出于揭
露和打击美国间谍斗争的需要才公开了他的身份。中精局采取了改进CDS 系列窃听
器,利用兄弟救难会从事对古巴的间谍活动,部分原因与这次双重问谍事件的打击
有关。
迈阿密是美古谍报斗争的一个重要战场
过去古巴是美国的殖民地,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使古巴摆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多年来美国一直想搞掉卡斯特罗,重新恢复对古巴的控制。1961年的猪湾入侵就是
他们的一次尝试,但以失败告终。“猪湾旅”当年进攻古巴失败得更惨重,只有lbo
多人生还返回迈阿密基地。但美国颠覆古巴的野心并未打消。迈阿密距古巴只有200
公里,是流亡美国的古巴人聚居区,素有“小古巴”或“民主古巴”之称,因此这
里也是美国对古巴开展颠覆活动的基地。在迈阿密活动着十多个反卡斯特罗政权组
织,成员达数万人,较著名的有反共游击队“L 突击队”、“Abc ”、“猪湾旅”
和“兄弟救难会”等。这些组织都得到美国的支持。而美国对这些组织的支持,又
大多是通过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进行的。
迈阿密同时也是古巴反渗透反颠覆的重要战场。中央情报局估计,这里每3000
名古巴人中至少有一名间谍,他们是古巴派来渗透古巴流亡者组织的。不但这次兄
弟救难会入侵飞行的内幕是由其渗透到该组织内部的谍报员获取的,过去几年来,
“猪湾旅”人员企图爆炸哈瓦那的发电厂和投寄邮件炸弹暗杀卡斯特罗的行动都告
失败,也都是因为古巴间谍渗透到他们内部掌握了他们的计划。这次古巴击落美国
间谍机关操纵的古巴流亡组织的两架海盗飞机,只不过是近年来美古渗透与反渗透、
颠覆与反颠覆斗争的一个小小的高潮,这场斗争还将长期继续下去。
美俄秘密档案交易
——胡佛基金会购买前苏联秘密档案拍摄权
伊丁
国家之间有商贸协定、科技文化交流协定、军事协定、停战协定、合作开发资
源协定等等各种协定,但从没听说过购买历史档案的协定。然而冷战结束后,美国
的胡佛基金会却以美元为诱饵与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签订了一项西方传媒中闻所
未闻的缩微拍照苏联秘密档案的协定。胡佛基金会自称其宗旨是研究“战争、革命、
和平”问题。这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其实是研究如何攻击和战胜社会主义的问
题,创办人当时说的一句令其部下至今恪守不忘的话就是:“了解敌人是为了更有
力地打击敌人”。
自20年代以来,这个基金会一直将搜集、研究“红色政权”苏联的惰报作为重
要工作内容,苏联解体后他们仍没放弃这项工作。1991年8 月 19 日戈尔巴乔夫下
台后,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于8 月24日宣布命令,将原苏联所有档案归俄罗斯
管理,接着杜马又决定公开原苏联部分档案。以反共为己任的胡佛基金会闻风而动,
于1992年先于西方其他国家与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鲁道夫签订了缩微拍照苏
共近几十年秘密档案的协定。价格为2500万页付300 万美元。协议有效期从1992年
至200 年。根据协议,1993年伊始。胡佛基金会便将缩微拍照设备搬进了俄罗斯现
代历史文件保管和研究中心,雇用了五名莫斯科技术人员以每天5000张底片的速度
进行拍照。摄入底片的内容包括:苏共中央政治局的历史文件、1917-1953年苏共
历次代表大会文件、第三国际文件、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1956年)的文
件、欧洲各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档案材料等等。其中许多内容是一直保存在苏共
中央政治局的绝密档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与德
国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会见并签署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时的照片、苏联当年在古
巴布置导弹的详图等。材料到手后,胡佛基金会首先将其用来攻击社会主义和共产
党。他们把苏联历史上因工作失误和个别领导人的错误造成的种种问题的历史原件
(文字的或图片的)刊登在西方的报刊杂志上加以渲染和妄评。
日复一日的加紧拍照,到1995年底,胡佛基金会已经拍了700 多万张底片。他
们越来越感到俄罗斯储存的档案是世界上最完整最丰富的档案。它不仅有原苏联的
历史档案,而且有20世纪的世界档案;不仅有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档案,
而且有被其占领国家的档案。胡佛基金会打算拍照全部档案目录。具有爱国心的俄
罗斯档案工作者闻之愤怒异常,联合起来找到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鲁道夫并
严正指出:“必须终止与胡佛基金会的协定,并不能再继续盗卖国家遗产。”还有
人说,我们的责任是保存好档案,无权使用。使用档案是国家的权力。
1996年1 月12日,美国向俄罗斯购买苏联历史档案拍摄权的协议提前七年被废
止了,鲁道夫随之辞职。
为什么签订出卖档案拍摄权的协定,俄罗斯现代历史文件保管和研究中心负责
人最近向前去采访的外国记者解释说,因为国家提供的经费不够用,比如两年前工
作人员曾因工资原因罢工,又没办法解决电费问题,为此不得不自己想法筹措此经
费。
震惊西方的计算机窃密案
南平
1986年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劳伦斯,伯克雷空间研究实验室工作的天文学家
斯托尔发现,该室的记时计算机里一笔帐差了七十五美分,这使他警觉起来,并将
此事报告了美国联邦调查局,请求帮助调查。因数额甚微,联邦调查局认为无碍大
事,因而置之不理。但斯托尔却认为相反,如果少1000美元,他无须去追究,就象
一幢房子倒了,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地震所引起的。可是发现一个小小的白蚁洞,就
有可能要去调查一番,越是小问题,越会引起大兴趣。正是这笔小小的款子,使斯
托尔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通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人通过电话线偷偷“访问”
了计算机。在以后的四个月里,他把全部时间用在监视计算机系统上。他在该系统
上安装了监视器,只要有人进入计算机,斯托尔就把他输入的内容,以及要获取的
内容全部打印出来。与此同时,他还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程序,只要对方一进入计算
机,他的微型报密装置就开始报警。这样一来,不管他到什么地方,只要对方一碰
他的机器,随身携带的报警器就能使他马上进行电话和网络追踪。
经数月监视,斯托尔发现“入侵者”显然是企图通过使用伯克雷实验室的计算
机,作为打进军事网络的通道。这个军事网路连接着国防工厂、大学实验室和军事
设施的计算机系统。“入侵者”搜找象“核”、“洲际弹道导弹”、“生物战”、
“战略防御计划”、“北美防空司令部”等类主题词。同时,他还发现,凡是“入
侵者”能找到的数据,都要全部“阅读”,经几个月的追踪,他有充分证据向联邦
调查局证明:“不仅有人不断地有条不紊地在入侵我们的机器,而且有人在军事、
商用网路上提取敏感信息。”
斯托尔的女友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欲擒故纵的办法,使这个案件迅速得到突破。
他们编造了一套假数据,并虚设了一个“战略防御情报网”(SDI NET )。
不久,“入侵者”果然上钩,花了二个多小时,阅读了网内全部数据。这使斯
托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追踪。追踪结果,发现“入侵者”来自西德汉诺威。此后不
久,匹兹堡有人给他来信,询问有关SDI 网的信息。
1987年4 月,斯托尔把信交给联邦调查局。经初步侦察,联邦调查局发现发信
人与东欧国家政府有瓜葛。这就证明非法“入侵者”与苏联集团情报系统有关。于
是,立即会同西德反间谍机构——宪法保卫局进行立案侦察。
经近两年的侦察,终于在1989年3 月初,破获了这个计算机窃密的苏联克格勃
间谍网,分别在西柏林、汉诺威和汉堡逮捕了三名间谍,这三人中有一人是吸毒者。
据他们交待,1985年春,克格勃在西德的几名中间人分别接触了他们,并向他
们提供毒品与金钱。之后,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威胁。他们去东柏林与克格勃官员会
面,并向其提供了许多有关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和西德的高度
敏感的信息。此后,又不断地向克格勃的官员提供如何“访问”这些国家数据库的
信息,主要的提供代码、通行字和程序,使克格勃得以从这些国家的军事、科研要
害部门的计算机中窃取情报。他们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