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谍心不死 >

第44章

谍心不死-第44章

小说: 谍心不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朋友共进午餐,邻近的桌子旁边肯定有他们,如果夫人要寻个方便,他们也要在
洗手间外面等着。特别麻烦的是总统有时心血来潮要外出用餐,白宫办公厅必须提
前1 小时通知特工局到哪家餐馆用餐,为数20人的特工小组便会马上出动,大多数
特工负责用餐地点周围的安全,把守餐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道门。接近总统坐着
的桌子的门,由两名贴身保镖严加把守。餐厅里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严密监视之
下,一旦有异常情况,特工人员就会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有时特工人员还会带一
只警犬,事先在餐厅里外嗅一遍,看有没有暗杀武器。总统用餐之前有专人为他尝
菜,每一道菜都先吃一点以确保无毒,用餐时所有的调料都有专人随身带有五味盒,
饮料也都是自备的,总统的餐具也是总统专用,由特工来负责的。总统不论工作到
多晚,身边总要有一位特工。即使退休后想周游列国,不论何时何地居室隔壁必定
住有特工。如果总统儿女举行婚礼那自然也少不了特工们出场。
mpanel(1);
    如果总统出访,特工局都要事先制定详细计划,其中包括安排假车队(美国总
统有三辆型号、车牌完全一样的车,每辆车都能经住小型地对地导弹的袭击,只有
特工头目知道总统到底乘哪辆车)、撤退路线和紧急情况下疏散方式。还要派出先
遣队,核实总统日程的细节,决定需要多少人力和何种装备。如果先遣队认为某个
地点不安全,那个地点即从日程中划掉,所以说,不经特工局同意,总统什么地方
都不能去。在总统抵达一个地方访问的1 小时前,装备有几台电视摄像机的专用直
升机,在总统行进的路线上空巡视,将沿途的图像输入电脑。在总统外出前10分钟,
专用直升机再次进行沿途巡视摄像,由电脑对前后两次情况进行比较,一旦出现异
常情况,立即派遣特种部队抵达现场。同时还要用狗和电子仪器对那个地区进行彻
底检查,然后实行封锁。如果没有特工局发的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准进入安全区
;在总统安全离开之前,任何人也不能离开那个地区。特工局为保护总统设置3 条
环形防线。“内圈”由总统贴身保缥组成。他们通常与总统同乘“空军一号”飞机
;在总统车队中,他们乘坐的特制汽车紧跟在总统的车后;不论何时何地,绝不离
开总统一步。“中圈”包括混在人群中的特工和占据着窗户、屋顶等制高点的人员。
“外圈”由直升飞机和电子侦察系统装置控制。每一位特工人员都知道如果没有别
的办法搭救总统,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生命。
    在美国,联邦特工局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公开的。只要拿起报纸或打开电视,
人们总会发现美国总统身边有一群不带笑容的男女。男的留短发、小胡子,戴墨镜,
身着灰色西服,外套一件有腰带的双排扣风衣。他们西服左翻领上别着一枚识别徽
章,从衣领下面伸出一节塑料线,通向左耳。每个特工都带有枪支和步话机,以便
随时通过他的助听器与其他特工或指挥车联系。指挥人员坐在一辆没有任何标志的
汽车里,车上设有各种先进的通讯设备。指挥车尾随在总统车队的后面。指挥人员
与座落在华盛顿G 街、同白宫对面的特工局总部那座卫星天线林立的灰楼保持联系。
有人说,特工在公开场合不苟言笑是因为他们确信自己是社会精英,不把所有的执
法机关包括CIA 和FBI 放在眼里。
    特工很少与外界交往,即使交往也从来不向外界谈论和展示他们的保护战术和
策略。但是1992年6 月他们遇到了一次机会,公开展示了他们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当时,布什总统及随行人员与巴拿马总统恩达拉正在巴拿马出席一个露天集会,而
当地的警察为阻止反政府示威者冲击会场,向示威人群施放催泪弹并对空鸣枪警告。
一听到催泪弹的爆炸声,特工如临大敌,马上行动起来。主席台上的特工立即象变
戏法似地拿出许多武器,有机枪和冲锋枪。与此同时,一支以前从未在公开场合露
过面的突击队从主席台后冲出,他们与众不同,身穿蓝色服装,脚蹬黑色战靴,头
戴防毒面具,手持M16 步枪。他们冲进附近的一座大楼,那里一片混乱,据说有一
名枪手藏在里边。特工边让布什夫妇穿上防弹衣,边护送他们离开会场。很快地,
一支车队在警报器的尖啸声中驶离广场。车队包括总统座车、白宫工作人员用车和
特工用车。几乎所有的人都随车队而去。而这只不过是调虎离山之计,总统和夫人
并没有急于撤走,他们此刻正坐在停在路边的另一辆防弹车里,汽车周围都是特工,
他们正在彻底搜查这个地区,以确保总统能够安全离开。
    美国总统的专机也曾受过恐怖分子的威胁,但美国专家认为“空军1 号”被袭
击的可能性太小了。这架专机不仅有一群军事人员负责严密保卫,而且机上载有尖
端的电子防卫装置。防卫装置的核心是安装在座舱内的电脑中心,一位受过专门训
练的指挥员,通过装有各种指示灯和监视器的操作台,随时监视着航行的专机周围
的情况。一旦有异常情况,他可采取几项反击措施,包括雷达干扰、红外线强光及
金属箔波状云。可以使敌方导弹在计算上出现错误,无法获得飞机的准确位置。
    由于特工人员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加上长时间、不定期的旅行,几乎没有能担
任总统特工超过五年的。退下来后,他们往往转入其他部门,如调查印制假钞以及
涉及电脑、通信器材和信用卡的舞弊行为和骗术等。这些部门均归特工局管辖。
    特工人员的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充满乐趣的。当他们混在人群中,注意行为反
常的人时,必须确定该人是否构成威胁。向被保护人写恐吓信的人,只要被查到,
都要接到特工局的传讯。写匿名信者的笔迹鉴定可以通过特工总部电脑中查出。但
是一般情况下仍要特工确定写信者是当真还是开玩笑。1975年,一位妇女扬言要杀
死福特总统,特工找她谈话,最后断定她没有恶意。岂知两天后,她在旧金山真的
要枪击总统,这件事使特工局蒙受了耻辱。1981年当欣克利向里根总统连开6 枪时,
特工蒂姆·麦卡锡扑上去用身体保护总统,结果腹部中了一弹。欣克利一枪打飞,
一枪打中了总统新闻秘书,一枪击中了一个警察,两枪击中了总统座车,其中一发
子弹反弹回来,击中了里根。在这之后,特工们8 年没有拔枪,直到1989年,一伙
示威者企图拦截正在意大利访问的布什总统的车队时。特工局宣称,总统很少出事
说明了它的工作卓有成效,也说明了它是一支威慑力量。
    美国公众普遍认为,总统候选人不一定非要接受保护,但是他们很少拒绝。具
有入主白官抱负的政治家们喜欢特工人员前呼后拥,这不仅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而且因为特工人员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价。由这些戴墨镜的特工拦截车辆,限止人群
和记者,拥着候选人进进出出旅馆门厅。此刻就是一位没有希望当选总统的人也颇
象总统。相反,那些不能利用特工来粉饰其形象和进行自我标榜的政治家们则不那
么喜欢特工。他们抱怨特工人员对他们发号施令,不让他们接近“被保护人”,称
特工为“古罗马禁军”。
    特工局对特工的训练是极其严格的。特工局的训练中心座落在马里兰州的一个
名叫贝尔茨维尔小镇的附近,占地500 公顷,四周是高高的铁丝网。在这里特工们
要经过12个月的详细的审查。新招募的特工要学会使用标准武器:9 毫米口径半自
动手枪、雷明顿式机枪和乌齐式冲锋枪。他们在训练中往往是实弹的,现在用激光
束代替子弹。特工还要学会高速驾驶汽车,总统用过的汽车都运到这里让他们了解
性能。总统的贴身保嫖还要针对总统的爱好学会有关技能,比如前布什总统喜欢钓
鱼,特工人员就要学会海上救生技术;前副总统奎尔喜欢骑马旅行,特工人员就要
学会骑马;而克林顿喜欢打高尔夫球,还算不会给特工带来太大的麻烦。如果克林
顿喜欢跳伞,那可就苦了这些特工了。特别是女特工就更辛苦了。为了保持最佳的
体形,既有苗条的身材,又要有运动员的体魄,就必须坚持严格的训练。为此她们
经常到训练中心接受训练,如在滑雪道上开车、射击屋顶的纸人。设法使出现故障
的直升机安全降落等。最重要的练习是在千钧一发之际,以自己的身体给总统当
“盾牌”,替他挡住致命的一击。此外,特工局还为总统物色替身。每当一位新总
统选出后,特工局就通过FBI 的人口档案中心电脑从全国选出几名合格者,白宫权
威机构从中指定两名,其中一个留作替补。特工局负责对这两名合格者进行三个月
的严格训练,使他们熟悉总统的习惯、秉性、言谈举止,特别是有强烈个性化的习
惯动作、口头语。要流利地写出总统的笔迹,还要通晓美国历史,各国概况,把握
世界格局变化的最新信息以及国际问题的焦点,学会各种礼仪,练就良好的记忆力
和应变能力,培养临危不惧、气度从容的沉着风范。强化训练结束后,替身就要执
行任务。通常在不太需要总统出面,并带有一定危险的场合替身就要挺身而出了。

             间谍生活的三个神话
                 萧山
    如果提起间谍,大概所有的人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p ”系列电影中的主人公
詹姆斯·邦德。虽然是个虚构的人物,可邦德对人们的影响可不小,几乎人人都相
信真正的间谍生活就是“007 ”那样——身着名牌西装,出入高级酒店;开着最新
款的豪华轿车,车上装备有神奇的各色武器;身手超群,不但能熟练地使用海陆空
各种交通工具,甚至宇航员要用几年时间才能学会的航天飞机驾驶,他也能运用自
如;接触的人非富即贵,就连首相也时常要跟他通个电话,赶上他和美女亲热时,
他还不见得给首相这个面子……
    假如告诉您,现实中情报人员的生活与上面所述“007 ”的生活相去甚远,甚
至完全相反,那不过是神话而已,您会相信吗?
    神话之一:情报机构付钱慷慨。特工人员总是穿名牌时装,开豪华轿车,进高
级饭店……
    如今,最富有的特工机关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秘密情报处。但是,按西方
标准,它们在编人员的收入属于中等。受过高等教育并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的新手现
在每月只能挣2000美元,而如果他们在私营企业至少可以每月拿3000美元。有数十
年工龄的西方情报人员所拿的薪水只勉强够他们过上不贫穷的生活。他们靠25年期
的贷款来购买住宅和普通轿车。他们连想都不敢想拥有高级赛车、庄园和游艇,也
不能指望经常进饭店狂饮海吃。只有当本部门在高级饭店举办“活动”时,才能吃
上美味佳肴,喝到稀世好酒。
    大名鼎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奥尔德里奇·埃姆斯靠合法收入过不上好日子。
美国人说,埃姆斯在同克格勃9 年的合作中,至少得到了270 万美元。他出卖中央
情报局近100 份秘密情报,使数十名在苏联的美国特工暴露了身份。
    苏联间谍左尔格极其贫困。苏联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每月总共才给他1000美元,
这包括为他的间谍小组租赁房屋,支付日常费用。即使是这些资金也不能按时到位,
同时还接到节省开支的严格命令。
    现在,同驻外机构工作人员一样,在国外合法工作的俄罗斯情报人员都配备了
住房和汽车。他们的工资也同外交官一样,按照具体国家的生活状况,每月为1500
-4000美元。
    神话之二:间谍的工作危险而刺激,常会携带微型相机,趁着夜色潜入将军、
外交官、部长或银行家的家中,捅开保险柜,对着有价值的情报一通狂拍。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间谍窃取情报要比我们想象中容易得多,一些情
报简直就是他们信手拈来,信耳听来的。
    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埋葬着一个普通的中士,叫杰克·邓拉普,他是美国历史
上最具危险性的间谍。这位又高又瘦的超级间谍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担任邮差。只是
在三年以后,他的上司才突然想起,这位一周挣100 美元的邮差驾驶的是美洲虎牌
高级轿车,有一艘帆船,是豪华饭店和帆船俱乐部的常客。中士没有活到暴露身份
的时候,把被招募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一个以使馆清洁工身份工作的人能同部长接触吗?部长桌子上的文件能随便被
人拿走吗?你也许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所有高级官员必定有助手和秘书,
他们知道的事情并不比上司知道得少。而助手和秘书就比高官易亲近多了。杰克·
邓拉普正是通过与这些官员的手下套近乎获取了许多情报。
    1943年,德国人从巴滋纳那里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同英国首相丘吉尔关于盟
军诺曼底登陆计划的谈话内容。巴滋纳是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仆人。在近一年的时
间里,他向德国驻安卡拉的特务头子出卖了大量盟军情报。而这位老兄获取情报的
渠道也非常简单,就是听大使与各种人聊天,真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神话之三:所有间谍都是神枪手、拳击手和赛车手。
    射击、格斗、驾车都属于世界各国间谍学校的教学内容。但是,多数间谍工作
后就迅速失去了这些技能。按照一名黑社会头子的逻辑:“拿手提箱的律师比持枪
的歹徒抢的钱要多。”
    俄罗斯特工有这样一句俏皮话:我们的主要武器是三P ——钢笔、酒杯、方向
盘(这三个词在俄语中第一个字母均为P )。

              美国特工“下海”
                李庆山
    冷战结束后,法国、日本等国的间谍,纷纷到美国的企业大肆“行窃”,仅1993
年,就使美国遭受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有关专家警告美国政府:如果还不
采取有力措施,照此下去,到2 (X 年,美国企业的损失每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
忧心忡忡的美国企业界,纷纷敦促政府下令,让美国间谍和反间谍机关的特工“下
海拉企业界一把”。
    其实,不用企业界敦促,美国的间谍和反间谍机关早已作了战略调整,许多美
国特工也早已“下海”。1990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确定,经济情报
是美国情报工作的最优先的工作之一,应占情报部门全部工作量的4O%;美国联邦
调查局也称,目前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全力开展和对付经济间谍活动,包括
窃取企业科技秘密,通过非法手段猎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情报等。
    美国国会对美国特工“下海”的方式和任务做了明确规定,美国参议院情报委
员会主席德孔西尼1993年就曾指出:“如果日本三菱公司在生产三代以后的半导体
技术产品,那么,我们必须搞到我想要搞到的东西,即使通过秘密行动。那也是非
常必要的。”并为美国情报部门和反情报部门制定了三项任务:一是掌握国际经济
重大发展动向,二是加强对国际高科技发展的跟踪,三是强化美国的反间谍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