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心不死-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都十分相似。而且,危害更大的是,美国在悄悄地花大钱秘密研制新武器,自以
为领先前苏联多少年,实际上是,美国新武器生产之时,也是前苏联对抗武器生产
之时!
美国派驻太空的间谍
奕文
1998年8 月 12 日,美国当地时间7 时30分,一枚有20层楼高的“大力神”火
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腾空而起,呼啸着进入大西洋上空。
但不到一分钟,这枚火箭即发生爆炸,而它所携带的造价为10亿美元、被美国
国防部用来侦察世界热点地区政府通信秘密的卫星,也随之化为灰烬。
其实,早在这以前,美国就已发射过许多个间谍卫星。这些卫星的重要性和复
杂性可用其费用来估算:每颗卫星的造价高达8 亿美元以上。
但是,一颗间谍卫星至多能运行5 年,而一架军用飞机可使用几十年。美国五
角大楼每年仅用于维修由20颗卫星组成的间谍卫星群的费用,就远远超过10亿美元。
太空间谍:“锁眼”、“大鸟”和“凯甫”
人们对美国的间谍卫星管理机构的情况知之甚少,直到几年前,才晓得五角大
楼有一个专门负责间谍卫星开发和运行的国家侦察局,现在它甚至有自己的环球网
址。
这个局成立25年来,它的所有情况一直处于严格的保密状态,从不允许向外界
透露它的任何情况,甚至连间谍卫星的名称、功能和目的、制造者乃至花了纳税人
多少钱。
只有一颗卫星目前已经解密,即1960年首次发射成功的“日冕”N —4 卫星。
和现在的间谍卫星相比,“日冕”KH-4 的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曝光后的胶
片储存在“桶”里。这些“桶”由卫星释放,由改装的美国空军运输机在空中回收。
最初发射的KH-4 装有一个“桶”,后来的型号则装有两个“桶”。这种卫星
寿命很短,但在1972年改进前,美国已经发射了145 颗。
N -4 卫星升空后,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一直在寻求兼有高分辨率和更长续
航能力的空间侦察系统。
在这方面最早的尝试是“载人轨道实验室”。尽管在公开场合,这种实验室被
说成是两人空间站,由“双子座”航天舱提供补给,但它的真正使命是执行侦察任
务,并有一个外界无人知晓的名称——KH-10,即“锁眼”卫星。“锁眼”卫星由
于费用极高,1969年被迫取消,被无人驾驶的 KH —9 卫星,也就是所谓的“大鸟”
所替代。
“大鸟”这个名称用得恰如其分,因为它的体积比以前的卫星大3 倍,带有4
个储存胶片的“桶”和两个立体摄像机,而且每台摄像机都有一个直径为5 英尺的
透镜。
在理想的条件下,这种卫星拍摄到分辨率为6 英寸的图像。从1971年到1986年,
美国一共发射了19颗“大鸟”,其中一颗在太空最长的运行时间达到了270 天,创
下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在空中捕捉胶片盒是美国空军的拿手好戏,但把图像从空间传回地面,却是它
的短项。如果中央情报局想得到一张图像,美国空军必须决定,是等到这个胶片盒
装满,还是立即把它释放,从而把“桶”的1 /4 的容量浪费掉。
1976年,KHll即“凯南”卫星首次发射升空,这一难题也随之解决。“凯南”
卫星是当代最杰出的间谍卫星之一。
“凯南”卫星呈圆柱状,长40多英尺,直径为10英尺,注满燃料时重量约为18
吨。
“凯南”卫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被称为“公共汽车”,装有卫星进入最
后轨道的主火箭发动机和控制卫星的副推动器,并载有燃料箱和飞行控制系统。
另一部分是摄像系统,装有类似反射式望远镜或镜式远摄镜头的折叠光学系统。
其主镜直径为12英尺,并用热稳定玻璃制成蜂窝状,以便获得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主镜的重量则低于实心镜,其精确度为不到光波的1 /4 。
在摄像过程中,物体发出的光,先经卫星侧翼的一个舱孔进入摄像机,然后再
由一个平面斜镜反射到主镜上。这个平面斜镜在曝光过程中缓缓转动,以矫正卫星
在距地面 1.75万公里高空飞行时所造成的误差。
主镜先把图像聚焦到较小的活动镜上,再由活动镜扫描到卫星的主传感器,即
一排电荷耦合器件上。这个电荷耦合器件是“凯南”卫星的一项重大突破,因为它
是最早使分辨率达到胶片水平的电子装置。接着,这种电子记录图像,被通信卫星
译成密码传回地球。
这种摄像系统的分辨率到底有多高?光学理论和事实证明,它可以清楚地识别
出停在地面上的汽车牌照号码。
冷战时期苏美签定的限制军备发展条约曾规定,导弹的直径最大不得超过3 英
尺,而“凯南”间谍卫星成了美国监督苏联是否守约的最得力帮手。
“凯南”卫星进入“与太阳同步的”轨道后,稍偏离极地轨道,远地点为600
英里,近地点为180 英里。近地点位于中高纬度上方,大多数情报目标都是在这一
纬度上被发现的:卫星靠近情报目标飞过,然后升至远地点,以减少阻力和节省燃
料。
神秘的轨道
美国通常一次发射两颗“凯南”卫星,其轨道是错开的,这样便可以让卫星每
隔两天飞入摄像区域,对地球任何一个地点进行拍照。
有一些卫星的运行轨道非常神秘。例如AFP -731 卫星,1990年2 月被“发现”
号航天飞机发射不久,即神秘失踪。后来苏联政府宣布在这颗卫星的运行轨道上发
现了碎片,这似乎证明AFP -73卫星已经解体。
但同年10月,一个叫莫尔克的人报告说,在AFP -731 卫星运行的轨道上又发
现了这颗卫星,当时它正运行在500 英里上空罕见的圆形轨道上。但一个月后,这
颗卫星再次失踪。
据悉,AFP -731 卫星是KN-11的改进型,或者是 KH -12系列新卫星的第一
颗。
对年代末,美国国家侦察局曾打算用体积大得多、可用航天飞机发射的卫星,
来取代已有的KH-11卫星。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国家侦察局和美国空军取消了大多数航天
飞机发射计划,并增加了“大力神”火箭的订购量。AFP -731 的之类的卫星,就
是经过重新设计后,被“大力神”火箭载入太空的。
这些改进后的间谍卫星都是按照要求定制的,制造过程非常缓慢,而且每次只
制造一颗,每颗卫星都采用最先进的摄像技术,使其即使在最黑的夜里,也能透过
密布的云层对情报目标进行有效的侦察,令被摄下的图像看得清清楚楚。
这种改进的卫星代号为“长曲棍球”,分别在1988年和1991年被两次发射升空。
据悉,目前至少有一颗仍在运行,并且在IWe 年9 月曾用来探测美国巡航导弹攻击
伊拉克留下的弹坑。
除了摄像间谍卫星外,美国国家侦察局还研制了一系列信号间谍卫星,用来窃
听目标国家的政府通信秘密。
这些信号间谍卫星的名气不如摄像间谍卫星那么大,体积也比摄像卫星小。它
们被发射到距赤道 2.23万英里的地球同步轨道,然后悬停在地球的一个点上。
分析家们认为,大多数间谍信号卫星装有圆形天线,改进的间谍信号卫星可能
已使用直径达500 英尺的新型“悬链”天线,如“双大酒瓶”信号卫星。第一颗
“双大酒瓶”卫星很可能是1994年发射的。
毁誉参半
间谍卫星的造价很高,但对没有使用卫星图像经验的战区指挥官却并不那么适
用。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些卫星是用来收集情报,而不是用来搜索目标的。况且这
些卫星的望远镜焦距很长,视野很窄,加之卫星的数量不多,它们很少飞经目标地
区。如果指挥官需要马上拍摄一张图像,他必须等到卫星下次飞经目标范围。
海湾战争以来,军方一些人士和国会议员一直要求国家侦察局开发造价较低的、
不一定用特制的“大力神”火箭发射的小型间谍卫星,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把它送入
轨道。
但美国国家侦察局坚持认为,小型卫星的分辨率比不上大型卫星,而且由小型
卫星组成的卫星群,其造价将高于大型卫星,并在1994年获准制造一系列新的大型
间谍卫星。
直到最近,国家侦察局才改变了看法,决定以后制造的间谍卫星,其体积要比
以前的小20%到50%,发射重量限制在&XX)磅至7000磅之间,且这种卫星主要用
于配合作战需要。据说,这种小型间谍卫星在2008年以前投入使用。
美国情报机构上网招聘雇员
青雨 摘编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苏联的情报人员四散,他们的美国对手也人心浮动。美
国中央情报局(CIA )和国家安全局(NSA )面临着困扰:怎样找到并能留住有才
能的雇员?在使用电脑网络已成为趋势的今天,这些机构已注意招募能在各种网络
系统自由“航行”的人才。
1998年初,CIA 启动了它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招募计划,预计到200 年止将
雇用创记录数目的警员。它不仅在自己的主页上新增了招募栏目,还在《经济学家
》这样的杂志上大做广告,并在大学和军队中招募人员。
CIA 的女发言人格莱莎说:“近年来我们的招募目的更明确,对象群更清晰。
我们面临日益艰险的挑战,如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毒品等。对手非常强
大,要求我们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并拥有杰出的人才”。而电脑程序员和网络工程
师正是这样的人才。她说:“我们在寻找能操作复杂的电脑系统和软件的人,他们
要能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核心技术,编出对我们有用的程序。”
《纽约时报》在1998年6 月有篇文章暗示,全球电脑网络的繁衍已经使从前种
种谍报技术,例如情报人员利用假护照潜入游出某个国家,变得麻烦起来。
NSA 更是美国的超级秘密情报机构,近年它前所未有地坦白说,目前最严峻的
困扰就是留不住有技术的雇员。据美国《政府行政人员》一篇文章透露,NSA 正面
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许多加密、解密专家纷纷投身到私人企业。在一份书面声明
中,NSA 女发言人维德姆确认该机构正为此作出前所未有的努力。“NSA ,像国内
大多数IT集团一样,在招募和保持IT人才上遇到极大的挑战。话虽如此,由于它令
人兴奋的工作性质、培训项目和优厚待遇,NSA 在吸收电脑和网络专家上是非常成
功的。”NSA 还是全美雇佣数学家最多的机构,未来3 年中,它计划将再雇佣100
位以上的数学博士。像CIA 一样,NSA 也设立了一个招聘网站,新近应聘的人员中
有20%是通过这个网站联系的。它还在一些大众招聘网站刊登广告。
NSA 特别向大学发动攻势,提供数种实习方案。其中一个项目规定,大学低年
级学生能到NSA 从事总共12周暑期工作,这样当他们回到校园念高年级课程时,已
经握有一个就业机会在手里了。另一个项目则允许大学生每学期轮番为 NSA工作和
回校上课。一些学生甚至能获得NSA 全额资助攻读硕士学位,一年中他们能正常地
全日制学习而薪水照领,条件是毕业后为NSA 工作3 年。
不过,相信NSA 的雇员并不是为了薪水工作。在这里,与电脑科学有关的工作,
年薪通常在35000 至70000 美元之间。比起在私营企业的报酬要低得多。维德姆说
:“过去几年中,我们凭着这一点成功地吸收到众多电脑和网络人才,相信这种号
召力还会保持。”
美国科学家联盟的一位分析员,认为情报工作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小。“这些
情报部门变得不讨人喜欢,尤其是近年来,它们有股失败的味道,人们开始觉得它
们无能甚至过时。”
近年来,CIA 的确内部问题重重,在外界又饱受攻击,比如lops年就有人批评
它没能预报印巴举行核实验。
在美国的间谍和情报分析人员学校里,教学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利用网络和其
他在线资源工作。黑伯尔是宾夕法尼亚州某市一所学院负责情报分析教程的主任,
他表示学员们受到关于网络和电脑系统的全面训练。“我们讲一个概念,叫做公开
资源和公共领域情报,即采集公共领域的信息,通过分析和理解得出新认识。花20
%的预算经费到开放的信息资源上,你就能解答老板提出的70%的问题。”网络,
正是这样一个巨大而开放的情报资源。
千奇百怪的微型间谍飞机
两百年前,法国革命党人在战争中首次使用了气球,此后空中侦察便成为情报
搜集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所有的空中侦察工具,不管是气球,还是各种侦察机,
都难以藏匿,因此容易受到攻击,况且它们的造价都比较昂贵。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打算改变这种状况,目前正在抓紧研制微型间谍飞
机。这种微型机属自动驾驶飞行器,长度一般只有几厘米。由于体积极小,在远处
很难发现。美国军方希望把它的成本降到能够配备给每个普通士兵。这样低的成本,
即使损失了也无所谓。据微型飞机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这种微型飞机能够在空
中滞留一个小时,可以实时发回图像,单个成本不超过1000美元。
“黑寡妇”和“直升虫”
微型间谍飞机的设计师们首先要确定这种飞机的形状。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把
现在的飞机按比例大幅度地缩小,这正是麻省理工学院下设的军事研究机构——林
肯实验室所采用的方法。根据这个实验室提出的设计方案,构想中的微型间谍飞机
形同一个小小的玩具飞机。
但是,小型物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同大型物体并不相同,所以很有必要进行进
一步的实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锡米谷的航空环境公司设计的“黑寡妇”,是第一
架真正意义的微型间谍飞机。它的外观很怪异,像个飞碟,而亚特兰大佐治亚技术
研究所正在研制的微型间谍飞机“直升虫”,样子更为古怪,简直像个大蚊子。
另一个问题是采用何种推进系统。林肯实验室使用的是螺旋桨,但这种螺旋桨
不可能采用通常的动力。由于电池体积笨重,释放的能量有限,尤其是容易爆炸,
所以林肯实验室希望能用其他方式提供驱动螺旋桨所需要的电力。后来国防部的研
究机构解决了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小型燃料电池。
“黑寡妇”靠一个前置的螺旋桨驱动,用电池提供能量。这个直径只有15厘米
的飞机,已经成功地飞行了16分钟,最大时速可达对公里,但它目前还没有达到国
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要求的指标。
“直升虫”的推进方式和它的外形一样怪,它像蚊子似地靠扇动翅膀飞行。它
的推动器靠的是所谓的“往复式化学力量”,即使用一种类似催化剂的化学系统,
所释放的能量足以让翅膀上下扇动。
但是只有升力和推进系统还不够,微型间谍飞机还需要导航,这意味着还要安
装导航